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流阶梯式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34313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8 16:40
一种旋流阶梯式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四个螺旋池,第一螺旋池与第二螺旋池的底面同高,第二螺旋池的底面高于第三螺旋池的底面,第三螺旋池与第四螺旋池的底面同高;第一螺旋池的里圈设置有第一布水器,第一布水器与进水管连接,第一螺旋池的外圈与第二螺旋池的外圈连通,第二螺旋池的里圈底部设有落水洞,第三螺旋池的里圈设置有第二布水器,落水洞与第二布水器之间连接有导流管;第三螺旋池的外圈与第四螺旋池的外圈连通,第四螺旋池的里圈底部设有排水洞,排水洞与排水管连接,四个螺旋池内自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粗砾石层、细砾石层和基质层。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处理污水量大、占地面积小、处理效率高、抗冲击能力强的特点,同时美化了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旋流阶梯式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四个螺旋池,第一螺旋池与第二螺旋池的底面同高,第二螺旋池的底面高于第三螺旋池的底面,第三螺旋池与第四螺旋池的底面同高;第一螺旋池的里圈设置有第一布水器,第一布水器与进水管连接,第一螺旋池的外圈与第二螺旋池的外圈连通,第二螺旋池的里圈底部设有落水洞,第三螺旋池的里圈设置有第二布水器,落水洞与第二布水器之间连接有导流管;第三螺旋池的外圈与第四螺旋池的外圈连通,第四螺旋池的里圈底部设有排水洞,排水洞与排水管连接,四个螺旋池内自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粗砾石层、细砾石层和基质层。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处理污水量大、占地面积小、处理效率高、抗冲击能力强的特点,同时美化了环境。【专利说明】一种旋流阶梯式污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生活污水治理的污水处理装置,属于污水处理

技术介绍
生物膜法废水处理具有污泥量少、不会产生污泥膨胀、对废水的水质水量的变动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运行管理简单的特点。在通过生物膜法废水处理过程中,生物膜填料是不可或缺的,生物膜填料的主耍作用是容纳附着微生物,是微生物生长的载休,为微生物提供栖息和繁殖的稳定环境,使出水中悬浮物的浓度大大减少,填料对悬浮物的截留作用是通过对污水中悬浮物的拦截、沉淀、惯性、扩散、水动力等诸多因素来实现的。采用生物膜法一般是在水体中放置动态膜反应器产生生物膜,动态膜反应器结构复杂,成本高,软体材料容易绞结在一起,影响生物膜量。但是,目前采用生物膜法处理小区生活污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处理设施占地面积大,污水处理时间短,运行成本高,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弥补现有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小的旋流阶梯式污水处理装置。本技术的旋流阶梯式污水处理装置,采用以下技术解决方案:该装置,包括进水管、排水管和四个螺旋池,第一螺旋池与第二螺旋池的底面同高,第二螺旋池的底面高于第三螺旋池的底面,第三螺旋池与第四螺旋池的底面同高;第一螺旋池的里圈设置有第一布水器,第一布水器与进水管连接,第一螺旋池的外圈与第二螺旋池的外圈连通,第二螺旋池的里圈底部设有落水洞,第三螺旋池的里圈设置有第二布水器,第二螺旋池里圈的落水洞与第三螺旋池里圈的第二布水器之间连接有导流管,导流管上设置有导流阀;第三螺旋池的外圈与第四螺旋池的外圈连通,第四螺旋池的里圈底部设有排水洞,排水洞与排水管连接,排水管上设置有排水阀,四个螺旋池内自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粗砾石层、细砾石层和基质层。落水洞和排水洞上设置过滤网,以防止杂物进入落水洞。粗砾石层中的砾石粒径为3cm_4cm,细砾石层中的砾石粒径为lcm_2cm。运行时,在基质层上种植观赏性较强的湿地植物。污水由进水管进入,经过第一布水器布水后流入第一螺旋池的里圈,然后依次流经四个螺旋池的螺旋渠道,最后沿排水管排出。污水沿程流动过程中,在砾石和植物根系表面形成生物膜,悬浮物被砾石和植物根系直接阻拦截留,大部分有机物被生物膜吸附降解,污水中的磷氮作为营养物质被微生物和植物直接吸收或通过消化反硝化作用被去除。根据水流大小和处理效果控制导流阀和排水阀的启闭。本技术采用四个相连的且高低阶梯式分布的螺旋池,在一定占地面积内增加了水流长度,延长了污水处理的时间,粗细砾石层为微生物的挂膜和生长繁殖提供良好条件,同时还可通过吸附、离子交换、过滤等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质,具有结构简单、处理污水量大、占地面积小、处理效率高、不易堵塞、运行稳定、成本低、抗冲击能力强的特点,运行维护管理方便,同时通过种植植物,美化了环境。