移动设备和图像记录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4980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移动设备和图像记录设备。移动设备包括:沿直线往复移动的可移动体;有两个相反端的柔性长构件,其中第一端固定到可移动体上,而第二端固定到固定构件上,长构件的形式随着可移动体的相对于固定构件的往复移动而变化;具有线材部分的支撑构件,支撑构件在线材部分处支撑长构件;和配合在线材部分上的管状构件。该移动设备缓解了由在下列成对构件中的至少一对构件之间的摩擦接触所引起的问题:支撑构件和长构件;以及支撑构件和保持构件。图像记录设备包括:移动设备;和介质馈送装置,介质馈送装置在与可移动体的往复移动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馈送记录介质,图像记录设备使记录头把墨滴喷射到记录介质上,以便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移动设备,该移动设备包括在一个方向上往复移 动的可移动体、跟随可移动体的长构件和支撑该长构件的支撑构件, 并且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图像记录设备。
技术介绍
已知喷墨记录设备作为图像记录设备的一种类型,该喷墨记录设 备基于输入信号喷射墨滴以便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在喷墨记录设 备中,致动器设置在其中形成有喷嘴的记录头中,并且把墨抽吸到致 动器,对该墨选择性地且局部地加压以从喷嘴喷射呈液滴形式的墨。 比如,致动器由电致伸縮元件或压电元件构成并且通过使致动器局部 偏转或变形来对墨加压,或者可选地致动器由加热元件构成并且通过 局部蒸发墨来对墨加压。在喷墨记录设备中,记录头相对于记录介质,例如记录片材往复 移动。比如,记录头安装在滑架上并且随其一起往复移动。滑架接收 来自电机或其它装置的驱动力并且在一个方向上沿着导向件比如杆或 轨而往复移动。在滑架往复移动的同时,记录头选择性地把墨滴喷射 到记录介质上,以便墨滴落在记录介质上而形成要被记录的图像。把墨从与该记录头分离设置的墨盒或其它装置供给到记录头。比5如,通过使用墨管来实行上述情形,该墨管起到通道的作用,墨从墨 盒穿过该通道供给到记录头。墨管具有柔性,使得墨管的形式或位置 或姿态能够随着滑架的往复移动而变化,并且墨管具有与在滑架和墨 盒之间的最大距离对应的长度,也就是说,当滑架处于它离墨盒最远 位置处时滑架和墨盒之间的距离。因此,当滑架处于它到墨盒最近位 置处时,墨管弯成或弯曲成大致U形形状或其它形状。墨滴是如何从记录头喷射的,例如,墨滴喷射的定时,是基于从 图像记录设备的控制板或主板所发送的电信号。在主板和头控制板之 间传送电信号,该头控制板是用于记录头的控制板并且和记录头一起 往复移动。通过连接这些板的电缆使得信号能够在主板和头控制板之 间传送。像墨管一样,这种电缆随着滑架的往复移动而改变它的形式。JP-A-2007-l 18240公开了一种用在喷墨记录设备中的线缆保持机 构,其中柔性线缆与滑架连接。该线缆保持机构包括线缆保持器和与 该线缆保持器结合的线缆保持器驱动带。在滑架移动或往复移动的同 时,线缆保持器随着滑架的往复移动通过线缆保持器驱动带而移动, 以便呈曲形或弯曲状态或弯曲形状的柔性线缆不会松驰。然而,包括线缆保持器驱动带和用于驱动该线缆保持器驱动带的 电机或其它装置的线缆保持机构在大小上相对较大并且成本相对较 高。进一步,当线缆保持器移动时,电机、线缆保持器驱动带和其它 装置产生操作噪声,并且在线缆保持器和柔性线缆之间的摩擦接触引 起高频噪声,使得移动设备的整体操作噪声相对较高。更进一步,在 线缆保持器和柔性线缆之间的摩擦接触导致柔性线缆的磨损,这会导 致柔性线缆的损坏或柔性线缆中的电断开。此外,从被磨损的柔性线 缆所产生的微小颗粒会阻止除了柔性线缆以外的其它构件的正常操 作。
技术实现思路
