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墨打印机墨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3773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喷墨打印机墨盒,包括至少一个储墨腔、形成于墨盒底壁上的出墨口和形成于大约垂直于墨盒底壁的墨盒侧壁之一上其位置接近墨盒底壁的微型集成电路芯片容纳仓。微型集成电路芯片容纳仓位于与墨盒底壁相同方向上的容纳仓底壁与墨盒底壁之间具有隔离槽。该墨盒可防止漏墨对微型集成电路芯片电触点的浸湿,从而提高了微型集成电路芯片电触点与喷墨打印机相应触点之间的电接触性能。(*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喷墨打印机墨盒,该墨盒用于储存一定量的墨水和向喷墨打印机记录头供应墨水,它可拆卸地安装于喷墨打印机的滑架或字车上。记录头固定于滑架或字车上,通过喷嘴向记录介质例如纸张等喷射墨滴。
技术介绍
喷墨打印机与其配套墨盒之间常见的油墨供给方式之一,是通过将带有墨液通孔的供墨针插入墨盒出墨口内,供墨针刺穿在出墨口端沿或内腔设置的密封片或密封膜,使墨液从出墨口流入供墨针中的墨液通孔的方式实现的。这类墨盒,其早期的墨盒寿命由墨盒内部的墨水储量决定,墨水耗尽之时就是墨盒的自然寿命极限,因此墨水储量的多寡决定了墨盒寿命长短;近期的墨盒则添置了微型集成电路芯片作为识别墨盒来源和墨水储量的检测手段,通过微型集成电路芯片与喷墨打印机之间的通讯来鉴别墨盒与打印机机型的匹配性,以及获取墨水储量状态信息,墨盒内的墨水耗用时间与微型集成电路芯片存储和输入的数据有关,而与其实际墨水储量不再具有关联性,因此,微型集成电路芯片的记录状态决定了墨盒寿命长短。这种带有微型集成电路芯片的墨盒90通常呈扁平状的六面体盒子,见附图说明图1。其宽度较窄长度较长的侧面之一通常被形成为墨盒的底壁902。在该底壁902上开设有连通墨盒内部的出墨口901。墨盒90靠近出墨口901大体平行于纵向的一个较窄的侧壁上设置弹性手柄903。该弹性手柄903在墨盒90的落机状态下为其提供大体平行于水平面的弹性作用,抵靠于喷墨打印机滑架或字车侧壁上,使其获得稳定的安装状态,避免墨盒产生晃动。与弹性手柄903所在位置相对的侧壁904,其接近墨盒底壁902的部位由其表面基本垂直向外延伸出约呈窗体形状的用于置放微型集成电路芯片的容纳仓905。容纳仓905与墨盒90内部的墨水之间由侧壁904隔断,其与墨盒底壁902之间呈固定连接的形式。容纳仓905位于同墨盒底壁902同一方向上的底壁906与墨盒底壁902之间通过连续分布的平面状墨盒盒壁相互连接。微型集成电路芯片通过螺栓或胶水等连接件固定于容纳仓905中,其与墨盒90之间的安装要求是微型集成电路芯片的电触点处于裸露状态,这样来保证微型集成电路芯片的电触点与喷墨打印机滑架上的相应电触点之间具有适宜的接触连通空间。然而,专利技术人发现,在实际应用中,这种结构方式下,微型集成电路芯片的电触点与喷墨打印机的相应触点之间经常出现无接触,或者接触不牢靠、不稳定的现象,即使是新购墨盒,或者是充满墨水的尚未使用的墨盒,在其落机后稍短的时间内,喷墨打印机的报警原因也常显示为没有墨源或者接触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面对上述问题,专利技术人经过探索后发现,微型集成电路芯片的电触点与喷墨打印机的相应触点之间未实现良好的接触是其故障形成的原因,造成接触不良的情形之一是由出墨口渗透外漏的墨水逐渐沿墨盒底壁浸润至微型集成电路芯片容纳仓,并浸湿相应的电触点。基于此,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其微型集成电路芯片的电触点与喷墨打印机的相应触点之间可以实现良好接触的喷墨打印机墨盒。按照上述目的设计的喷墨打印机墨盒,包括至少一个储墨腔、形成于墨盒底壁上的出墨口和形成于大约垂直于墨盒底壁的墨盒侧壁之一上其位置接近墨盒底壁的微型集成电路芯片容纳仓。微型集成电路芯片容纳仓位于与墨盒底壁相同方向上的容纳仓底壁与墨盒底壁之间具有隔离槽。优选地,上述喷墨打印机墨盒,其隔离槽位于形成容纳仓的墨盒侧壁与墨盒底壁邻接的部位。该隔离槽由沿平行于出墨口内墨水流动方向延伸的容纳仓朝向出墨口的侧壁和介于出墨口与容纳仓之间自墨盒底壁沿垂直于墨盒底壁的方向向外延伸的隔板构成。