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滤网受风面积大的双侧过滤进风空气净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21049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6 2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过滤网受风面积大的双侧过滤进风空气净化器,包括电机风轮、风道、前机壳、后机壳和顶盖,前机壳与后机壳拼接形成用于装置电机风轮和风道的空间,顶盖固定安装在前机壳和后机壳上方并位于风道其出风口上方,本发明专利技术其前后两侧均可进风,前机壳本体和后机壳本体上均设置有主进风口和辅助进风口,风道除设置有主风道外,还设置有辅助风道,辅助风道与辅助进风口连通,具有进风量大、净化空气量大的优点;装置在前机壳本体和后机壳本体上的过滤网受风面积大,利用率高,前机壳本体和后机壳本体上装置的过滤网可以是相同功能,也可以是不同功能,当分别装置加湿叶轮和静电集尘网时可同时实现加湿和静电集尘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过滤网受风面积大的双侧过滤进风空气净化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净化
,具体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空气净化器其进风口设置在一侧,离心风轮为一侧开口,离心风轮将空气经由过滤网并从设置在空气净化器一侧的进风口吸入风道,上述现有空气净化器其进风口尺寸与离心风轮直径大致等同,进风口狭小,因此其吸入风道的空气量小,净化的空气量也较小,电机效率低且空气经由过滤网从进风口吸入风道时,外部空气无法穿过过滤网表面的各个角落,进风口附近过滤网即过滤网中间部分使用效率高,其余部分使用效率低,过滤网并不能发挥最大使用效率。如中国专利技术申请公布专利(申请号201210277744.9)公布的具有新型进风系统的空调器其在空调器两侧增设进风口并在风道外沿开孔,使得两侧进风口空气经由风道外沿开孔绕道风道后侧进风,上述技术方案虽然解决了市场上空气净化器因进风口小导致的吸入风道的空气量小及净化空气量小,风量小的问题,但其结构复杂,同时其两侧进风需绕道损失较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上述目前市场上的空气净化器其进风口设置在一侧,离心风轮为一侧开口,若要同时在净化器上附加加湿和静电集尘功能,加湿叶轮和静电集尘网只能设置在同一侦牝而又由于空气净化器内部空间结构限制,静电集尘网距离加湿叶轮距离较近,因此其爬电距离及电器间隙难以满足,因此无法实现同时附加加湿和静电集尘功能。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对目前市场上的空气净化器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进风量大、净化空气量大、过滤网利用效率高且可同时附加加湿和静电集尘功能的过滤网受风面积大的双侧过滤进风空气净化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过滤网受风面积大的双侧过滤进风空气净化器,包括电机风轮、风道、前机壳、后机壳和顶盖,风道设置有用于容置电机风轮的空腔和供空气流出的出风口,顶盖上设置有供净化后空气排出的排气格栅,前机壳与后机壳拼接形成用于装置电机风轮和风道的空间,顶盖固定安装在前机壳和后机壳上方并位于风道其出风口上方,所述电机为单轴电机,所述风轮为双向风轮,单轴电机输出轴与双向风轮其轴孔固定连接;所述前机壳包括前机壳本体和第一过滤网,前机壳本体一体成型有第一腔体,第一腔体底板上设置有前主进风口,前主进风口附近设置有前辅助进风口,第一过滤网装置在第一腔体中;后机壳包括后机壳本体和第二过滤网,后机壳本体一体成型有第二腔体,第二腔体底板上设置有后主进风口,后主进风口附近设置有后辅助进风口,第二过滤网装置在第二腔体中;所述风道两侧开口其两侧位于空腔附近设置有辅助风道,辅助风道其进风端口径尺寸较大并逐渐收缩成设置在风道另一侧的口径尺寸较小的出风端;所述风道其两侧的辅助风道分别与前机壳本体和后机壳本体上设置的前辅助进风口和后辅助进风口连通;前主进风口和后主进风口与空腔连通。优选的,上述辅助风道其进风端与出风端口径收缩截面形状呈漏斗状。