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纹石斑雌鱼与七带石斑雄鱼杂交育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184123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3 14:28
一种云纹石斑雌鱼与七带石斑雄鱼杂交育种方法,属于海水鱼类育种技术领域,所述的方法包括亲本选择、亲本培育、人工授精和孵化;所述的亲本选择:选择4~5龄健康成熟云纹石斑雌鱼作为雌性亲本;选择5~6龄健康成熟七带石斑雄鱼作为雄性亲本;所述的亲本培育:雌雄亲本分别培育云纹石斑鱼亲本培育水温为12~26℃,七带石斑鱼亲本培育水温为8~26℃,盐度28~32‰,pH7.8~8.2,溶解氧≥5mg/L;本发明专利技术杂交培育方法通过温度调控、营养调控等技术手段,使两个品种的雌雄亲本性腺同步发育成熟,采用人工授精手段获得杂交后代,该杂交后代具有生长速度快、耐低温的优良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属于海水鱼类育种
,所述的方法包括亲本选择、亲本培育、人工授精和孵化;所述的亲本选择:选择4~5龄健康成熟云纹石斑雌鱼作为雌性亲本;选择5~6龄健康成熟七带石斑雄鱼作为雄性亲本;所述的亲本培育:雌雄亲本分别培育云纹石斑鱼亲本培育水温为12~26℃,七带石斑鱼亲本培育水温为8~26℃,盐度28~32‰,pH7.8~8.2,溶解氧≥5mg/L;本专利技术杂交培育方法通过温度调控、营养调控等技术手段,使两个品种的雌雄亲本性腺同步发育成熟,采用人工授精手段获得杂交后代,该杂交后代具有生长速度快、耐低温的优良特性。【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属于海水鱼类育种
,具体地涉及一种云纹石斑雌鱼与七带石斑雄鱼杂交育种技术。
技术介绍
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和七带石斑鱼(E.septemfasciatus)同属于鱼卢形目(Perciformes)、鳍科(Serranidae)、石斑鱼亚科(Epinephelinae)、石斑鱼属。云纹石斑鱼为暖温性中下层鱼类,主要分布于东海和南海,在石斑鱼类中属于生长速度较快的大型鱼种;七带石斑鱼为冷温性礁栖鱼类,主要分布在黄海和东海沿岸,是北方唯一一种冷温性名贵鱼类,具有个体大、耐低温、营养价值高等特点,是海水养殖的优良品种之一。将云纹石斑鱼雌性亲本与七带石斑鱼雄性亲本进行杂交,以期得到生长速度快、耐低温、抗逆性强的具有杂种优势的优良后代,为石斑鱼类遗传育种、品种选育提供基础。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云纹石斑鱼(早)与七带石斑鱼(? )杂交育种的报道,其他石斑鱼类中的远缘杂交,虽有成功案例,但都属于热带或亚热带品种,如棕点石斑鱼与鞍带石斑鱼的杂交(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2013年公开专利《棕点石斑鱼与鞍带石斑鱼的一种工厂化杂交育种方法》,可借鉴之处不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解决南、北方两个不同品种间的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问题,获得一种生长速度快于亲本、耐低温的优良杂交后代。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包括亲本选择、亲本培育、人工授精和孵化;所述的亲本选择:选择4~5龄健康成熟的云纹石斑雌鱼作为雌性亲本;选择5~6龄健康成熟的七带石斑雄鱼作为雄性亲本;所述的亲本培育:雌雄亲本分开培育,云纹石斑鱼亲本培育水温为12~26°C,七带石斑鱼亲本培育水温为8~26°C,盐度28~32%。,pH7.8~8.2,溶解氧≥5mg/L ;(1)亲本温度调控:a.从12月份开始,云纹石斑雌鱼亲本养殖水温从19°C逐渐降温至12°C再逐渐升温至16°C进行培育,培育至云纹石斑雌鱼性腺成熟;七带石斑雄鱼亲本从水温19°C逐渐降温至8°C再逐渐升温至16°C培育,培育至七带石斑雄鱼性腺成熟,升温和降温频率均每5天升高或降低rc ;b.至亲本选择后的次年4月份准备繁殖,云纹石斑鱼亲鱼从16°C升温至22°C进行培育,维持此温度不变;七带石斑鱼从16°C升温至19°C进行培育,保持此温度不变,升温频率每5天升高1°C ;(2)亲本营养强化:于亲本选择后的次年I月份开始进行营养强化,将强化剂黏附在配合饲料中,增加投饵量至鱼体质量的2~3% ;所述的人工授精:轻压催产后的云纹石斑鱼雌鱼腹部,将挤出的成熟卵子放入塑料容器中,再轻压七带石斑雄鱼腹部,将挤出的成熟精液挤入盛有云纹石斑鱼卵子的容器中,精卵数量比按照5~IOml:1000g比例,搅拌均匀后迅速加入过滤海水,静置15min后加入新鲜海水冲洗受精卵2~3次,静置分离20min后,取上浮受精卵放入孵化池中孵化;所述的孵化:受精卵孵化条件为水温21~22.5°C,盐度28~30,pH8~8.1,孵化密度为2万粒受精卵/m3,微充气,流水孵化30小时,仔鱼孵化即将出膜,此时收集上浮卵移至仔稚幼鱼的培育池中培育。进一步,在人工授精之前为了获得较多的精子和卵子,对云纹石斑鱼雌鱼和七带石斑雄鱼进行催产,具体方法为:a.