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70814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2 12:20
电动机外壳(24)以能装拆的方式设置在机箱(3)中,所述电动机外壳(24)的内部收纳有驱动风扇(2)的电动机(22),电动机外壳(24)与机箱(3)的支承构件(45)接触而被支承。电动机外壳(24)的挂钩(50)与导向槽(51)卡合,电动机外壳(24)边被支承构件(50)支承、边被引导至轴向的一侧。当电动机外壳(24)移动到与风扇(2)分离的出入空间(S)时,挂钩(50)从导向槽(31)脱落,而不被支承构件(45)支承。电动机外壳(24)能相对于机箱(2)装拆。因此,不用拆下热交换器就能简单地装拆电动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电动机外壳(24)以能装拆的方式设置在机箱(3)中,所述电动机外壳(24)的内部收纳有驱动风扇(2)的电动机(22),电动机外壳(24)与机箱(3)的支承构件(45)接触而被支承。电动机外壳(24)的挂钩(50)与导向槽(51)卡合,电动机外壳(24)边被支承构件(50)支承、边被引导至轴向的一侧。当电动机外壳(24)移动到与风扇(2)分离的出入空间(S)时,挂钩(50)从导向槽(31)脱落,而不被支承构件(45)支承。电动机外壳(24)能相对于机箱(2)装拆。因此,不用拆下热交换器就能简单地装拆电动机。【专利说明】空气调节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将驱动风扇的电动机以能装拆的方式设置在机箱中的空气调节机。
技术介绍
在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的机箱中设置有风扇和热交换器。在热交换器的下方配置有风扇,并且热交换器以包围风扇的方式设置。驱动风扇的电动机设置在风扇的轴向一端。而且,在机箱内设有电气盒,所述电气盒用于驱动风扇的电动机等电动构件,以控制空气调节机的运转。在机箱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配置有风扇以及热交换器,在所述风扇以及热交换器的外侧配置有电气盒。电动机配置在电气盒的后方。电气盒以能装拆的方式设在机箱中。如果拆下电气盒,则露出电动机,所以能装拆电动机。但是,当热交换器的冷媒配管突出到电气盒侧时,电动机位于冷媒配管的后方,因此,电动机的装拆变得困难。因此,需要拆下热交换器。因此,在专利文献I中记载有即使不拆下热交换器也能装拆电动机的空气调节机。在电动机的轴向一端侧设置有能将电动机沿轴向引出的空间。通过取下从一端侧保持电动机的保持构件,能够将电动机引出到上述空间。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1-47590号上述电动机利用保持构件固定。因此,操作者必须在取下保持构件后引出电动机。在安装电动机时,操作者在将电动机安装到机箱上之后,利用保持构件固定电动机。这样,在装拆电动机时,还必须装拆保持构件,所以操作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用拆下热交换器就能简单地装拆电动机的空气调节机。本专利技术在机箱内包括:风扇;电动机外壳,以能装拆的方式设置在机箱中,所述电动机外壳的内部收纳有驱动风扇的电动机;以及导向部,边支承电动机外壳、边引导电动机外壳的轴向的移动,当电动机外壳位于与风扇分离的出入空间时,电动机外壳通过能与导向部卡合或分离,能相对于机箱装拆。能够利用导向部边支承电动机外壳、边使电动机外壳移动到出入空间,从而能够将电动机外壳从机箱拆下。此外,当电动机外壳插入到出入空间时,被机箱支承,通过电动机外壳的移动,电动机外壳被安装到机箱中。因此,通过仅使电动机外壳动作的简单操作,就能够装拆电动机外壳。导向部具有支承构件,所述支承构件与电动机外壳接触并支承电动机外壳,在出入空间中,支承构件与电动机外壳的接触面积减小,使电动机外壳能相对于机箱装拆。例如,通过减小支承构件或者以使电动机外壳与支承构件分离的方式使电动机外壳移动等,能够减小支承构件和电动机外壳的接触面积。在出入空间以外,通过增大支承构件,加大与电动机外壳的接触面积,因此,能够通过支承构件支承电动机外壳。而通过使支承构件变小而不能支承电动机外壳,从而能够装拆电动机外壳。 例如,作为导向部,在机箱中形成有与轴向平行的卡止部,在电动机外壳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与卡止部卡合的被卡止部,通过被卡止部与卡止部的卡合,电动机外壳以能移动的方式被支承,在出入空间中,卡止部与被卡止部的卡合被解除,使电动机外壳能装拆。