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氧型膜生物反应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92910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9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兼氧型膜生物反应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属于环保设备;旨在提供一种脱氮除磷效果好、无外排污泥的污水处理设备。它包括水箱;水箱(11)中有水解区(13)、兼氧区(15)、曝气区(17)和反应区(23),右侧的隔板(10)上有第二过水口(25)、中间的隔板(10)上有第一回流道(7)和第三过水口(26)、左侧的隔板(10)上有第一过水口(24)和第二回流道(19);兼氧区(15)中有曝气搅拌管(9),曝气区(17)中有曝气器(18)、第一浓缩区(6)和第一射流泵(4);反应区(23)中有膜组件(2)、曝气管(3)、第二浓缩区(20)、以及第二射流泵(21)。(*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兼氧型膜生物反应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属于环保设备;旨在提供一种脱氮除磷效果好、无外排污泥的污水处理设备。它包括水箱;水箱(11)中有水解区(13)、兼氧区(15)、曝气区(17)和反应区(23),右侧的隔板(10)上有第二过水口(25)、中间的隔板(10)上有第一回流道(7)和第三过水口(26)、左侧的隔板(10)上有第一过水口(24)和第二回流道(19);兼氧区(15)中有曝气搅拌管(9),曝气区(17)中有曝气器(18)、第一浓缩区(6)和第一射流泵(4);反应区(23)中有膜组件(2)、曝气管(3)、第二浓缩区(20)、以及第二射流泵(21)。【专利说明】兼氧型膜生物反应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环保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膜生物反应器是一种由膜分离单元与生物处理单元相结合的污水处理装置,已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中。由于膜生物反应器以好氧生化处理为主,在膜反应区及好氧区的污泥浓度较高,且以高溶解氧状态运行;因此仍需及时将排出的污泥另行处理。此外,目前的好氧型膜生物反应一体化设备无法实现脱氮除磷,需另行设置缺氧、厌氧设备,好氧区及膜反应区的混合液需外围设备回流至缺氧区、厌氧区才能达到脱氮除磷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脱氮除磷效果好、无外排污泥的兼氧型膜生物反应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水箱;水箱由三块隔板将其分隔为水解区、兼氧区、曝气区和反应区,水箱上有与水解区连通的进水管;在右侧的隔板上有将水解区与兼氧区连通的第二过水口、在中间的隔板上有将兼氧区与曝气区连通的第一回流道和第三过水口、在左侧的隔板上有将曝气区与反应区连通的第一过水口和第二回流道;兼氧区中有与风管连通的多根曝气搅拌管;曝气区中靠近水箱后壁的位置有由第一斜板隔离出来的第一浓缩区,该第一浓缩区中有与第一回流道位置对应的第一射流泵,第一斜板的另一侧有固定在曝气区中与风管连通的若干曝气器;反应区中靠近水箱前壁的位置有由第二斜板隔离出来的第二浓缩区,该第二浓缩区中有与第二回流道位置对应的第二射流泵,第二斜板的另一侧有固定在反应区中与出水管连通的膜组件,该膜组件的下方有与风管连通的多根曝气管。兼氧区中有多块呈交错分布的横隔板,各曝气搅拌管分别位于相邻的横隔板之间、且靠近水箱底部;曝气区中靠近第三过水口的位置有挡板,曝气器靠近水箱底部布置;第一过水口和第二过水口靠近水箱顶部及水箱后壁设置,第一回流道和第二回流道靠近水箱底部设置,第三过水口靠近水箱底部及水箱前壁设置。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以MBR(膜生物反应器)为主体,利用曝气空气推动污水在水箱中作内循环流动,从而可对污泥截留、实现在高污泥浓度条件下运行;另外,由于可通过控制曝气量的方式来调节水中的溶解氧浓度,因此可在兼氧条件下运行,并实现污泥的内源消化及脱氮除磷。【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去掉水箱顶部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A— A剖视图;图3是图1中的B— B剖视图;图4是图2中的C一C剖视图。