于亲本选择后的次年5月份开始挑选腹部明显膨胀的云纹石斑鱼雌鱼亲本进行催熟、催产,水温维持在22°C,所用催产激素剂量为:500IU/kg鱼体质量的HCG+20ug/kg鱼体质量的LRH-A3,用0.9%的生理盐水溶解,一次性进行催产,催产部位为背部肌肉,效应时间约为48小时左右;b.挑选挤压腹部后可排出成熟精液的七带石斑鱼雄鱼亲本进行催产,水温维持19 °C ;所用催产激素剂量为:200~300IU/kg鱼体质量的HCG+3~5ug/kg鱼体质量的LRH-A3,其余操作方法与步骤a相同。本专利技术与其他海水鱼类育种方法的不同之处和有益效果如下:1、云纹石斑鱼为南方暖温性中下层鱼类,个体大、生长速度快,七带石斑鱼为北方冷温性礁栖鱼类,耐低温、营养价值高,两个品种存在着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本专利技术杂交培育方法通过温度调控、营养调控等技术手段,使两个品种的雌雄亲本性腺同步发育成熟,采用人工授精手段获得杂交后代,该杂交后代该杂交后代具有生长速度快、耐低温的优良特性。2、对亲本培育的水温进行调控,温度先降低后升高,亲鱼冬季经历低温期,可提高卵子和精子质量,提闻受:精率,并将未本繁殖时间控制在每年5~6月间。3、进行营养强化时,将强化剂黏附在配合饲料或添加在其他饵料中,可保证强化剂随饵料被亲鱼吞食,并且增加投喂鱿鱼、虾、海水螺旋藻、维生素C和维生素E,加大投饵量至鱼体质量的3%。【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是:将具备不同生物学特性、生活在不同海域的石斑鱼鱼种亲本,进行远缘杂交,染色体核型同为2n = 48t,具备了杂交的细胞学基础。云纹石斑鱼(早)与七带石斑鱼(? )杂交后可正常受精,且仔、稚、幼鱼能够正常生长,说明云纹石斑鱼(早)与七带石斑鱼(? )两亲本相容性较好,从而获得具有优良特性和性状的组合,采用亲鱼培育的温度调控,并对亲鱼进行营养强化,是保证其双亲和产生的后代(受精卵、仔稚幼鱼)具备健康体质、正确表达其优良特性,甚至出现超亲代优良性状的杂交后代。下面通过实施例详述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受实施例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一种,包括亲本选择、亲本培育、人工授精和孵化;I)亲本选择:本实验于2010年12月进行,选择4~5龄体型正常、无病害、活力强的健康成熟云纹石斑雌鱼作为雌性亲本,平均体长46cm,平均体重4.1kg ;选择5~6龄体型正常、无病害、活力强的健康成熟七带石斑鱼作为雄性亲本,平均体长48cm,平均体重4.2kg ;2)亲本培育:a.雌雄亲本分别置于不同亲鱼培育池内培育,培育池为面积35m2的长方形水泥池,鱼池四角取圆,池底池壁光滑,池深1.5m,水深1.1~1.2m,每池放养50~100尾;b.云纹石斑雌鱼亲本培育水温为12~26°C,七带石斑雄鱼亲本培育水温为8~26。。,盐度 28 ~32%。,ρΗ7.8 ~8.2,溶解氧≥ 5mg/L ;c.以新鲜或冰冻始鱼、鲅鱼及小杂鱼为馆料,每周投喂3次,每次投馆量为鱼体质量的1% ;(I)亲本温度调控:a.对亲本培育的水温进行调控,将亲本繁殖时间控制在次年5~6月间。方法为:从2010年12月份开始,云纹石斑雌鱼亲本养殖水温从19°C逐渐降温至12°C再逐渐升温至16°C进行培育,培育至云纹石斑雌鱼性腺成熟;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云纹石斑雌鱼与七带石斑雄鱼杂交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亲本选择、亲本培育、人工授精和孵化;所述的亲本选择:选择4~5龄健康成熟的云纹石斑雌鱼作为雌性亲本;选择5~6龄健康成熟的七带石斑雄鱼作为雄性亲本;所述的亲本培育:雌雄亲本分开培育,云纹石斑鱼亲本培育水温为12~26℃,七带石斑鱼亲本培育水温为8~26℃,盐度28~32‰,pH7.8~8.2,溶解氧≥5mg/L;(1)亲本温度调控:a.从12月份开始,云纹石斑雌鱼亲本养殖水温从19℃逐渐降温至12℃再逐渐升温至16℃进行培育,培育至云纹石斑雌鱼性腺成熟;七带石斑雄鱼亲本从水温19℃逐渐降温至8℃再逐渐升温至16℃培育,培育至七带石斑雄鱼性腺成熟,升温和降温频率均每5天升高或降低1℃;b.至亲本选择后的次年4月份准备繁殖,云纹石斑鱼亲鱼从16℃升温至22℃进行培育,维持此温度不变;七带石斑鱼从16℃升温至19℃进行培育,保持此温度不变,升温频率每5天升高1℃;(2)亲本营养强化:于亲本选择后的次年1月份开始进行营养强化,将强化剂黏附在配合饲料中,增加投饵量至鱼体质量的2~3%;所述的人工授精:轻压催产后的云纹石斑鱼雌鱼腹部,将挤出的成熟卵子放入塑料容器中,再轻压七带石斑雄鱼腹部,将挤出的成熟精液挤入盛有云纹石斑鱼卵子的容器中,精卵数量比按照5~10ml:1000g比例,搅拌均匀后迅速加入过滤海水,静置15min后加入新鲜海水冲洗受精卵2~3次,静置分离20min后,取上浮受精卵放入孵化池中孵化;所述的孵化:受精卵孵化条件为水温21~22.5℃,盐度28~30,pH8~8.1,孵化密度为2万粒受精卵/m3,微充气,流水孵化30小时,仔鱼孵化即将出膜,此时收集上浮卵移至仔稚幼鱼的培育池中培育。...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超李炎璐翟介明李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