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流式污泥过滤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37618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9 0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上流式悬浮污泥过滤床,包括:具有好氧区、第一缺氧区和第一沉淀区的反应床,第一缺氧区的顶部与进水管连接,底部与好氧区的底部连通,好氧区的顶部与第一沉淀区的底部连接;设在第一缺氧区的第一搅拌装置;好氧区的底部有曝气装置;与第一沉淀区底部连通的第一污泥回流装置和第一沉淀区顶部的第一分水堰装置。还包括:内部有第二搅拌装置且与进水管连通的第二缺氧区,与第二缺氧区隔离布置的第二沉淀区,其底部与好氧区的顶部连通,其顶部有第二分水堰装置,底部有与其连通的第二污泥回流装置。由于缺氧区与好氧区的底部连通,根据需要调节好氧区充氧量,间接控制缺氧区溶氧量,使得整个反应床具有较宽处理负荷,提高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上流式悬浮污泥过滤床,包括:具有好氧区、第一缺氧区和第一沉淀区的反应床,第一缺氧区的顶部与进水管连接,底部与好氧区的底部连通,好氧区的顶部与第一沉淀区的底部连接;设在第一缺氧区的第一搅拌装置;好氧区的底部有曝气装置;与第一沉淀区底部连通的第一污泥回流装置和第一沉淀区顶部的第一分水堰装置。还包括:内部有第二搅拌装置且与进水管连通的第二缺氧区,与第二缺氧区隔离布置的第二沉淀区,其底部与好氧区的顶部连通,其顶部有第二分水堰装置,底部有与其连通的第二污泥回流装置。由于缺氧区与好氧区的底部连通,根据需要调节好氧区充氧量,间接控制缺氧区溶氧量,使得整个反应床具有较宽处理负荷,提高适用范围。【专利说明】一种上流式污泥过滤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上流式污泥过滤床。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要求的意识逐渐增强,人们对于污水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对于污水处理设备的应用也不断增加。目前,传统的污水处理设备通常需要分别设置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工艺流程复杂,装置结构分散,设备投资大,运行能耗高的问题。上流式污泥过滤床是一种新型的一体化污水生物处理装置,该装置集缺氧选择池、好氧反应池和上向流污泥过滤池顺次连接于一体式结构,具体地,缺氧选择池与好氧反应池相连,该好氧反应池再与污泥过滤池相连。上述的上流式污泥过滤床可保证结构紧凑,减小占用面积,降低成本。但是,由于该上流式污泥过滤床的缺氧选择池、好氧反应池和上向流污泥过滤池顺次连接,无法根据进水水质的情况对缺氧选 择池和好氧反应池的溶氧量进行调节,而造成能源浪费或污水治理不完全等问题,即适用范围小。因此,如何增大上流式污泥过滤床的适用范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上流式污泥过滤床,以增大适用范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上流式悬浮污泥过滤床,其包括:反应床,且所述反应床内具有好氧区和相隔离的第一缺氧区和第一沉淀区,所述第一缺氧区的顶部与进水管连接,所述第一缺氧区的底部与所述好氧区的底部连通,所述好氧区的顶部与所述第一沉淀区的底部通过第一连接通道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一缺氧区的第一搅拌装置;设置在所述好氧区的底部的曝气装置;与所述第一沉淀区底部连通的第一污泥回流装置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沉淀区顶部的第一分水堰装置。优选地,上述的上流式悬浮污泥过滤床中,所述反应床内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反应床内分割为所述第一缺氧区、所述第一沉淀区和所述好氧区的第一插板和第二插板。优选地,上述的上流式悬浮污泥过滤床中,所述第一插板和所述第二插板呈V字型连接,且所述第一插板远离所述第二插板的一侧为所述第一缺氧区,所述第二插板远离所述第一插板的一侧为所述好氧区,所述第一插板和所述第二插板之间为所述第一沉淀区,且所述第二插板上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通道。优选地,上述的上流式悬浮污泥过滤床中,还包括:与所述好氧区远离所述第一缺氧区的一端相连的第二缺氧区,所述第二缺氧区内设置有第二搅拌装置,且所述第二缺氧区与所述进水管连通;与所述第二缺氧区隔离布置的第二沉淀区,且所述好氧区的顶部与所述第二沉淀区的底部通过第二连接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沉淀区顶部设置有第二分水堰装置,所述第二沉淀区的底部设置有与其连通的第二污泥回流装置。