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裕能专利>正文

一种电梯门锁联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37656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9 0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门锁联动装置,包括:层门门锁机构,层门门锁机构具有门锁底座,门锁底座上设置有锁体,锁体上设置有压簧机构、电气开关和一门球机构;锁钩机构,设置在层门门扇上,包括锁钩支架、锁钩和触板,锁钩与锁体钩上时,电气开关的触点与触板闭合,电气开关接通;活动撞弓机构,所述活动撞弓机构包括活动撞弓支架、两个连板和一个撞弓;两个连板一端分别通过轴固定在撞弓上,另一端分别通过轴固定在撞弓支架上,两个连扳可以转动;撞弓与撞弓支架之间还设置有一弹簧;撞弓一端与钢丝绳连接,钢丝绳另一端与电磁铁连接;控制系统,用于控制电磁铁和电气开关。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梯具有安全性更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门锁联动装置,包括:层门门锁机构,层门门锁机构具有门锁底座,门锁底座上设置有锁体,锁体上设置有压簧机构、电气开关和一门球机构;锁钩机构,设置在层门门扇上,包括锁钩支架、锁钩和触板,锁钩与锁体钩上时,电气开关的触点与触板闭合,电气开关接通;活动撞弓机构,所述活动撞弓机构包括活动撞弓支架、两个连板和一个撞弓;两个连板一端分别通过轴固定在撞弓上,另一端分别通过轴固定在撞弓支架上,两个连扳可以转动;撞弓与撞弓支架之间还设置有一弹簧;撞弓一端与钢丝绳连接,钢丝绳另一端与电磁铁连接;控制系统,用于控制电磁铁和电气开关。本专利技术的电梯具有安全性更高的优点。【专利说明】一种电梯门锁联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杂物电梯层门用的门锁联动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梯上下运行时,在平层状态下,是通过轿厢上的固定撞弓(撞弓面的长度150mm左右)撞开连接在层门门锁上的撞球(橡胶),来达到开锁的目的。只有当固定撞弓撞开连接在层门门锁上的撞球时,用户才能打开层门,来取电梯中的货物。而一般此类的门锁采用单钩的方式,或者双钩的方式通过压簧的作用来锁紧厅门。这种方式往往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一旦压簧失效的情况,它是不能锁上的,如果层门没锁上电梯启动了,用户就能打开非平层的层门,这是电梯行业中的大忌,非常不安全。而且门锁上没有任何电气联锁装置,这样门锁是否勾上无法判断,如没钩上用户在非平层区也是能打开,这也非常危险;所以这是不合格的门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在非平层状态下电梯层门无法打开的安全性较高的电梯门锁联动装置。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梯门锁联动装置,包括: 层门门锁机构,层门门锁机构固定在层门竖梁上,层门门锁机构具有门锁底座,门锁底座上设置有锁体,锁体上设置有压簧机构、电气开关和一门球机构;门球机构包括撞轮球和撞轮支架; 锁钩机构,设置在层门门扇上,包括锁钩支架、锁钩和触板,锁钩与锁体钩上时,电气开关的触点与触板闭合,电气开关接通; 活动撞弓机构,所述活动撞弓机构包括活动撞弓支架、两个连板和一个撞弓;两个连板一端分别通过轴固定在撞弓上,另一端分别通过轴固定在撞弓支架上,两个连扳可以转动;撞弓与撞弓支架之间还设置有一弹簧;撞弓支架安装在轿厢立柱上,使撞弓与撞轮球配合;撞弓一端与钢丝绳连接,钢丝绳另一端与电磁铁连接; 控制系统,用于控制电磁铁和电气开关。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梯门锁联动装置,撞弓与电磁铁之间的钢丝绳上还设置有穿设着钢丝绳的杠杆机构,所述杠杆机构包括支架,支架上设置有连板和定转轮,连板可转动的通过转轴固定在支架上,且连板两端设置有用于穿设钢丝绳的通孔,钢丝绳穿过定转轮后再穿设于连板两端的通孔内。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由于本专利技术的电梯门锁联动装置中的门锁上设置有电气开关验证系统,所以只有当门锁锁住时,电气开关验证通过保证门锁锁上了,电梯轿厢才会离开。当电梯没有到平层状态时,层门是不能打开的,大大提供了电梯的使用安全性。同时,提出了一种活动撞弓的新思维,保证了撞弓只有在到达平层时才会对撞球施力。这也解决了以往安装的死撞弓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当电梯在运行时经过任何层站时,每个层站的门锁都是打开的,这时如果电梯刚好经过某一层站时(这有150_的行程时间)用户在这时刚好打开层门(如果门扇上的到位开关有粘连的现象,而门锁上的第一道电气验证没有的情况)电梯是能正常运行的,但是某一层站的层门已被打开很容易发生坠落剪切的严重安全隐患,这是绝对不允许的。同时还设置有一杠杆机构,该机构解决电磁铁行程,来降低对电磁铁性能要求(可以降低电磁的生产成本)。