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病防治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184526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3 14: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鱼病防治的方法,根据苦楝树的杀菌特性,采摘新鲜枝叶按667m2水用10—15kg叶分扎数捆挂、插在食场周围,3—4天换一次,用苦楝树新鲜树皮榨汁拌料饲喂,每公斤饵料需拌苦楝树树皮汁200ml,连用6天可将鱼体内95%以上的绦虫及其它虫幼虫杀死每公斤饵料需拌苦楝树树皮汁200ml,连用6天可将鱼体内95%以上的绦虫及其它虫幼虫杀死,而且苦楝树对人和家畜皆可用于药物适量使用,无毒无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根据苦楝树的杀菌特性,采摘新鲜枝叶按667m2水用10—15kg叶分扎数捆挂、插在食场周围,3—4天换一次,用苦楝树新鲜树皮榨汁拌料饲喂,每公斤饵料需拌苦楝树树皮汁200ml,连用6天可将鱼体内95%以上的绦虫及其它虫幼虫杀死每公斤饵料需拌苦楝树树皮汁200ml,连用6天可将鱼体内95%以上的绦虫及其它虫幼虫杀死,而且苦楝树对人和家畜皆可用于药物适量使用,无毒无害。【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适合于在养殖过程中有效的防治鱼病的发。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规淡水养殖鱼类,死亡率都非常高,目前对鱼病的防治主要是投放药物,这些药物效果不佳、成本高,而且均具有毒害残留,对人身体造成恶劣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该方法不仅工艺合理,制备简单,而且生产的产品质量好,投放合理,增强鱼体体质,提高成活率,效果好。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其特征在于:根据苦楝树的杀菌特性,采摘新鲜枝叶按667m2水用10 — 15kg叶分扎数捆挂、插在食场周围,3— 4天换一次,用苦楝树新鲜树皮榨汁拌料饲喂,每公斤饵料需拌苦楝树树皮汁200ml,连用6天可将鱼体内95%以上的绦虫及其它虫幼虫杀死。 本专利技术更加详细的技术方案是: 1、根据苦楝树的杀菌特性,采摘新鲜枝叶按667m2水用10 — 15kg叶分扎数捆挂、插在食场周围,3— 4天换一次,对治疗鱼虾细菌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效果很明显,它能迅速杀灭池水中的各种细菌和鱼体内的毛细线虫、头槽绦虫等,用于预防和治疗肠炎、出血病、白头白嘴病、隐鞭虫病、毛头鳋、车轮虫病等效果显著,而且能有效抑制水体中的有害病毒繁殖,保持水体理想的透明度,使光线射入量成倍增加,对提高水体中的含氧量,鱼、虾摄食量有很大帮助,从而能降低饵料系数,提高饲料的消化吸收,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养殖成本。2、到了 8、9月份,在水产养殖中常见的绦虫病、车轮虫病开始泛滥,用苦楝树新鲜树皮榨汁拌料饲喂,每公斤饵料需拌苦楝树树皮汁200ml,连用6天可将鱼体内95%以上的绦虫及其它虫幼虫杀死,而且苦楝树对人和家畜皆可用于药物适量使用,无毒无害。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方法合理,制备简单,生产的产品质量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这里所述实施例的方案,不限制本专利技术,本领域的专业人员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可以对其进行改进和变化,所述的这些改进和变化都应视为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和实质由权利要求来限定。其中的饵料市场有售。实施例1 1、根据苦楝树的杀菌特性,采摘新鲜枝叶按667m2水用IOkg叶分扎数捆挂、插在食场周围,3天换一次,对治疗鱼虾细菌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效果很明显,它能迅速杀灭池水中的各种细菌和鱼体内的毛细线虫、头槽绦虫等,用于预防和治疗肠炎、出血病、白头白嘴病、隐鞭虫病、毛头鳋、车轮虫病等效果显著,而且能有效抑制水体中的有害病毒繁殖,保持水体理想的透明度,使光线射入量成倍增加,对提高水体中的含氧量,鱼、虾摄食量有很大帮助,从而能降低饵料系数,提高饲料的消化吸收,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养殖成本。