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用调整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37694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9 0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座椅用调整机构,对座椅的头靠及侧翼同时进行调整,头靠设置于座椅的本体上并可沿本体上下方向移动,侧翼枢接于本体上。其中,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座椅用调整机构包括一操作件及一卡合件;操作件呈上下移动的设置于头靠上,卡合件可选择地与本体和/或侧翼相卡合,且操作件与卡合件连动设置,侧翼设置有侧翼导向部,头靠或卡合件设有滑动带动部,滑动带动部可在侧翼导向部上滑动;操作件驱使卡合件脱离与本体和/或侧翼的卡合,沿上下方向移动调整头靠而使滑动带动部带动侧翼枢转。本发明专利技术座椅用调整机构能同时对头靠及侧翼进行可靠协调的调整以简化操作过程,并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另,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具有本发明专利技术座椅用调整机构的座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座椅用调整机构,对座椅的头靠及侧翼同时进行调整,头靠设置于座椅的本体上并可沿本体上下方向移动,侧翼枢接于本体上。其中,本专利技术的座椅用调整机构包括一操作件及一卡合件;操作件呈上下移动的设置于头靠上,卡合件可选择地与本体和/或侧翼相卡合,且操作件与卡合件连动设置,侧翼设置有侧翼导向部,头靠或卡合件设有滑动带动部,滑动带动部可在侧翼导向部上滑动;操作件驱使卡合件脱离与本体和/或侧翼的卡合,沿上下方向移动调整头靠而使滑动带动部带动侧翼枢转。本专利技术座椅用调整机构能同时对头靠及侧翼进行可靠协调的调整以简化操作过程,并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另,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具有本专利技术座椅用调整机构的座椅。【专利说明】座椅用调整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座椅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座椅用调整机构,尤其涉及一种对座椅的头靠及侧翼同时进行调整的座椅用调整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座椅。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汽车上的安全带和安全气囊都是为成人设计的,对于儿童并不适用,为了加强对儿童乘车的安全保障,常会在汽车中放置供儿童乘坐的儿童安全座椅,利用儿童安全座椅的保护装置来提高对儿童乘车的安全性。由于不同年龄的儿童的体形各有差异,所以需要一种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而做相应调整的儿童安全座椅供儿童使用,以达到最大的安全度和舒适度。目前,市场上的儿童安全座椅种类繁多,常见的有两种:一种为固定不可调整的一体化儿童安全座椅,该一体化儿童安全座椅由于大小固定不变,且不可调整,故不能很好地满足不同年龄及体形的儿童乘坐需求,从而降低了乘坐的舒适性;另一种为部分可调整的可调儿童安全座椅,该可调儿童安全座椅为了使头靠或侧翼能相对于座椅本体具有可调整性,故分别针对头靠及侧翼设置有不同的调整机构,借助不同的调整机构以实现对头靠及侧翼进行调整的目的,但是,需要借助不同的调整机构才能对头靠及侧翼进行调整,这会增加头靠及侧翼的操作过程,使得该操作极其麻烦,同时,不利于简化调整机构的整体结构。因此,急需要一种座椅用调整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座椅来克服上述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椅用调整机构,能简化操作过程并具有结构紧凑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椅,能简化操作过程并具有结构紧凑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座椅用调整机构用于对座椅的头靠及侧翼同时进行调整,头靠设置于座椅的本体上并可沿本体上下方向移动,侧翼枢接于本体上。其中,本专利技术的座椅用调整机构包括一操作件及一卡合件;操作件呈上下移动的设置于头靠上,卡合件可选择地与本体和/或侧翼相卡合,且操作件与卡合件连动设置;侧翼设置有侧翼导向部,头靠或卡合件设置有滑动带动部,滑动带动部可在侧翼导向部上滑动;操作件驱动卡合件脱离与本体和/或侧翼的卡合,沿上下方向移动调整头靠而使滑动带动部带动侧翼枢转。较佳地,侧翼导向部沿本体的上下方向呈倾斜的设置。较佳地,侧翼导向部设置有两个,两侧翼导向部对称地位于头靠的左右两侧,且两侧翼导向部由下而上朝头靠处倾斜。较佳地,侧翼导向部为一长形槽,滑动带动部为一滑动带动柱,滑动带动柱呈配合的伸入长形槽内。较佳地,卡合件对应的设置有与侧翼导向部配合的卡合导向部,滑动带动部设置于卡合导向部上;上下移动的头靠使滑动带动部带动侧翼做左右方向的枢转。