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47946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24 0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相并网逆变器控制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在现有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系统中增设直流分量抑制电路,通过对三相逆变桥臂中点高频PWM信号的差分采样和滤波后可获得三个逆变桥臂输出电压中的两路线电压的直流分量,把所述两路直流分量分别经直流分量控制器调节及旋转坐标系的变换后获得在旋转坐标系上的控制量。根据所述直流分量在旋转坐标系上的两个控制量,加载到并网控制电路模块电流环dq控制器输出端进行闭环负反馈调节以消除三相并网逆变器输出电压中的直流分量,达到抑制三相并网电流中直流分量为零的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现方便,既保留了原有系统的特点,又消除了并网逆变器的并网直流注入电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并网发电
,特别涉及一种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直流分量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当今备受瞩目的热点之一,尤其是随着世界能源的危机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和发展。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主要由直流电源、并网逆变器和电网组成。直流电源主要是光伏电池阵列模块,并网逆变器是连接直流电源和电网之间的接口,是光伏系统能量转换与控制的核心。并网逆变器根据输出是否带隔离变压器,可将光伏并网系统分为变压器隔离型和无变压器隔离型。无变压器隔离型并网逆变器由于结构简单、体积小、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在三相光伏并网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常见的无变压器隔离型三相并网逆变器拓扑如图1所示,包括三相并网逆变器主电路1,和并网控制电路2两部分。三相并网逆变器主电路1包括直流电源101、三相逆变器102和电网103。三相逆变器102包括直流储能电容C1,功率管S1、功率管S2、功率管S3、功率管S4,功率管S5、功率管S6,输出滤波电感LA、LB和LC;直流电源101的正极性端和直流储能电容C1的正极性端连接在一起,直流电源101的负极性端和直流储能电容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装置,它包括三相并网逆变器主电路(1)、并网控制电路(2)和电压直流分量抑制电路(3);其中三相并网逆变器主电路(1)包括直流电源(101)、三相逆变器(102)和电网(103);三相逆变器(102)包括直流储能电容C1,功率管S1、功率管S2 、功率管S3、功率管S4,功率管S5、功率管S6,输出滤波电感LA、LB和LC;直流电源(101)的正极性端和直流储能电容C1的正极性端连接在一起,直流电源(101)的负极性端和直流储能电容C1的负极性端连接在一起;功率管S1、S3、S5的集电极并联接在直流储能电容C1的正极性端,功率管S2、S4、S6的源极并联接在直流储能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装置,它包括三相并网逆变器主电路(1)、并网控制电路(2)和电压直流分量抑制电路(3);其中三相并网逆变器主电路(1)包括直流电源(101)、三相逆变器(102)和电网(103);三相逆变器(102)包括直流储能电容C1,功率管S1、功率管S2、功率管S3、功率管S4,功率管S5、功率管S6,输出滤波电感LA、LB和LC;直流电源(101)的正极性端和直流储能电容C1的正极性端连接在一起,直流电源(101)的负极性端和直流储能电容C1的负极性端连接在一起;功率管S1、S3、S5的集电极并联接在直流储能电容C1的正极性端,功率管S2、S4、S6的源极并联接在直流储能电容C1的负极性端,功率管S1的源极和功率管S4的集电极连接在A相逆变桥中点A,功率管S3的源极和功率管S6的集电极连接在B相逆变桥中点B,功率管S5的源极和功率管S2的集电极连接在C相逆变桥中点C;三相并网逆变器A相输出滤波电感LA的一端和A相逆变桥中点A相连,另一端和电网A相ugA(103)相连;逆变器B相输出滤波电感LB的一端和B相逆变桥中点B相连,另一端和电网B相ugB(103)相连;逆变器C相输出滤波电感LC的一端和C相逆变桥中点C相连,另一端和电网C相ugC(103)相连;并网控制电路(2)包括锁相环(201)、abc三相静止坐标系到dq两相旋转坐标系转换模块(202)、d轴第一相加器(203)、q轴第一相加器(204)、电流环d轴控制器(205)、电流环q轴控制器(206)、dq两相旋转坐标系到αβ两相静止坐标系转换模块(207)、PWM调制模块(208)、d轴第二相加器(209)、q轴第二相加器(210);锁相环(201)的输入端信号是三相电网电压ugA、ugB、和ugC,锁相环(201)的输出接abc三相静止坐标系到dq两相旋转坐标系转换模块(202),abc三相静止坐标系到dq两相旋转坐标系转换模块(202)的输入端为三相并网电流iA、iB、iC和θ,abc三相静止坐标系到dq两相旋转坐标系转换模块(202)的输出端有两个,一个接d轴第一相加器(203),另一个接q轴第一相加器(204),d轴第一相加器(203)的第二个输入端是电流环d轴的参考值id*,q轴第一相加器(204)的第二个输入端是电流环q轴的参考值iq*,d轴第一相加器(203)的输出接电流环d轴控制器(205),q轴第一相加器(204)的输出接电流环q轴控制器(206),电流环d轴控制器(205)的输出端信号ud接d轴第二相加器(209),电流环q轴控制器(206)的输出端信号uq接q轴第二相加器(210),d轴第二相加器(209)的第二个输入端和直流分量抑制电路(3)的d轴输出端信号ud_dc相连,q轴第二相加器(210)的第二个输入端和直流分量抑制电路(3)的q轴输出端信号uq_dc相连,d轴第二相加器(209)的输出端信号uds和q轴第二相加器(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德鸿张涛何国锋陈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