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包括步骤一、盆栽淹水后,选择叶色、叶形态、茎色和根形态4个指标进行评价,初步确定耐涝等级;步骤二、对步骤一初筛后的15个形状进行二样本成对统计分析法,依据受渍涝影响程度将:株高、净光合速率、绿叶面积、根系生物量、根系生长速率、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总量和SPAD值作为耐涝程度评价指标;步骤三、将步骤二所得鉴定指标,进行聚类分析,根据各性状聚类的遗传距离在27附近,将耐渍涝性不同的品种分为:耐渍涝型杂交种和不耐渍涝型杂交种。本专利技术基于地上部叶和茎的形态变化以及植株的生理和形态表现,建立了玉米苗期快速、简便的耐涝性评价指标和方法,为以后易涝区的玉米品种的正确筛选提供依据。【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培育与育种
,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土壤溃涝危害造成农作物产量损失已是全球性的问题。据统计,全球水分过多的土壤约占12%,约10%的耕地遭受湿涝灾害,导致作物减产20%,约50%的水浇地受到排水不良的影响。溃涝在我国农业自然灾害中已成为第二大灾害,占24.2%左右,且有增长的趋势(刘玲,2003 ;王春乙,2007),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玉米品种耐涝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采用盆栽淹水鉴定,在玉米3叶期,淹水处理6天,保持水面过土不小于5cm,选择叶色、叶形态、茎色和根形态4个指标进行评价:各指标的具体标准为:(1)、玉米耐涝性的评价指标及得分标准:选择叶色、叶形态、茎色和根形态4个指标进行评价:(a)、叶片形态:(b)、叶片颜色:(c)、茎颜色:(d)、根形态:玉米耐涝等级的确定:Ⅰ级:为高度耐涝品种,无涝害症状得分在≥26分;Ⅱ级:为耐涝品种,耐涝害症状得分在20~26分;Ⅲ级:为中度耐涝品种,耐涝害症状得分在13~19分;Ⅳ级:为不耐涝品种,耐涝害症状得分在6~12分;Ⅴ级: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群,李潮海,张学林,赵亚丽,僧珊珊,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