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液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1103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可用于喷墨记录设备的一种储墨容器包括一腔,装在腔中的一多孔件,和进入与吸墨件接触的第一过滤件。该储液容器可拆卸的连到喷墨记录头上,第二过滤件安排在喷墨记录头的液体流道中。储液容器被构成这样,即在第一过滤件和第二过滤件之间的体积、每一过滤件的尺寸、压缩装在腔中的吸墨件条件,以及储液容器的内部结构均令人满意地符合预定条件。(*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是1993年7月30日提交的专利技术名称为“储液容器”的第93117390.6号申请的分案申请。本专利技术通常涉及到一种储液容器。更特别地是,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用于将储存液体用作记录设备如喷墨记录设备、“光电复印机”、传真机或类似设备上的记录媒介的储液容器。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主要包括上述类型储液容器的记录装置。另外,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其上装有上述类型记录装置的记录设备。进一步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外部液体充满上述类型的储液容器的方法。传统的液体喷射记录设备(以下称作喷墨记录设备)一般具有这样结构,即,将油墨从其上排出的记录头和与记录头相关的储墨段分开设置,它们作为单独构件相互远离地放在不同位置上,但是它们工作时需通过包括设置在两者内的供墨管的供墨系统使它们相互连接。由于在两构件间必须伸展一长供墨管,在具有上述结构的传统喷墨记录设备中配管是非常困难的,此外,在设备中易存在蒸发油墨或空气。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与本专利技术相同的设计人(teh)提出了一种记录头与储墨段相互成为一整体(盒)的喷墨记录设备,它公开在日本专利申请公报上,公开号为61-249757,63-22653以及63-275793。按照这些申请,避免了上述蒸发油墨和空气侵入的问题,同时这些申请的优点是,因为不需装配管道,任何无特殊技能的使用者均能容易地操作带储墨段的供墨系统。然而,当喷墨记录设备中油墨完全消耗至最后一滴油墨时,他或她需购买一新的记录头与储墨盒相互成一整体的盒,并要用新的墨盒换下用过的墨盒。实际上,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即,盒中油墨完全用尽了,尽管记录头还能运转一段时间,但不可避免地仍要用一新的记录头换下原记录头。在上述情况下,喷墨记录设备的使用者提出了许多要求,即他们确信记录头中高作用件如压电元件、硅晶片或类似件完全能有效地使用。为了满意地满足这些要求,设计人提出了在滑座上(on-carriage)型的喷墨记录设备,它包括相互成一整体的记录头和储墨盒,没有配管的任何必要,其中,记录头可完全用到其最后工作寿命为止,此外,当储墨盒用新的更换时,记录头可从储墨盒上拆下。用这种“在滑座上”型喷墨记录设备时,仅仅当储墨盒内无墨时才需反复更换新的储墨盒,而记录头要达到工作寿命结束时才更换。只要用喷墨记录设备打印普通文件,用单一记录头就能为几千张纸顺序地进行一系列记录工作,同时仅仅当储墨盒内无墨时才反复更换新的储墨盒。用“在滑座上”型喷墨记录设备时,由于当记录头工作寿命终了再也不能进行记录工作时,使用者需购买一新的记录头,所以用新的记录头才能重新开始记录工作。此外,在实际使用中,设计人在将储墨盒与记录头成为一整体方面做出了各种建议。由于在上述情况下作为个人计算机用的打印技术、硬件和软件一年比一年先进,每次打印均能既轻松又美观。从另一方面来说,赋予记录设备的待改进的通用性的性能得以增加了。尽管经常面临着这样的选择,即,是用染料基油墨还是颜料基油墨,这两种油墨的每一种还都是具有各自特点的。决定选用那种油墨是很困难的。换言之,要求使用者随意地作出选用那种型号油墨的决定。目前由于使用者增加了使用彩色打印的机会,所以这种倾向更加明显了。此外,期望实际使用中的各种型号的油墨的每一种都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上述事实大大地影响到储墨盒的设计。这样,存在着相应于所使用的每一种型号的油墨均必须准备一种储墨盒的问题。另一问题是相应于某种油墨的储墨盒存在着决定其最佳工作容量的问题。例如,在使用者频繁地进行记录工作时,希望使用者打印许多纸张时更换无油墨的储墨盒的更换次数减少。反之,每当使用者在进行记录工作中打印少量纸张时,使用含有大量油墨的储墨盒是不经济的。