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听诊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77222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2 1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听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听诊器的听诊头,包括听诊头,所述听诊头上设有若干个相互独立的吸盘,吸盘的吸附口与听诊头的听诊面处在同一平面上,所述若干个吸盘均单独连通有独立的气囊,所述气囊分别设置在所述听诊头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吸盘的吸附口与听诊头的听诊面处在同一平面上,若干个吸盘均单独连通有独立的气囊,当挤压各个气囊时,能够使吸盘内形成负压而吸附在人体表面,并能够连带听诊头吸附在人体表面;另外,由于吸盘为若干个且相互独立地设置,因此各个吸附口可以在多个不同位置吸附在人体表面,有效避免了由于单个吸盘漏气或吸附不稳等情况而导致吸附功能失效,因此实现了良好的吸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听诊
,尤其涉及一种听诊器的听诊头,包括听诊头,所述听诊头上设有若干个相互独立的吸盘,吸盘的吸附口与听诊头的听诊面处在同一平面上,所述若干个吸盘均单独连通有独立的气囊,所述气囊分别设置在所述听诊头上。本技术通过吸盘的吸附口与听诊头的听诊面处在同一平面上,若干个吸盘均单独连通有独立的气囊,当挤压各个气囊时,能够使吸盘内形成负压而吸附在人体表面,并能够连带听诊头吸附在人体表面;另外,由于吸盘为若干个且相互独立地设置,因此各个吸附口可以在多个不同位置吸附在人体表面,有效避免了由于单个吸盘漏气或吸附不稳等情况而导致吸附功能失效,因此实现了良好的吸附效果。【专利说明】一种听诊器
本技术涉及听诊
,尤其涉及一种听诊器的听诊头。
技术介绍
听诊器,是内外妇儿医师最常用的诊断用具,是医师的标志,现代医学即始于听诊器的专利技术。听诊器自从被应用于临床以来,外形及传音方式有不断的改进,但其基本结构变化不大,主要由拾音部分(胸件),传导部分(胶管)及听音部分(耳件)组成,其中,拾音部分一般为置放在人体表面的听诊头,而常用的听诊头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钟形听诊头,另一种是扁形听诊头,扁形听诊头常用于听诊高音调杂音大小,而扁形听诊头有一层膜,将频率小于200Hz的低频声音滤除掉,使之对高频音响更敏感。使用时,须用力将它贴于人体上。扁形听诊头可以做得比钟形听诊头大,因而扁形听诊头的音量比钟形听诊头强。但是,由于扁形听诊头在使用时往往需要医生用手指挤压才能贴附于病人皮肤上,因此使用时不太方便、容易造成手部的疲劳,不利于医生长时间进行诊断工作;另一方面,由于医生需要时刻挤压听诊头,医生本人的心脏跳动、以及手部肌肉的细微颤动都会通过手部传导到听诊头,因此会影响听诊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听诊头能吸附在人体上,并且吸附效果好的听诊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听诊器,包括听诊头,所述听诊头上设有若干个相互独立的吸盘,吸盘的吸附口与听诊头的听诊面处在同一平面上,所述若干个吸盘均单独连通有独立的气囊,所述气囊分别设置在所述听诊头上,当听诊头贴附在人体表面时,吸盘的吸附口与听诊头的听诊面一同贴附在人体表面,再通过挤压各个与吸盘接通的气囊,使得吸盘内形成负压而吸附在人体表面,因此能够连带听诊头吸附在人体表面,另外,由于吸盘为若干个且相互独立地设置,因此各个吸附口可以在多个不同位置吸附在人体表面,有效避免了由于单个吸盘漏气或吸附不稳等情况而导致吸附功能失效,因此实现了良好的吸附效果。由于人体表面有弧度,并非一个平面,听诊头的听诊面面积越大,越不利于整个听诊面贴合在人体表面,因此听诊头听诊面的面积不宜太大,如果吸盘位于听诊面的外周,无疑就增大了贴合面积,难以保证所有的吸盘都能够同时吸附在人体表面,所以,优选地,所述吸盘的吸附口位于听诊头的听诊面内,因此在听诊面贴合在人体表面的情况下,就能够保证所有的吸盘能够吸附在人体表面,并且,吸盘的吸附口环绕在听诊面的周边,一方面使得听诊头周边各个部分的吸附力均匀,保证听诊头吸附在人体上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听诊头的完整性很重要,如果内部尤其是中部被挖空过多,会影响声波的传导效果,从而直接影响听诊头的听诊效果,因此,吸盘环绕分布在听诊头听诊面的周边,保证了听诊头中部的完整性,直接保证了听诊头的听诊效果。