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医疗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82829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3 1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医疗床,包括医疗床体(1)和支撑医疗床体(1)的支撑装置(2),所述支撑装置(2)包括与医疗床体(1)前部相连的两个升降立柱(3)、与医疗床体(1)后部相连的至少一个升降立柱(3)以及承载所述升降立柱(3)的底座(4),所述升降立柱(3)上端通过万向节(5)与所述医疗床体(1)相连,所述升降立柱(3)下端通过抱箍(6)安装在底座(4)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的电动医疗床,不仅整体可以进行升降以调整所需的高度,头部和尾部也能进行升降,在前部设有两个升降立柱,能进行左右侧翻,进一步使患者以不同的体位适应不同的医疗检查项目,舒适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医疗床,包括医疗床体(1)和支撑医疗床体(1)的支撑装置(2),所述支撑装置(2)包括与医疗床体(1)前部相连的两个升降立柱(3)、与医疗床体(1)后部相连的至少一个升降立柱(3)以及承载所述升降立柱(3)的底座(4),所述升降立柱(3)上端通过万向节(5)与所述医疗床体(1)相连,所述升降立柱(3)下端通过抱箍(6)安装在底座(4)上。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的电动医疗床,不仅整体可以进行升降以调整所需的高度,头部和尾部也能进行升降,在前部设有两个升降立柱,能进行左右侧翻,进一步使患者以不同的体位适应不同的医疗检查项目,舒适性好。【专利说明】电动医疗床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床,尤其涉及一种电动的医疗床。
技术介绍
在医院中,病人就医需要躺下来,尤其是一些危重病人、受伤病人、住院病人或需要特殊检查的病人,因此医疗床就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是简单床了,必须是可以升降或自由调节的医疗床。在医疗检查中,有多种项目需要患者躺在医疗床上进行,其中检查项目包括头部、颈部、胸部、臀部、腿部,为配合医生的操作,患者需要以不同的体位躺在医疗床上,以及在病人进食时需要上半身坐起来的时候,那么医疗床有升降和翻转的功能就显得尤其重要,可以进行头部和尾部的升降,以及左右侧身的动作。现有的医疗床多为平板床,为满足病员清洗、擦身、上药的需要,利用枕垫将头部或者臀部垫高来抬高患者的头部、腹部或下肢,甚至很多还通过人工将病人扶起,以便进行治疗、护理,其存在以下问题:1、通过人工扶起或者枕垫垫高,操作麻烦,而且在面对病人不能随意被移动的情况下,这样的方式很不安全;2、左右侧翻的时候只能通过人工操作,安全性不好,且工作量大,实用性差;3、在检查过程中,患者为了调整身体姿势以取得更好的舒适性,可调节性差,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甚至还会受伤,从而舒适性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进行升降且能平稳地进行左右侧翻使患者以不同的体位适应不同的医疗检查项目,舒适性好的电动医疗床。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种电动医疗床,包括医疗床体和支撑医疗床体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与医疗床体前部相连的位于两侧的两个升降立柱、与医疗床体后部的中间位置相连的至少一个升降立柱以及承载所述升降立柱的底座,所述升降立柱上端自由端通过万向节与所述医疗床体相连,所述升降立柱下端固定端通过抱箍安装在底座上;侧翻时,所述前部的一个升降立柱与后部的升降立柱一同下降并通过万向节使医疗床体向一侧侧翻,所述前部的另一个升降立柱配合支撑医疗床体。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包括外壳和支撑架一,所述抱箍通过连接件与支撑架一相连。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立柱包括呈滑动配合的内管、外管、用于驱动内管、外管相对滑动的滑动装置以及驱动装置,所述的外管下端套装在所述的抱箍内。进一步的,所述抱箍为与外管相匹配的管状体,所述抱箍沿长度方向设有开口,所述抱箍外表面且在开口位置的两侧设有紧固条,在所述紧固条上设有安装孔,通过紧固件穿入到紧固条上设有的安装孔内,将所述抱箍与升降立柱紧固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抱箍外圆周还设有若干的加强筋。进一步的,所述医疗床体包括前板、中板、后板以及支撑所述前板、中板和后板的支撑架二,所述前板通过前推杆相对中板进行升降,所述后板通过后推杆相对中板进行升降。