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水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1172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帮助墨水导流的墨水盒,包括壳体,上宽下窄的流体槽,多孔性物质,滤网,流体管及打印头。流体槽包括中央流体槽及两侧边流体槽,流体管包括中央流体管及两侧边流体管,这三个流体管分别连通三个流体槽和打印头。在三个流体槽中,每流体槽均安置多孔性物质。三个流体槽可分别储存三种不同颜色的墨水。滤网被安在流体槽与流体管间。位于侧边流体槽与侧边流体管间的滤网倾斜安置,使流体槽下方也构成上宽下窄的形状。(*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墨水盒,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帮助墨水导流的墨水盒。请参阅附图说明图1,其为美国专利第6,042,225号墨水盒10的示意图。墨水盒10包括有一壳体12,一流体槽23形成于壳体12内,三个多孔性物质26,三个滤网30,34,一中央流体管28,两侧边流体管32以及一打印头16。流体槽23包括有一中央流体槽22以及两侧边流体槽24,中央流体管28连接于中央流体槽22及打印头16之间,侧边流体管32连接于侧边流体槽24和打印头16之间。三个流体槽22,24是用来储存三种不同颜色的墨水,每个流体槽22,24均安置一多孔性物质26(例如海绵),其用来吸附储存墨水。滤网30,34被安置在流体槽22,24与流体管28,32之间用来过滤进入流体管28,32的墨水。多孔性物质26因毛细作用将墨水吸附在其细孔中,其功效相当于提供流体槽22,24内的墨水一负压,此负压克服流体槽22,24内墨水的重力,使流体管28,32内墨水的压力得以减轻。其主要目的是在防止打印头16内的墨水在非打印时不受控制地渗漏出打印头16而污染待打印物。不过,另一方面,多孔性物质的毛细作用提供的吸力如果太强,流体管28,32就无法提供足够的压力给打印头16,造成出墨困难影响打印。严重的话,甚至会造成墨水被锁在流体槽24内无法进入流体管32。换句话说,流体管28,32内墨水的压力必须维持在一适当范围,使得非打印时墨水不会渗漏出打印头16,而打印时墨水又能顺利自流体管28供应给打印头16。由于墨水盒10的两侧边流体槽24为上窄下宽(W3<W4)的形状,侧边流体槽24内的多孔性物质26的上端会被压迫而变得较紧密,使得流体槽24内的墨水有一被往上拉的趋势。此一往上的拉力变成一种阻力,造成打印时流体槽24内自上方往下方补充墨水的阻力增加,防碍打印时墨水的供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可帮助墨水导流的墨水盒,其上宽下窄的侧边流体槽使墨水自侧边流体槽上方往下方流动顺畅,解决现有技术在打印时墨水供应不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流体盒,其包括有一壳体,其包括有二侧板;一打印头,设于该壳体的底侧,用来将流体打印在文件上;以及一流体槽,形成于该壳体内,其与该打印头相连通,该流体槽内具有二向上外倾的斜板,用来将该流体槽分隔成一上宽下窄的中央流体槽及二侧边流体槽,该中央流体槽形成于该二斜板之间,而每一侧边流体槽形成于一斜板及一侧板之间;其中至少一侧板的内壁也是向上外倾,且其倾斜程度大于与其对应的斜板的倾斜程度以使该侧板与该斜板之间的侧边流体槽成为一上宽下窄的侧边流体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流体盒,其包括有一壳体,其包括有二侧板;一打印头,设于该壳体的底侧,用来将流体打印在文件上;一流体槽,形状于该壳体内,其与该打印头相连通,该流体槽内具有二向上外倾的斜板,用来将该流体槽分隔成一上宽下窄的中央流体槽及二侧边流体槽,该中央流体槽形成于该二斜板之间,而每一侧边流体槽形成于一斜板及一侧板之间;以及一上窄下宽的多孔性物质,置于一侧边流体槽中,用来吸收该侧边流体槽中的流体。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其中图1为现有墨水盒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墨水盒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请参阅图2,图2为本专利技术墨水盒50的示意图。墨水盒50包括有一壳体52,一流体槽63,三个多孔性物质66,三个滤网70,74,一中央流体管68及两侧边流体管72以及一打印头56。