或者,所述电机为双轴电机,所述风轮为单向风轮,双轴电机其两输出轴分别固定连接一个单向风轮。优选的,所述风道两侧分别设置有三个辅助风道,上述辅助风道设置在风道上远离其出风口的三个边角位置上。进一步的,所述前机壳还包括前面板,前面板固定安装在前机壳本体上且与前机壳本体保留有供外部空气流入的进风间隙;所述后机壳还包括后面板,后面板固定安装在后机壳本体上且与后机壳本体也保留有供外部空气流入的进风间隙。所述第一过滤网为物理过滤网、静电集尘网或加湿叶轮。所述第二过滤网为物理过滤网、静电集尘网或加湿叶轮。所述风道采用可回收降解的泡沫、高密度纸或纤维压制成型。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专利技术一种过滤网受风面积大的双侧过滤进风空气净化器,其前后两侧均可进风,前机壳本体和后机壳本体上均设置有主进风口和辅助进风口,风道除设置有由空腔和出风口组成的主风道外,还设置有辅助风道,辅助风道与辅助进风口连通,具有进风量大、净化空气量大的优点;本专利技术在单个电机系统下实现双侧过滤其受风面积为现有空气净化器的两倍,净化能效大大提高,对环境保护起积极作用;前机壳本体和后机壳本体均设置有辅助进风口,使得过滤网除中间部分以外的地方也可以得到充分利用,过滤网受风面积大,利用率高;前机壳本体和后机壳本体上装置的过滤网可以是相同功能的过滤网,也可以是不同功能的过滤网,当分别装置加湿叶轮和静电集尘网时可同时实现加湿和静电集尘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过滤网受风面积大的双侧过滤进风空气净化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过滤网受风面积大的双侧过滤进风空气净化器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过滤网受风面积大的双侧过滤进风空气净化器其风道靠近前机壳本体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过滤网受风面积大的双侧过滤进风空气净化器为其辅助风道剖面及辅助风道与主风道空气流向示意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过滤网受风面积大的双侧过滤进风空气净化器其风道靠近后机壳本体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过滤网受风面积大的双侧过滤进风空气净化器其单轴电机与双向风轮的另一种替代方案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过滤网受风面积大的双侧过滤进风空气净化器其单轴电机与双向风轮的又一种替代方案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以便于更清楚的理解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的技术思想。如图1-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过滤网受风面积大的双侧过滤进风空气净化器一种实施例,包括一个单轴电机10、一个双向风轮20、一个风道30、前机壳40、后机壳50和顶盖60,所述单轴电机10其输出轴与双向风轮20轴孔连接;风道30上设置有一个用于容置单轴电机10和双向风轮20的空腔30a,该空腔30a形状为圆形,且其直径较双向风轮20外径大,风道30上还设置有一个开口即出风口 30b用于供空气流出,出风口 30b与空腔30a连通形成主风道;所述风道30两侧还均设置有若干辅助风道30c,所述风道30其两侧开口,两侧均可进风; 前机壳40包括前机壳本体401、第一过滤网402和前面板403,前机壳本体401 —体成型有第一腔体401a,第一过滤网402装置在该前机壳本体其第一腔体401a上,所述第一腔体401a其与第一过滤网402贴合的底板上设置有前主进风口 401b,所述底板上位于前主进风口 401b附近还设置有与风道30上靠近前机壳本体一侧的辅助风道30c连通的前辅助进风口 401c ;前面板403固定连接在前机壳本体401上并与前机壳本体401保留有供外部空气流入的进风间隙; 后机壳50包括后机壳本体501、第二过滤网502和后面板503,后机壳本体501 —体成型有第二腔体,第二过滤网502装置在该后机壳本体其第二腔体上,所述第二腔体其与第二过滤网502贴合的底板上设置有后主进风口 