进一步的,所述万向节安装在支撑架二上,所述内管上端自由端的端部通过紧固件与所述万向节相连。进一步的,所述前推杆一端连接在前板,另一端连接在支撑架二 ;所述后推杆一端连接在后板,另一端连接在支撑架二。进一步的,在所述医疗床体的前板和后板的两侧分别设有护栏,所述护栏可活动连接在医疗床体的侧部上。本技术取得如下的有益效果:(1)在医疗床体前部设有两个升降立柱、后部设有至少一个升降立柱,并且所述升降立柱上端通过万向节与所述医疗床体相连,这样使得该医疗床能实现升降的功能;通过调整所述前部的一个升降立柱与后部的升降立柱的下降,并在万向节的作用下,使医疗床体向一侧侧翻,所述前部的另一个升降立柱配合支撑医疗床体,这样医疗床体能平稳地进行侧翻,完成患者上身的医疗检查项目。(2)所述升降立柱下端通过抱箍固定安装在底座上,而不是将升降立柱直接固定在底座上,保护了升降立柱的整体性,升降立柱没有被破坏,灰尘、杂质等不易流入到升降立柱中,提高了升降立柱的耐用性,增加了升降立柱的使用寿命,而且通过抱箍固定,提高了升降和翻转过程中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医疗床的质量。(3)人体前部位于的前板通过前推杆能进行升降,人体后部位于的后板通过后推杆能进行升降,即通过调整前推杆使得头部进行升降,完成患者上身的医疗检查项目;通过调整后推杆使得后部进行升降,完成患者上身的医疗检查项目,代替了传统中为适应不同的医疗检查项目所采用的方式,操作方便、简单。(4)在所述医疗床体的前板和后板的两侧分别设有护栏,保护病人在翻身过程中不易从医疗床上掉落,增加了医疗床的安全性,而且所述护栏可活动连接在医疗床体的侧部上,在不需要的时候可以将所述护栏转动一定角度使其位于医疗床体侧部的下方,实用性好。(5)在所述抱箍外圆周设有若干的加强筋,增加了抱箍的承载力,使得医疗床的牢固性和稳定性更好。【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电动医疗床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电动医疗床去除底座实施例的结构意图;图3为本技术医疗床体的爆炸图;图4为本技术升降立柱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抱箍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抱箍与支撑架一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6所示,一种电动医疗床的实施例,包括医疗床体I和支撑医疗床体I的支撑装置2,所述支撑装置2包括与医疗床体I前部相连的两个升降立柱、与医疗床体I后部相连的至少一个升降立柱以及承载所述升降立柱的底座4,在本实施例中,医疗床体I后部相连的升降立柱为一个,所述升降立柱上端通过万向节5与所述医疗床体I相连,所述升降立柱下端通过抱箍6安装在底座4上。医疗床体I在驱动升降立柱升降的作用下能进行高度的调节,医疗床体I整体进行升降,根据需要,可任意设置所需的高度。在本实施例中,医疗床体I前部相连的升降立柱分别为升降立柱一 34和升降立柱二 35,与医疗床体I后部相连的一个升降立柱为升降立柱三36,左侧翻时,控制所述前部的左侧的升降立柱一 34与后部的升降立柱三36 —同下降,由于升降立柱一 34和升降立柱三36的上端设有万向节5,在下降过程中使医疗床体I向左侧侧翻,所述前部的升降立柱二 35配合支撑医疗床体1,起到支撑的作用;右侧翻时,控制所述前部的右侧的升降立柱二 35与后部的升降立柱三36 —同下降,由于升降立柱二 35和升降立柱三36的上端设有万向节5,在下降过程中使医疗床体I向左侧侧翻,所述前部的升降立柱一 34配合支撑医疗床体I,起到支撑的作用,这样在侧翻时,能平稳地进行侧翻,稳定性好。进一步地,所述底座4包括外壳41和支撑架一 42,如图4所示,所述升降立柱包括呈滑动配合的内管31、外管32、用于驱动内管31、外管32相对滑动的滑动装置以及驱动装置33,所述驱动装置33安装在所述外管32的下端端部并位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医疗床,包括医疗床体(1)和支撑医疗床体(1)的支撑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2)包括与医疗床体(1)前部相连的位于两侧的两个升降立柱、与医疗床体(1)后部的中间位置相连的至少一个升降立柱以及承载所述升降立柱的底座(4),所述升降立柱上端自由端通过万向节(5)与所述医疗床体(1)相连,所述升降立柱下端固定端通过抱箍(6)安装在底座(4)上;侧翻时,所述前部的一个升降立柱与后部的升降立柱一同下降并通过万向节(5)使医疗床体(1)向一侧侧翻,所述前部的另一个升降立柱配合支撑医疗床体(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仁昌陆小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捷昌线性驱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