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机及洗衣机内筒限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196769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1 0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洗衣机及洗衣机内筒限位方法,其中,洗衣机包括:包括内筒和外筒,内筒设置有导磁部,沿外筒周向设置有磁体,磁体与导磁部之间产生磁力调节内筒悬浮的稳定性,保证整机稳定运转,无需设置配重块,有效减轻整机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洗衣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现有的滚筒洗衣机的内筒2由电机驱动转动,外筒I由两根弹簧3以及四个阻尼减震器4进行定位,在洗衣和甩干的过程中内筒产生的振动通过电机传到外筒,外筒的振动通过弹簧3和阻尼减震器4抵消,外筒I的上方设置有配重块5,配重块5起平衡作用,保证整机稳定运转。而设置配重块会加重整机的重量,不利于搬卸,且在长时间的振动下弹簧与阻尼减震器容易老化,可靠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减轻整机的重量,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一种洗衣机,包括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设置有导磁部,沿所述外筒的周向设置有磁体,所述磁体与导磁部之间产生磁力调节所述内筒悬浮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洗衣机内筒限位方法,在内筒设置导磁部,沿外筒的周向设置磁体,所述磁体通过与导磁部之间的磁力调节所述内筒悬浮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外筒设置磁体,内筒设置导磁部,通过该磁体与导磁部之间的磁力调节内筒悬浮的稳定性,实现整机的动平衡,从而保证整机稳定运转,无需设置配重块,有效减轻整机重量,可靠性较高。【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滚筒洗衣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洗衣机第一种实施例的正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洗衣机第一种实施例的左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洗衣机第二种实施例的正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洗衣机的磁体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附图或一种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元素和特征可以与一个或者更多个其他附图或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元素和特征相结合。应当注意,为了清楚目的,附图和说明中省略了与本专利技术无关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部件和处理的表示和描述。洗衣机实施例: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洗衣机,包括:内筒102和外筒101,内筒102设置有导磁部,沿外筒101的周向设置有磁体,磁体通过与导磁部之间的磁力调节内筒102悬浮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洗衣机为滚筒洗衣机。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洗衣机还包括用于支撑内筒102的轴承103,内筒102底部设置有支撑轴104,该支撑轴104的一端固定在内筒102底部圆心,另一端穿过外筒101与轴承103配合连接。轴承103可以为滚珠轴承,也可以为磁悬浮轴承,采用滚珠轴承可与支撑轴104紧密配合,稳定性强;采用磁悬浮轴承可实现内筒102无机械摩擦旋转,可以降低内筒102在运转过程中的噪音。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磁体设置于外筒101的开口端。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将整个内筒102作为导磁部,该导磁部米用导磁材料制成,该导磁材料可以为背铁。如图2所不,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磁体包括第一磁体105与第二磁体106,以滚筒洗衣机开口端面向用户为例,第一磁体105和第二磁体106沿外筒101的轴线对称设置于外筒101壁靠近外筒I开口的一端,第一磁体105和第二磁体106可设置在外筒101的外壁,也可设置在外筒101的内壁,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将第一磁体105和第二磁体106设置在外筒101的外壁,这样可以避免与洗涤水接触。第一磁体105与第二磁体106与外筒101的相对面为弧面,该弧面的弧度与外筒101相匹配,第一磁体105和第二磁体106与外筒101的外壁贴合。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磁体还包括第三磁体107和第四磁体(图中未示出),第三磁体107和第四磁体沿外筒101的轴线对称设置于外筒101壁且远离外筒101开口的一端,第三磁体107和第四磁体可设置在外筒101的外壁,也可设置在外筒101的内壁,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将第三磁体107和第四磁体设置在外筒101的外壁,这样可以避免与洗涤水接触。第三磁体107与第四磁体与外筒101的相对面为弧面,该弧面的弧度与外筒101相匹配。