2、到了 8、9月份,在水产养殖中常见的绦虫病、车轮虫病开始泛滥,用苦楝树新鲜树皮榨汁拌料饲喂,每公斤饵料需拌苦楝树树皮汁200ml,连用6天可将鱼体内95%以上的绦虫及其它虫幼虫杀死,而且苦楝树对人和家畜皆可用于药物适量使用,无毒无害。实施例2 1、根据苦楝树的杀菌特性,采摘新鲜枝叶按667m2水用15kg叶分扎数捆挂、插在食场周围,4天换一次,对治疗鱼虾细菌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效果很明显,它能迅速杀灭池水中的各种细菌和鱼体内的毛细线虫、头槽绦虫等,用于预防和治疗肠炎、出血病、白头白嘴病、隐鞭虫病、毛头鳋、车轮虫病等效果显著,而且能有效抑制水体中的有害病毒繁殖,保持水体理想的透明度,使光线射入量成倍增加,对提高水体中的含氧量,鱼、虾摄食量有很大帮助,从而能降低饵料系数,提高饲料的消化吸收,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养殖成本。2、到了 8、9月份,在水产养殖中常见的绦虫病、车轮虫病开始泛滥,用苦楝树新鲜树皮榨汁拌料饲喂,每公斤饵料需拌苦楝树树皮汁200ml,连用6天可将鱼体内95%以上的绦虫及其它虫幼虫杀死,而且苦楝树对人和家畜皆可用于药物适量使用,无毒无害。实施例4 a鱼药:常规方法:132元(按平均每亩.每年计算)。本方法:13元(按现在平均每亩.每年用量计算(主要是光合细菌和绿水素等微生物制剂的用量) b池塘病发率:常规方法:7 —10批次/ 一个养殖周期(病种主要以出血病、烂腮病、肠炎病、打印病、脂肪肝、涤虫病、蛲虫病等因水质和饲料饲喂过多造成的各种病症) 本方法:0 — 2批次/ 一个养殖周期 c群体发病率:常规方法:50% — 70%左右/每个池塘(饲料投喂量过大,造成水体有机质含量严重超标,造成水中蓝绿藻大量繁殖,藻类组成比例严重失衡,使轮虫等迅速滋生,导致水体长期缺氧、富营养化严重,轻者造成鱼虾类经常缺氧浮头、不摄食,重者导致鱼虾突然大批死亡,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鱼类发病率高,各种鱼药使用频繁,造成水体药物毒性残留高,直接导致鱼类免疫力不足、活动力减弱、抗病力低下,到养殖中后期导致鱼虾大批死亡的现象经常发生,进而造成水体污染严重,形成恶性循环)。本方法:10%以下/每个池塘。(为配合修复水体环境和调节水质,在池塘边栽种水生植物和水面植物,对净化水体、调节水质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再有,为使水体生物物种成自然性的多样化特征,还投放黄鳝、蝌蚪、淡水小龙虾、河蟹、泥鳅等一系列北方特有品种和引进品种,这些品种在水体中不与鱼类正抢食物,而是以鱼类吃剩的残渣及排泄物、死鱼虾、草渣、枝角类藻类等自然饵料作为食物来源,这种自然的养殖模式,不仅能起到水体清道夫的作用,使水体透明度保持在25cm以上,还能间接调节水质,其中最大的特点就是不与鱼类争用水中的氧气,这样,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水体修复的良性循环)。【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根据苦楝树的杀菌特性,采摘新鲜枝叶按667m2水用10— 15kg分扎数捆挂、插在食场周围,3— 4天换一次,用苦楝树新鲜树皮榨汁拌料饲喂,每公斤饵料需拌 苦楝树树皮汁200ml,连用6天可将鱼体内95%以上的绦虫及其它虫幼虫杀死。【文档编号】A01K61/00GK103891636SQ201210587939【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9日 【专利技术者】孙茜 申请人:天津市凯润淡水养殖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鱼病防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苦楝树的杀菌特性,采摘新鲜枝叶按667m2水用10—15kg分扎数捆挂、插在食场周围,3—4天换一次,用苦楝树新鲜树皮榨汁拌料饲喂,每公斤饵料需拌苦楝树树皮汁200ml,连用6天可将鱼体内95%以上的绦虫及其它虫幼虫杀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茜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凯润淡水养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