较佳地,侧翼沿远离本体的方向向前延伸出一侧壁,侧壁使侧翼形成出一侧翼导向槽。较佳地,侧翼导向部上设置有第一卡合部,卡合导向部设置有第二卡合部,第二卡合部可移离地与第一卡合部相卡合。较佳地,第一^^合部为一^^合孔或一^^合凸,第二卡合部对应地为一^^合凸或一卡合孔。较佳地,本体具有段位卡合部,卡合件可与段位卡合部卡合。较佳地,段位卡合部与第一^^合部呈对应的设置,当卡合件与段位卡合部卡合时,第二卡合部同时与第一卡合部卡合。较佳地,卡合件枢接于头靠上,且卡合件还设有一卡合齿,本体上设置有段位卡合部,卡合齿与段位卡合部相卡合,操作所述操作件可移离卡合齿与本体的卡合。较佳地,卡合件沿本体的前后方向与操作件呈斜面配合,操作件通过斜面配合驱使卡合件旋转脱离与本体的卡合。较佳地,本专利技术的座椅用调整机构还包括一与操作件连接的驱动件,驱动件呈上下移动的设置于头靠上,且驱动件与卡合件连动设置,操作件通过驱动件带动卡合件同时脱离与本体及侧翼的卡合。较佳地,驱动件具有沿本体的前后方向倾斜的斜向槽,卡合件横向的且呈间隔配合的穿过斜向槽。较佳地,头靠具有沿本体的前后方向布置的前后导向槽,穿过斜向槽的卡合件还穿过前后导向槽。较佳地,驱动件还具有沿本体上下方向布置的纵向槽,头靠还具有呈间隙配合的伸入纵向槽内的导向定位柱。较佳地,本专利技术的座椅用调整机构还包括一连接于操作件与驱动件之间的牵引件,牵引件呈上下移动的设置于头靠上。较佳地,本体具有至少二个段位卡合部,卡合件可选择地与一个段位卡合部卡合。较佳地,段位卡合部为一与卡合件对应设置的卡合槽。较佳地,侧翼设有防止侧翼在枢转中前后偏摆的限位件,限位件沿本体的左右方向设置。本专利技术的座椅包括头靠、侧翼及本体,头靠设置于本体上并可沿本体上下方向移动,侧翼枢接于本体上,其中,本专利技术的座椅还包括前述的座椅用调整机构。较佳地,本体具有至少二个段位卡合部,卡合件可选择地与一个段位卡合部卡合。较佳地,段位卡合部为一与卡合件对应设置的卡合槽。本专利技术的操作件呈上下移动的设置于头靠上,卡合件可选择地与本体和/或侧翼相卡合,且操作件与卡合件连动设置,而侧翼设置有侧翼导向部,头靠或卡合件设有滑动带动部,滑动带动部可在侧翼导向部上滑动,故在操作件驱动卡合件脱离与本体和/或侧翼的卡合,沿上下方向移动调整头靠而使滑动带动部带动侧翼枢转,实现头靠及侧翼做同步协调且可靠及精准的调整目的,因此,本专利技术座椅用调整机构能简化操作过程并具有结构紧凑的优点。由于本专利技术的座椅具有本专利技术的座椅用调整机构,故本专利技术的座椅能简化操作过程并具有结构紧凑的优点。【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安装有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座椅用调整机构的座椅之立体组合图。图2是图1所示座椅在侧翼张开最大角度时的立体组合图。图3是图1所示座椅在侧翼张开最大角度时的主视图。图4是图1所示座椅在侧翼张开最小角度时的主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座椅用调整机构的立体组合图。图6是安装有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座椅用调整机构的座椅之立体组合图。图7是图6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8是图7所示的部分在拆卸弹簧座后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6所示座椅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图。图10是图9中B部分的放大图。图11是图6所示座椅在拆卸部分本体后的主视图。图12是图6所示座椅的内部结构图。图13是图6所示座椅在操作件驱使卡合件脱离与段位卡合部的卡合后的状态图。图14是6所示座椅的操作件与卡合件相配合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请参阅图1,第一实施例的座椅100包括头靠20、侧翼30、本体40及用于对头靠20和侧翼30同时进行调整的座椅用调整机构10。头靠20设置于本体40上并可沿本体40上下方向移动,侧翼30枢接于本体40上,具体是侧翼30可沿本体40的左右方向摆动的枢转于本体40上,较优是侧翼30的底端枢接于本体40上以便于侧翼30相对于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座椅用调整机构,适用于对座椅的头靠及侧翼同时进行调整,所述头靠设置于座椅的本体上并可沿所述本体上下方向移动,所述侧翼枢接于所述本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用调整机构包括一操作件及一卡合件,所述操作件呈上下移动的设置于所述头靠上,所述卡合件可选择地与所述本体和/或侧翼相卡合,且所述操作件与所述卡合件连动设置,所述侧翼设置有侧翼导向部,所述头靠或卡合件设有滑动带动部,所述滑动带动部可在所述侧翼导向部上滑动;所述操作件驱动所述卡合件脱离与所述本体和/或侧翼的卡合,沿上下方向移动调整所述头靠而使所述滑动带动部带动所述侧翼枢转。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小龙芮明祥陈英忠
申请(专利权)人:宝钜儿童用品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香港;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