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冲击的新型限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40077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21 0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冲击的新型限位机构,包括中轴、支撑架、轴内套、轴外套、挡件和碰件,所述轴内套固定套装在中轴上,中轴经过该轴内套穿插在支撑架上;所述挡件包括固定环和由固定环相对称的两外侧分别伸出的挡块,所述固定环固定套装于轴内套上,且固定环与支撑架固接;所述轴外套枢接在中轴上;所述碰件包括圆筒以及设置在该圆筒相对称的两内侧分别伸出的碰块,各碰块分别与固定环间隙配合,两碰块和圆筒的内侧壁构成容纳固定环的空腔,所述固定环容纳于所述空腔中,所述圆筒与轴外套对中固定,圆筒的筒底对应开有供轴外套插入的穿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限位中轴的转动,且能平衡限位时的碰撞力,减少噪音和振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耐冲击的新型限位机构,包括中轴、支撑架、轴内套、轴外套、挡件和碰件,所述轴内套固定套装在中轴上,中轴经过该轴内套穿插在支撑架上;所述挡件包括固定环和由固定环相对称的两外侧分别伸出的挡块,所述固定环固定套装于轴内套上,且固定环与支撑架固接;所述轴外套枢接在中轴上;所述碰件包括圆筒以及设置在该圆筒相对称的两内侧分别伸出的碰块,各碰块分别与固定环间隙配合,两碰块和圆筒的内侧壁构成容纳固定环的空腔,所述固定环容纳于所述空腔中,所述圆筒与轴外套对中固定,圆筒的筒底对应开有供轴外套插入的穿孔。本技术能限位中轴的转动,且能平衡限位时的碰撞力,减少噪音和振动。【专利说明】一种耐冲击的新型限位机构
本技术涉及限位机构,具体涉及对可转动的健身器材的转动中轴施加转动限位的一种耐冲击的新型限位机构。
技术介绍
一般室外健身器材上具有转动机构的装置中,为使使用者可施力产生往复运动,达到健身的效果,由中轴带动的构件需设置成摆动方式,从而需在构件或转动的中轴上加以限位,防止中轴转动过渡。而目前的限位机构一般采取钢件与钢件碰撞来实现,不耐冲击,还将产生很大噪音并产生剧烈的振动,不仅给使用者带来不适,还钢件还容易损坏,寿命短,维护困难。为了降低噪音和减震,也有在钢件之间再用尼龙棒来隔离碰撞的方式,由于尼龙棒来回翻滚、挤压、变形,也会产生较大磨损,寿命仍较低,更换频率和维护费用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冲击的新型限位机构,能限位中轴的转动,且能平衡限位时的碰撞力,减少噪音和振动。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耐冲击的新型限位机构,包括中轴、支撑架、轴外套、挡件和碰件,所述中轴穿插在支撑架上;所述挡件包括固定环和由固定环相对称的两外侧分别伸出的挡块,所述固定环套于中轴外围,且固定环与支撑架固接;所述轴外套枢接在中轴上;所述碰件包括圆筒以及设置在该圆筒相对称的两内侧分别伸出的碰块,各碰块分别与固定环间隙配合,两碰块和圆筒的内侧壁构成容纳固定环的空腔,所述固定环容纳于所述空腔中,所述圆筒与轴外套对中固定,圆筒的筒底对应开有供轴外套插入的穿孔。优选地,所述挡块内和/或碰块内设有中空结构。优选地,每个所述挡块具有分别与两碰块面接触的第一接触面,对应地,每个所述碰块具有分别与两挡块的第一接触面面接触的第二接触面。优选地,所述轴外套内设有至少一个轴承,轴承的外圈与轴外套的内壁固接,轴承的内圈固定套装在中轴上。优选地,所述中轴的端部卡接有用于防止轴承脱出的第一卡簧;所述中轴的端部封盖有端盖,端盖上沿中轴的轴向设有螺钉,该螺钉与中轴的端部螺纹配合。优选地,所述耐冲击的新型限位机构还包括轴内套,该轴内套与支撑架固接,所述固定环固定套装在轴内套上,所述中轴通过轴内套与支撑架固接,所述圆筒固定于轴外套的一端。优选地,每个所述挡块的中空结构为沿固定环的轴向贯穿的一个通孔,所述支撑架上固定有与所述通孔的位置对应、形状大小相匹配的固定轴,所述通孔套装在固定轴上。优选地,所述支撑架为一 U形架,具有底板和由底板向上延伸的支撑板,两支撑板平行且相互间隔,所述中轴穿过两支撑板后固定在支撑板上;所述碰件具有两个相背固定连接的所述圆筒,每个圆筒配有所述碰块并通过空腔容纳有所述挡件,所述固定环套于轴外套外围。优选地,所述挡块呈长条圆弧形,每个所述挡块的中空结构为沿固定环的轴向贯穿的两个通孔,所述支撑架上固定有与所述通孔的位置对应、形状大小相匹配的固定轴,固定轴分别穿过两支撑板后朝外伸出,所述通孔套装在固定轴上。