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自毁式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97339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1 0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自毁式注射器,该注射器包括护帽、针头、筒体、推杆和针头保护装置,所述针头包括针座和安装在针座上的针尖,护帽固定在针头上,针头通过针头保护装置安装在筒体的前端,带有○型圈活塞的推杆安装在筒体的中空内腔中,整体构成安全自毁式注射器;所述针头保护装置包括将注射针与筒体连接在一起的6:100鲁尔转接头、将针头接收在内部的保护臂、将针头保护装置定位的铰链和卡扣;所述铰链注塑连接在6:100鲁尔转接头上端外圆面和保护臂近侧端底面之间,使得所述保护臂相对于6:100鲁尔转接头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简单结构,易操作,在注射结束后对污染的针尖进行保护和完成自毁功能,防止再次刺伤人和注射器再次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自毁式注射器,该注射器包括护帽、针头、筒体、推杆和针头保护装置,所述针头包括针座和安装在针座上的针尖,护帽固定在针头上,针头通过针头保护装置安装在筒体的前端,带有○型圈活塞的推杆安装在筒体的中空内腔中,整体构成安全自毁式注射器;所述针头保护装置包括将注射针与筒体连接在一起的6:100鲁尔转接头、将针头接收在内部的保护臂、将针头保护装置定位的铰链和卡扣;所述铰链注塑连接在6:100鲁尔转接头上端外圆面和保护臂近侧端底面之间,使得所述保护臂相对于6:100鲁尔转接头转动。本技术简单结构,易操作,在注射结束后对污染的针尖进行保护和完成自毁功能,防止再次刺伤人和注射器再次使用。【专利说明】安全自毁式注射器
本技术涉及安全自毁式注射器,具体涉及一种带针头保护装置的安全自毁式注射器,尤其是能够防止注射器等医疗器械所使用的针头在使用后发生意外刺伤医护或者清洁人员及注射器再次使用。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大量使用和销售的仍然是传统一次性注射器,由于其不具备安全和自毁功能,特别是由于意外刺伤、非法回收、重复使用的现象难以禁绝,造成临床使用中的安全隐患,也给其后的无害化处理带来了问题。在医疗实践中,带有尖锐的针头的医疗器械使用得非常广泛,例如注射器、采血器等。这些医疗器械不仅是在医疗机构中由专业人员使用和处理,而且还常常由非专业人员在家庭中使用和处理。现有技术的多种一次性注射器大部分在拆开包装后,针头暴露在外,而注射完毕,针头同样暴露在外,很容易刺伤相关人员,给医护或者清洁人员收集处理造成非常大的困难,这种刺伤还可引起感染病菌;同时,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很容易被不法分子非法回收、重复使用。 为了防止意外刺伤的发生和再次使用,人们提出了使用后针头能够缩回的注射器。这种注射器虽然解决了容易扎伤医护人员手的问题,但这种注射器结构复杂,成本高,操作不灵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自毁式注射器,简单结构,易操作,安全环保,能够在注射结束后对污染的针尖进行保护和完成自毁,防止再次刺伤人和注射器再次使用。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该安全自毁式注射器包括护帽、针头、筒体、推杆和针头保护装置,所述针头包括针座和安装在针座上的针尖,护帽固定在针头上,针头通过针头保护装置安装在筒体的前端,带有〇型圈活塞的推杆安装在筒体的中空内腔中,整体构成安全自毁式注射器;所述的针头保护装置包括能够将注射针与筒体连接在一起的6:100鲁尔转接头、能够将针头接收在内部的保护臂、能够稳定地将针头保护装置定位在各种希望位置的铰链和卡扣;所述铰链注塑连接在6:100鲁尔转接头上端外圆面和保护臂近侧端底面之间,使得所述保护臂相对于所述6:100鲁尔转接头转动。其中,所述筒体前端锥头内腔至少对称成型两个弹性撑爪。其中,所述推杆由推杆前段经过渡段连接推杆后段组成,过渡段包括凸支撑架和凹支撑架,推杆前段的上部成型推拉圈,推拉圈的顶面圆心设注塑成一体的卡钩,卡钩头部成型与弹性撑爪相卡合的锥台,推拉圈的上段与下段之间设有安装〇型圈活塞的凹槽,推杆前段的底部中心注塑成型凸支撑架,推杆后段的顶部注塑成型凹支撑架,凸支撑架位于凹支撑架内经易断点注塑连接成整体推杆。其中,所述推杆上至少设四个易断点,易断点平行设置在推杆同轴的对称叶片上,易断点所在的凸支撑架的底平面与凹支撑架顶端的间隙和凸支撑架顶端与凹支撑架底端的间隙相等,间隙在各个易断点变形范围内。