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滁州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摆动托轮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42171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23 14: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摆动托轮组,具有多个单轮,多个单轮分别与托绳接触,分别支承或压制托绳,通过协同使托绳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摆动托轮组,具有多个单轮,多个单轮分别与托绳接触,分别支承或压制托绳,通过协同使托绳稳定运行。【专利说明】一种摆动托轮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托轮组,尤其涉及一种增强托绳稳定性的托轮组。
技术介绍
托轮具有改变作用力的特点,在机械、机电、工程建设、游乐场所等许多领域都会应用到,其用途十分广泛。托轮的原理可以简单地概括为:由可绕中心轴转动有沟槽的圆盘和跨过圆盘的柔索(如绳、胶带、钢索、链条等)所组成,关键是柔索可以绕着中心轴转动。目前市面上使用的托轮组大多由两个固定的单轮构成,一个单轮与上行钢丝绳接触,是为压轮,另一个单轮与下行钢丝绳接触,是为托轮。这种结构的缺点在于,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抱索器可能会接触到压轮,从而在通过压轮时会产生振动现象,如此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给生命财产造成损失;另外,只有两个单轮的情况下,受力更大的单轮更容易磨损,更换周期更小,使用成本更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托绳运行稳定性的摆动托轮组,并延长托轮组的使用寿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摆动托轮组,具有多个单轮,多个单轮分别与托绳接触,分别支承或压制托绳,通过协同使托绳稳定运行。进一步地,摆动托轮组包括六个单轮,第一、第二单轮是圆盘形轮,可旋转地安装在第一托轮组盘上,轴线分别垂直于第一托轮组盘,第三、第四单轮是圆盘形轮,可旋转地安装在第二托轮组盘上,轴线分别垂直于第二托轮组盘,第五、第六单轮是圆柱形轮,分别通过第三托轮组盘上的凸出安装板可旋转地安装在第三托轮组盘上,轴线分别平行于第三托轮组盘,三个托轮组盘按照h形结构设置,其中第一托轮组盘位于最上端,第二托轮组盘位于最下端,第三托轮组盘位于最右端,上托绳分别与第一、第二、第五单轮的轮衬接触,第一单轮是压轮,第二单轮是托轮,第五单轮是水平导向轮,下托绳分别与第三、第四、第六单轮的轮衬接触,第三单轮是托轮,第四单轮是压轮,第六单轮是水平导向轮,三个托轮组盘通过支架连接,支架安装在转轴上,转轴由螺母固定,使用一段时间后,将支架旋转180度,第一托轮组盘和第二托轮组盘互换位置,第三托轮组盘位于最左侧,形成rl形结构,第一单轮成为托轮,第二单轮成为压轮,第五单轮成为下托绳的水平导向轮,第三单轮成为压轮,第四单轮成为托轮,第六单轮成为上托绳的水平导向轮,磨损情况不同的各单轮交换位置,延长托轮组的使用寿命;六个单轮分别具有轮槽,用于托绳的夹持和导向,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四个单轮的轮槽深度是托绳直径的2-2.5倍,第五、第六两个单轮的轮槽深度是托绳直径的1.5-2倍,且轮槽具有交叉螺旋纹路,用于防止托绳打滑,通过压轮、托轮、水平导向轮的共同作用使托绳的运行稳定,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四个单轮大小、形状相同,第五、第六两个单轮大小、形状相同。进一步地,所述单轮的轮衬由耐磨的高分子材料制成。本专利技术通过对托绳采用组合式轮系定位,六个单轮形成三个轮组,三个轮组固定于摆动架上,摆动架可沿转轴做180度旋转,托轮的衬垫磨损不均匀时,还可以调整托轮的相对位置,通过换位使六个单轮均匀磨损,可延长整个轮组的使用寿命;通过压轮、托轮、水平导向轮的综合运用,分别对托绳施加向上、向下、水平方向的力,对托绳的左右、上下移动自由度进行限制,故托绳不易掉绳,减振效果好,提高了运行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且轮槽的深度经过大量实验验证,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四个单轮的轮槽深度是托绳直径的2-2.5倍,第五、第六两个单轮的轮槽深度是托绳直径的1.5-2倍时,托绳的运行更加平稳,不易脱落。