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炽斌专利>正文

一种束状纱线液氨处理方法及束状纱线液氨处理机技术

技术编号:10242397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23 15: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束状纱线液氨处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排筒、球经整经、进纱、液氨处理、落纱和分纱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束状液氨处理机,由束状纱条球进纱装置、纱线液氨处理装置和束状纱条落纱装置组成,束状纱条球进纱装置由入纱球架、束纱导纱圈、芯轴、纱条拖引轧辊组成,纱线液氨处理装置由风冷机、张力架、注氨管、浸轧机、蒸箱、蒸汽管、排气管、烘燥机、松紧架、汽蒸机以及轧车组成,束状纱条落纱装置由落纱装置、储纱桶组成。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处理方法和设备实现了连续式沿纱线长度方向直向喂入进行纱线液氨处理,解决了当今纱线液氨处理的技术难题,达到了液氨处理后的纱线长度的无局限性和高品质的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束状纱线液氨处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排筒、球经整经、进纱、液氨处理、落纱和分纱等步骤,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束状液氨处理机,由束状纱条球进纱装置、纱线液氨处理装置和束状纱条落纱装置组成,束状纱条球进纱装置由入纱球架、束纱导纱圈、芯轴、纱条拖引轧辊组成,纱线液氨处理装置由风冷机、张力架、注氨管、浸轧机、蒸箱、蒸汽管、排气管、烘燥机、松紧架、汽蒸机以及轧车组成,束状纱条落纱装置由落纱装置、储纱桶组成。利用本专利技术的处理方法和设备实现了连续式沿纱线长度方向直向喂入进行纱线液氨处理,解决了当今纱线液氨处理的技术难题,达到了液氨处理后的纱线长度的无局限性和高品质的处理效果。【专利说明】一种束状纱线液氨处理方法及束状纱线液氨处理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纱线后处理技术,具体涉及的是一种连续式束状纱线液氨处理的技术及其液氨处理设备,属于纺织印染的