6已经考虑到上述情形改进了本专利技术,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 一种移动设备,该移动设备包括可移动体、跟随可移动体的长构件、 支撑长构件的支撑构件和保持支撑构件的保持构件,并且该移动设备 缓解了由在下列成对构件中的至少一对构件之间的摩擦接触所引起的 问题(i)支撑构件和长构件,和(ii)支撑构件和保持构件。为了实现该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移动设备和图像记录设备的下列 模式(1)-(23)。(l)移动设备,包括 沿着直线往复移动的可移动体;具有两个相反端的柔性长构件,该两个相反端中的第一端固定到 可移动体上,而该两个相反端中的第二端固定到固定构件上,长构件的形式随着可移动体的相对于固定构件的往复移动而变化;具有线材部分的支撑构件,该支撑构件在线材部分处支撑长构件;和配合在线材部分上的管状构件。比如,移动设备可以呈打印机的一部分的形式,其中记录头安装 在可移动体上,或者可以呈扫描仪的一部分的形式,其中图像传感器 安装在可移动体上。可移动体接收来自驱动源的,比如电机的驱动力, 并且沿着直线往复移动。长构件与可移动体结合。长构件是很长的管 状或带状构件。比如,长构件可以是用于传送电信号的电缆,或者用 于传送墨的墨管。长构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可移动体和固定构 件连接,该固定构件可以是安装有移动设备的设备的主体。长构件的 一部分,比如,长构件的在它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中部部分,具 有柔性使得被支撑的部分跟随可移动体往复移动,或者随着可移动体 的往复移动而改变它的形式。被包含在支撑构件中的线材部分具有刚 性使得线材部分能够支撑长构件。支撑构件的整体能够与线材部分对 应,也就是说,支撑构件的整体能够由线材构成。比如,线材部分通7过支撑长构件的中部部分来支撑长构件。管状构件配合在线材部分上使得能够把线材部分插入在管状构件 的孔中。因此,线材部分的轴向方向和管状构件的轴向方向大致彼此 一致。由于管状构件配合在线材部分上,所以经由管状构件通过线材 部分来支撑长构件。因此,在通过具有相对高的刚性的线材部分来支 撑长构件的同时,该长构件不直接接触线材部分。所以,防止了长构 件的由于在长构件和线材部分之间的摩擦接触而引起的磨损,以及减 小了由摩擦接触而引起的噪声。希望的是,管状构件如在下面模式(2) 中所述能够绕着且相对于线材部分旋转,但这不是必须的,其原因在 于只要把管状构件放在线材部分和长构件之间并且线材部分和长构件 不彼此直接接触,就能够获得上述效果。即使在管状构件不绕着或相对于线材部分旋转的情况下也假定管 状构件的外周表面的曲率半径大于线材部分的曲率半径的事实是能够 获得上述效果的一个原因。然而,为了获得该效果,即减小由于在管 状构件和长构件之间的摩擦接触而引起的长构件的磨损和噪声,希望 的是建立下列条件(i)和条件(ii)中的至少一个条件(i)形成管状构件的 材料的振动阻尼特性高于形成线材部分的材料的振动阻尼特性,和(ii) 出于某些原因,该原因可以是管状构件在摩擦系数、硬度和平面粗糙 度中的至少一个上比线材部分低,管状构件磨损长构件比线材部分磨 损长构件少。根据模式(l)的移动设备,其中管状构件配合在线材部分上并且经 由管状构件通过该线材部分来支撑长构件,使得在防止长构件和线材 部分之间的直接接触的同时,能够通过具有相对高的刚度的线材部分 来支撑长构件。所以,缓解了包括线材部分对长构件的磨损和发生在 长构件和线材部分之间的摩擦噪声中的至少一个的问题,该问题由在 长构件和支撑构件之间的摩擦接触所引起。8(2) 根据模式(1)的移动设备,其中线材部分具有笔直部分,并且管 状构件配合在笔直部分上,使得管状构件能够相对于笔直部分旋转。在管状构件能够相对于笔直部分旋转的情形下,当长构件相对于 管状构件移动时,管状构件绕着或相对于笔直部分旋转。这减小了在 长构件和管状构件之间的滑移。理想的是,管状构件的相对于笔直部 分的旋转消除了在管状构件和长构件之间的滑移,但这不是必须的。 因此通过管状构件的相对于笔直部分的旋转来减小滑移能够减少摩擦 噪声和长构件的磨损中的至少一个。(3) 根据模式(2)的移动设备,其中长构件的形式的随着可移动体的往复移动的变化是沿着平面的,该移动设备进一步包括保持装置,该 保持装置保持支撑构件,使得支撑构件能够绕着与该平面垂直的轴线 转动。(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设备,包括: 沿着直线往复移动的可移动体; 具有两个相反端的柔性长构件,所述两个相反端中的第一端固定到所述可移动体上,而所述两个相反端中的第二端固定到固定构件上,所述长构件的形式随着所述可移动体的相对于所述固定构件的往复 移动而变化; 具有线材部分的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在所述线材部分处支撑所述长构件;和 配合在所述线材部分上的管状构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川村浩辉玉置修一
申请(专利权)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