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249585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24 04: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使固定在引出布线上的柔性线路板难以剥离的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所述触控面板包括:第一面状体(2),具有在第一基板(21)的一个面上图案化的第一电极(22)以及与第一电极(22)电连接的第一引出布线(23);保护层(4),配置在第一面状体(2)的一个面侧;第二面状体(3),配置在除了配置有第一引出布线(23)的作为连接端子的一端的第一基板(21)的侧缘部的规定区域以外的第一面状体(2)和保护层(4)之间;以及柔性线路板(5),设置在形成于第一基板(21)的侧缘部的所述规定区域与保护层(4)之间的间隙部内,从第一面状体(2)和保护层(4)的侧方向外部引出,柔性线路板(5)具备连接部(51a),连接部(51a)固定在第一面状体(2)具有的第一引出布线(23)的连接端子上并与第一引出布线(23)电连接,连接部(51a)与保护层(4)之间配置有与连接部(51a)和保护层(4)双方抵接的间隔部件(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使固定在引出布线上的柔性线路板难以剥离的。所述触控面板包括:第一面状体(2),具有在第一基板(21)的一个面上图案化的第一电极(22)以及与第一电极(22)电连接的第一引出布线(23);保护层(4),配置在第一面状体(2)的一个面侧;第二面状体(3),配置在除了配置有第一引出布线(23)的作为连接端子的一端的第一基板(21)的侧缘部的规定区域以外的第一面状体(2)和保护层(4)之间;以及柔性线路板(5),设置在形成于第一基板(21)的侧缘部的所述规定区域与保护层(4)之间的间隙部内,从第一面状体(2)和保护层(4)的侧方向外部引出,柔性线路板(5)具备连接部(51a),连接部(51a)固定在第一面状体(2)具有的第一引出布线(23)的连接端子上并与第一引出布线(23)电连接,连接部(51a)与保护层(4)之间配置有与连接部(51a)和保护层(4)双方抵接的间隔部件(6)。【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以往以来对用于检测输入位置的触控面板的结构进行了各种研究,触控面板例如具有将图6的(a)和图6的(b)分别所示的透明面状体101、102重叠起来的结构。各透明面状体101、102分别包括:透明基板103、104 ;透明电极105、106,具有在所述透明基板103、104的一个面上形成的规定的图案形状;以及引出布线107、108,一端与构成各透明电极105、106的各电极部105a、106a分别连接,另一端延伸配置在各基板103、104的侧缘部。多条引出布线107、108的另一端,分别集中配置在各透明基板103、104的侧缘部的规定部位。此外,在重叠的透明面状体101、102中,配置在上方(触摸面侧)的透明面状体102的侧缘部上形成有缺口部109。所述缺口部109用于形成用于配置柔性线路板的连接部的空间部,所述柔性线路板与配置在下方的透明面状体101所具备的引出布线107的另一端连接并向外部的触摸位置识别用电路导入触摸信号(输入信号),如图7所示,当重叠各透明面状体时,露出配置有下方的透明面状体所具备的引出布线107的另一端的区域。如图8的简要结构剖视图所示,所述的触控面板表面设置有具有作为表面保护层功能的保护层110,所述的触控面板设置在游戏机、售票机、会议桌、银行终端(自动取款机)、电脑、电子记事本、PDA、手机等的显示装置111上而被使用。另外,柔性线路板112通常向显示装置111 一侧弯曲设置,并与触摸位置识别用电路连接。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是,在所述的柔性线路板的连接结构中存在下述问题:在将柔性线路板弯曲后与外部的触摸位置识别用电路连接时,伴随柔性线路板的弯曲,在配置于下方的透明面状体的柔性线路板的连接部与引出布线的连接部位,产生使连接部从连接端子剥离的力,从而导致固定在引出布线上的柔性线路板容易剥离。此时,难以维持柔性线路板与引出布线的稳定的导通状态,从而难以检测触摸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所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固定在引出布线上的柔性线路板难以剥离的。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触控面板来达成所述的目的,所述触控面板包括:第一面状体,具有在第一基板的一个面上图案化的第一电极以及与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的第一引出布线;保护层,配置在所述第一面状体的一个面侧;第二面状体,配置在除了配置有所述第一引出布线的作为连接端子的一端的所述第一基板的侧缘部的规定区域以外的所述第一面状体和所述保护层之间;以及柔性线路板,设置在形成于所述第一基板的侧缘部的所述规定区域与所述保护层之间的间隙部内,从所述第一面状体和所述保护层的侧方向外部引出,所述柔性线路板具备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固定在所述第一面状体具有的所述第一引出布线的所述连接端子上并与所述第一引出布线电连接,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保护层之间配置有间隔部件,所述间隔部件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保护层双方抵接。