技术介绍
液氨整理是目前棉麻等天然纤维及纤维素纤维纯纺、混纺织物或纱线选用的一种高档后整理工序。布料经液氨处理后具有优良的免烫性能的同时又不影响织物的柔软性、吸湿性;纱线经液氨处理后滑爽感增强、纱线表面变得光滑柔软而且尺寸稳定性好。目前布料液氨处理的技术已相当成熟,纱线以绞纱或筒子纱进行液氨处理的技术也有小范围的应用,但由于存在先天不足难以大范围应用,众所周知,绞纱液氨处理的纱线由于每一纱绞的重量太小(一般在100克左右),与理想的一个筒子纱4000克左右相差几十倍,无形中经液氨处理后的绞纱倒成一个正常使用的4000克左右的大筒子时就会存在几十个接结头,完全难以满足当今市场对布面质量的要求;再如筒子纱液氨处理的产品,由于纱线是紧密地一层到一层的方式卷成筒子再进行液氨处理,势必会出现筒子内外层的处理差异,加上纱线不能在较松弛状态下进行液氨处理,相应生产出来的产品风格和内在质量难以达到类似布料液氨处理的效果;而且液氨处理具有一定的生产危险性,因此,市场十分渴望一种能像整理布匹一样、沿行车直向喂入且生产过程中不出现断头现象的能连续生产液氨处理纱线的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连续式沿纱线长度方向直向喂入进行纱线液氨处理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进行连续式直向生产的束状纱线液氨处理机。本专利技术解决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续式束状纱线液氨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顺序处理步骤:步骤1、排筒:将需要进行液氨处理的纱筒子排放在筒子架上;步骤2、球经整经:将筒子架上的各根纱线进行整经并通过一个集束环将各根纱线变成绳状,再将绳状纱束卷绕在一个宽度为60cm?140cm的芯轴上,卷绕成圆柱形束纱球;步骤3、进纱:根据液氨整理联合机的处理容量,将多束束纱球摆放在进纱装置上,在宽度方向从左到右均匀排列并引至液氨整理联合机入口 ;步骤4、液氨处理:根据液氨整理联合机的生产工艺,按照布匹液氨处理的方法对纱束组进行液氨处理;步骤5、落纱:将经过液氨处理后的各条纱束分别落在相应的纱束桶上;步骤6、分纱:将各个桶内的每一束纱束通过分纱机将束纱退束分梳成片纱轴。本专利技术解决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束状纱线液氨处理机,由束状纱条球进纱装置、纱线液氨处理装置和束状纱条落纱装置组成,所述束状纱条球进纱装置由入纱球架、束纱导纱圈、芯轴、纱条拖引轧辊组成,所述纱线液氨处理装置由风冷机、张力架、注氨管、浸轧机、蒸箱、蒸汽管、排气管、烘燥机、松紧架、汽蒸机以及轧车组成,所述束状纱条落纱装置由落纱装置、储纱桶组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处理方法实现了连续式沿纱线长度方向直向喂入进行纱线液氨处理,类似布匹一样可连续式直向连续生产,既克服了单根纱线会断头无法正常生产的现状,又能连续式对纱线进行液氨处理,解决了当今纱线液氨处理的技术难题,达到了液氨处理后的纱线长度的无局限性和高品质的处理效果。【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束状纱线液氨处理机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现以5.9tex纯棉纱为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 第一步,每个筒子纱约3.5kg重,筒子架的总摆筒数为400个筒子。将400个5.9tex纯棉纱的筒子排在筒子架上。第二步,将筒子架上的400根纱线同时引出进行整经、并通过一个集束环将400根纱线变成一根绳状的束纱,再调节纱线张力将束纱交叉卷绕在宽度为60cm?140cm的芯轴上、卷成一个圆柱形的束纱球,圆柱的直径为80cm、圆柱的宽度(高)为120cm。第三步,将12束相同重量和长度的束纱摆放在进纱装置上各束相应的入纱球架上,将合共12X400=4800根单纱线以只有12束的数量在宽度方向从左到右均匀排好、通过纱条拖引轧辊将它们以平幅状态引到液氨处理装置的入口,全部纱束总门幅在142?146cm左右。第四步,进行液氨处理,即将12束共4800根单纱同时以平幅状态进入由风冷机、张力架、注氨管、浸轧机、蒸箱、蒸汽管、排气管、烘燥机、松紧架、汽蒸机以及轧车组成的纱线液氨处理装置进行液氨处理,车速20m/mm,加工方法DRY法(干法)、浸氨反应时间9s左右。第五步,平幅排列的12束纱束经液氨处理后,经过落纱装置按各自的行纱路线分别落在各自的落纱桶内。第六步,将每桶纱束经过分纱机,分别退束分梳成片纱轴,每一桶纱束分成一个片纱轴,共12个片纱轴。当应用为机织用纱时,按总经根数为4800根、组织为平纹,进行织造。当应用为针织用纱时,可将每一个片纱轴经过卷筒机卷成400个筒子纱,作为针织用的原料或其他用途广泛的应用。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束状液氨处理机,由束状纱条球进纱装置、纱线液氨处理装置和束状纱条落纱装置组成,束状纱条球进纱装置由入纱球架1、束纱导纱圈2、芯轴3、纱条拖引轧辊4组成。纱线液氨处理装置由风冷机5、张力架6、注氨管7、浸轧机8、蒸箱9、蒸汽管10、排气管11、烘燥机12、松紧架13、汽蒸机14以及轧车15组成。束状纱条落纱装置由落纱装置16、储纱桶17组成。【权利要求】1.一种束状纱线液氨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顺序处理步骤: 步骤1、排筒:将需要进行液氨处理的纱筒子排放在筒子架上; 步骤2、球经整经:将筒子架上的各根纱线进行整经并通过一个集束环将各根纱线变成绳状,再将绳状纱束卷绕在一个宽度为60cm?140cm的芯轴上,卷绕成圆柱形束纱球;步骤3、进纱:根据液氨整理联合机的处理容量,将多束束纱球摆放在进纱装置上,在宽度方向从左到右均匀排列并引至液氨整理联合机入口 ; 步骤4、液氨处理:根据液氨整理联合机的生产工艺,按照布匹液氨处理的方法对纱束组进行液氨处理; 步骤5、落纱:将经过液氨处理后的各条纱束分别落在相应的纱束桶上; 步骤6、分纱:将各个桶内的每一束纱束通过分纱机将束纱退束分梳成片纱轴。2.一种束状纱线液氨处理机,其特征是,由束状纱条球进纱装置、纱线液氨处理装置和束状纱条落纱装置组成,所述束状纱条球进纱装置由入纱球架、束纱导纱圈、芯轴、纱条拖引轧辊组成,所述纱线液氨处理装置由风冷机、张力架、注氨管、浸轧机、蒸箱、蒸汽管、排气管、烘燥机、松紧架、汽蒸机以及轧车组成,所述束状纱条落纱装置由落纱装置、储纱桶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束状纱线液氨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顺序处理步骤:步骤1、排筒:将需要进行液氨处理的纱筒子排放在筒子架上;步骤2、球经整经:将筒子架上的各根纱线进行整经并通过一个集束环将各根纱线变成绳状,再将绳状纱束卷绕在一个宽度为60cm~140cm的芯轴上,卷绕成圆柱形束纱球;步骤3、进纱:根据液氨整理联合机的处理容量,将多束束纱球摆放在进纱装置上,在宽度方向从左到右均匀排列并引至液氨整理联合机入口;步骤4、液氨处理:根据液氨整理联合机的生产工艺,按照布匹液氨处理的方法对纱束组进行液氨处理;步骤5、落纱:将经过液氨处理后的各条纱束分别落在相应的纱束桶上;步骤6、分纱:将各个桶内的每一束纱束通过分纱机将束纱退束分梳成片纱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炽斌
申请(专利权)人:何炽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