特别是,优选卡止部设置在支承构件上。通过卡止部与被卡止部的卡合,能够防止电动机外壳从支承构件脱落,能够使电动机外壳沿支承构件移动。在出入空间中,当拆下电动机外壳时,卡止部与被卡止部的卡合被解除,当安装电动机外壳时,使卡止部与被卡止部卡合。例如,卡止部为形成在支承构件上的导向槽,被卡止部为挂钩,在出入空间中,导向槽变宽,使挂钩能进出导向槽。在出入空间以外,导向槽变窄,挂钩不从导向槽脱落,挂钩与导向槽的卡合不会被解除。可以在导向部上设置止动件,在电动机处于与风扇连接的状态时所述止动件限制电动机外壳的移动。通过止动件,电动机外壳不沿轴向移动。能够维持电动机和风扇的连接。可以把止动件设置成能相对于支承构件移动,当止动件位于支承构件上时,止动件与电动机外壳抵接,限制电动机外壳的移动,当止动件从支承构件上移动时,止动件与电动机外壳分离,电动机外壳能移动。可以在电动机外壳上设置将电动机的导线引出到外部的引出口,所述引出口以随着向外部而变窄的方式形成,以捆住导线。通过风扇的转动的反作用,电动机沿圆周方向活动,但是由于导线被捆住,所以电动机不能活动。可以将电动机外壳的前外壳和后外壳借助铰链以能开闭的方式形成一体,通过前外壳和后外壳夹着电动机并保持电动机。通过使用这样的外壳,能够防止电动机的振动传递到外部和噪音泄漏。可以在机箱内,在风扇的轴向一侧附近以能装拆的方式设置电气盒,当从机箱拆下电气盒时,设置电气盒的空间成为出入空间。无需为出入空间而形成空的空间,因此能够防止机箱大型化。可以在风扇和电动机外壳之间设置能放置风扇的圆筒状的台阶部。由于由台阶部支承风扇,所以不需要对风扇的轴中心和电动机的轴中心进行对位。可以在风扇上设置用于插入从电动机外壳突出的电动机轴的毂,可以把毂的周缘或者电动机轴的前端作成倒角C2以上。当将电动机轴插入毂时,电动机轴为与风扇的轴中心一致而移动,由此能够自动进行对位。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不用拆下热交换器就能使电动机外壳移动的操作,能够边支承电动机外壳、边使电动机外壳移动到出入空间,从而能够简单地拆下电动机外壳,并且能够简单地使电动机外壳从出入空间移动并安装。【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的立体图。图2是室内机的断面图。图3是取下前盖后的室内机的立体图。图4是取下前面面板后的室内机的立体图。图5是安装有电动机外壳的状态下的背面板的立体图。图6是电动机的立体图。图7是打开的电动机外壳的立体图。图8是收容有电动机的电动机外壳的立体图。图9是从前侧观察的电动机外壳的立体图。图10是从后侧观察的电动机外壳的立体图。图11是电动机外壳处于能装拆状态时的背面板的立体图。图12是未安装电动机外壳的背面板的立体图。图13是表示导向部的图。图14是从后侧观察安装有电动机外壳的状态下的背面板的立体图。图15是从后侧观察电动机外壳处于能装拆状态时的背面板的立体图。图16是表示电动机轴以及风扇的毂的图。图17是表示风扇与电动机轴处于连接状态时的台阶部的图。图18是表示放置风扇的台阶部的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2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室内机具备热交换器I以及风扇2,所述热交换器I以及风扇2装在机箱3内。左右方向长的机箱3以与天花板之间形成间隙的方式安装在室内墙壁的上部。如图2所示,在机箱3的上表面上形成有吸入口 4。从机箱3的前表面至底面的弯曲面上形成有吹出口 5。在机箱3的内部形成有从吸入口 4至吹出口 5的送风通道6,在送风通道6上配置有热交换器I和风扇2。在吸入口 4和热交换器I之间设有能装拆的过滤器7。热交换器I包围风扇2的前方和上方。如图3、4所示,机箱3由背面板10、前面面板11构成。热交换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机箱内包括:风扇;电动机外壳,以能装拆的方式设置在机箱中,所述电动机外壳的内部收纳有驱动风扇的电动机;以及导向部,边支承电动机外壳、边引导电动机外壳的轴向的移动,当电动机外壳位于与风扇分离的出入空间时,电动机外壳通过能与导向部卡合或分离,能相对于机箱装拆。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理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