特别是,当在每次记录操作中消耗了小量油墨后,记录头要不工作很长时间时,墨中的挥发性物质从中蒸发,使彩色物质不利地转变。为此,每当记录操作不进行时,要求使用者更换储墨盒。所导致的结果是,对于储墨盒内留有的无用油墨,使用者白付了费用。在上述情况下,许多使用者要求提供一个结构简单、同时装有少量油墨的储墨盒。从另一方面来说,对于在每次记录操作时要打印大量纸张的使用者来说,需要准备一个在其限制的预定工作容量范围内装有尽可能多的油墨的储墨盒。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储墨盒生产成本很高,还是希望每次记录操作时的打印成本低。这里仅仅示出了解释当前趋向的一个例子,即,希望在将来,与喷墨记录设备有关的各种类型的先进技术得以发展。此外,可以预料相应于一共用记录头,每个储墨盒的结构可以是不同的。在喷墨记录设备上用可更换型储墨盒时,当由弹性材料模压成型的多孔吸墨件作为储墨盒内的存墨装置时,必须有一用来防止尘埃或类似杂质进入喷墨记录头的技术措施。然而,实际上,因为在每次记录操作期间多孔吸墨件会分离或剥落细小碎屑,因此必须在油墨流动通道上另外设置一过滤件,以防止细碎屑进入记录头。为此,可考虑将过滤器放在墨盒侧的方案。在这种情况下,过滤器应放在每个储墨盒上。这是因为如果过滤器仅仅设置在记录头侧,将产生尘埃或类似杂质沉积在过滤器上的现象,从而会造成在记录头运转周期终了之前过滤器塞满尘埃或类似物的情况。为了确保所设计的喷墨记录设备具有较小尺寸,很显然,需要储墨盒自身被设计得较小。为此,必须限定储墨盒的工作容量。然而,因为相应于预定的记录量记录头所消耗的油墨量是恒定的,它与喷墨记录设备的尺寸大小无关,所以,在假定储墨盒内无墨而需更换新的时,对于每个具有较小尺寸的储墨盒来说要求考虑储墨盒的成本。为了满足这一要求,要求尽可能地提高存储在储墨盒内的油墨的利用率。然而,为了满足上述要求,喷墨记录设备需要解决如下问题。具体地说,为了改进每次记录工作的可靠性,当储墨盒被一新的替换时,随时间积存在记录头内的空气(气泡)或进入流墨通道的空气(气泡)应当从油墨中除去。为此,驱动布置在喷墨记录设备中的泵,以将空气与从排墨孔排出的油墨一同抽除。与空气一同被泵抽出的额外量的油墨被无用地浪费掉了,因为它不可能用于记录工作。在传统的稍大尺寸的喷墨记录设备中,因为储墨盒就储墨量而论有一定的余量,所以当接通喷墨记录设备的动力源时,泵自动地每72小时一次地驱动,从而提高了每次记录工作的可靠性。此外,当喷墨记录设备相对每次泵操作所抽吸墨的容量及由泵导致的抽吸墨压力来说被设计得具有足够余量时,在喷墨记录设备的记录头和储墨盒内气泡能可靠地除去。然而,在具有较小存墨量的小尺寸储墨盒中,当进行上述同样的泵动作无用地浪费了大量油墨时,增加了更换无墨储墨盒的频率,使使用者要进行讨厌的困难的更换工作,同时伴随着的是运转费用的增加。这样,由将每个储墨盒设计得尺寸较小所获得的有效作用降低或减少了。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提议在每次泵动作时把与气泡一起泵出的无用墨量减为最小的方案。为了确保储墨盒能从打印机滑座上的记录头上拆下,在储墨盒上必须设置一阀机构,在储墨盒从记录头上拆下后,用阀机构快速地封闭流墨通道,从而防止油墨从储墨盒中泄漏。此外,一过滤器设置在位于阀机构下游侧的记录头上。当假设存墨段与过滤器之间的容积被称作阀空间,在某种原因下储墨盒与记录头相互几次地连接和脱开时,产生了阀空间侵入了气泡不好的现象,这将导致在将储墨盒连到记录头上后,所获得的每次记录工作都是不稳定的,此外,由于在某个记录工作中侵入了气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储墨盒(303),在它上面、在彼此不同位置处成形有一个大气进入口(340)和一个墨流出口(330),以便使墨能由所述墨流出口(330)输送到外边,所述储墨盒在其内装有一个由多孔材料制成的吸墨件(310),许多肋(164,201,371,372,373,374,501,601)沿所述储墨盒(303)的内壁形成,以便使通过所述大气进入口(340)进入的大气布满大气进入口(340)侧上的所述吸墨件(310)的一个表面,以及所述吸墨件(310)的至少一个侧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肋(164,201,371,372,373,374,501,601)设置得使大气从墨流出口侧的所述吸墨件(310)的一个表面上的所述大气进入口(340)连通至所述吸墨件(310)的所述表面的以墨流出口(330)为边界的一个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氏田敏彦山川浩二竹之内雅典须斧定之渡边显二郎长田虎近中岛一浩堤孝义久保田秀美小泷靖夫佃圭一郎佐藤阳平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