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效减噪制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20164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6 19:49
一种增效减噪制动器,是对电梯曳引机用块式电磁制动器结构的改进。其结构是:包括电枢、衔铁、线圈、调整套及拉杆,在电枢上开设若干个弹簧孔,弹簧安装在弹簧孔内,在电枢的弹簧孔的边缘加工出环形槽,在环形槽内放置O型圈,在电枢的中间开设一个拉杆孔,拉杆安装在拉杆孔中,在电枢的拉杆孔的边缘加工出环形槽,在环形槽内放置O型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利用现在的衔铁上的弹簧孔、拉杆孔,在孔的边缘加工出环形槽,并将O型圈放入,即可起到增效减噪的作用;该结构易于加工安装,减震效果明显,在相同磁场强度的条件下电磁力明显优于常规型。在电枢和衔铁的吸合面放置不锈钢限位垫,可以有效的缩短电磁力释放时的响应时间。(*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效减噪制动器
本专利技术创造涉及电梯曳引机用块式电磁制动器,具体讲是对块式电磁制动器增效减噪结构的改进。
技术介绍
目前,在曳引机制动器领域,传统的毂式制动器逐渐被块式或盘式、蝶式制动器取代。块式等新型制动器在使用中,与毂式制动器相比,虽然优点较很多,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为了增效减噪,需要在电枢或衔铁面上加工减震垫孔,安装减震垫,如图1所示,图中12为减震垫、13为减震垫孔。增加减震垫及减震垫孔后,一方面占用气隙吸合面的面积并因此使电磁力下降,另一方面,增大加工难度。如何在解决制动器在通电吸合时噪音问题,同时还能保证制动器的吸合力不降低是一个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创造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在保证制动器吸合力的前提下,兼具有增效减噪功能的制动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增效减噪制动器,包括电枢、衔铁、线圈、调整套,在电枢上开设若干个弹簧孔,弹簧安装在弹簧孔内,其特征在于:在电枢的弹簧孔的边缘加工出环形槽,在环形槽内放置O型圈。在电枢与衔铁的吸合面,放置不锈钢限位垫,通过调整套将电枢、衔铁、不锈钢限位垫连接。在电枢的中间开设一个拉杆孔,拉杆安装在拉杆孔中,在电枢的拉杆孔的边缘加工出环形槽,在环形槽内放置O型圈。所述的环形槽在加工深度方向的根部为直角形或圆角形。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创造采用上述结构,利用现在的衔铁上的弹簧孔、拉杆孔,在弹簧孔、拉杆孔的边缘加工出环形槽,并将O型圈放入,即可起到增效减噪的作用;该结构不但易于加工安装,且对加工精度要求不高,减震效果明显。在相同磁场强度的条件下电磁力明显优于常规型。(理论依据:电磁吸力F OC B.S,B—磁感应强度;S—吸合气隙面积)。在电枢和衔铁的吸合面放置不锈钢限位垫,可以有效的缩短电磁力释放时的响应时间,由于不锈钢限位垫很薄,不会影响到电磁吸力,同时可以通过调整套,有机的将三者结合在一起。【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块式电磁制动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创造块式电磁制动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块式电磁制动器的电枢部分结构图(环形槽根部为直角形)。图4是图2所示块式电磁制动器的电枢部分结构图(环形槽根部为圆角形)。【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增效减噪制动器,包括电枢1、衔铁2、线圈3及调整套4,在电枢I上开设若干个弹簧孔5,弹簧6安装在弹簧孔5内,在电枢I的弹簧孔5的边缘加工出环形槽7,在环形槽7内放置O型圈8。在电枢I上中间处开设一个拉杆孔11,拉杆10安装在拉杆孔11内,在电枢I的拉杆孔11的边缘加工出环形槽7,在环形槽7内放置O型圈8。在电枢I与衔铁2的吸合面,放置不锈钢限位垫9,并用调整套4将电枢1、衔铁2、不锈钢限位垫9连接在一起。环形槽7在加工深度方向的根部,可加工成直角形也可加工成圆角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增效减噪制动器,包括电枢、衔铁、线圈、调整套,在电枢上开设若干个弹簧孔,弹簧安装在弹簧孔内,其特征在于:在电枢的弹簧孔的边缘加工出环形槽,在环形槽内放置O型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效减噪制动器,包括电枢、衔铁、线圈、调整套,在电枢上开设若干个弹簧孔,弹簧安装在弹簧孔内,其特征在于:在电枢的弹簧孔的边缘加工出环形槽,在环形槽内放置O型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效减噪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在电枢与衔铁的吸合面,放置不锈钢限位垫,通过调整套将电枢、衔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优力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