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手震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06682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2 08: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防手震模块,它包含:移动部、支撑部以及多个固定构件。移动部的一面设有多个第一磁性元件。支撑部的一面设有数量对应所述多个第一磁性元件的多个第二磁性元件,借由各个所述第一磁性元件相对各个所述第二磁性元件的磁性互斥,所述移动部是悬浮于所述支撑部上。多个固定构件连接所述移动部及所述支撑部的周缘,使所述移动部与所述支撑部间具有拉合力,且两者间维持在预定间距。借此,以达到降低移动部位移的摩擦力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手震模块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防手震模块,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降低位移摩擦力的防手震模块。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已习惯用拍照记录生活。凡是从事旅游、展覧或饮食聚会等活动时,无一不带着相机以记录每一时刻的美好。然而,拍照时往往因为拍照者手部的晃动,使得拍照时进入内部光学成像装置的光线偏移,而造成照片的成像品质不佳,而在想要重新拍照时,已错过最值得记录的一刻。请参阅图6,现有相机的防手震模块4大多是穿设多条导轴43(guide shaft)于移动部41与支撑部42之间,使移动部41可沿着导轴43与支撑部42于相对方向进行位移。然而,此些导轴43的设置上较为困难,需使用特别的机器将此些导轴43穿设于移动部41与支撑部42之间。此外,这些导轴的组装工序较多、成本也较高。请参阅图7,现有相机的防手震模块5的另一设计是设置多个滚珠53于移动部51与支撑部52之间,借由滚珠53使移动部51可相对支撑部52作径向位移以达到稳定光学影像的功效。然而,以此方式调整移动部51的径向位移时,滚珠53与移动部51及支撑部52的接触点皆会产生摩擦力,而使得移动部51的径向位移调整较不顺畅。再者,考虑到滚珠53的成型过程需为圆球形,在制程上的材料选择需为金属,制造成本较高。因此,相机于光学影像稳定装置的应用上受到极大的限制,此为现行极需克服的一大问题。综观前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思索并设计一种防手震模块,以针对现有技术的缺失加以改善,进而增进产业上的实施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手震模块,以解决已知技艺的防手震模块的滑动元件于位移时摩擦力较大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种防手震模块,它包含:移动部,其一面设有多个第一磁性元件;支撑部,其一面设有多个第二磁性元件,借由各个所述第一磁性元件相对各个所述第二磁性元件的磁性互斥,所述移动部是悬浮于所述支撑部上;以及多个固定构件,连接所述移动部及所述支撑部的周缘,以使所述移动部与所述支撑部间的距离维持在预定间距范围内。所述多个固定构件包含弹性元件,各个所述固定构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移动部的周缘,而各个所述固定构件的另一端则连接所述支撑部的周缘。所述的防手震模块,还包含多个引脚,所述多个引脚的轴向长度相等,且所述移动部具有所述多个第一磁性元件的一面还具有多个第一凹陷部,而所述支撑部具有所述多个第二磁性元件的一面还具有多个第二凹陷部,各个所述引脚的一端分别设置于各个所述第一凹陷部,而各个所述引脚的另一端则分别设置于各个所述第二凹陷部并可活动性地进行表面滑移。所述多个引脚的两端是呈球形或半球形,而所述多个第一凹陷部及所述多个第二凹陷部是呈方形或半菱形。所述的防手震模块,还包含至少一限位杆,且所述移动部还具有至少一限位孔,所述至少一限位杆的一端分别对应穿设于所述至少一限位孔中,且所述至少一限位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撑部。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再提出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手震模块,它包含:移动部,其一面设有多个第一凹陷部;支撑部,其一面设有多个第二凹陷部;多个固定构件,连接所述移动部及所述支撑部的周缘,使所述移动部与所述支撑部间具有拉合力;以及多个引脚,各个所述引脚的一端分别设置于各个所述第一凹陷部,而各个所述引脚的另一端则分别设置于各个所述第二凹陷部并可活动性地进行表面滑移,以借由所述多个引脚支撑所述移动部于所述支撑部上,使所述移动部与所述支撑部间的距离维持在预定间距范围。所述多个固定构件包含弹性元件,各个所述固定构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移动部的周缘,而各个所述固定构件的另一端则连接于所述支撑部的周缘。所述多个固定构件包含多个第一磁性元件以及多个第二磁性元件,所述多个第一磁性元件设于所述移动部的周缘,所述多个第二磁性元件设于所述支撑部的周缘,以借由各个所述第一磁性元件相对各个所述第二磁性元件的磁性相吸,使所述移动部与所述支撑部间具有所述拉合力。所述多个引脚的轴向长度相等,且所述多个引脚的两端是呈球形或半球形,而所述多个第一凹陷部及所述多个第二凹陷部是呈方形或半菱形。所述的防手震模块,还包含至少一限位杆,且所述移动部还具有至少一限位孔,所述至少一限位杆的一端分别对应穿设于所述至少一限位孔中,且所述至少一限位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撑部。承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防手震模块,其有益效果是:: (I)本专利技术的防手震模块可利用设置于移动部及支撑部上的磁性元件间的磁性相斥,将移动部悬浮于支撑部上,并借由多个固定构件将移动部维持于支撑部上的预定间距,以取代已知经由滚珠或导轴使移动部及支撑部进行相对移动的形式,使得移动部进行位移时,摩擦力可降低至最小,使其稳定光学影像的调整更为顺畅。