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广星专利>正文

一种餐厨垃圾剩饭菜、油、汤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14696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01 1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餐厨垃圾剩饭菜、油、汤分离装置,其包括第一容器、第二容器、封盖在所述第一容器和所述第二容器上的盖体、以及隔设在所述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之间的复合隔离件,在所述第二容器内设置返水管系统和收容管系统,所述复合隔离件包括用于滤漏从所述第一容器进入到所述第二容器的汤油的设有小孔的第一过滤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容器内的用于汤水排放和溢流回水的返水管系统、设置在所述第二容器内的收油管系统,所述收油管系统包括软管、设置在所述软管顶端的浮体收油口以及设置所述软管末端的收油控制阀。通过使用上述装置,能够使餐厨垃圾中的剩饭菜、油、汤高效自动分离。(*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餐厨垃圾剩饭菜、油、汤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能源危机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总所周知,世界经济的现代化,得益于化石能源,如石油、天然气、煤炭与核裂变能的广泛的投入应用。因而它是建筑在化石能源基础之上的一种经济,然而,这一经济的资源载体将在21世纪上半叶迅速地接近枯竭。石油储量的综合估算,可支配的化石能源的极限,大约为1180~1510亿吨,以1995年世界石油的年开采量33.2亿吨计算,石油储量大约在2050年左右宣告枯竭。石油能源与原料链条的中断,必将导致世界经济危机和冲突的加剧。因而,日益增长的对外能源需求造成的能源压力迫使我们不得不寻找解决能源危机的突围之路。目前,为了替代石油能源,社会各种进行了各种有益的尝试。例如,以新能源电池为代表的新兴工业正在兴起。然而,由于其技术的局限性,仍然无法取代石油能源,从而无法得以全面普及而替代汽油。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的餐厨垃圾量十分巨大,而对于餐厨垃圾的回收利用仍处于起步阶段,尚不充分。尤其是,若能够从餐厨垃圾中高效地回收油脂并加以利用,则能够实现非常可观的工业油再生效果。若可以使剩饭菜里的油和汤过滤分离后单独处理分类,并使餐厨垃圾中的油汤分离,可能够利用专业处理公司,将餐厨垃圾转化加工有机肥因为含油高影响厌氧发酵,从而减少加工成本。另外,将餐厨垃圾里的油分离后,专业再生公司回收后可再生成为生物能源,例如能够将其送交生物<br>柴油厂加工生物柴油,从而成为解决能源危机的一种有效途径。目前,餐厅食堂厨房里经常用装剩菜饭容器,就是餐厨垃圾桶。餐厨垃圾处理过程较为简单,即将客人餐后剩下的饭菜到进垃圾桶内,部分城市及地区正规公司托运集中处理,而大多数地区都是由养猪户淘泔水喂猪。有专业处理公司因为在搬运及运输中,经常油汤溢流出桶外给环境,空气,路面厨房等等,造成不良影响及环境污染。事实上,现有的垃圾处理装置无法有效地餐厨垃圾中的剩饭菜、油、汤进行有效分离,往往通过人工分拣处理的方式进行分离,不仅效率低下,而且作业环境十分恶劣,并且分离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地餐厨垃圾剩饭菜、油、汤分离的分离装置。根据本技术的餐厨垃圾剩饭菜、油、汤分离装置,其包括第一容器、第二容器、封盖在所述第一容器和所述第二容器上的盖体、以及隔设在所述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之间的复合隔离件,其中,在所述第二容器内设置返水管系统和收容管系统,所述复合隔离件包括用于滤漏从所述第一容器进入到所述第二容器的汤油的设有小孔的第一过滤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容器内的用于汤水排放和溢流回水的返水管系统、设置在所述第二容器内的收油管系统,所述收油管系统包括软管、设置在所述软管顶端的浮体收油口以及设置所述软管末端的收油控制阀。另外,优选地,与所述第一过滤板相连设置有第一漏板槽,所述第一漏板槽具有第一上盒体、第一下盒体以及设在所述第一上盒体和所述第一下盒体之间的第一横向过滤漏板、设在所述第一下盒体内的第一浮体,所述第一上盒体与所述第一过滤板设有小孔处相连,在所述第一上盒体和所述第一下盒体的底部均设有小孔。此外,优选地,与所述第一过滤板相连设置有第二漏板槽,所述第二漏板槽设置在所述第一漏板槽上方,所述第二漏板槽包括第二上盒体、第二下盒体、设在所述第二上盒体和所述第二下盒体之间的第二横向过滤漏板、设在所述第二下盒体内的第二浮体,所述第二上盒体与所述第一过滤板设有小孔处相连,在所述第二上盒体和所述第二下盒体的底部均设有小孔。