501b,位于所述后主进风口 501b附近也设置有与风道30上靠近后机壳本体一侧的辅助风道30c连通的后辅助进风口 501c ;所述后面板503固定连接在后机壳本体501上且与后机壳本体501之间也保留有供外部空气流入的进风间隙; 顶盖60上设置有供净化后空气排出的排气格栅601 ;前机壳本体401与后机壳本体501拼接形成用于装置单轴电机10、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过滤网受风面积大的双侧过滤进风空气净化器,包括电机风轮、风道(30)、前机壳(40)、后机壳(50)和顶盖(60),风道(30)设置有用于容置电机风轮的空腔(30a)和供空气流出的出风口(30b),顶盖(60)上设置有供净化后空气排出的排气格栅(601),前机壳(40)与后机壳(50)拼接形成用于装置电机风轮和风道(30)的空间,顶盖(60)固定安装在前机壳(40)和后机壳(50)上方并位于风道(30)其出风口(30b)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为单轴电机(10),所述风轮为双向风轮(20),单轴电机(10)输出轴与双向风轮(20)其轴孔固定连接;所述前机壳(40)包括前机壳本体(401)和第一过滤网(402),前机壳本体(401)一体成型有第一腔体(401a),第一腔体底板上设置有前主进风口(401b),前主进风口(401b)附近设置有前辅助进风口(401c),第一过滤网(402)装置在第一腔体(401a)中;所述后机壳(50)包括后机壳本体(501)和第二过滤网(502),后机壳本体(501)一体成型有第二腔体,第二腔体底板上设置有后主进风口(501b),后主进风口(501b)附近设置有后辅助进风口(501c),第二过滤网(502)装置在第二腔体中;所述风道(30)两侧开口其两侧位于空腔(30a)附近设置有辅助风道(30c),辅助风道(30c)其进风端(30c‑1)口径尺寸较大并逐渐收缩成设置在风道(30)另一侧的口径尺寸较小的出风端(30c‑2);所述风道(30)其两侧的辅助风道(30c)分别与前机壳本体(401)和后机壳本体(501)上设置的前辅助进风口(401c)和后辅助进风口(501c)连通;前主进风口(401b)和后主进风口(501b)与空腔(30a)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滤网受风面积大的双侧过滤进风空气净化器,包括电机风轮、风道(30)、前机壳(40)、后机壳(50)和顶盖(60),风道(30)设置有用于容置电机风轮的空腔(30a)和供空气流出的出风口(30b),顶盖(60)上设置有供净化后空气排出的排气格栅(601),前机壳(40)与后机壳(50)拼接形成用于装置电机风轮和风道(30)的空间,顶盖(60)固定安装在前机壳(40)和后机壳(50)上方并位于风道(30)其出风口(30b)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为单轴电机(10),所述风轮为双向风轮(20),单轴电机(10)输出轴与双向风轮(20)其轴孔固定连接;所述前机壳(40)包括前机壳本体(401)和第一过滤网(402),前机壳本体(401) —体成型有第一腔体(401a),第一腔体底板上设置有前主进风口(401b),前主进风口(401b)附近设置有前辅助进风口(401c),第一过滤网(402)装置在第一腔体(401a)中;所述后机壳(50)包括后机壳本体(501)和第二过滤网(502),后机壳本体(501) —体成型有第二腔体,第二腔体底板上设置有后主进风口(501b),后主进风口(501b)附近设置有后辅助进风口(501c),第二过滤网(502)装置在第二腔体中;所述风道(30)两侧开口其两侧位于空腔(30a)附近设置有辅助风道(30c),辅助风道(30c)其进风端(30c_l) 口径尺寸较大并逐渐收缩成设置在风道(30)另一侧的口径尺寸较小的出风端(30c-2);所述风道(30)其两侧的辅助风道(30c)分别与前机壳本体(401)和后机壳本体(501)上设置的前辅助进风口(401c)和后辅助进风口(501c)连通;前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金俊李可梁远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净霸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