优选地,上述的上流式悬浮污泥过滤床中,所述反应床内设置有呈V字型连接的第三插板和第四插板,且所述第三插板与所述第二插板相对,所述第三插板与所述第四插板之间为所述第二沉淀区,所述第四插板远离所述第三插板的一侧为第二缺氧区,且所述第三插板具有所述第二连接通道。优选地,上述的上流式悬浮污泥过滤床中,所述第一分水堰装置和所述第二分水堰装置均包括锯齿型分水堰和与所述锯齿型分水堰相连的排水管。优选地,上述的上流式悬浮污泥过滤床中,所述第一污泥回流装置和所述第二污泥回流装置均包括:用于收集污泥的污泥回流管:与所述污泥 回流管相连,用于将污泥排出的污泥泵。优选地,上述的上流式悬浮污泥过滤床中,所述曝气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好氧区底部的曝气管;与所述曝气管通过进气管连通的鼓风机。优选地,上述的上流式悬浮污泥过滤床中,所述鼓风机的主风管上设置有调节阀。优选地,上述的上流式悬浮污泥过滤床中,所述好氧区内填充有悬浮填料。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上流式悬浮污泥过滤床,其包括:反应床,且该反应床内具有好氧区和相隔离的第一缺氧区和第一沉淀区,该第一缺氧区的顶部与进水管连接,第一缺氧区的底部与好氧区的底部连通,好氧区的顶部与第一沉淀区的底部通过第一连接管连接;设置在第一缺氧区的第一搅拌装置;设置在好氧区的底部的曝气装置;与第一沉淀区底部连通的第一污泥回流装置和设置在第一沉淀区顶部的第一分水堰装置。由于本申请中的第一缺氧区的底部与好氧区的底部连通,在实际中,可根据需要调节好氧区的充氧量,从而间接控制第一缺氧区的溶氧量,从而使得整个处理装置具有较宽的处理负荷,提高适用范围。【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流式悬浮污泥过滤床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上流式污泥过滤床,以增大适用范围。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上流式悬浮污泥过滤床,其包括:反应床2,且该反应床2内具有好氧区23和相隔离的第一缺氧区21和第一沉淀区22,该第一缺氧区21的顶部与进水管I连接,第一缺氧区21的底部与好氧区23的底部连通,好氧区23的顶部与第一沉淀区22的底部通过第一连接通道连接;设置在第一缺氧区21的第一搅拌装置;设置在好氧区23的底部的曝气装置;与第一沉淀区22底部连通的第一污泥回流装置和设置在第一沉淀区22顶部的第一分水堰装置7。由于本申请中的第一缺氧区21的底部与好氧区23的底部连通,在实际中,可根据需要调节好氧区21的充氧量,从而间接控制第一缺氧区21的溶氧量,从而使得整个处理装置具有较宽的处理负荷,提高适用范围。具体地,反应床2内设置有用于将反应床2内分割为上述第一缺氧区21、第一沉淀区22和好氧区23的第一插板31和第二插板32,即第一缺氧区21、第一沉淀区22和好氧区23的分割是通过插板实现的。对于第一插板31和第二插板32的布置方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布置,只要能满足上述要求即可。为了进一步缩小该上流式悬浮污泥过滤床的大小,优选地,将第一插板31和第二插板32呈V字型连接,并将第一插板31远离第二插板32的一侧设置为第一缺氧区21,而第二插板32远离第一插板31的一侧设置为好氧区23,并将第一插板31和第二插板32之间设置为第一沉淀区22。通过上述布置,第一缺氧区21形成上部分截面小于下部分截面的三角形,可降低污水在第一缺氧区21底部的流动速度,提高处理效果。同理,第一沉淀区22形成上部分截面大于下部分截面的三角形,可减缓污水在第一沉淀区22处理的速度,提高处理效果。通过这样布置可减小三个区域顺次连接的面积,充分的利用了反应床2内部的空间。本申请中还将第一连接通道设置在第二插板32上,具体地,可将第二插板32设置为两个并排布置的插板结构,并将两个插板之间设置有一定的间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上流式悬浮污泥过滤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床(2),且所述反应床(2)内具有好氧区(23)和相隔离的第一缺氧区(21)和第一沉淀区(22),所述第一缺氧区(21)的顶部与进水管(1)连接,所述第一缺氧区(21)的底部与所述好氧区(23)的底部连通,所述好氧区(23)的顶部与所述第一沉淀区(22)的底部通过第一连接通道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一缺氧区(21)的第一搅拌装置;设置在所述好氧区(23)的底部的曝气装置;与所述第一沉淀区(22)底部连通的第一污泥回流装置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沉淀(22)区顶部的第一分水堰装置(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琳姜涛苏晓明邵晓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银河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