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托架的加速度控制的串行打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2101 阅读:3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串行打印机,包括:根据接受的文字信号而在媒体上形成印字的打印头(4);搭载该打印头并使其沿移动方向在不可打印区域和可打印区域(V)中过渡移动的托架装置(3);控制电路,监视托架装置的移动速度,至少在该可打印区域(V)中伴随速度变动量的抑制而进行该托架装置的速度控制。(*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边移动搭载打印头的托架一边进行打印的串行打印机。这种串行打印机为这样的结构在托架上搭载了与压纸卷筒相对的打印头,具有由驱动该托架的直流(DC)电动机构成的托架电动机,一边加减速控制该托架电动机而使托架沿主扫描方向移动,一边在每行上进行打印。即,具体地说,在打印一行时,如附图说明图14所示的那样,首先根据预先设定的加速数据来控制托架电动机而使托架加速,在到达开始位置之前成为预定的恒定速度V0。接着,当托架电动机成为恒定速度时进行来自打印头的打印输出。然后,当打印输出结束时,根据预先设定的减速数据来控制托架电动机而使托架减速,使托架停在预定位置上。通过反复进行这样的每行的打印动作,来完成一页的打印。近年来,要求能够以更高速进行打印的打印机,而如果用上述那样的串行打印机来实现高速打印,就要求提高作为进行打印输出时的托架速度的恒定速度V0。但是,如果提高恒定速度V0,就必须延长加速所需要的距离(加速距离)和减速所需要的距离(减速距离),而在上述那样的串行打印机中,由于需要在托架到达打印开始位置之前结束加速控制而移到恒速控制,因此,就需要相应延长托架的移动范围W,结果,存在打印机装置本身变大的问题。另一方面,如果在短距离中一气进行加速和减速,就会象图15那样产生振荡而产生托架速度的变动,托架的运动不易稳定,打印图象变乱,而存在对打印结果产生影响的问题。另外,也可以考虑在托架的加速控制中和减速控制中进行打印,但由于在加速控制中和减速控制中产生振荡而发生托架速度的变动,打印图象变乱,而存在对打印结果产生影响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串行打印机,能够在加速控制中和减速控制中抑制托架速度的变动,而能够在此期间进行打印,由此,延长托架的移动范围,并且不会使打印结果的品质降低,而能够以高速进行打印。本专利技术的串行打印机装置,包括根据接受的文字信号而在媒体上形成印字的打印头(4);搭载该打印头并使其沿移动方向在可打印区域和不可打印区域中过渡移动的托架装置(3);控制装置(11,12,13),监视托架装置的移动速度,至少在该可打印区域中伴随速度变动量的抑制而进行加减速来控制该托架装置的速度。本专利技术通过上述构造,不会象现有技术那样采取在不可打印区域中使打印头加速而成为恒定速度并在可打印区域中以恒定速度进行打印的形式,由于在可打印区域中进行打印头的加速,就能把不可打印区域设定为较窄。在此基础上,至少在可打印区域中,进行抑制了打印头的加减速度的控制,因此,不会因极端的加速、减速,降低打印品质。由此,能够提供保持一定的打印品质且尺寸小的串行打印机。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和其他的目的、优点及特征将通过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描述而得到进一步说明。在这些附图中图1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针式打印机的压纸卷筒周边的构成的图;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针式打印机的构成的方框图;图3A、图3B是表示图1所示的CPU进行的打印控制的流程图;图4是表示伴随着图3A、图3B所示的加速度抑制的托架电动机的加速控制的流程图;图5是表示伴随着图3A、图3B所示的加速度抑制的托架电动机的减速控制的流程图;图6是表示该实施例中的托架速度和编码器的输出脉冲的关系的图;图7是表示在该实施例中的打印控制中打印开始位置及打印结束位置与托架的速度控制的定时的关系的图;图8A、图8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