其中,所述推拉圈上段直径略小于注射器筒体内径,推拉圈下段直径等于注射器筒体筒口直径,推拉圈的顶面A为平面或为锥面,视注射器筒体顶端形状决定。其中,所述凹槽为方形或为弧形,凹槽的内径等于〇型圈活塞内径,凹槽的宽度等于〇型圈活塞线径,凹槽的深度略大于〇型圈活塞线径的一半。其中,所述〇型圈活塞由医用塑料或医用橡胶材料注塑而成,〇型圈活塞与筒体内壁之间通过〇型圈外环面密封,〇型圈外环面也可以为两道密封环或多道密封环。其中,所述6:100鲁尔转接头包括6:100鲁尔螺口接头和6:100鲁尔内圆锥接头。其中,所述铰链包括通过注塑形成的合页、弱化结构和V形弹片,合页对称分布在V形弹片两侧,合页与合页之间通过弱化结构注塑连接,V形弹片两端分别与6:100鲁尔转接头和保护臂通过弱化结构注塑连接,整体构成铰链,铰链和6:100鲁尔转接头、保护臂是一体的,或者说铰链是6:100鲁尔圆锥接头或者保护臂的一部分,其两端分别与6:100鲁尔转接头和保护臂固定的结合在一起。 其中,所述卡扣形成在所述保护臂的近侧端槽口上,槽口两对称上端端部沿径向内外扩张而形成突出的卡扣,当所述保护臂朝护帽的方向转动到一定位置时,卡扣所在的保护臂槽口在护帽外圆面的挤压下发生弹性变形,使卡扣14能越过护帽的外圆面而扣抱住护帽,防止保护臂在运输过程中随意转动,所述卡扣以可退出的方式结合,此时所述保护臂位于包装位置。本技术注射器使用前只需要朝远离护帽的方向稍加用力就可将保护臂推出,护帽退出卡槽;当沿着保护臂远离护帽的运动方向继续给保护臂施力时,如果该力足以克服V形弹片处于包装位置变形的阻力,所述保护臂能够沿着远离护帽的方向在V形弹片弹性恢复力的辅助下自动转动直到处于注射或抽液时的使用位置。其中,保护臂是截面大致为“U”字形的沿着纵向轴线延伸的臂状结构件,包括大U段和小U段,其中大、小U段之间以斜面圆滑过渡;大U段的内壁设有加强筋,小U段的槽口为斜面,同时小U段的两外侧横向轴线延伸形成有加强筋,加强筋增加了保护臂底面外壁作为力作用面的面积和强度,进一步还增加了摩擦以防滑;当保护臂转动到完全保护位置时,针头经过保护臂的开口进入到保护臂的内部,为了进一步保证针头不会从保护臂中脱离,保护臂还包括从小U段的内侧壁槽口沿槽底对角方向延伸一定距离形成的三个相反方向的倒刺构件,这三个倒刺构件沿着小U段的纵向布置,使得他们的“刺”交错相对,通过这种交错相对的布局,针很容易的引导进入三倒刺构件与小U段槽底的空间内,并被倒刺构件“钩”住,从而以不可退出的方式保持在该空间内,所述保护臂处于完全保护位置。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的卡钩结构更为简单,简化了模具的制造,能够更好的满足加工时的高度精密性,节省了成本。2、本技术的〇型圈活塞结构简单,减少了制作活塞的原材料成本及与药液接触面积,使活塞对药液的污染大大减少,产品更安全环保;并且与注射器筒体内壁的接触面相对较小,相应地与简体内壁间的摩擦阻力较小,使推杆推拉轻松。 3、本技术的推杆在注射时各个易断点受力均匀,同时变形,在变形范围内凸支撑架底平面与凹支撑架顶端、凸支撑架顶端与凹支撑架底端平面的端面相碰,各个易断点不会断裂,不会造成推液时易拉点提前断裂,注射完毕后推杆向后抽拔时,能够沿易断点拉断,使推杆无法再次使用,达到自毁。4、本技术的针头保护装置能够可靠地防止注射器等医疗器械使用后针头造成的意外刺伤事故,结构简单,成本低,普通注射器都可以通用,加装方便;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可以稳定地将保护臂定位在各种希望的位置。【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安全自毁式注射器包装未使用时的示意图,其中保护臂位于包装位置。图2是图1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安全自毁式注射器,其特征是:该安全自毁式注射器包括护帽(2)、针头(3)、筒体(4)、推杆(5)和针头保护装置(1),所述针头(3)包括针座(31)和安装在针座上的针尖(32),护帽固定在针头(3)上,针头(3)通过针头保护装置(1)安装在筒体(4)的前端,带有○型圈活塞(6)的推杆(5)安装在筒体(4)的中空内腔中,整体构成安全自毁式注射器;所述的针头保护装置(1)包括能够将针头(3)与筒体(4)连接在一起的6:100鲁尔转接头(11)、能够将针头接收在内部的保护臂(12)、能够稳定地将针头保护装置定位在各种希望位置的铰链(13)和卡扣(14);所述铰链(13)连接在6:100鲁尔转接头(11)上端外圆面和保护臂(12)近侧端底面之间,使得所述保护臂(12)能够相对于所述6:100鲁尔转接头(11)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小明
申请(专利权)人:淮安市恒春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