且轮槽具有交叉螺旋纹路,比不具有纹路或只具有单螺旋纹路的普通轮槽的防滑效果更好。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正面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立体结构图图中,I为第一托轮组盘,2为第二托轮组盘,3为第三托轮组盘,4为支架,5为转轴。【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2,一种摆动托轮组,包括六个单轮,第一、第二单轮是圆盘形轮,可旋转地安装在第一托轮组盘I上,轴线分别垂直于第一托轮组盘1,第三、第四单轮是圆盘形轮,可旋转地安装在第二托轮组盘2上,轴线分别垂直于第二托轮组盘2,第五、第六单轮是圆柱形轮,分别通过第三托轮组盘3上的凸出安装板31、32可旋转地安装在第三托轮组盘3上,轴线分别平行于第三托轮组盘3,三个托轮组盘按照 形结构设置,其中第一托轮组盘I位于最上端,第二托轮组盘2位于最下端,第三托轮组盘3位于最右端,上托绳分别与第一、第二、第五单轮的轮衬接触,第一单轮是压轮,第二单轮是托轮,第五单轮是水平导向轮,下托绳分别与第三、第四、第六单轮的轮衬接触,第三单轮是托轮,第四单轮是压轮,第六单轮是水平导向轮,三个托轮组盘通过支架4连接,支架4安装在转轴5上,转轴由螺母固定,使用一段时间后,将支架旋转180度,第一托轮组盘I和第二托轮组盘2互换位置,第三托轮组盘3位于最左侧,形成形结构,第一单轮成为托轮,第二单轮成为压轮,第五单轮成为下托绳的水平导向轮,第三单轮成为压轮,第四单轮成为托轮,第六单轮成为上托绳的水平导向轮,磨损情况不同的各单轮交换位置,延长托轮组的使用寿命;六个单轮分别具有轮槽,用于托绳的夹持和导向,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四个单轮的轮槽深度是托绳直径的2-2.5倍,第五、第六两个单轮的轮槽深度是托绳直径的1.5-2倍,且轮槽具有交叉螺旋纹路,用于防止托绳打滑,通过压轮、托轮、水平导向轮的共同作用使托绳的运行稳定。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四个单轮大小、形状相同,第五、第六两个单轮大小、形状相同。所述单轮的轮衬由耐磨的高分子材料制成。以上已将本专利技术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专利技术涵盖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摆动托轮组,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单轮,多个单轮分别与托绳接触,分别支承或压制托绳,通过协同使托绳稳定运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动托轮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六个单轮,第一、第二单轮是圆盘形轮,可旋转地安装在第一托轮组盘上,轴线分别垂直于第一托轮组盘,第三、第四单轮是圆盘形轮,可旋转地安装在第二托轮组盘上,轴线分别垂直于第二托轮组盘,第五、第六单轮是圆柱形轮,分别通过第三托轮组盘上的凸出安装板可旋转地安装在第三托轮组盘上,轴线分别平行于第三托轮组盘,三个托轮组盘按照h形结构设置,其中第一托轮组盘位于最上端,第二托轮组盘位于最下端,第三托轮组盘位于最右端,上托绳分别与第一、第二、第五单轮的轮衬接触,第一单轮是压轮,第二单轮是托轮,第五单轮是水平导向轮,下托绳分别与第三、第四、第六单轮的轮衬接触,第三单轮是托轮,第四单轮是压轮,第六单轮是水平导向轮,三个托轮组盘通过支架连接,支架安装在转轴上,转轴由螺母固定,使用一段时间后,将支架旋转180度,第一托轮组盘和第二托轮组盘互换位置,第三托轮组盘位于最左侦U,形成形结构,第一单轮成为托轮,第二单轮成为压轮,第五单轮成为下托绳的水平导向轮,第三单轮成为压轮,第四单轮成为托轮,第六单轮成为上托绳的水平导向轮,磨损情况不同的各单轮交换位置,延长托轮组的使用寿命;六个单轮分别具有轮槽,用于托绳的夹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摆动托轮组,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单轮,多个单轮分别与托绳接触,分别支承或压制托绳,通过协同使托绳稳定运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立亚
申请(专利权)人:滁州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