中的CPU进行的打印控制的流程图;图9是表示不伴随着图8A、图8B所示的加速度抑制的托架电动机的加速控制的流程图;图10是表示不伴随着图8A、图8B所示的加速度抑制的托架电动机的减速控制的流程图;图11是表示在该实施例中的打印控制中打印开始位置及打印结束位置与托架的速度控制的定时的关系的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中的CPU进行的打印控制,表示不伴随图8A、图8B所示的加速度抑制的托架电动机的加速控制的流程图;图13是表示在该实施例中的打印控制中打印开始位置及打印结束位置与托架的速度控制的定时的关系的图;图14是表示在现有串行打印机中的打印控制中打印开始位置及打印结束位置与托架的速度控制的定时的关系的图;以及图15是表示在现有的串行打印机中提高托架速度时的托架速度与编码器的输出脉冲的关系的图。下面参照图1至图7来说明在针式打印机中使用本专利技术时的第一实施例。图1是表示本实施例中的压纸卷筒周边的构成的图。在图1中,压纸卷筒1的两端部被旋转自如地支撑在轴上。沿着该压纸卷筒1设置托架轴2,沿着该托架轴2安装能够在主扫描方向上移动的托架3。在托架3上搭载配置了能够出入电线的末端的孔的打印头4和墨带盒5。把该墨带盒5的墨带拉紧设置在打印头4与压纸卷筒1之间。上述托架3安装在沿着托架轴2拉紧设置的未图示的托架皮带上。在托架轴2的一端上配置通过上述托架皮带使上述托架3沿着托架轴2移动的作为托架驱动装置的托架电动机6。该托架电动机6由直流(DC)伺服电动机构成。而且,在托架电动机6上安装根据电动机的旋转而发生脉冲的编码器7。通过由下述的CPU监视该编码器7的输出脉冲来检测托架3的位置和速度变动。作为编码器7,并不仅限于设在托架电动机6侧,也可以设在空转轮侧,并且,可以使用沿着托架3的移动方向设置的线性编码器。上述托架3能够在从图1所示的一端的原始位置到另一端的托架移动范围W中移动。这样,需要在该托架移动范围内设定来自打印头4的打印输出能够执行的范围即可打印范围(在图1中表示从打印开始位置到打印结束位置的范围)V。实际上从可打印范围内的哪个位置开始打印输出(点输出)随打印数据而不同。图2是表示本实施例中的针式打印机的构成的方框图,包括构成控制部主体的CPU(中央处理器)11、预先存储用于CPU11控制各部分的程序数据等的ROM(只读存储器)12、存储用于暂时存储上述CPU11处理的数据的各种存储区域的RAM(随机存取存储器)13、I/O端口14、接口(I/F)15、机械控制器16。上述CPU11、ROM12、RAM13、I/O端口14、I/F15、机械控制器16通过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总线17而相互连接起来。在上述机械控制器16上连接驱动打印头4的打印头驱动器18、驱动使托架3沿着托架轴2移动的托架电动机6的电动机驱动器19、驱动使压纸卷筒1输纸的输纸电动机21的电动机驱动器22、检测打印纸的末端的传感器等的各种传感器23、上述编码器7。在上述I/F15上通过通信电缆连接主计算机24。在I/O端口14上连接操作人员进行各种操作的操作面板25。上述CPU11进行图3A、图3B所示的打印控制。CPU11首先在ST(步骤)1进行打印开始位置和打印结束位置的设置。由此,决定图1所示的可打印范围V。接着,在ST2执行进行恒速控制的恒定速度V0和托架停止位置的设置。由此,决定图1所示的托架移动范围W。接着,在ST3开始托架电动机6的驱动,在ST4根据编码器7的输出来判断托架3是否到达打印开始位置。在ST4中,当判断为托架3未达到打印开始位置时,在ST5进行伴随加速度抑制的托架电动机6的加速控制。如图4所示的那样,进行该加速度抑制的托架电动机6的加速控制通过在ST21中根据预先设定的加速数据而控制托架电动机6来加速托架电动机6,在ST22中,判断编码器7的输出脉冲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串行打印机装置,包括: 根据接受的文字信号而在媒体上形成印字的打印头(4); 搭载该打印头并使其沿移动方向在可打印区域和不可打印区域中过渡移动的托架装置(3); 控制装置(11,12,13),监视托架装置的移动速度,至少在该可打印区域中伴随速度变动量的抑制而进行加减速来控制该托架装置的速度。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久雄石井裕基织田晃古屋荣一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