优选地,所述吸盘为喇叭状,其大径端为吸盘的吸附口,因此更加有利于吸盘吸附在人体上。优选地,所述吸盘的吸附口端部向外翻边,使得吸附口部分更加耐磨,避免了因吸盘吸附口的局部磨损而影响吸盘的密封性,最终造成吸盘的漏气而使得吸盘失去吸附功倉泛。优选地,所述吸盘表层为锡青铜合金层,锡青铜合金具备良好的机械性能,有利于吸盘的制造,并且耐磨性强,有效保证吸盘的使用寿命,并保证了吸盘吸附口的耐磨性,避免了由于吸附口的磨损而造成吸盘的漏气情况,保证吸盘的密封性。进一步地,所述气囊均设在听诊头上相对于听诊面的一侧,并且在听诊探头中部位置相互紧接,因此可以便于人手在听诊头的中部位置同时按压各个气囊,使各个吸盘同时进入负压状态而吸附在人体表面。优选地,所述气囊靠近听诊头中部的体积大于其余部分的体积,因此,通过按压中部位置,就可以挤压更多的气囊气体排出吸盘,增强吸盘的负压,直接增强了吸盘的吸附效果O 可选地,所述气囊呈棒状,其体积从听诊头中央至听诊头周边方向逐渐减少,进一步地方便人手在听诊头中部按压气囊,并增强吸盘吸附效果。优选地,所述气囊由硅橡胶层构成,硅橡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并且弹性性能优越,使得气囊具备良好的回弹性。可选地,所述各个气囊外套设有一个罩体,所述罩体的周边连接在听诊头上,通过手动挤压罩体,就可以方便地同时挤压各个气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吸盘的吸附口与听诊头的听诊面处在同一平面上,若干个吸盘均单独连通有独立的气囊,当挤压各个气囊时,能够使吸盘内形成负压而吸附在人体表面,并能够连带听诊头吸附在人体表面;另外,由于吸盘为若干个且相互独立地设置,因此各个吸附口可以在多个不同位置吸附在人体表面,有效避免了由于单个吸盘漏气或吸附不稳等情况而导致吸附功能失效,因此实现了良好的吸附效果。【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听诊头显示罩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听诊头隐藏罩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听诊头听诊面上的吸盘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听诊头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听诊头的内部结构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听诊头的工作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如图1飞所示,一种听诊器,包括听诊耳塞(图中未画出),传音管200,以及听诊头100,听诊头100内设有六个喇叭状的吸盘1,并且大径端为吸盘的吸附口 10,吸盘I的吸附口 10端部向外翻边,吸盘I的吸附口 10位于听诊头100的听诊面101内并且与听诊头的听诊面101处在同一平面上,各个吸盘I相互独立并且环绕在听诊头听诊面101的周边,吸盘I表层为锡青铜合金层。另外,六个吸盘I均单独连通有独立的气囊2,各个气囊2呈环形地阵列分布在听诊头上侧,并且各个气囊2的内端在听诊头100中部位置相互紧接,各个气囊2均呈棒状,其体积均从内端至外端逐渐减少,气囊2内端的体积较大,有利于人手同时按压各个气囊2,并且可以挤压更多的气囊气体排出吸盘1,增强吸盘I的负压,直接增强了吸盘I的吸附效果,另外,各个气囊2外共同套设有一个罩体3,罩体3的底端连接在听诊头100上侧,通过手动挤压罩体3,就可以方便地同时挤压各个气囊2,使各个吸盘I同时进入负压状态,并连带听诊头100吸附在人体上。如图6所示,本技术一种听诊器的工作原理是,医护人员首先将听诊头100放置在人体表面,并按压听诊头100,使听诊头的听诊面101和吸盘I的吸附口 10贴附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听诊器,包括听诊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听诊头上设有若干个相互独立的吸盘,吸盘的吸附口与听诊头的听诊面处在同一平面上,所述若干个吸盘均单独连通有独立的气囊,所述气囊分别设置在所述听诊头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朝平梁志强姚建峰周道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五八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