如上所述,当在形成于柔性线路板的连接部与保护层之间的间隙部内配置有与连接部和保护层双方抵接的间隔部件时,即使伴随柔性线路板的弯曲而在柔性线路板的连接部与引出布线的连接端子的连接部位处产生使连接部从连接端子剥离的力,也由于所述力通过间隔部件能够被保护层承受,所以可以有效地防止柔性线路板的连接部从引出布线的连接端子剥离。其结果,能够使柔性线路板和引出布线的稳定的导通状态得到维持。此外,在所述触控面板中,优选的是,所述间隔部件是配置在所述连接部上的膜体。或者,优选的是,所述间隔部件由通常的膜材料、通常的树脂粘合材料、紫外线固化粘合材料形成。此外,优选的是,所述间隔部件形成为俯视时大于所述柔性线路板的连接部的宽度。如上所述,在俯视触控面板时,通过使间隔部件形成为大于柔性线路板的连接部的宽度,即使在与柔性线路板重叠的状态下也能容易地识别间隔部件的轮廓线,因此在触控面板制造阶段的产品检查作业中,可以容易地判断是否配置有间隔部件。此外,优选的是,所述间隔部件固定配置于所述保护层或者所述连接部中的任意一方。柔性线路板的连接部、间隔部件及保护层等会因热量和湿度的影响而重复微小的膨胀和收缩,通过将间隔部件与保护层彼此固定且不将间隔部件与连接部彼此固定的结构、或者将间隔部件与连接部彼此固定且不将间隔部件与保护层彼此固定的结构,能够缓和伴随连接部和间隔部件等的膨胀或收缩而在连接部与引出布线的连接端子的连接部位处产生的应变,由此可以进一步有效地防止连接部从引出布线的连接端子剥离。此外,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来达成所述目的,所述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包括:面状体粘贴步骤,以露出配置有第一引出布线的作为连接端子的一端的第一基板的侧缘部的规定区域的状态通过粘合层粘贴第一面状体和第二面状体,所述第一面状体具有在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个面上图案化的第一电极以及与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的所述第一引出布线;柔性线路板连接步骤,将柔性线路板的连接部连接在所述第一面状体具有的所述第一引出布线的所述连接端子上;间隔部件粘贴步骤,将间隔部件层叠粘贴在连接在所述第一引出布线的所述连接端子上的所述连接部的上方;以及保护层粘贴步骤,在所述第二面状体的露出面上,通过粘合层将保护层层叠粘贴在所述第二面状体和所述间隔部件的上方。专利技术效果按照本专利技术,能提供固定在引出布线上的柔性线路板难以剥离的。【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触控面板的简要结构剖视图。图2是图1所示触控面板所具备的第一面状体和第二面状体的俯视图。图3是图1所示触控面板所具备的柔性线路板的俯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触控面板的简要结构剖视图。图5是用于说明专利技术人进行的试验中使用的触控面板的结构的说明图。图6是用于说明以往的触控面板的结构的说明图。图7是表示将图6所示的面状体重叠起来的状态的俯视图。图8是以往的触控面板的简要结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I 触控面板2 第一面状体21第一基板22第一电极23第一引出布线3 第二面状体31第二基板31a 缺口部32第二电极33第二引出布线4 保护层5 柔性线路板51连接部51a第一连接部51b第二连接部6间隔部件7a、7b、7c 粘合层8显示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触控面板。另外,为了易于理解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包括:第一面状体,具有在第一基板的一个面上图案化的第一电极以及与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的第一引出布线;保护层,配置在所述第一面状体的一个面侧;第二面状体,配置在除了配置有所述第一引出布线的作为连接端子的一端的所述第一基板的侧缘部的规定区域以外的所述第一面状体和所述保护层之间;以及柔性线路板,设置在形成于所述第一基板的侧缘部的所述规定区域与所述保护层之间的间隙部内,从所述第一面状体和所述保护层的侧方向外部引出,所述柔性线路板具备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固定在所述第一面状体具有的所述第一引出布线的所述连接端子上并与所述第一引出布线电连接,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保护层之间配置有间隔部件,所述间隔部件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保护层双方抵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田勉中越雅也中嶋康介
申请(专利权)人:郡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