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机墨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4104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打印机墨盒,包括进气迷宫、墨水防漏机构、迷宫毛细槽、细长纤维束、储水槽、把手,进气迷宫位于墨盒顶部,进气迷宫有一气孔与储水槽相通,细长纤维束顶部开有注墨口,底部设有出墨口,位于墨盒左侧的储水槽与位于墨盒右侧的细长纤维束之间的墨盒侧壁上,开设有迷宫毛细槽,把手呈倒钩状自上向下设置于墨盒侧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大大减少墨水的残余量,增加打印的产量,减少生产成本。减少浪费、利于环保。易实现大批量生产,提高产品合格率。(*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简易、高效、稳定地供墨的打印机墨盒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该类型的墨盒主要有两种类型A通过多孔材料来储存墨水和用纤维束来保证不漏墨和顺畅供墨,这是CANON享有的专利权。B采用单向阀或压力控制机构和纤维束来控制供墨的顺畅性。以上A、B两种类型存在如下的缺点1、多孔材料和纤维束本身占用储墨腔较大的空间,会减少打印产量和增加生产成本。2、多孔体和纤维体会残留一定的墨水,造成浪费,不利于环保。3、由于该类型的墨盒压力很微小,控制难度大,不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和质量较难控制及成品率会很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易、高效、稳定地供墨的打印机墨盒,该墨盒在细长纤维束和细长迷宫毛细槽的控制下能够可靠、稳定供墨来控制整个打印过程。本技术包括进气迷宫、墨水防漏机构、迷宫毛细槽、细长纤维束、储水槽、把手,进气迷宫位于墨盒顶部,进气迷宫有一气孔与储水槽相通,位于墨盒左侧的储水槽与位于墨盒右侧的细长纤维束之间的墨盒侧壁上,开设有迷宫毛细槽,把手呈倒钩状自上向下设置于墨盒侧部,细长纤维束顶部开有注墨口,底部设有出墨口。所述迷宫毛细槽,呈“U”形弯曲状布设于墨盒侧壁上,其起端与储水槽最低点相接,其末端通过隔离空间与细长纤维束相接。所述细长纤维束自上而下装配,并且一直延伸到出墨口、牢牢地固定于墨盒中。细长纤维束与迷宫毛细槽末端之间留有足够宽的隔离空间。墨盒装机前,打开进气迷宫,气体会从进气迷宫经过墨水防漏机构进入墨盒,保证储水槽在正常的一个大气压下。当墨盒装机后,长细纤维束压紧打印头的进墨口,同时墨盒出墨口与打印头密封。当墨盒开始打印后,细长纤维束稳定向打印头供墨,此时,储水槽中的墨水在微小的压力作用下,墨水沿迷宫毛细槽流向细长纤维束补充墨水,保证细长纤维束的含墨水比例稳定,空气沿进气迷宫进入储水槽。本技术的优点1、大大减少墨水的残余量,增加打印的产量,减少生产成本。2、减少浪费、利于环保。3、易实现大批量生产,提高产品合格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A-A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结构剖视图。图例说明1把手、2储水槽、3迷宫毛细槽、4细长纤维束、5面盖、6出墨口、7墨水防漏机构、8进气迷宫、9注墨口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技术包括把手1、储水槽2、迷宫毛细槽3、细长纤维束4、防漏墨机构7、进气迷宫8、注墨口9,进气迷宫8位于墨盒顶部,进气迷宫8有一气孔与储水槽2相通,位于墨盒左侧的储水槽2与位于墨盒右侧的细长纤维束4之间的墨盒侧壁上,开设有迷宫毛细槽3,把手1呈倒钩状自上向下设置于墨盒侧部,细长纤维束4顶部开有注墨口9,底部设有出墨口6。所述迷宫毛细槽3,呈“U”形弯曲状布设于墨盒的一侧侧壁上,其起端11与储水槽2最低点相接,其末端12通过隔离空间10与细长纤维束4相接。所述细长纤维束4自上而下装配,并且一直延伸到出墨口6、牢牢地固定于墨盒中。细长纤维束4与迷宫毛细槽3末端之间留有足够宽的空间。所述把手1是由一弹性元件组成,其下端部设有用于卡接的凸起部。迷宫毛细槽3和相应的结构保证墨水在自然状况储存时,墨水不会流向细长纤维束。墨盒装机前,打开进气迷宫8,气体会从进气迷宫8经过墨水防漏机构7进入墨盒,保证储水槽2在正常的一个大气压下。当墨盒装机后,细长纤维束4压紧打印头的进墨口。同时墨盒出墨口6与打印头密封。当墨盒开始打印后,细长纤维束4稳定向打印头供墨,此时,储水槽2在墨盒的微小压力作用下,墨水沿迷宫毛细槽3向细长纤维束4补充墨水,保证细长纤维束4的含墨水比例稳定,空气沿进气迷宫8进入储水槽2。权利要求1.一种打印机墨盒,包括进气迷宫、墨水防漏机构、迷宫毛细槽、细长纤维束、储水槽、把手,进气迷宫位于墨盒顶部,进气迷宫有一气孔与储水槽相通,细长纤维束顶部开有注墨口,底部设有出墨口,其特征在于位于墨盒左侧的储水槽与位于墨盒右侧的细长纤维束之间的墨盒侧壁上,开设有迷宫毛细槽,把手呈倒钩状自上向下设置于墨盒侧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迷宫毛细槽,呈“U”形弯曲状布设于墨盒侧壁上,其起端与储水槽最低点相接,其末端通过隔离空间与细长纤维束相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细长纤维束自上而下装配,并且一直延伸到出墨口、牢牢地固定于墨盒中。专利摘要一种打印机墨盒,包括进气迷宫、墨水防漏机构、迷宫毛细槽、细长纤维束、储水槽、把手,进气迷宫位于墨盒顶部,进气迷宫有一气孔与储水槽相通,细长纤维束顶部开有注墨口,底部设有出墨口,位于墨盒左侧的储水槽与位于墨盒右侧的细长纤维束之间的墨盒侧壁上,开设有迷宫毛细槽,把手呈倒钩状自上向下设置于墨盒侧部。本技术大大减少墨水的残余量,增加打印的产量,减少生产成本。减少浪费、利于环保。易实现大批量生产,提高产品合格率。文档编号B41J2/175GK2726878SQ20042004563公开日2005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30日专利技术者吴俊中, 周毅 申请人:珠海纳思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打印机墨盒,包括进气迷宫、墨水防漏机构、迷宫毛细槽、细长纤维束、储水槽、把手,进气迷宫位于墨盒顶部,进气迷宫有一气孔与储水槽相通,细长纤维束顶部开有注墨口,底部设有出墨口,其特征在于位于墨盒左侧的储水槽与位于墨盒右侧的细长纤维束之间的墨盒侧壁上,开设有迷宫毛细槽,把手呈倒钩状自上向下设置于墨盒侧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俊中周毅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纳思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