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15375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6 0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多个次像素区、多个显示控制组件、多个像素电极、多条触控信号传递电极以及多条触控信号接收电极。显示控制组件是设置在各次像素区内,且各显示控制组件包括第一栅极、第一源极以及第一漏极。像素电极是设置在各次像素区内,且各像素电极是与对应的第一漏极电连接。触控信号传递电极是用以传递一触控驱动信号。各触控信号传递电极与各触控信号接收电极至少其中的一种是用以传递一显示栅极信号到对应的第一栅极或用以传递一显示数据信号到对应的第一源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涉及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原本显示装置中设置的栅极线或/与数据线来进行触控感应检测的触控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触控感应技术在近年来迅速地发展,目前已有许多具备触控功能的消费性电子产品陆续推出。在此类产品中,主要是将原先显示板的区域赋予触控感应的功能,也可说是将原先单纯的显示板变换成具有触控辨识功能的触控显示板。依据触控显示板的结构设计上的不同,一般可区分为外挂式(out-cell)与内嵌式(in-cell/on-cell)触控显示板。其中,外挂式触控显示板是将独立的触控板与一般的显示板组合而成,而内嵌式触控显示板则是将触控感应装置直接设置在显示板中基底的内侧或外侧上。内嵌式触控显示板虽然具有轻薄化的优点,但由于需另外的制造工艺步骤将触控感应装置形成在显示板中,故也有造成合格率偏低以及成本过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利用原本显示装置中所需设置的栅极线或/与数据线来进行触控感应检测,减少需额外形成触控感应电极的制程步骤,进而达到简化制程以及提高合格率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多个次像素区、多个显示控制组件、多个像素电极、多条触控信号传递电极以及多条触控信号接收电极。次像素区是以一阵列方式排列。显示控制组件是设置在各次像素区内,且各显示控制组件包括一第一栅极、一第一源极以及一第一漏极。像素电极是设置在各次像素区内,且各像素电极是与对应的第一漏极电连接。触控信号传递电极是用以传递一触控驱动信号。各触控信号传递电极或各触控信号接收电极至少其中的一种是用以传递一显示栅极信号到对应的第一栅极或用以传递一显示数据信号到对应的第一源极。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触控显示装置系利用一般显示装置中所需设置的闸极线或/与数据线来当作触控电极以进行触控感应检测,故可减少需额外形成触控感应电极的制造工艺步骤,进而达到简化制程以及提高产品合格率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时序控制示意图。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5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6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7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五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8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六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9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七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触控显示装置101触控显示装置102基底110触控信号接收电极121R触控信号传递电极121T触控信号接收电极122R触控信号传递电极122T外围走线130切换器140驱动组件150脚位150P像素电极160触控显示装置201触控显示装置202触控信号接收电极221R触控信号传递电极221T触控信号接收电极222R触控显示装置301触控显示装置302触控信号接收电极321R触控信号传递电极321T触控信号传递电极322T触控显示装置401虚置触控电极421D触控信号传递电极421T共用电极430第一漏极D1第二漏极D2数据线DL显示数据信号DS第一栅极G1第二栅极G2栅极线GL显示栅极信号GS次像素区PX开口区R1周围区R2触控接收信号RX第一源极S1第二源极S2切换线SW显示控制组件T1切换组件T2触控驱动信号TX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为使熟习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能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下文特列举本专利技术的数个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构成内容。需注意的是附图仅以说明为目的,并未依照原尺寸作图。此外,在文中使用例如”第一”与”第二”等叙述,仅用以区别不同的组件,并不对其产生顺序的限制。请参考图1到图3。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时序控制示意图。为了方便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各附图仅为示意以容易了解本专利技术,其详细的比例可依照设计的需求进行调整。