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191114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9 1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包括若干个电池组、若干个SECU子节点、MECU主节点和上位机,所述每个电池组由多节电池单元串联组成,并对应连接一个所述SECU子节点,所述若干个SECU子节点通过CAN总线与所述MECU主节点连接,所述MECU主节点通过通信接口与上位机进行数据交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池管理系统应用于光伏逆变、UPS等大量应用电池的场合,提高了BMS系统的电池监控数量、用户监控距离以及故障信息处理的响应速度。(*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包括若干个电池组、若干个SECU子节点、MECU主节点和上位机,所述每个电池组由多节电池单元串联组成,并对应连接一个所述SECU子节点,所述若干个SECU子节点通过CAN总线与所述MECU主节点连接,所述MECU主节点通过通信接口与上位机进行数据交换。本技术的电池管理系统应用于光伏逆变、UPS等大量应用电池的场合,提高了BMS系统的电池监控数量、用户监控距离以及故障信息处理的响应速度。【专利说明】电池管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BMS,即电池管理系统,其作为电池总成的控制部件,电池单体电压、电流及温度数据的采集作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功能,是电池是否出现过充或过放灯问题的重要判断依据,它的响应性、实时性、可靠性及安全性必须得到充分保证。现有的大多数BMS系统产品中,系统主要应用与车载电池的管理,但对于其他如光伏逆变器、UPS等需大量应用电池的场合,无法满足大数量的电池管理以及人机交互方面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用户监控距离和故障处理的响应速度且管理方便的电池管理系统。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若干个电池组、若干个SE⑶子节点、MECU主节点和上位机,所述每个电池组由多节电池单元串联组成,并对应连接一个所述SE⑶子节点,所述若干个SE⑶子节点通过CAN总线与所述ME⑶主节点连接,所述ME⑶主节点通过通信接口与上位机进行数据交换。上述结构中,所述ME⑶主节点还可与移动手机连接,当系统故障时由ME⑶主节点向移动手机发送故障警告信息。上述结构中,所述SE⑶子节点包括电源接口、电池采样接口、CAN通信接口、地址拨码接口和微处理器,所述电池采样接口与对应电池组内串联的多节电池单元分别连接,用于采集各节电池单元的电压、电流及温度信号,所述SECU子节点通过所述CAN通信接口与ME⑶主节点连接。上述结构中,所述MECU主节点包括电源接口、CAN通信接口、RS232接口和微处理器,所述ME⑶主节点的微处理器接收SE⑶子节点传输的数据信息并处理后,通过RS232接口传输到上位机并显示,所述上位机为PC机。上述结构中,所述ME⑶主节点还包括有无线通信模块,ME⑶主节点可通过无线的方式与PC机连接。上述结构中,还包括有一后台服务器,所述PC机通过以太网与所述后台服务器连接,该后台服务器用于储存MECU主节点向PC机传输的数据信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电池管理系统应用于光伏逆变、UPS等大量应用电池的场合,提高了 BMS系统的电池监控数量、用户监控距离以及故障信息处理的响应速度。【【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电池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SE⑶子节点的结构框图;图3为本技术ME⑶主节点的结构框图;图4为SE⑶子节点的电路图;图5为本技术CAN通信接口的电路图;图6为ME⑶主节点的电路图;图7为本技术RS232通信接口的电路图;图8为SE⑶子节点的电池采样接口电路图一;图9为SE⑶子节点的电池采样接口电路图二;图10为本技术无线通信模块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电池管理系统,它包括若干个电池组1、若干个SE⑶子节点2、ME⑶主节点3和上位机4,所述每个电池组由多节电池单元串联组成,并对应连接一个所述SE⑶子节点2,所述若干个SE⑶子节点2通过CAN总线与所述ME⑶主节点3连接,所述ME⑶主节点3通过通信接口与上位机4进行数据交换。较佳的,所述每个电池组包括8节电池单元,及每一个SE⑶子节点2可实时监控8节电池单元的电压、电流及温度信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ME⑶主节点3可以挂载100个SE⑶子节点2,即单个ME⑶主节点3组成的星型网络可以监控800节电池单元。其中,所述ME⑶主节点3还可与移动手机5连接,当系统中的电池单元出现异常故障时,MECU主节点3可以判别并通过手机短信向移动手机5发送故障警告信息,是用户得以及时的解决故障。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SE⑶子节点2包括电源接口、电池采样接口、CAN通信接口、地址拨码接口和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采用单片机STM8S208,其与电池采样接口连接;所述电池采样接口与对应电池组内串联的多节电池单元分别连接,其包括有电压电流采样接口(见图8)和温度采样接口(见图9),所述电压电流采样接口用于采集各节电池单元的电压、电流信号,其通过运放组成差分放大电路,将串联连接的电池组中的每一节电池单元的端电压缩小至0-3.0V范围提供给单片机STM8S208的10位AD引脚,单片机STM8S208进行AD转换将该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所述温度采样接口用于采集各节电池单元的温度信号,其是使用DS18B20温度采集芯片安装于电池单元上,通过3P端子连接SE⑶子节点2,SE⑶子节点2的单片机STM8S208通过单总线协议与该采集芯片通信获取电池温度信息,该温度采集芯片安装于电池线与电池端子的连接处,测量最真实的电池温度信息。所述SECU子节点2通过所述CAN通信接口与MECU主节点3连接,将采集到的所有电池信息集中发送给ME⑶主节点3进行数据处理。如图5所示,所述CAN通信接口由单片机STM8S208内部加强型CAN收发器及82c250芯片组成,82c250将单片机输出TTL电平转为差分电平提高其抗干扰能力及传输距离。该总线接口可挂载上百个子节点,将SECU及MECU组成网络,使用户得以访问总线上任一节点的信息。 如图3、图6和图7所示,所述ME⑶主节点3包括电源接口、CAN通信接口、RS232接口和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采用单片机STM8S208,定时向CAN总线上的各个SE⑶子节点2发送数据请求,得到SECU子节点2返回的采样数据信息,将数据信息处理后,通过RS232接口传输到上位机4并显示,所述上位机4为PC机。进一步的,如图10所示,所述ME⑶主节点3还包括有无线通信模块,ME⑶主节点3可通过无线的方式与PC机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可使用433M无线通信模块作为串口通信的冗余设计,MECU主节点3的单片机使用内部SPI通信模块驱动该外设模块,将CAN总线收集的信息汇聚后无线发送到PC机上。较佳的,本技术的电池管理系统还包括有一后台服务器6,所述PC机通过以太网与所述后台服务器6连接,该后台服务器6用于储存ME⑶主节点3向PC机传输的所有电池数据信息。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技术构成任何限制。【权利要求】1.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电池组、若干个SE⑶子节点、ME⑶主节点和上位机,所述每个电池组由多节电池单元串联组成,并对应连接一个所述SECU子节点,所述若干个SE⑶子节点通过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电池组、若干个SECU子节点、MECU主节点和上位机,所述每个电池组由多节电池单元串联组成,并对应连接一个所述SECU子节点,所述若干个SECU子节点通过CAN总线与所述MECU主节点连接,所述MECU主节点通过通信接口与上位机进行数据交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海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宝安任达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