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墨打印机用墨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4710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喷墨打印机用墨盒。它包括盒体1、盒盖2、贮墨腔3、均衡腔4、单向阀7、出墨口8和连接均衡腔4和单向阀7的位于盒体1外壁上的凹槽15,特点是在均衡腔4内设置有通道12,通道12一端13通过通孔6与贮墨腔3连通,其相对端14位于盒盖2附近并与均衡腔4连通。通过通道12形成的墨水柱维持均衡腔4内的压力始终处于较低的水平,从而降低单向阀7承受的压力,避免漏墨,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打印质量。(*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打印耗材领域,特别是用于喷墨打印机的墨盒。
技术介绍
喷墨打印设备通常配设有一个墨盒装置与打印头接通。打印机在执行打印作业时,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条件是墨盒装置能够连续均匀地供墨。常见的墨盒装置中,普遍利用一种多孔体例如海绵的毛细吸力储存墨液和控制出墨。例如专利技术专利申请说明书CN1334198A公开了一种“带有溢出坝的墨盒”,它包括一个封闭芯腔的外壳,该外壳包含一个顶壁和一个墨水腔。一个流体通道连接墨水腔和芯腔。外壳顶壁的外表面上设有一个凹槽。在凹槽处的一个穿透芯腔顶壁的通气孔在芯腔和凹槽之间提供流体连通。在外壳顶表面上方一个覆盖物封闭着该凹槽。一个芯腔外壁而非顶壁的排出孔提供用于墨水从芯腔流出的流体连通。溢出管的一端与外壳顶壁内的凹槽流体连通。而溢出管的另一端朝外壳外部另一位置,例如接近排出孔处的周围环境敞开。一个位于凹槽内的,并位于通气孔和溢出管一端之间的坝阻止但不是完全阻止从通气孔溢出的墨水流入溢出管。通常,这种类型的墨盒难于避免墨液残留,其生产成本也较高,墨盒中的负压状态不易稳定。此外,通过改进墨盒的结构,也可以获得凭借几何结构方式实现储存墨液和控制出墨的墨盒装置。例如,技术专利02227387.5公开了一种“打印机墨盒”,可以实现墨盒整个内腔处于负压状态,并保证移离打印机的墨盒出墨口处于密封状态以防止墨水外流。它包括储墨腔、压力调整机构、密封圈和弹簧。压力调整机构放置在储墨腔内,它包括前、后阀体、阀膜、面盖和弹簧,密合在一起的前、后阀体之间有一阀膜,阀膜与前阀体之间有一弹簧,后阀体上开有一个空气槽,槽底面的中部设有一个凸起的凹孔,阀膜上开有一个带凸边的小圆孔,该圆孔被弹簧顶在后阀体的凹孔内。压力调整机构安装在储墨腔的面盖上,面盖上有一通气孔,后阀体的空气槽有一气孔与面盖上的通气孔相通,通气孔与大气相通。该技术方案利用阀膜和弹簧构成的压力调整机构对通气孔和出墨口的密封作用,调节打印针头吸墨后产生的墨水腔负压,实现了工作状态下储墨腔处于负压状态,利用弹簧的作用力配合密封球实现了脱离打印机后墨盒出墨口的密封。为实现工作状态下储墨腔的负压状态和脱机后墨盒出墨口的密封状态,这种技术方案需要增设一个压力调节机构,致使技术方案构成复杂化,其生产技术也随之复杂化。此外,还可看到未使用海绵体的另外一种结构的墨盒。如附图说明图1、2、3、4,其结构包括盒体1和盒盖2。盒盖2用于封盖盒体1。盒体1内部设置有由隔板5分隔开的贮墨腔3和均衡腔4。贮墨腔3和均衡腔4通过在隔板5上靠近出墨口8所在的盒体1底板附近的端部开设的通孔6实现液体连通。在贮墨腔3所在的盒体1底板上设置单向阀7和出墨口8。单向阀7和出墨口8与贮墨腔3之间处于液密封状态。在盒体1外部壁面上设置有连接单向阀7和均衡腔4的凹槽15。在单向阀7的出口端和出墨口8之间设置有液体通道。盒盖2上设置有注墨口9和气道10,它们均位于与贮墨腔3所对应的盒盖2上,分别用于将墨水注入贮墨腔3和均衡贮墨腔3与外部环境的气体压力。填充墨水时,用塑料膜或墨水不能渗透的薄膜密封盒体1外部壁面上连接单向阀7和均衡腔4的凹槽15,形成单向阀7和均衡腔4之间的墨水流动通道。对于这种结构状态,在充填好墨水时,贮墨腔3和均衡腔4内墨水液面水平等高。均衡腔4与外部之间仅有墨水流入和流出关系,均衡腔4内部由于流入和流出通道为墨水密封而保持压力平衡,因此随着打印过程的进行,打印机将首先消耗贮墨腔3内的墨水,均衡腔4内的墨水贮量基本保持不变。只有在耗尽贮墨腔3内的墨水后,才会使用均衡腔4内的墨水。