如图1与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101包括一基底110、多个次像素区PX、多个显示控制组件T1、多个像素电极160、多条触控信号传递电极121T以及多条触控信号接收电极121R。次像素区PX是以一阵列方式排列。显示控制组件T1是设置在各次像素区PX内,且各显示控制组件T1包括一第一栅极G1、一第一源极S1以及一第一漏极D1。像素电极160是设置在各次像素区PX内,且各像素电极160是与第一漏极D1电连接。触控信号传递电极121T与触控信号接收电极121R是设置在基底110上。触控信号传递电极121T是用以传递一触控驱动信号TX,借此使各触控信号接收电极121R可分别接收一触控接收信号RX。各触控信号传递电极121T可以分时方式传递触控驱动信号TX,而使各触控信号接收电极121R在不同的时间点接收到不同的触控接收信号RX,并通过触控接收信号RX受触碰影响的变化计算分析来达到触控定位的效果。换句话说,本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101的触控感应驱动方式可视为一互电容式触控驱动,但并不以此为限。在本实施例中,触控显示装置101可还包括多条栅极线GL设置在基底110上并沿一第一方向X延伸。各栅极线GL是与对应的显示控制组件T1电连接,用以将一显示栅极信号GS传递到对应的第一栅极G1。此外,各触控信号传递电极121T是沿第一方向X延伸,各触控信号接收电极121R是沿一第二方向Y延伸,且第一方向X优选是与第二方向Y互相垂直,但并不以此为限。各触控信号接收电极121R是用以传递一显示数据信号DS到对应的第一源极S1,借此可通过各显示控制组件T1来控制各像素电极160的电性状况,进而利用像素电极160来驱动显示介质(图未示)而达到显示效果。上述的显示介质可包括液晶显示介质、有机发光显示介质、电湿润(electro-wetting)显示介质、电子墨水(e-ink)显示介质或其他适合的显示介质。换句话说,本实施例的基底110可视为一阵列基底(arraysubstrate),而触控信号接收电极121R可视为一般阵列基底中的数据线(dataline)。由于触控信号接收电极121R可用于传递显示数据信号DS以及接收触控接收信号RX,故本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101可具有结构与制造工艺简化的优点。如图1到图3所示,触控显示装置101可还包括一开口区R1、一周围区R2、多条外围走线130、一切换器140以及一驱动组件150。周围区R2位于开口区的至少一侧,而各次像素区PX是设置在开口区R1内。驱动组件150是设置在周围区R2,换句话说驱动组件150是设置在次像素区PX之外。驱动组件150包括多个脚位(pin)150P,且至少一栅极线GL是与一触控信号传递电极121T电连接到相同的脚位150P。外围走线130是设置在周围区R2,用以使栅极线GL以及触控信号传递电极121T可电连接到对应的脚位150P。此外,切换器140是与至少一脚位150P相邻设置,栅极线GL以及触控信号传递电极121T是通过切换器140电连接到对应的脚位150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触控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以一阵列方式排列的次像素区;多个显示控制组件,设置在各该次像素区内,其中各该显示控制组件包括:一第一栅极;一第一源极;以及一第一漏极;多个像素电极,设置在各该次像素区内,且各该像素电极是与对应的该第一漏极电连接;多条触控信号传递电极,用以传递一触控驱动信号;以及多条触控信号接收电极,其中各该触控信号传递电极与各该触控信号接收电极至少其中的一种是用以传递一显示栅极信号到对应的第一栅极或用以传递一显示数据信号到对应的第一源极。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1.11 TW 1021012301.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以一阵列方式排列的次像素区;多个像素电极,设置在各该次像素区内;多条触控信号传递电极,用以传递一触控驱动信号;多条触控信号接收电极;以及多个显示控制组件,设置在各该次像素区内,其中各该显示控制组件包括:一第一栅极;一第一源极;以及一第一漏极;其中,各该像素电极是与对应的该第一漏极电连接,各该触控信号传递电极是用以传递一显示栅极信号到对应的第一栅极或用以传递一显示数据信号到对应的第一源极,或者各该触控信号接收电极用以传递一显示数据信号到对应的第一源极,或者各该触控信号传递电极用以传递一显示数据信号到对应的第一源极,且各该触控信号接收电极用以传递一显示栅极信号到对应的第一栅极,该触控显示装置还包括至少一切换器,该至少一切换器用以分时传递该显示栅极信号与该触控驱动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条栅极线,沿一第一方向延伸,其中各该栅极线是与对应的该多个显示控制组件电连接,用以将该显示栅极信号传递到对应的第一栅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触控信号传递电极是沿该第一方向延伸,各该触控信号接收电极是沿一第二方向延伸,且该多个触控信号接收电极是用以传递该显示数据信号到对应的第一源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驱动组件,设置在该多个次像素区之外,其中该驱动组件包括多个脚位,且至少一该栅极线是与一该触控信号传递电极电连接到相同的该脚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该脚位相邻设置,其中各该栅极线以及各该触控信号传递电极是通过该切换器电连接到对应的该脚位。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触控信号接收电极是沿该第一方向延伸,各该触控信号传递电极是沿一第二方向延伸,且各该触控信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家麟
申请(专利权)人:业鑫科技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