图中:出水管1、膜组件2、曝气管3、第一射流泵4、第一斜板5、第一浓缩区6、第一回流道7、横隔板8、曝气搅拌管9、隔板10、水箱11、进水管12、水解区13、风管14、兼氧区15、挡板16、曝气区17、曝气器18、第二回流道19、第二浓缩区20、第二射流泵21、第二斜板22、反应区23、第一过水口 24、第二过水口 25、第三过水口 2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4所示:水箱11中有将其分隔为水解区13、兼氧区15、曝气区17和反应区23的三块隔板10,该水箱上固定有与水解区13连通的进水管12。位于右侧的那块隔板10上有将水解区13与兼氧区15连通的第二过水口 25,位于中间的那块隔板10上有将兼氧区15与曝气区17连通的第一回流道7和第三过水口 26,位于左侧的那块隔板10上有将曝气区17与反应区23连通的第一过水口 24和第二回流道19。兼氧区15中有靠近水箱底部设置、并与风管14连通的多根曝气搅拌管9。曝气区17中靠近水箱后壁的位置有通过第一斜板5隔离出来的第一浓缩区6,该第一浓缩区中有与第一回流道7位置对应的第一射流泵4,第一斜板5的另一侧有固定在曝气区17中靠近水箱底部设置、并与风管14连通的若干曝气器18 ;第一斜板5与水箱顶部之间有将第一浓缩区6与曝气区17连通的空隙,曝气区17通过第一浓缩区6、第一过水口 24与反应区23连通。反应区23中靠近水箱前壁的位置有通过第二斜板22隔离出来的第二浓缩区20,该第二浓缩区中有与第二回流道19位置对应的第二射流泵21,第二斜板22的另一侧有固定在反应区23中通过出水管I与高位水箱(图中未标示出)连通的膜组件2,该膜组件的下方有与风管14连通的多根曝气管3 ;第二斜板22与水箱低部之间有将第二浓缩区20与反应区23连通的空隙,该反应区通过第二浓缩区20、第二过水口 19与曝气区17连通。为了延长污水流程、改善处理效果,在兼氧区15中有多块呈交错分布、将该兼氧区分隔为S转折通道的横隔板8,各曝气搅拌管9布置在相邻的横隔板8之间。为了避免曝气区17中的污泥进入兼氧区15,在曝气区17中靠近第三过水口 26的位置固定有挡板16。为了进一步改善处理效果,第一过水口 24和第二过水口 25靠近水箱顶部及水箱后壁设置,第一回流道7和第二回流道19靠近水箱底部设置,第三过水口 26靠近水箱底部及水箱前壁设置。工作原理:污水从进水管12进入水解区13,经厌氧处理后通过第二过水口 25进入兼氧区15,经曝气处理后不仅能够使污水与活性污泥的充分混合、而且还能防止污泥沉淀;兼氧区15的污水由第三过水口 26进入曝气区17,经好氧处理过的污水漫过第一斜板5进入第一浓缩区6 ;在该第一浓缩区中沉淀后的高污泥浓度水由第一射流泵4经第一回流道7回流至兼氧区15,而该第一浓缩区中的澄清水由第一过水口 24进入反应区23 ;澄清水经膜组件2固液分离后通过出水管I流出,而沉积在反应区23底部的污泥从第二斜板22下方的空隙进入第二浓缩区20,然后由第二射流泵21通过第二回流道19回流至曝气区17。由此实现污泥的循环。【权利要求】1.一种兼氧型膜生物反应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水箱;其特征在于:水箱(11)由三块隔板(10)将其分隔为水解区(13)、兼氧区(15)、曝气区(17)和反应区(23),水箱(11)上有与水解区(13)连通的进水管(12);在右侧的隔板(10)上有将水解区(13)与兼氧区(15)连通的第二过水口(25)、在中间的隔板(10)上有将兼氧区(15)与曝气区(17)连通的第一回流道(7)和第三过水口(26)、在左侧的隔板(10)上有将曝气区(17)与反应区(23)连通的第一过水口(24)和第二回流道(19);兼氧区(15)中有与风管(14)连通的多根曝气搅拌管(9);曝气区(17)中靠近水箱后壁的位置有由第一斜板(5)隔离出来的第一浓缩区(6),该第一浓缩区中有与第一回流道(7)位置对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兼氧型膜生物反应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水箱;其特征在于:水箱(11)由三块隔板(10)将其分隔为水解区(13)、兼氧区(15)、曝气区(17)和反应区(23),水箱(11)上有与水解区(13)连通的进水管(12);在右侧的隔板(10)上有将水解区(13)与兼氧区(15)连通的第二过水口(25)、在中间的隔板(10)上有将兼氧区(15)与曝气区(17)连通的第一回流道(7)和第三过水口(26)、在左侧的隔板(10)上有将曝气区(17)与反应区(23)连通的第一过水口(24)和第二回流道(19);兼氧区(15)中有与风管(14)连通的多根曝气搅拌管(9);曝气区(17)中靠近水箱后壁的位置有由第一斜板(5)隔离出来的第一浓缩区(6),该第一浓缩区中有与第一回流道(7)位置对应的第一射流泵(4),第一斜板(5)的另一侧有固定在曝气区(17)中与风管(14)连通的若干曝气器(18);反应区(23)中靠近水箱前壁的位置有由第二斜板(22)隔离出来的第二浓缩区(20),该第二浓缩区中有与第二回流道(19)位置对应的第二射流泵(21),第二斜板(22)的另一侧有固定在反应区(23)中与出水管(1)连通的膜组件(2),该膜组件的下方有与风管(14)连通的多根曝气管(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鑫
申请(专利权)人:绿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