【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螺旋池的剖视图。图中:1、进水管,2、螺旋池体,3、第一螺旋池,4、第一布水器,5、第二螺旋池,6、落水洞,7、导流管,8、第三螺旋池,9、第二布水器,10、第四螺旋池,11、排水洞,12、排水管,13、排水阀,14、导流阀,15、曝气管,16、粗砾石层,17、细砾石层,18、基质,19、植物。【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旋流水阶梯式处理装置包括第一螺旋池1、第二螺旋池5、第三螺旋池8和第四螺旋池10,每个螺旋池是由呈螺旋状的螺旋池体2围成,第一螺旋池I与第二螺旋池5的底面同高,第二螺旋池5的底面高于第三螺旋池8的底面,第三螺旋池8与第四螺旋池10的底面同高。第一螺旋池I的里圈表面设置有第一布水器4,第一布水器4与进水管I连接,污水首先由进水管I经过第一布水器4布水后进入第一螺旋池I。第一螺旋池I的外圈与第二螺旋池5的外圈连通。第二螺旋池5的里圈底部设有落水洞6,第三螺旋池8的里圈表面设置有第二布水器9,落水洞6与第二布水器9之间连接有导流管7,导流管7上设置有导流阀14。第三螺旋池8的外圈与第四螺旋池10的外圈连通,第四螺旋池8的里圈底部设有排水洞11,排水洞11与排水管12连接,排水管12上设置有排水阀13。在落水洞6和排水洞11上设置过滤网,以防止螺旋池内的砾石进入落水洞,只使污水流入落水洞6。如图2所示,四个螺旋池内的底部均设置有曝气管15,并且自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粗砾石层16、细砾石层17和基质层18,粗砾石层16中的砾石粒径为3cm-4cm,细砾石层17中的碌石粒径为lcm-2cm,基质层18为田园土和黄沙的混合物,在基质层18上种植观赏性较强的湿地植物19,如美人蕉、水菖蒲、花叶水葱等。运行时,污水由进水管I进入,经过第一布水器4布水后流入第一螺旋池I的里圈。然后沿着第一螺旋池I的螺旋渠道进入第一螺旋池I的外圈,由第一螺旋池I的外圈进入第二螺旋池5的外圈,再沿着第二螺旋池5的螺旋渠道进入第二螺旋池5的里圈,由第二螺旋池5里圈中的落水洞6进入导流管7,沿导流管7经第二布水器9布水进入第三螺旋池8的里圈表面。再沿第三螺旋池8的螺旋渠道进入第四螺旋池10,流经第四螺旋池10的螺旋渠道后进入排水洞11,沿排水管12排出。粗细砾石层孔隙结构发达且比表面积大,可为微生物的挂膜和生长繁殖提供良好条件,同时还可通过吸附、离子交换、过滤等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质。污水沿程流动过程中,因为砾石层粒径较大,污水很快渗入到底部并在砾石和植物根系的缝隙中流动,系统稳定后,在砾石和植物根系表面形成生物膜,悬浮物被砾石和植物根系直接阻拦截留,大部分有机物被生物膜吸附降解,污水中的部分磷氮作为营养物质被微生物和植物直接吸收,部分通过消化反硝化作用被去除。由于水体流经长距离的螺旋渠道,延长了污水处理时间,能够获得较好的净化效果。运行过程中,根据水流大小和处理效果控制导流阀14和排水阀13的启闭。【权利要求】1.一种旋流阶梯式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进水管、排水管和四个螺旋池,其特征是:第一螺旋池与第二螺旋池的底面同高,第二螺旋池的底面高于第三螺旋池的底面,第三螺旋池与第四螺旋池的底面同高;第一螺旋池的里圈设置有第一布水器,第一布水器与进水管连接,第一螺旋池的外圈与第二螺旋池的外圈连通,第二螺旋池的里圈底部设有落水洞,第三螺旋池的里圈设置有第二布水器,第二螺旋池里圈的落水洞与第三螺旋池里圈的第二布水器之间连接有导流管,导流管上设置有导流阀;第三螺旋池的外圈与第四螺旋池的外圈连通,第四螺旋池的里圈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流阶梯式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进水管、排水管和四个螺旋池,其特征是:第一螺旋池与第二螺旋池的底面同高,第二螺旋池的底面高于第三螺旋池的底面,第三螺旋池与第四螺旋池的底面同高;第一螺旋池的里圈设置有第一布水器,第一布水器与进水管连接,第一螺旋池的外圈与第二螺旋池的外圈连通,第二螺旋池的里圈底部设有落水洞,第三螺旋池的里圈设置有第二布水器,第二螺旋池里圈的落水洞与第三螺旋池里圈的第二布水器之间连接有导流管,导流管上设置有导流阀;第三螺旋池的外圈与第四螺旋池的外圈连通,第四螺旋池的里圈底部设有排水洞,排水洞与排水管连接,排水管上设置有排水阀,四个螺旋池内自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粗砾石层、细砾石层和基质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阶梯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落水洞和排水洞上设置过滤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阶梯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粗砾石层中的砾石粒径为3cm‑4cm,细砾石层中的砾石粒径为1cm‑2c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孔立志尹济宾张开瑞杨克敏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