容纳仓底壁的水平位置高于墨盒最低的底部边沿。容纳仓底壁背对出墨口方向延伸。较好地,上述喷墨打印机墨盒,其隔离槽由沿平行于出墨口内墨水流动方向延伸的容纳仓朝向出墨口的侧壁和形成容纳仓的墨盒侧壁构成。沿平行于出墨口内墨水流动方向延伸的容纳仓朝向出墨口的侧壁和形成容纳仓的墨盒侧壁,两者之间在墨盒底壁所在平面内相互隔断。容纳仓底壁的水平位置高于墨盒最低的底部边沿。容纳仓底壁背对出墨口方向延伸。本技术的喷墨打印机墨盒,在微型集成电路芯片容纳仓和出墨口所在的墨盒底壁之间设置了隔离槽,并使容纳仓底壁背对出墨口的方向延伸。该隔离槽可以有效地隔绝从出墨口渗透外漏的墨水向微型集成电路芯片容纳仓的渗透或浸润,防止漏墨污染微型集成电路芯片的电触点,造成微型集成电路芯片电触点与喷墨打印机滑架电触点接触不良,或者喷墨打印机无法识别墨盒类型及其墨水状况,从而杜绝或减少了外漏墨水污染微型集成电路芯片电触点的可能性,提高微型集成电路芯片电触点与喷墨打印机电触点之间的接触稳定性。图面说明图1现有喷墨打印机墨盒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喷墨打印机墨盒实施例一外观结构示意图一。图3本技术喷墨打印机墨盒实施例一外观结构示意图二。图4本技术喷墨打印机墨盒实施例一剖视图。图5本技术喷墨打印机墨盒实施例一安装状态示意图。图6本技术喷墨打印机墨盒实施例二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2、3、4、5,本技术喷墨打印机墨盒实施例一,为清楚起见,途中省略了墨盒的盒盖,仅示出墨盒的盒体部分。见图2、3,该墨盒盒体1是扁平状的六面体盒子。其中,宽度较窄长度较长,位于墨盒盒体1上方的顶壁被取消,使该顶壁对应的部分基本处于敞开状态,所形成的敞口101可由形状对应的墨盒盒盖予以封闭,之后在墨盒盒体1内部获得预定的一个或多个储墨腔室。在其位置相对于敞口101所在顶壁的墨盒盒体1底壁102上,开设有贯通底壁102的出墨口103。介于盒体顶壁和盒体底壁102之间的一个较长较宽的侧壁104,通常会被考虑在其上开设用于容纳相应阀门的阀腔以及在储墨腔之间、储墨腔和出墨口103之间相互连接的墨水通道。本实施方式中,在侧壁104靠近出墨口103的部位,采用内凹方式设置了阀腔105和墨水通道106。阀腔105接纳用于控制墨水流量和流向的阀门于其中。墨水通道106连通墨盒盒体1内部的储墨腔室与阀腔105,为使容纳于墨盒盒体1内部储墨腔室中的墨水流动至位于阀腔105内的阀门提供液体流动通道。参见图2、3、4,在同时邻接盒体顶壁、盒体侧壁104和盒体底壁102靠近出墨口103的盒体侧壁107上设置有固定连接的弹性手柄108。该弹性手柄108自盒体侧壁107朝向出墨口103一侧向墨盒盒体1之外的斜上方延伸,使弹性手柄108除了其与盒体侧壁107的连接点之外,其余部分,例如其手柄柄身,其延伸自由端,均与盒体侧壁107之间保持有间隙,且该间隙自下而上越来越大。从而,在墨盒盒体1装入打印机滑架的状态下,使弹性手柄108抵靠于喷墨打印机滑架或字车侧壁上,为墨盒盒体1提供大体平行于水平面的弹性作用力,使其获得稳定的安装状态,避免墨盒因其与喷墨打印机滑架之间存在水平方向的间隙而产生晃动或滑动。在同时邻接盒体顶壁、盒体侧壁104和盒体底壁102,远离出墨口103,即其位置相对于盒体侧壁107的盒体侧壁109上,靠近盒体底壁102的部位设置有微型集成电路芯片容纳仓111。微型集成电路芯片容纳仓111是具有六个表面的框体,其宽度与盒体侧壁109的宽度适应,其侧壁之一敞开或者内凹形成微型集成电路芯片的容纳区。微型集成电路芯片容纳仓111位于与墨盒底壁102相同方向上的容纳仓底壁110与墨盒底壁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喷墨打印机墨盒,包括至少一个储墨腔、形成于墨盒底壁上的出墨口和形成于大约垂直于墨盒底壁的墨盒侧壁之一上其位置接近墨盒底壁的微型集成电路芯片容纳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集成电路芯片容纳仓位于与所述墨盒底壁相同方向上的容纳仓底壁与所述墨盒底壁之间具有隔离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永中何永刚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