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彩娟专利>正文

显示装置的盖板结构、触控面板结构及防护面板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74914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2 15: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显示装置的盖板结构,触控面板结构及防护面板结构,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用于将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粘接起来的光学胶;其中,第一基板的周围区域印制有油墨层,在显示区,即第一基板上油墨层围成的凹陷区域填充有填平材料层,用于填充所述凹陷区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事先对第一基板即带视窗印刷的透明基板显示区即凹陷区域进行了填平,这样就使得光学胶的使用量更轻薄及更少,也避免了气泡产生及光学胶填充间隙有阴影等不利因素的形成,而正因为填平的设置,使得光学胶可以使用更薄的厚度即可达到较优的粘接效果,从而也可以减小整个盖板结构的厚度,有利于显示装置薄型化的设计,也有利于显示区域的一体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显示装置的盖板结构,触控面板结构及防护面板结构,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用于将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粘接起来的光学胶;其中,第一基板的周围区域印制有油墨层,在显示区,即第一基板上油墨层围成的凹陷区域填充有填平材料层,用于填充所述凹陷区域。本技术由于事先对第一基板即带视窗印刷的透明基板显示区即凹陷区域进行了填平,这样就使得光学胶的使用量更轻薄及更少,也避免了气泡产生及光学胶填充间隙有阴影等不利因素的形成,而正因为填平的设置,使得光学胶可以使用更薄的厚度即可达到较优的粘接效果,从而也可以减小整个盖板结构的厚度,有利于显示装置薄型化的设计,也有利于显示区域的一体性。【专利说明】显示装置的盖板结构、触控面板结构及防护面板结构
本技术涉及显示装置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显示装置的盖板结构、触控面板结构及防护面板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手机、平板、电视机等设备的发展与普及,用于这些设备的平板显示的结构也发生了诸多改进,这些改进能够不断提高这类设备的用户体验,且无论从外观还是性能上,能给用户带来更多的附加价值。在平板显示装置的上端一般设置有盖板结构,主要通过印刷油墨方式将显示区域表现出来,显示盖板也用于给设备提供保护、装饰以及触控等功能。如图1所示,以一种手机设备的触控盖板为例(此显示盖板也包括电脑、平板电视与其他触摸显示装置),该盖板结构包括:第一基板110、第二基板120以及用于将第一基板110和第二基板120粘接起来的光学胶116 (OCA)0由于第一基板110的周围区域还印刷有油墨层111,因此,在将第一基板110与第二基板120贴合时需要光学胶116同时填充由油墨层111导致的中心凹陷区域,这样就需要较厚的光学胶116才能达到较好的贴合效果,但同时,由于光学胶116是半固体胶质,所以在填充所述凹陷区域时,也容易对较小的油墨转角区域填充不到位而易产生气泡、填充间隙等,如图1所述的填充间隙112,这样易造成贴合不良,另一方面,印刷油墨后的凹陷区域与中间非印刷区存在高低差,越是浅色的印刷为了有更好的遮光性,油墨层越厚,则需要使用更厚的光学胶116来填补,这会增加成本同时也令显示设备变得更厚。另外,若第一基板110采用塑胶材质如PMMA+PC等复合塑料板时,在贴合后由于受热或低温时容易发生层间分离致气泡溢出等情况,造成不良致显示装置不能够正常使用,通过填平设计可避免这些不良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实现更薄设计、产品良率较高的显示装置的盖板结构、触控面板结构及防护面板结构。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I) 一种显示装置的面板结构,包括:第一基板,其周围印制有油墨层;第二基板,叠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与所述油墨层相对;填平材料层,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用于填充所述油墨层围成的凹陷区域;光学胶,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用于粘接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优选的,所述第一基板为PET基板。优选的,所述第一基板为玻璃基板。优选的,所述第一基板为PMMA塑料板或PC塑料板或PMMA与PC复合的塑料板中的一种。优选的,所述填平材料层为透明的紫外线光固化树脂2) 一种显示装置的触控面板结构,包括:第一基板,其周围印制有油墨层;第二基板,叠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与所述油墨层相对,所述第二基板上设置有电容感应层;填平材料层,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用于填充所述油墨层围成的凹陷区域;光学胶,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用于粘接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优选的,所述第一基板为PET基板。