优选地,所述固定轴的两端分别卡接有用于防止固定轴脱出的第二卡簧。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I)本技术通过挡件的挡块和碰件的碰块的相互限位作用下,轴外套可相对于支撑架绕中轴做往复摆动,实现锻炼目的,同时,由于两挡块自身的对称设置和两碰块的自身的对称设置,使其中一个挡块与其中一个碰块碰撞时,另一个挡块与另一个碰块也恰好相碰撞,使得挡块和碰块的碰撞力得到平衡、均匀地卸载,不仅延长了挡块和碰块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费用,还可减少噪音、振动的产生;(2)本技术挡块的第一接触面和碰块的第二接触面实现了面接触,使得挡块和碰块碰撞时,可在较大面积上卸载碰撞力,而且,面接触利于碰撞力度卸载的同时也可提高碰块和挡块的耐冲击性能;(3)本技术的挡块和/或碰块上设有中空结构,利于碰撞时缓冲碰撞力,进一步降低噪声和振动。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耐冲击的新型限位机构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耐冲击的新型限位机构去除支撑架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耐冲击的新型限位机构的爆炸图。图中:1、中轴;2、支撑架;201、固定轴;21、底板;22、支撑板;3、轴内套;4、轴外套;5、挡件;51、固定环;52、挡块;521、第一接触面;53、通孔;6、碰件;61、圆筒;611、穿孔;62、碰块;621、第二接触面;63、空腔;7、轴承;8、第一卡簧;9、端盖;10、螺钉;11、第二卡簧。【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的一种耐冲击的新型限位机构,包括中轴1、支撑架2、轴外套4、挡件5和碰件6,中轴穿插在支撑架2上;挡件5包括固定环51和由固定环51相对称的两外侧分别伸出的挡块52,固定环51套于中轴I外围,且固定环51与支撑架2固接;轴外套4枢接在中轴I上;碰件6包括圆筒61以及设置在该圆筒61相对称的两内侧分别伸出的碰块62,各碰块62分别与固定环51间隙配合,两碰块62和圆筒61的内侧壁构成容纳固定环51的空腔63,固定环51容纳于空腔63中,圆筒61与轴外套4对中固定,圆筒61的筒底对应开有供轴外套4插入的穿孔611。挡块52内和/或碰块62内设有中空结构,用于提升挡块52和/或碰块62的缓冲性能。具体地,本限位机构还包括轴内套3,该轴内套3与支撑架2固接,固定环51固定套装在轴内套3上,中轴I通过轴内套3与支撑架2固接,圆筒61固定于轴外套4的一端。每个挡块52的中空结构为沿固定环51的轴向贯穿的一个通孔53,支撑架2上固定有与通孔53的位置对应、形状大小相匹配的固定轴201,通孔53套装在固定轴201上。本实施例的支撑架2呈圆柱形,中轴I通过轴内套3横穿支撑架2,轴外套4通过空腔63将轴内套3和固定环51容纳于其中,挡件5的固定环51和挡块52得到支撑架2的支撑固定。当使用者对轴外套4或圆筒61施力而使轴外套4或圆筒61正向转动时,带动碰块62沿固定环51的外壁转动,直至碰到挡块52而被限位停止。此时使用者反向施力带动轴外套4或圆筒61反转,带动碰块62反转直至与另一挡块52碰撞而被限位停止。因此,轴外套4或圆筒61上可连接用于使用者施力的构件,以达到使用者往复摆动构件而达到健身的目的。由于两挡块52由固定环51相对称的两外侧分别伸出和两碰块62在该圆筒61相对称的两内侧分别伸出,贝1J其中一个挡块52与其中一个碰块62碰撞时,另一个挡块52与另一个碰块62也恰好相碰撞,使得挡块52和碰块62的碰撞力得到均匀卸载,不仅延长了挡块52和碰块6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耐冲击的新型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轴、支撑架、轴外套、挡件和碰件,所述中轴穿插在支撑架上;所述挡件包括固定环和由固定环相对称的两外侧分别伸出的挡块,所述固定环套于中轴外围,且固定环与支撑架固接;所述轴外套枢接在中轴上;所述碰件包括圆筒以及设置在该圆筒相对称的两内侧分别伸出的碰块,各碰块分别与固定环间隙配合,两碰块和圆筒的内侧壁构成容纳固定环的空腔,所述固定环容纳于所述空腔中,所述圆筒与轴外套对中固定,圆筒的筒底对应开有供轴外套插入的穿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鞠自勋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欢乐岛康体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