作为本技术的另一优选方案,所述返水管系统包括排放管、与所述排放管并行垂设且从所述排放管分支而出的返水管、设置在所述返水管顶部的反抽真空控制阀,所述返水管与所述排放相连通的部分低于所述排放管的顶部,且所述返水管的下端开放于第二容器底部上方,所述排放管伸出第二容器外部。通过利用本技术的餐厨垃圾剩饭菜、油、汤分离装置,能够充分过滤分离剩饭菜里的油和汤,可以使剩饭菜里的油和汤过滤分离后单独处理分类,将餐厨垃圾的油汤分离后,可交付专业处理公司处理,不会因餐厨垃圾转化加工有机肥过程中因含油高而影响厌氧发酵,从而能够提供转化效果,另外,将餐厨垃圾里的油分离后,专业公司将油脂回收后可再生生物能源,例如送生物柴油厂加工生物柴油。此外,本实用新型的餐厨垃圾剩饭菜、油、汤分离装置能够减少清理公司营业成本,且因使用方便、自动化程度高,从而可以降低环境污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餐厨垃圾剩饭菜、油、汤分离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餐厨垃圾剩饭菜、油、汤分离装置1为大致桶形结构,包括第一容器10、第二容器12以及将第一容器10和第二容器12隔开的复合隔离件14、以及封盖在第一容器10和第二容器12顶部的盖体16。具体而言,第一容器10较大,其主要是装盛剩饭菜,而第二容器12较小,其主要功能是将从第一容器10过滤到第二容器12的油、菜汤分离并进行储备。设置在第一容器10和第二容器12之间的复合隔离件14包括第一过滤板140和与该第一过滤板140连接的分自下向上设置的第一漏板槽142和第二漏板槽144。第一过滤板14上设有多个小孔,其主要是将剩饭菜里的油与菜汤过滤渗漏至第二容器12内。第一漏板槽142和第二漏板槽144主要是二次过滤及结构组合作用。具体而言,第一漏板槽142为具有空腔的盒体结构,其包括作为上部空腔的第一上盒体1420、作为下部腔体的第一下盒体1422将第一上盒体1420和第一下盒体1422隔开的第一横向过滤板1424、以及设置在第一下盒体1422内能够自由上下浮动的第一浮体1426。具体而言,第一横向过滤板1424上设置有多个小孔,而第一下盒体1422的底部同样也设置有多个小孔。如上所述,第一过滤板14与第一上盒体1420相接的部分设置有多个小孔,从而使第一容器10内的油和汤渗漏进入第一上盒体1420。第二漏板槽144具有与第一漏板槽142同样的结构,也具有空腔的盒体结构,其包括作为上部空腔的第二上盒体1440、作为下部腔体的第二下盒体1442将第二上盒体1440和第二下盒体1442隔开的第二横向过滤板1444、以及设置在第二下盒体1442内能够自由上下浮动的第二浮体1446。体而言,第二横向过滤板1444上设置有多个小孔,而第二下盒体1442的底部同样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餐厨垃圾剩饭菜、油、汤分离装置,其包括第一容器、第二容器、封盖在所述第一容器和所述第二容器上的盖体、以及隔设在所述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之间的复合隔离件,所述餐厨垃圾剩饭菜、油、汤分离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容器内设置返水管系统和收容管系统,所述复合隔离件包括用于滤漏从所述第一容器进入到所述第二容器的汤油的设有小孔的第一过滤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容器内的用于汤水排放和溢流回水的返水管系统、设置在所述第二容器内的收油管系统,所述收油管系统包括软管、设置在所述软管顶端的浮体收油口以及设置所述软管末端的收油控制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餐厨垃圾剩饭菜、油、汤分离装置,其包括第一容器、第二
容器、封盖在所述第一容器和所述第二容器上的盖体、以及隔设在所述
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之间的复合隔离件,所述餐厨垃圾剩饭菜、油、汤
分离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容器内设置返水管系统和收容管系统,所述复合隔离件
包括用于滤漏从所述第一容器进入到所述第二容器的汤油的设有小孔的
第一过滤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容器内的用于汤水排放和溢流回水的返水
管系统、设置在所述第二容器内的收油管系统,所述收油管系统包括软
管、设置在所述软管顶端的浮体收油口以及设置所述软管末端的收油控
制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厨垃圾剩饭菜、油、汤分离装置,其特
征在于,与所述第一过滤板相连设置有第一漏板槽,所述第一漏板槽具
有第一上盒体、第一下盒体以及设在所述第一上盒体和所述第一下盒体
之间的第一横向过滤漏板、设在所述第一下盒体内的第一浮体,所述第
一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霞
申请(专利权)人:董广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