【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电梯门锁联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电梯门锁联动装置中的层门门锁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左视图; 图4是图2的俯视图; 图5是层门门锁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6是层门门锁紧急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专利技术电梯门锁联动装置中的活动撞弓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左视图; 图9是图7的俯视图; 图10是钢丝绳上的杠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左视图; 图12是图10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电梯门锁联动装置包括层门门锁机构11、活动撞弓机构6、控制系统和由杠杆机构7和电磁铁10控制的钢丝绳机构。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层门门锁机构具有门锁底座1,门锁底座I固定在层门竖梁上。门锁底座I上设置有一锁体2,锁体2上设置有一电气开关9和压簧机构3。如图3所示,门扇8上还设置有一锁钩机构,所述锁钩机构包括锁钩支架4、锁钩41和触板42,锁钩41与锁体钩上时,电气开关9的触点与触板42闭合。锁体2上还设置有一门球机构,所述门球机构包括撞轮球51和撞轮支架52。如图7、图8和图9所示,活动撞弓机构包括活动撞弓支架64、连板631、连板632和撞弓61。连板631和连板632 —端分别通过轴固定在撞弓61上,另一端通过轴分别固定在撞弓支架64上。两个连板可以绕着轴转动。撞弓61与撞弓支架64之间还设置有一弹簧62。撞弓支架64安装在轿厢立柱上,使撞弓61与撞轮球51配合。撞弓61上端设置有一用于穿设钢丝绳的孔65,钢丝绳一端通过孔65固定在撞弓61上,另一端与电磁铁连接。如图10、图11和图12所示,撞弓61与电磁铁之间的钢丝绳上还设置有穿设着钢丝绳的杠杆机构,所述杠杆机构包括支架72,支架72上设置有连板71和定转轮74,连板71可转动的通过转轴固定在支架72上,且连板71两端设置有用于穿设钢丝绳的通孔73和通孔75,钢丝绳穿过定转轮74后再穿设于连板两端的通孔73和通孔75内。杠杆机构安装于轿厢顶部,功能是用于解决电磁铁行程不足的情况,用于增大电磁铁行程。整个电梯门锁联动装置还包括一控制系统,电磁铁和电气开关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控制系统用于控制电磁铁和电气开关。如图5所示,当电梯运行到达指定的目的层时,控制系统给出断电的指令,使电磁铁驱动钢丝绳使撞弓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处于弹开的状态,即轿厢部的撞弓工作,对撞轮球施力,层门的门锁被打开,从而处于如图4所示的打开状态。此时在外面的使用人员就能打开层门取货物。当电梯要再运行时,通过层门外的使用人员在外招盒上给出指令信号,使电磁铁通电工作,通过钢丝绳拉回撞弓,这样门锁在压簧机构3的弹簧的压力下使锁钩钩住(验证它是否勾住的情况就在门锁上的电气开关验证),当门锁关闭时,电气开关就接通,夕卜招上有“关门”显示,此时表明电气已闭合,轿厢才能离开,否则电梯是无法启动。这样就保证了电梯的安全运营。如图6所示,是电梯在紧急状态下的打开状态图。【权利要求】1.一种电梯门锁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层门门锁机构,层门门锁机构固定在层门竖梁上,层门门锁机构具有门锁底座,门锁底座上设置有锁体,锁体上设置有压簧机构、电气开关和一门球机构;门球机构包括撞轮球和撞轮支架; 锁钩机构,设置在层门门扇上,包括锁钩支架、锁钩和触板,锁钩与锁体钩上时,电气开关的触点与触板闭合,电气开关接通; 活动撞弓机构,所述活动撞弓机构包括活动撞弓支架、两个连板和一个撞弓;两个连板一端分别通过轴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门锁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层门门锁机构,层门门锁机构固定在层门竖梁上,层门门锁机构具有门锁底座,门锁底座上设置有锁体,锁体上设置有压簧机构、电气开关和一门球机构;门球机构包括撞轮球和撞轮支架;锁钩机构,设置在层门门扇上,包括锁钩支架、锁钩和触板,锁钩与锁体钩上时,电气开关的触点与触板闭合,电气开关接通;活动撞弓机构,所述活动撞弓机构包括活动撞弓支架、两个连板和一个撞弓;两个连板一端分别通过轴固定在撞弓上,另一端分别通过轴固定在撞弓支架上,两个连板可以转动;撞弓与撞弓支架之间还设置有一弹簧;撞弓支架安装在轿厢立柱上,使撞弓与撞轮球配合;撞弓一端与钢丝绳连接,钢丝绳另一端与电磁铁连接;控制系统,用于控制电磁铁和电气开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裕能
申请(专利权)人:张裕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