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生珍稀两栖动物工厂化养殖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40205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21 0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珍稀两栖动物工厂化养殖池。包括长方体水池和洞穴,水池内有两处浅水区,一处深水区和一处沉污区;两浅水区分别在水池池底和食台左边,两浅水区中间为深水区,深水区中心的为沉污区。洞穴池底的右边角,洞穴上面为食台,靠右池壁有上、下坡道,四周池壁上方有倒檐,倒檐上有一可调角度进水龙头;其深水区设置为圆台体形状,圆台体上底面直径长度为池底宽度。沉污区上部分设置为圆柱体形状,其下部分设置为圆台体形状,圆台体下底面设置为排水孔,排水孔连接排水管至养殖池外,养殖池外排水管之间连接一可调角度弯头。可调角度水龙头,通过调节进池水流角度和流量,使池水旋转的速度满足养殖和洗池清污的要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简单、经济、实用、便利,可普遍适用于工厂化水生珍稀两栖动物的可控养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珍稀两栖动物工厂化养殖池。包括长方体水池和洞穴,水池内有两处浅水区,一处深水区和一处沉污区;两浅水区分别在水池池底和食台左边,两浅水区中间为深水区,深水区中心的为沉污区。洞穴池底的右边角,洞穴上面为食台,靠右池壁有上、下坡道,四周池壁上方有倒檐,倒檐上有一可调角度进水龙头;其深水区设置为圆台体形状,圆台体上底面直径长度为池底宽度。沉污区上部分设置为圆柱体形状,其下部分设置为圆台体形状,圆台体下底面设置为排水孔,排水孔连接排水管至养殖池外,养殖池外排水管之间连接一可调角度弯头。可调角度水龙头,通过调节进池水流角度和流量,使池水旋转的速度满足养殖和洗池清污的要求,本技术简单、经济、实用、便利,可普遍适用于工厂化水生珍稀两栖动物的可控养殖。【专利说明】一种水生珍稀两栖动物工厂化养殖池
本技术涉及特种水产养殖
,尤其是一种水生珍稀两栖动物工厂化养殖池。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仿野生水生珍稀两栖动物的养殖技术已达到一定的水平,但成本高,长势慢,产量低,价格高。由于其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利用价值和科研价值都相当高,现有养殖模式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工厂化、集约化的养殖势在必行。而其现阶段工厂化、集约化养殖还存在诸多技术难关:养殖环境与野生环境差异太大,水质差,废水多,污染大,发病率高,成活率低。由于工厂化养殖密度高,管理操作难,生长速度缓慢,与野生品质差异大。如现行的棘胸蛙人工养殖,需要种蛙池、产卵池、孵化池、蝌蚪池、幼蛙池、成蛙池等六种池进行养殖,每一次从一种池型转入到下一池型棘胸蛙都要产生应急反应,造成棘胸蛙卵、蝌蚪、幼蛙及成蛙孵化率低、伤残率大,发病率和死亡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仿野生水生珍稀两栖动物的养殖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水生珍稀两栖动物工厂化养殖池。可节约用水,减少污染,增加养殖密度,提高产量;结构简单,可简化操作程序,减少操作环节,节约生产成本,减少发病率,提高孵化率和成活率,加快生长速度,提高内在品质,如应用在棘胸蛙人工养殖上只需本技术一个养殖池就替代种蛙池、产卵池、孵化池、蝌蚪池、幼蛙池、成蛙等六个养殖池。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水生珍稀两栖动物工厂化养殖池。其特征在于:由长方体水池,深水区,浅水区I,浅水区II,上下食台坡道,食台,洞穴,沉污区,排污管,可调节进水龙头,倒檐,弯头,直通,带滤网排水管所组成;所述的长方体水池上部为一长方体形状,底部为锅形形状,锅形中间有一沉污区;长方体水池内有两处浅水区,一处深水区和一处沉污区;两浅水区分别在水池池底左边和食台左边,两浅水区中间为深水区,深水区的中心为沉污区;长方体水池右边角有一食台,靠长方形水池右池壁有一上、下食台坡道,食台和上、下食台坡道与长方体水池右池角组成一洞穴;长方体水池四周池壁上方有倒檐,在倒檐的一侧上有一可调角度进水龙头;上述所述的一种水生珍稀两栖动物工厂化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深水区为圆台体形状,圆台体上底面直径长度为池底宽度;上述所述的一种水生珍稀两栖动物工厂化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沉污区上部分一为圆柱体形状,其下部分为一圆台体形状,圆台体下底面有一直通,直通上部垂直装有一根带滤网排水管,直通下部有一排污管,排污管直至长方体水池外,长方体水池外的排污管有一可调角度弯头,由带过滤网排水管和排污管同时固定长方体水池中水位高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设置有两处浅水区,可以满足养殖的水生珍稀两栖动物呼吸、摄食、爬动和休息的生存环境条件;浅水区之间设置深水区,增加了养殖池中的储水量,可起到一定的恒温作用,减少养殖的水生珍稀两栖动物因水体温差变化的应急反应。