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电路、PCB板以及电饭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26609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7 1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加热电路、PCB板以及电饭煲,包括:至少两个加热支路以及至少一个同步电路。其中,至少有两个所述加热支路与同一个所述同步电路相连。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加热电路中采用多个加热支路共用同一个同步电路,与现有技术相比,电路结构简单,相应的,占用面积小。(*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加热电路、PCB板以及电饭煲,包括:至少两个加热支路以及至少一个同步电路。其中,至少有两个所述加热支路与同一个所述同步电路相连。即,本技术提供的加热电路中采用多个加热支路共用同一个同步电路,与现有技术相比,电路结构简单,相应的,占用面积小。【专利说明】加热电路、PCB板以及电饭煲
本技术涉及电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加热电路、PCB板以及一种电饭煲。
技术介绍
电饭煲又称电饭锅或电锅,是利用电能转换为内能的炊具。其能够对食物进行蒸煮炖煨等操作,已经成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常见的电饭煲按种类划分可以分为保温自动式、定时保温式以及新型的微电脑控制式。从加热部位来讲,可以分为底部加热和多方位加热,其中多方位加热可以表现为顶部和底部加热,或顶部、侧部以及底部均可加热。具体的,电饭煲通过控制不同的IGBT来导通每路LC并联谐振电路,进而对电饭煲的不同部位进行电磁加热。但现有技术中,每个IGBT与LC并联谐振电路构成的加热电路的电路结构复杂,电路板占用面积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加热电路、PCB板以及一种电饭煲,其电路结构简单,电路板占用面积较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加热电路,包括:至少两个加热支路以及至少一个同步电路;至少有两个所述加热支路与同一个所述同步电路相连。优选的,所述加热支路包括LC谐振电路,IGBT控制电路以及放大电路;所述LC谐振电路的输入端与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LC谐振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IGBT控制电路的第一端以及所述放大电路的输入端相连。优选的,所述同步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于所述LC谐振电路的信号输入端,所述同步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于所述放大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优选的,所述加热支路还包括:设置在由所述LC谐振电路、所述IGBT电路以及所述同步电路构成的回路中任意位置的开关电路。优选的,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一二极管以及第一继电器;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以及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继电器的输出端串接在所述第二加热支路中第二谐振电容与所述整流滤波电容之间。优选的,所述加热支路为两个。优选的,所述加热支路为三或四个,其中至少两个所述加热支路共用一个所述同步电路。优选的,所述加热支路为四个,所述同步电路为两个,其中两个所述加热支路共用其中一个所述同步电路,另外两个所述加热支路共用另外一个同步电路。一种PCB板,封装有任意一项上述的加热电路。一种电饭煲,包括:外壳、线盘以及任意一项上述的加热电路。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加热电路,包括:至少两个加热支路以及至少一个同步电路。其中,至少有两个所述加热支路与同一个所述同步电路相连。即,本技术提供的加热电路中采用第一加热支路多个加热支路共用同一个同步电路,与现有技术相比,电路结构简单,相应的,占用面积小。【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加热电路的原理框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加热电路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加热电路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加热电路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加热电路的原理框图;图6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加热电路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和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热电路的电路图,包括:至少两个加热支路以及至少一个同步电路,其中,加热支路包括LC谐振电路101,IGBT控制电路102以及放大电路103。其中,LC谐振电路的输入端与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相连,LC谐振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IGBT控制电路的第一端以及放大电路的输入端相连。同步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于所述LC谐振电路的信号输入端,所述同步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于所述放大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从上述连接关系,不难得出,本技术提供的加热电路中采用多个加热支路共用同一个同步电路,与现有技术相比,电路结构简单,相应的,占用面积小。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中,第一加热支路以及第二加热支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相同,现以第一加热支路为例,对其电路构成进行介绍。如图2所述,该第一加热支路包括:谐振电容C005、电阻ROOl、电阻R002、电阻R003、IGBTl、电阻R304、电容C303、电容C302以及比较器U1C。其中,谐振电容C005的第一端与同步电路中的电阻R006的第一端相连,谐振电容C005的第二端分别与IGBTl的集电极以及电阻ROOl的第一端相连,IGBTl的发射极接地。电阻ROOl的第二端通过串联的电阻R002以及电阻R003分别与电容C303的第一端、电阻R304的第一端、电容C302的第二端以及比较器UlC的同相输入端相连,电阻R304的第二端与电容C302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303的第二端与比较器UlC的反相输入端相连,且电容C303的第二端与同步电路中的电阻R301的第一端相连。现结合上述连接关系,对本实施例提供的电饭煲加热电路的工作原理进行简要说明:当IGBTl导通,IGBT2关断时,第一加热支路开始工作,此时,LC并联谐振电路的工作状态通过控制IGBTl的开通与关断来实现。同理,当IGBT2导通(起震工作),IGBTl关断时,第二加热支路开始工作,此时,LC并联谐振电路的工作状态通过控制IGBT2的开通与关断来实现。S卩,第一加热支路和第二加热支路共用同一个同步电路,进而实现对电饭煲不同部位的加热。与现有技术相比,电路结构简单,相应的,占用面积小。实施例二在本实施例中,并不限定加热支路共用同步电路的连接方式,但为了便于更直观的理解,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加热电路共用同步电路的电路结构,如图3所示。具体的,现有技术中,电饭煲通常会在底部以及侧部各设置一个加热线盘,此时,结合上述实施例,可以将底部和侧部的加热支路共用一个上述同步电路。当电饭煲为顶部、底部以及侧部均设置有一个加热线盘时,即该情况为三个加热支路,此时,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使三个加热支路共用同一个同步电路,也可以使三个加热支路共用两个同步电路,如图3所示。其工作原理参见实施例一,具体为:当IGBTl导通,IGBT2以及IGBT3关断时,第一加热支路开始工作,此时,LC并联谐振电路的工作状态通过控制IGBTl的开通与关断来实现。同理,当IGBT2导通(起震工作),IGBTl和IGBT3关断时,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热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加热支路以及至少一个同步电路; 至少有两个所述加热支路与同一个所述同步电路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和辉李硕勇夏禾玉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