(2)本专利技术的防手震模块可利用设置于移动部及支撑部上的磁性元件间的磁性相吸,将移动部拉合于支撑部上,并借由多个引脚将移动部支撑于支撑部上的预定间距,以取代已知经由滚珠或导轴使移动部及支撑部进行相对移动的形式,可简化防手震模块的组装工序及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防手震模块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防手震模块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二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防手震模块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防手震模块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防手震模块的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图6为现有的防手震模块的第一示意图。图7为现有的防手震模块的第二示意图。附图标号1、2、3、4、5:防手震模块;11、21、31、41、51:移动部;111、211、351:第一磁性元件;212,312:第一凹陷部;112、213、313:限位孔;12、22、32、42、52:支撑部;121、221、352:第二磁性元件;222、322:第二凹陷部;13、23、35:固定构件;14、24、34:限位杆;25、33:引脚;43:导轴;以及53:滚珠。【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仅以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可能的实施态样,然而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所欲保护的范畴,先予叙明。为利贵审查员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内容与优点及其所能达成的功效,兹将本专利技术配合附图,并以实施例的表达形式详细说明如下,而其中所使用的附图,其主旨仅为示意及辅助说明书之用,未必为本专利技术实施后的真实比例与精准配置,故不应就所附的附图的比例与配置关系解读、局限本专利技术于实际实施上的权利要求范围,先予叙明。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防手震模块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防手震模块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二示意图。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防手震模块I包含:移动部11、支撑部12、多个固定构件13以及至少一限位杆14。移动部11的一面设有多个第一磁性元件111以及至少一限位孔112。支撑部12的一面设有多个第二磁性元件121。各个固定构件13的一端连接移动部11的周缘,其另一端则连接支撑部12的周缘。至少一限位杆14的一端穿设于至少一限位孔112中,且至少一限位杆14的另一端连接于支撑部12。其中,固定构件13可为弹簧,但不限于此。在此须特别注意的是,防手震模块I借由各个第一磁性元件111相对各个第二磁性元件121的磁性互斥,使得移动部11悬浮于支撑部12上。此外,防手震模块I还借由这些固定构件13提供拉合力于移动部11及支撑部12间,使得移动部11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手震模块,其特征在于,它包含:移动部,其一面设有多个第一磁性元件;支撑部,其一面设有多个第二磁性元件,借由各个所述第一磁性元件相对各个所述第二磁性元件的磁性互斥,所述移动部是悬浮于所述支撑部上;以及多个固定构件,连接所述移动部及所述支撑部的周缘,以使所述移动部与所述支撑部间的距离维持在预定间距范围内。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1.08 TW 1021005061.一种防手震模块,其特征在于,它包含: 移动部,其一面设有多个第一磁性元件; 支撑部,其一面设有多个第二磁性元件,借由各个所述第一磁性元件相对各个所述第二磁性元件的磁性互斥,所述移动部是悬浮于所述支撑部上;以及 多个固定构件,连接所述移动部及所述支撑部的周缘,以使所述移动部与所述支撑部间的距离维持在预定间距范围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手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固定构件包含弹性元件,各个所述固定构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移动部的周缘,而各个所述固定构件的另一端则连接所述支撑部的周缘。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手震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多个引脚,所述多个引脚的轴向长度相等,且所述移动部具有所述多个第一磁性元件的一面还具有多个第一凹陷部,而所述支撑部具有所述多个第二磁性元件的一面还具有多个第二凹陷部,各个所述引脚的一端分别设置于各个所述第一凹陷部,而各个所述引脚的另一端则分别设置于各个所述第二凹陷部并可活动性地进行表面滑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手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引脚的两端是呈球形或半球形,而所述多个第一凹陷部及所述多个第二凹陷部是呈方形或半菱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手震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至少一限位杆,且所述移动部还具有至少一限位 孔,所述至少一限位杆的一端分别对应穿设于所述至少一限位孔中,且所述至少一限位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撑部。6.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资智李佳展林棋发
申请(专利权)人:华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