这样一来,由于打印过程中均衡腔4内的墨水始终维持在较高的液位,该液位形成的压力通过单向阀7和均衡腔4之间的墨水流动通道凹槽15传递施加于单向阀7,致使单向阀7长时间承受着较高的压力,极易受损,造成打印漏墨和混色,直接导致打印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墨打印机用墨盒,该墨盒可有效地降低单向阀承受的压力,提高单向阀的使用寿命,避免打印漏墨和混色。本技术的喷墨打印机用墨盒,包括盒体1、用于封盖盒体1的盒盖2、贮墨腔3、均衡腔4、用于分隔贮墨腔3和均衡腔4的隔板5、通孔6、单向阀7、出墨口8以及连接均衡腔4和单向阀7的位于盒体1外壁上的凹槽15,该凹槽15用塑料膜或墨水不能渗透的薄膜密封,特点是在均衡腔4内设置有通道12,通道12一端13通过通孔6与贮墨腔3连通,其相对端14位于盒盖2附近并与均衡腔4连通。将通道12的端部14的液体流动横截面法向设定为基本指向盒盖2,即液体通过通道12的端部14向上溢出,可以避免液体向下流出造成的虹吸压力。在盒盖2对应于均衡腔4的部分开设可活动密封的气孔11。在注墨时敞开气孔11,以提供均衡腔4的气体外溢通道。在注满墨水或打印工作期间,密封气孔11,以保证均衡腔4除与通道12和连接均衡腔4和单向阀7的凹槽15有液体传输关系外,处于密封状态。上述技术方案中,通道12沿垂直于盒体1底板的方向自底板向盒盖2沿伸,或者通道12沿与盒体1底板法向有一夹角的方向自底板向盒盖2沿伸,其长度略小于底板到盒盖2位于均衡腔4内部的壁面的距离。或者,根据墨盒的通常容墨量,将其长度设置为与贮墨腔3内的墨水液面等高。这样,可以保证通道12内的墨水压力与贮墨腔3内的墨水压力相等。除通道12占据的空间外,均衡腔4内部被划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墨水占据,一部分为适量空气占据。在打印工作期间,占据均衡腔4内部的空气处于密封状态。在打印机工作抽取墨水时,均衡腔4内部的空气处于一定的负压状态,通过这种状态,吸取贮墨腔3内的墨水供应均衡腔4,以保持均衡腔4内部适当的容墨量。与此同时,无论是打印状态下还是空闲状态下,通道12内的墨水液面均可自适应于贮墨腔3内的墨水压力或液面,从而保持均衡腔4内的压力始终处于较低的水平,使单向阀7承受较低而稳定的压力。因此本技术喷墨打印机用墨盒,有效地降低了单向阀所承受的压力,提高了单向阀的使用寿命,从而避免了打印漏墨和混色。图面说明图1现有技术喷墨打印机用墨盒盒体结构示意图。图2现有技术喷墨打印机用墨盒盒盖结构示意图。图3现有技术喷墨打印机用墨盒A-A剖视图。图4现有技术喷墨打印机用墨盒B-B剖视图。图5本技术喷墨打印机用墨盒盒体结构示意图。图6本技术喷墨打印机用墨盒盒盖结构示意图。图7本技术喷墨打印机用墨盒A-A剖视图。图8本技术喷墨打印机用墨盒B-B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5、6、7、8,本技术的喷墨打印机用墨盒实施方式之一,包括盒体1和盒盖2。盒盖2用于封盖盒体1。盒体1内部设置有由隔板5分隔开的贮墨腔3和均衡腔4。在贮墨腔3所在的盒体1底板上设置单向阀7和出墨口8。单向阀7和出墨口8与贮墨腔3之间处于液密封状态。在盒体1外部壁面上设置有连接单向阀7和均衡腔4的凹槽15。在单向阀7的出口端和出墨口8之间设置有液体通道。盒盖2上设置有注墨口9和气道10,它们均位于与贮墨腔3所对应的盒盖2上,分别用于将墨水注入贮墨腔3和均衡贮墨腔3与外部环境的气体压力。填充墨水时,用塑料膜或墨水不能渗透的薄膜密封盒体1外部壁面上连接单向阀7和均衡腔4的凹槽15,形成单向阀7和均衡腔4之间的墨水流动通道。此外,在均衡腔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喷墨打印机用墨盒,包括盒体(1)、用于封盖盒体(1)的盒盖(2)、贮墨腔(3)、均衡腔(4)、用于分隔贮墨腔(3)和均衡腔(4)的隔板(5)、通孔(6)、单向阀(7)、出墨口(8)以及连接均衡腔(4)和单向阀(7)的位于盒体(1)外壁上的凹槽,所述凹槽用塑料膜或墨水不能渗透的薄膜密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均衡腔(4)内设置有通道(12),所述通道(12)一端(13)通过所述通孔(6)与所述贮墨腔(3)连通,其相对端(14)位于所述盒盖(2)附近并与所述均衡腔(4)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永刚严朝阳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