深水区设置为圆台形状,为养殖的水生珍稀两栖动物提供了一个游动和自由选择水位高度的栖息空间,顺应其生长习性,可增强其体能、健美其体形,避免出现肉质松弛、大肚瘦腿的情况。同时,水生珍稀两栖动物在浅水区的爬动和在深水区的游动,将池水中的污染物带入沉污区,净化了水质;沉污区上、下两部分设置为圆柱体和圆台体,能集中池水中的污染物并顺畅排出池外。沉污区连接一可调角度排水管,可以用于洗池排污和固定池中水位高度,节约用水,方便操作;养殖池中设置洞穴,顺应水生珍稀两栖动物喜生存于暗光隐蔽洞穴中的生长习性。同时,又为其提供了摄食和陆地活动平台;养殖池进水管连接可调角度水龙头,通过调节进池水流角度和流量,使池水旋转的速度满足养殖和洗池清污的要求,减少因清污洗池造成养殖的水生珍稀两栖动物的应急反应以及肢体的损伤,节约用水,简化操作环节,提高成活率;池壁上面设置倒檐可防止水生珍稀两栖动物爬出池外逃跑和池外天敌的侵入。本技术简单、经济、实用、便利,可普遍适用于工厂化水生珍稀两栖动物的可控养殖。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案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案例I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案例I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案例I的左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案例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案例2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案例2的左视剖视结构示意图;1.长方体水池,2.深水区,3.浅水区I,4.浅水区II,5.上下食台坡道,6.食台,7.洞穴,8.沉污区,9.排污管,10.可调节进水龙头,11.倒檐,12.弯头,13.直通,14.带滤网排水管。【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看图1-3,本技术为一种水生珍稀两栖动物工厂化养殖池,其特征在于:由长方体水池1,深水区2,浅水区I 3,浅水区II 4,上下食台坡道5,食台6,洞穴7,沉污区8,排污管9,可调节进水龙头10,倒檐11,弯头12,直通13,带滤网排水管14所组成;所述的长方体水池I上部为一长方体形状,底部为锅形形状,锅形中间有一沉污区8 ;所述的长方体水池I内有两处浅水区,一处深水区和一处沉污区;两浅水区I 3和浅水区II 4分别在长方体水池I池底左边和食台6左边,两浅水区中间为深水区2,深水区2的中心为沉污区8 ;长方体水池I右边角有一食台6,靠长方体水池I右池壁有一上、下食台坡道5,上、下食台坡道5和食台6与长方体水池I右池角组成一洞穴7 ;长方体水池I四周池壁上方有倒檐11,在倒檐11的一侧上有一可调角度进水龙头10 ;所述的深水区2设置为圆台体形状,圆台体上底面直径长度为池底宽度。所述的池沉污区8上部分一为圆柱体形状,其下部分为一圆台体形状,圆台体下底面有一直通13,直通13上部垂直装有一根带滤网排水管14,直通13下部有一排污管9,排污管9至长方体水池I外,长方体水池I外的排污管9有一可调角度弯头12,由带过滤网排水管14和排污管9同时固定长方体水池I中水位高度。实施例2参看图4-6,本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沉污区8底部排水孔处没有直通13和带滤网排水管14。本技术设置有两处浅水区,可以满足养殖的水生珍稀两栖动物呼吸、摄食、爬动和休息的生存环境条件;浅水区之间设置深水区,增加了养殖池中的储水量,可起到一定的恒温作用,减少养殖的水生珍稀两栖动物因水体温差变化的应急反应。深水区设置为圆台形状,为养殖的水生珍稀两栖动物提供了一个游动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生珍稀两栖动物工厂化养殖池,其特征在于:由长方体水池(1),深水区(2),浅水区Ⅰ(3),浅水区Ⅱ(4),上下食台坡道(5),食台(6),洞穴(7),沉污区(8),排污管(9),可调节进水龙头(10),倒檐(11),弯头(12),直通(13),带滤网排水管(14)所组成;所述的长方体水池(1)上部为一长方体状,底部为一锅形形状,锅形中间有一沉污区(8);所述的两浅水区Ⅰ(3)和浅水区Ⅱ(4)分别在水池池底和食台(6)左边,两浅水区中间为深水区(2),深水区(2)中心为沉污区(8);长方体水池(1)右边角有一食台(6),靠长方体水池(1)右池壁有一上、下食台坡道(5),上、下食台坡道(5)和食台(6)与长方体水池(1)右池角组成一洞穴(7);所述的长方体水池(1)四周池壁上方有倒檐(11),在倒檐(11)的一侧上有一可调角度进水龙头(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锴曾庆祥
申请(专利权)人:龙南源头活水生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