流体槽63由两斜板60分隔成一上宽下窄的中央流体槽62及两上宽下窄的侧边流体槽64。中央流体管68用来连通中央流体槽62和打印头56,侧边流体管72用来连通侧边流体槽64和打印头56。三个多孔性物质66(例如海绵)分别置于三个流体槽62,64中,用来吸附储存于三个流体槽62,64的墨水,且多孔性物质66为长方体。三个流体槽62,64可分别储存红色、绿色及蓝色的墨水。滤网70,74被安置在流体槽62,64与流体管68,72之间用来过滤进入流体管68,72的墨水。位于侧边流体槽64及侧边流体管72之间的滤网74倾斜安置,使得侧边流体槽64下方也构成一上宽下窄的形状。本专利技术因其流体槽62,64呈上宽下窄的形状,流体槽62,64下方比窄压迫多孔性物质66使其更紧密,使流体槽62,64内的流体有一被往下拉的趋势。此一往下的拉力变成一种助力,帮助流体槽62,64内的墨水向下供应至流体槽62,64底部及流体管68,72,使得流体管68,72内因供应打印头56消耗的墨水得到补充。形成本专利技术流体槽62,64为上宽下窄形状的方法,如图2所示,中央流体槽62可以由塑胶成型的拔模角形成(W5>W6),侧边流体槽64则在其侧壁54加一倾斜程度大于两斜板60的凸肋58以构成上宽下窄(W7>W8)的流体槽空间。另外,位于侧边流体槽64及侧边流体管72之间的滤网74为倾斜安置,使流体槽64下方也构成一上宽下窄(W9>W10)的形状。请参阅图3,图3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墨水盒的结构与图1墨水盒10相同,只置放于两侧边流体槽24的海绵82其形状为上窄下宽,上端的宽度为W13,下端的宽度为W14且上端的宽度W13小于下端的宽度W14(W13<W14)。为了达到与前一实施例所加的凸肋58同样的效果,海绵82下端宽度W14与侧边流体槽24下方宽度W4的差大于海绵82上端宽度W13与侧边流体槽24上方宽度W3的差(W14-W4>W13-W3)。使得侧边流体槽24下方的海绵压缩量(W14-W4)大于侧边流体槽24上方的海绵压缩量(W13-W3),其目的与前一实施例相同,也就是,不但流体管内墨水的压力得以维持在一适当范围,使得非打印时墨水不会渗漏出打印头,同时在打印时墨水又能顺利自流体管供应给打印头。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提供上宽下窄(W7>W8,W9>W10)的两侧边流体槽64(或上窄下宽的海绵82),造成侧边流体槽下方的海绵压缩量大于侧边流体槽上方的海绵压缩量,使墨水自侧边流体槽上方往下方流动顺畅,改善先前技术在打印时墨水供应不良的缺点。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专利技术专利的涵盖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流体盒,其包括有一壳体,其包括有二侧板;一打印头,设于该壳体的底侧,用来将流体打印在文件上;以及一流体槽,形成于该壳体内,其与该打印头相连通,该流体槽内具有二向上外倾的斜板,用来将该流体槽分隔成一上宽下窄的中央流体槽及二侧边流体槽,该中央流体槽形成于该二斜板之间,而每一侧边流体槽形成于一斜板及一侧板之间;其中至少一侧板的内壁也是向上外倾,且其倾斜程度大于与其对应的斜板的倾斜程度以使该侧板与该斜板之间的侧边流体槽成为一上宽下窄的侧边流体槽。2.如权利要求1的流体盒,其中该中央流体槽及该二侧边流体槽内置有多孔性物质,用来吸收流体。3.如权利要求1的流体盒,其另包括有一中央流体管,设于该中央流体槽及该打印头之间,用来连通该中央流体槽及该打印头。4.如权利要求3的流体盒,其另包括有一滤网,水平地设于该中央流体管的顶侧,用来过滤该中央流体槽传来的流体。5.如权利要求1的流体盒,其另包括有二侧边流体管,每一侧边流体管设于一侧边流体槽及该打印头之间,用来连通该侧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流体盒,其包括有:一壳体,其包括有二侧板;一打印头,设于该壳体的底侧,用来将流体打印在文件上;以及一流体槽,形成于该壳体内,其与该打印头相连通,该流体槽内具有二向上外倾的斜板,用来将该流体槽分隔成一上宽下窄的中央流体槽及二侧 边流体槽,该中央流体槽形成于该二斜板之间,而每一侧边流体槽形成于一斜板及一侧板之间;其中至少一侧板的内壁也是向上外倾,且其倾斜程度大于与其对应的斜板的倾斜程度以使该侧板与该斜板之间的侧边流体槽成为一上宽下窄的侧边流体槽。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怡仲许成伟
申请(专利权)人:国际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