优选的,所述第一基板为玻璃基板。优选的,所述第一基板为PMMA塑料板或PC塑料板或PMMA与PC复合的塑料板中的一种。3) 一种显示装置的防护面板结构,包括:第一基板,其第一面周围印制有油墨层,其第二面用于贴附到显示装置上;第二基板,作为防护面板结构的最外层保护层,叠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与所述油墨层相对;填平材料层,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用于填充所述油墨层围成的凹陷区域;光学胶,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用于粘接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本技术由于事先对第一基板(带视窗印刷的透明基板)的显示区即凹陷区域进行了填平设置,这样就使得光学胶的使用量降低,降低光学胶的厚度,同时,也避免了气泡、填充间隙阴影等不利因素的形成,而正因为填平的设置,使得光学胶可以使用更薄的厚度即可达到粘接目的,从而可以降低整个手机的厚度,有利于显示装置薄型化的设计。另一方面,由于传统工艺主要是在玻璃上进行显示区的油墨印刷,而玻璃作为无机材料,对油墨的选择比较单一,且不能够在强化后再次切割而只能先切割成一个手机显示屏大小的小块并经强化后再单片印刷,且印刷油墨后需要高温与长时间烘烤才能有较好的附着力,在面板印刷时需要有高的遮光性往往需要印刷多次,在玻璃上印刷则每印刷一次均需要进行高温及较长时间的热烘烤才能让油墨与玻璃有附着力,这直接导致加工效率降低提高加工成本。玻璃上加工的另一缺陷是在玻璃上作各类花色图案印刷加工,以及作一些3D效果非常困难,不但成本昂贵且效率低下,在使用本技术填平结构工艺的前提下,有效的解决了盖板玻璃在应用上的劣势,使得在防爆膜如PET等膜材上较易实现这类多元化与个性化的加工,且PET可以实现卷对卷的快速加工,还可以低温烘烤快速固化,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也让显示装置更具观赏性与提升附加价值。【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一种手机的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手机触控面板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手机触控面板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三的手机触控面板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四的手机或平板电脑的触控面板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五的手机防护面板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六的手机防护面板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的盖板结构,如图2-图7所示,盖板结构包括:第一基板110、第二基板120以及用于将第一基板110和第二基板120粘接起来的光学胶116 ;其中,第一基板110的周围区域印制有油墨层111,用于形成显示区和非显示区,在显示区,即第一基板110上油墨层围成的凹陷区域填充有填平材料层115,用于填充所述凹陷区域。填平材料层115可通过喷涂、印刷、点胶等方式填充到所述凹陷区域中,填平材料层可选择一种全透明的紫外线固化树脂,具有良好的流平性与透明性,通过紫外线光线固化。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直接在玻璃的印刷油墨区实施填平技术,由于事先对第一基板110的显示区即凹陷区域进行了填平设置,这样就使得光学胶116的使用量减薄,降低了光学胶116的厚度同时提高了透明度,让产品更轻薄美观。另外,填平的实施也避免了气泡、填充间隙、与光折射不均匀产生显示区边缘模糊、色差等不利因素的形成。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二,如先采用PET制成的防爆膜印刷出显示区域并在防爆膜上实施填平结构,再用光学胶重置贴合在与非经视窗印刷的盖板玻璃上面,这种设计可以通过机器全自动印刷的生产与贴合,在生产过程中可直接减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装置的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板,其周围印制有油墨层;第二基板,叠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与所述油墨层相对;填平材料层,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用于填充所述油墨层围成的凹陷区域;光学胶,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用于粘接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彩娟潘耀铭
申请(专利权)人:黄彩娟潘耀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