第一磁体105、第二磁体106、第三磁体107和第四磁体分别与内筒102的导磁部产生磁力使内筒悬浮,由于第一磁体105和第二磁体106设置在靠近外筒101开口的一端,第三磁体107和第四磁体设置在远离外筒101开口的一端,因此产生的磁力对应作用于内筒102的两端,能够有效地提高悬浮的稳定性。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4所不,磁体包括第五磁体108,第五磁体108设置在外筒101外壁靠近外筒开口端的正上方,第五磁体108与外筒101外壁的相对面为弧面,并与外筒101外壁贴合。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外筒101远离开口端的正上方还设有第六磁体,第六磁体与第五磁体108与导磁部产生的磁力作用于内筒102的两端,能够有效的提高悬浮的稳定性。如图5所示,磁体外围缠绕有线圈109。洗衣机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可通过磁体与导磁部之间的磁力使内筒102悬浮,当洗衣机处于工作状态时,内筒102中加入水和衣物,此时内筒102的重量增加,因此需要调节磁体与导磁部之间的磁力使内筒102保持悬浮。对线圈109通电产生电磁力,可加强磁体与导磁部之间的磁力,使处于工作状态下的内筒102悬浮,采用变频器对线圈109通电,可通过控制通电频率调节电磁力,使不同重量下的内筒102保持悬浮。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在内筒102上还套设有感应环110,感应环110设置在内筒的开口端,与磁体对应,感应环110用于加强磁体与次级感应部之间的磁力,感应环110优选为铝环。本实施例提供的洗衣机,外筒设置磁体,内筒设置导磁部,通过该磁体与导磁部之间的磁力调节内筒悬浮的稳定性,保证整机稳定运转,无需设置配重块,有效减轻整机重量,内筒在旋转时与外筒之间没有机械摩擦,能够有效减小洗衣机运转过程中的噪音。洗衣机内筒限位方法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洗衣机内筒限位方法包括:在内筒设置导磁部,沿外筒周向设置磁体,磁体通过与导磁部之间的磁力调节内筒悬浮的稳定性。内筒采用导磁材料制成,作为导磁部,磁体外围缠绕有线圈,在通电时可调节与导磁部之间的磁力。将磁体与导磁部对应设置,磁体设置于外筒外壁上方,洗衣机的状态包括工作模式和非工作模式,非工作模式即洗衣机内筒内未放置衣物和水,内筒质量较轻,这时通过磁体与导磁部之间的磁力使内筒悬浮;当洗衣机处于工作模式时,洗衣机内筒加入水和衣物,为线圈通电,加强磁体与导磁部之间的磁力使处于洗涤状态中的内筒悬浮。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请参考洗衣机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洗衣机内筒限位方法,外筒设置磁体,内筒设置导磁部,通过该磁体与导磁部之间的磁力调节内筒悬浮的稳定性,保证整机稳定运转,无需设置配重块,有效减轻整机重量,内筒在旋转时与外筒之间没有机械摩擦,能够有效减小洗衣机运转过程中的噪音。虽然已经详细说明了本专利技术及其优点,但是应当理解在不超出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改变、替代和变换。而且,本申请的范围不仅限于说明书所描述的过程、设备、手段、方法和步骤的具体实施例。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从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将容易理解,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使用执行与在此所述的相应实施例基本相同的功能或者获得与其基本相同的结果的、现有和将来要被开发的过程、设备、手段、方法或者步骤。因此,所附的权利要求旨在它们的范围内包括这样的过程、设备、手段、方法或者步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09/201310204170.html" title="洗衣机及洗衣机内筒限位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洗衣机及洗衣机内筒限位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洗衣机,包括内筒和外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设置有导磁部,沿所述外筒的周向设置有磁体,所述磁体与导磁部之间产生磁力调节所述内筒悬浮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摘要】
2012.12.29 CN 201210593493.5;2012.12.29 CN 20121051.一种洗衣机,包括内筒和外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设置有导磁部,沿所述外筒的周向设置有磁体,所述磁体与导磁部之间产生磁力调节所述内筒悬浮的稳定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洗衣机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内筒的轴承,所述轴承为磁悬浮轴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设置于所述外筒的开口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包括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所述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沿所述外筒的轴线对称设置于外筒壁且靠近外筒开口的一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还包括第三磁体和第四磁体,所述第三磁体和第四磁体沿所述外筒的轴线对称设置于外筒壁且远离外筒开口的一端。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翔劳春峰
申请(专利权)人:海尔集团技术研发中心海尔集团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