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入料口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20240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6 1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入料口机构,包括一入口板,两固定条,一隔板,两侧板,以及一从动辊,所述固定连接所述入口板的一侧,所述两侧板分别垂直连接于所述隔板的两端上,且所述两侧板上开设有可供套接所述从动辊的第一凹槽,另外,所述两固定条固定连接于所述入口板的另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位于所述第二通孔上的所述两固定条来保证待收材料的稳定,同时还可以通过调节所述隔板来调节待收材料的厚度,从而很好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收料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卡料的情况以及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入料口机构
本技术涉及包装领域,是一种导电材料的收料装置,更加具体地来说,尤指一种用于收料架上的入料口机构。
技术介绍
在导电泡棉生产加工领域,在对泡棉进行切割后有一个对泡棉进行收料整理的工序。由于不同的待收料整理的泡棉存在厚度和宽度上的差异,现有的入料口为粗放式的入口形式,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卡料的情况,需要停机来排出故障,从而大大影响了生产效率。因此,为了适应不同规格的待收料材料,提高生产效率,很有必要对现有的入料口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收料架上的入料口机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收料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卡料的情况、需要停机来排出故障从而大大影响生产效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入料口机构,包括:一入口板,于所述入口板中间开有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正下方还开设有第二通孔;两固定条,所述两固定条彼此平行地贴于所述第二通孔表面上,且所述两固定条的上端同时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入口板上,所述两固定条的上端至下端成自然垂下;一隔板,所述隔板的一面嵌接于所述入口板上,且与所述入口板相嵌接的一面上还固定连接有一螺栓,所述螺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通过螺帽来实现所述隔板与所述入口板的锁紧固定;两侧板,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分别垂直连接于所述隔板的另一面的两端上,且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均设置有相同的第一凹槽;一从动辊,包括圆形辊轴和套接于所述圆形辊轴外部的圆形辊筒,所述圆形辊轴和圆形辊筒之间还包括有多组滚珠,所述圆形辊轴两端穿套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的凹槽之间。优选地,所述入口板和隔板之间的嵌接具体为:于所述入口板上开设一第二凹槽并于所述隔板上开设一凸台,所述凸台嵌入所述第二凹槽内。优选地,所述螺帽下还垫有一垫片。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为长条形,且与所述两固定条相平行。优选地,所述第二通孔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宽度。优选地,所述两侧板下方还设有一主动辊,所述主动辊同所述从动辊平行且驱动所述从动棍转动。优选地,所述主动辊连接于电机。优选地,所述两固定条位于所述螺帽两侧,且所述两固定条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宽度。如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利用位于所述第二通孔上的所述两固定条来保证待收材料的稳定,同时还可以通过调节所述隔板来调节待收材料的厚度,从而可以满足各种型号的待收材料,而且由于增加了固定条保证了待收材料的稳定性,从而有效地避免了代收材料因外界因素而摆动从而出现卡料的情况,从而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技术一种入料口机构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为本技术一种入料口机构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的主视图。图3显示为本技术一种入料口机构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的侧视图。附图标号说明I 入口板11第一通孔13第二通孔15第二凹槽2 隔板21 凸台23 螺栓3 第一侧板4 第二侧板31A、41B 第一凹槽5 从动辊51圆形辊筒53圆形辊轴6 主动辊7 垫片8 螺帽9 固定条91 螺丝【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至图3所示,图1示出了本技术一种入料口机构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一种入料口机构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技术一种入料口机构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的侧视结构示意图,从图来看,其中所述一种入料口机构包括一入口板1,于所述入口板I中间开有第一通孔11,位于所述第一通孔11正下方还开设有第二通孔13 ;两固定条9,所述两固定条9彼此平行地贴于所述第二通孔13表面上,且所述两固定条9的上端同时通过螺丝91固定于所述入口板I上,所述两固定条9的上端至下端成自然垂下;一隔板2,所述隔板2的一面嵌接于所述入口板I上,且与所述入口板I相嵌接的一面上还固定连接有一螺栓23,所述螺栓23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1并通过螺帽8来实现所述隔板2与所述入口板I的锁紧固定;两侧板,包括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所述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分别垂直连接于所述隔板2的另一面的两端上,且所述第一侧板3设置有第一凹槽31A,第二侧板4上设置有第一凹槽41B ;一从动辊5,包括圆形辊轴53和套接于所述圆形辊轴53外部的圆形辊筒51,所述圆形辊轴53和圆形辊筒51之间还包括有多组滚珠,所述圆形辊轴53两端穿套于所述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上的凹槽之间。具体地,在以上实施例中,所述一种刀架还作了一些优选结构设计或选择,其中,所述入口板I和隔板2之间的嵌接具体为:于所述入口板上开设一第二凹槽15并于所述隔板2上开设一凸台21,所述凸台21可嵌入所述第二凹槽15内;所述螺帽8下还垫有一垫片7,所述第一通孔11为长条形,且与所述两固定条9相平行,所述第二通孔13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通孔11的宽度,所述两侧板下方还设有一主动辊6,所述主动辊6同所述从动辊5相平行且驱动所述从动辊转动;所述主动辊6连接于电机,所述两固定条9位于所述螺帽8两侧,且所述两固定条9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通孔13的宽度。另外,所述入料口机构的工作原理和过程为,将待收材料由所述入口板I放入所述第二通孔13中,然后朝着箭头A方向牵引,然后放上所述从动辊5,启动电机带动所述主动辊6转动,进而将所述待收材料自动牵引作自然垂下放置。综上所述,本技术利用位于所述第二通孔13上的所述两固定条9来保证待收材料的稳定,同时还可以通过调节所述隔板2来调节待收材料的厚度,从而可以满足各种型号的待收材料,而且由于增加了固定条9保证了待收材料的稳定性,从而有效地避免了代收材料因外界因素而摆动从而出现卡料的情况,从而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所以,本技术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入料口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入口板,于所述入口板中间开有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正下方还开设有第二通孔;两固定条,所述两固定条彼此平行地贴于所述第二通孔表面上,且所述两固定条的上端同时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入口板上,所述两固定条的上端至下端成自然垂下;一隔板,所述隔板的一面嵌接于所述入口板上,且与所述入口板相嵌接的一面上还固定连接有一螺栓,所述螺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通过螺帽来实现所述隔板与所述入口板的锁紧固定;两侧板,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分别垂直连接于所述隔板的另一面的两端上,且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均设置有相同的第一凹槽;一从动辊,包括圆形辊轴和套接于所述圆形辊轴外部的圆形辊筒,所述圆形辊轴和圆形辊筒之间还包括有多组滚珠,所述圆形辊轴两端穿套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的凹槽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入料口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入口板,于所述入口板中间开有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正下方还开设有第二通孔; 两固定条,所述两固定条彼此平行地贴于所述第二通孔表面上,且所述两固定条的上端同时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入口板上,所述两固定条的上端至下端成自然垂下; 一隔板,所述隔板的一面嵌接于所述入口板上,且与所述入口板相嵌接的一面上还固定连接有一螺栓,所述螺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通过螺帽来实现所述隔板与所述入口板的锁紧固定; 两侧板,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分别垂直连接于所述隔板的另一面的两端上,且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均设置有相同的第一凹槽; 一从动棍,包括圆形棍轴和套接于所述圆形棍轴外部的圆形棍筒,所述圆形棍轴和圆形辊筒之间还包括有多组滚珠,所述圆形辊轴两端穿套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的凹槽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爱祥杨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鸿富诚电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