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螺旋式导流金属翅片散热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72283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2 1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螺旋式导流金属翅片散热管,该散热管无缝钢基管,以及位于无缝钢基管内的螺旋导流体,无缝钢基管外套装有铝质翅片,无缝钢基管的半径为铝质翅片管基厚度的18~22.5倍,铝质翅片的高度为其厚度的30~40倍,铝质翅片的节距为其厚度的9~10倍,铝质翅片基管厚度为铝质翅片厚度的1.3-1.6倍,螺旋导流体、无缝钢基管和铝质翅片的轴心在同一条直线上。该散热管结构简单,且具有传热面积大,散热均匀,传热和散热能力强,传热和散热效率高的优点,克服了传热不良,管体上下两端面处温差大且管外散热不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内螺旋式导流金属翅片散热管,该散热管无缝钢基管,以及位于无缝钢基管内的螺旋导流体,无缝钢基管外套装有铝质翅片,无缝钢基管的半径为铝质翅片管基厚度的18~22.5倍,铝质翅片的高度为其厚度的30~40倍,铝质翅片的节距为其厚度的9~10倍,铝质翅片基管厚度为铝质翅片厚度的1.3-1.6倍,螺旋导流体、无缝钢基管和铝质翅片的轴心在同一条直线上。该散热管结构简单,且具有传热面积大,散热均匀,传热和散热能力强,传热和散热效率高的优点,克服了传热不良,管体上下两端面处温差大且管外散热不均的问题。【专利说明】一种内螺旋式导流金属翅片散热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内螺旋式导流金属翅片散热管,属于以热或冷流体介质加热或冷却空气的散热装置的

技术介绍
现在有很多空气加热器再利用疏水余热的流体介质加热空气的散热管,在流体介质通过管体时,存在流体介质与散热管管壁接触不均,管体上下两端面处温差大且管外散热不良、不均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螺旋式导流金属翅片散热管,该散热管结构简单,且具有传热面积大,散热均匀,传热和散热能力强,传热和散热效率高的优点,克服了现有散热管存在传热不良,管体上下两端面处温差大且管外散热不均的问题。实现本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内螺旋式导流金属翅片散热管,包括无缝钢基管,以及位于无缝钢基管内的螺旋导流体,无缝钢基管外套装有铝质翅片,无缝钢基管半径为铝质翅片基管厚度的18?22.5倍,铝质翅片的高度为其厚度的30?40倍,铝质翅片的节距为其厚度的9?10倍,铝质翅片基管厚度为铝质翅片厚度的1.3-1.6倍,螺旋导流体、无缝钢基管和铝质翅片的轴心在同一条直线上。螺旋导流体与无缝钢基管为一体式结构。螺旋导流体的螺旋角87.5°?87.94°,螺旋导流体的螺距为无缝钢基管直径的3.6 ?3.8 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和优点在于:该散热管结构简单,螺旋导流体与无缝钢基管为一体式结构,这种一体式结构不仅避免了螺旋导流体与无缝钢基管接触的地方存在间隙而使螺旋导流体和无缝钢基管受到流体介质的腐蚀,而且使流体介质呈S型双环绕无缝钢基管内壁通过。翅片的材质采用铝,铝的传热性能比较好,无缝钢基管半径为铝质翅片基管厚度的18?22.5倍,铝质翅片的高度为其厚度的30?40倍,铝质翅片的节距为其厚度的9?10倍,铝质翅片与无缝钢基管的尺寸配合,大大提高了铝质翅片的散热面积和散热效率。螺旋导流体的螺旋角为87.5°?87.94°,螺旋导流体的螺距为无缝钢基管直径的3.6?3.8倍,螺旋导流体、无缝钢基管和铝质翅片的轴心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样的设计可增强流体介质的流动性,增强流体介质与无缝钢基管管壁的接触,使流体介质与无缝钢基管管壁接触均匀,而流体介质的热或冷介质能经管体外的铝质翅片均匀、高效地释放。因此,这种散热管的传热面积大,传热、散热能力强和效率高,管体上下两端面处散热均匀,温差小。该散热管在生产实践中整体散热面增加了 20?30%/M2,散热效率达92%?93%。【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内螺旋式导流金属翅片散热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内螺旋式导流金属翅片散热管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内螺旋式导流金属翅片散热管的俯视图。其中,1-螺旋导流体,2-无缝钢基管,3-铝质翅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本技术提供的内螺旋式导流金属翅片散热管的结构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该散热管包括无缝钢基管2,以及位于无缝钢基管内的螺旋导流体,螺旋导流体与无缝钢基管为一体式结构,螺旋导流体I的大小视无缝钢基管2的内径大小而定,并由专用机床加工而成。螺旋导流体的螺旋角为87.5°?87.94°,螺旋导流体I的螺距为无缝钢基管直径的3.6?3.8倍。无缝钢基管2外套装有铝质翅片3,铝质翅片3由铝质基管套穿在无缝钢基管上用专用机床轧制成,铝质基管轧制成翅片后必须留有基管紧贴在钢基管上使铝制翅片成为一个整体。无缝钢基管的半径为铝质翅片厚度的18?22.5倍,铝质翅片的高度为其厚度的30?40倍,铝质翅片的节距为其厚度的9?10倍,铝质翅片基管厚度为铝质翅片厚度的1.3-1.6倍,螺旋导流体、无缝钢基管和铝质翅片的轴心在同一条直线上。本实施例中,螺旋导流体的螺旋角为87.94°,螺旋导流体的螺距为无缝钢基管直径的3.8倍,无缝钢基管的半径为铝质翅片管基厚度的18倍,铝质翅片的高度为其厚度的31.6倍,铝质翅片的节距为其厚度的7.9倍,铝质翅片基管厚度为铝质翅片厚度的1.3倍,这种尺寸的散热管的翅片化为15.17,翅片效率为93%。在生产实践中,该散热管与现有普通散热管相比,实际总体提高散热面20?30%/M2,散热效率达92%?93%,可广泛用于纺织、印染、粮油、化工、干燥、电力等领域的空气转换设备中。【权利要求】1.一种内螺旋式导流金属翅片散热管,包括无缝钢基管,以及位于无缝钢基管内的螺旋导流体,其特征在于:无缝钢基管外套装有铝质翅片,无缝钢基管的半径为铝质翅片基管厚度的18?22.5倍,铝质翅片的高度为其厚度的30?40倍,铝质翅片的节距为其厚度的9?10倍,铝质翅片基管厚度为铝质翅片厚度的1.3-1.6倍,螺旋导流体、无缝钢基管和铝质翅片的轴心在同一条直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螺旋式导流金属翅片散热管,其特征在于:螺旋导流体与无缝钢基管为一体式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螺旋式导流金属翅片散热管,其特征在于:螺旋导流体的螺旋角为87.5°?87.94°,螺旋导流体的螺距为无缝钢基管直径的3.6?3.8倍。【文档编号】F28F9/24GK203687729SQ201420043393【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3日 【专利技术者】柯扬, 杨朝华 申请人:湖北天冶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螺旋式导流金属翅片散热管,包括无缝钢基管,以及位于无缝钢基管内的螺旋导流体,其特征在于:无缝钢基管外套装有铝质翅片,无缝钢基管的半径为铝质翅片基管厚度的18~22.5倍,铝质翅片的高度为其厚度的30~40倍,铝质翅片的节距为其厚度的9~10倍,铝质翅片基管厚度为铝质翅片厚度的1.3‑1.6倍,螺旋导流体、无缝钢基管和铝质翅片的轴心在同一条直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扬杨朝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天冶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