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建筑外墙立面的雨水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69116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2 1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外墙立面的雨水收集装置,其包括一环绕地固定在一建筑的各外墙立面的下部的雨水收集槽、一设于地下的雨水收集池、若干导流管,所述雨水收集槽上靠近各所述外墙立面的一边与相应的所述外墙立面贴合,所述雨水收集槽包括一用于接收雨水的向上的敞开口、一设于所述雨水收集槽的底面上的连接孔,所述导流管通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雨水收集槽连通,并汇流至所述雨水收集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把建筑外墙立面淋到的雨水收集起来并有组织地排放和再次利用,非常经济、实用、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外墙立面的雨水收集装置,其包括一环绕地固定在一建筑的各外墙立面的下部的雨水收集槽、一设于地下的雨水收集池、若干导流管,所述雨水收集槽上靠近各所述外墙立面的一边与相应的所述外墙立面贴合,所述雨水收集槽包括一用于接收雨水的向上的敞开口、一设于所述雨水收集槽的底面上的连接孔,所述导流管通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雨水收集槽连通,并汇流至所述雨水收集池。本技术把建筑外墙立面淋到的雨水收集起来并有组织地排放和再次利用,非常经济、实用、环保。【专利说明】用于建筑外墙立面的雨水收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建筑外墙立面的雨水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在建筑设计中,一方面,雨水是一种会腐蚀建筑立面或使建筑基础松动的物质;另一方面,雨水在通过沉淀后,又是日常生活中可利用的物质,例如用于洗车、灌溉、浇花等。现有的雨水收集装置通常会有组织地将建筑屋顶的雨水排掉或者收集再利用。然而,屋顶的受雨面只占整个建筑的总受雨面的20%左右,特别是在高层及超高层建筑上,该比例更小,再加上风的因素,实际上大部分雨水是淋到了建筑外墙立面上而非建筑屋顶上。因此,在目前高层、超高层建筑盛行的时代,只靠屋顶搜集利用雨水,效率非常有限,而淋到建筑外墙立面上的这部分雨水却被白白浪费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淋到建筑外墙立面的大部分雨水被浪费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建筑外墙立面的雨水收集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种用于建筑外墙立面的雨水收集装置,其特点在于,其包括一环绕地固定在一建筑的各外墙立面的下部的雨水收集槽、一设于地下的雨水收集池、若干导流管,所述雨水收集槽上靠近各所述外墙立面的一边与相应的所述外墙立面贴合,所述雨水收集槽包括一用于接收雨水的向上的敞开口、一设于所述雨水收集槽的底面上的连接孔,所述导流管通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雨水收集槽连通,并汇流至所述雨水收集池。较佳地,所述建筑不包括架空层,所述雨水收集槽设于各所述外墙立面的底部。较佳地,所述建筑包括架空层,所述雨水收集槽设于所述架空层以上的外墙立面的底部。较佳地,所述雨水收集槽通过若干穿过所述雨水收集槽的铆钉固定在各所述外墙立面上。较佳地,所述雨水收集槽的下部设有若干支架,各所述支架的一侧固定在各所述外墙立面上。较佳地,所述敞开口的宽度为300mm?600mm,所述导流管的直径为IOOmm?200mmo较佳地,在所述连接孔的两侧且在所述雨水收集槽内设有至少一栅格型的垃圾阻挡构件,所述垃圾阻挡构件与所述雨水收集槽的底面相垂直,用于阻挡所述雨水收集槽内的树叶、树枝等大体积垃圾,同时使收集的雨水通过并流向所述连接孔。较佳地,在所述连接孔处设有一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形状尺寸与所述连接孔的形状尺寸相匹配,用于过滤收集的雨水中的垃圾。较佳地,所述连接孔的上方设有一多孔挡板,并且所述多孔挡板距离所述雨水收集槽的底面的高度大于所述敞开口的深度,所述多孔挡板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敞开口的宽度,用于阻挡垃圾落入所述连接孔引起所述连接孔的堵塞。较佳地,在各所述导流管上还设有至少一存水弯,用于进一步沉淀收集的雨水中的沙碌等小颗粒的垃圾。本技术中,上述优选条件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可任意组合,即得本技术的各较佳实施例。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技术把建筑外墙立面淋到的雨水收集起来并有组织地排放和再次利用,非常经济、实用、环保。【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局部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立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局部的立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局部的立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立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局部的立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举出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用于建筑外墙立面的雨水收集装置,所述建筑不包括架空层。所述用于建筑外墙立面的雨水收集装置包括一雨水收集槽2、若干与雨水收集槽2连通的且经过所述建筑的覆土层的导流管3、一与导流管3连通的设于地下的雨水收集池4。雨水收集槽2环绕地固定在一建筑的各外墙立面I的底部,距离地面的高度约Im?3m。雨水收集槽2上靠近各外墙立面I的一边通过防水软胶与相应的外墙立面I粘合,以使雨水能顺着外墙立面I流入雨水收集槽2内。所述防水软胶是市售可得的。雨水收集槽2包括一用于接收雨水的向上的敞开口、一设于雨水收集槽2的底面上的连接孔5。导流管3通过连接孔5与雨水收集槽2连通,并引导雨水收集槽2内的雨水汇流至雨水收集池4。雨水收集槽2的横截面是U形的,除此之外,还可以是半圆形的,或半椭圆形的等。所述敞开口的宽度为500mm,除此之外,所述敞开口的宽度还可以是300mm?600mm中的任一值。导流管3是普通的PVC (聚氯乙烯)材质的圆管,直径为100_,除此之外,导流管3的直径还可以是IOOmm?200_中的任一值。雨水收集槽2通过若干穿过雨水收集槽2的铆钉固定在各外墙立面I上。雨水收集池4里还设有一水泵,以便抽调出雨水收集池4内收集的雨水,将这些雨水用于浇灌园区的绿化、清洗马路等再利用,如此非常经济、实用、环保。为了防止垃圾堵塞所述用于建筑外墙立面的雨水收集装置,影响雨水收集的效率,同时为了得到相对而言更清洁的雨水,在连接孔5的两侧且在雨水收集槽2内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栅格型的垃圾阻挡构件61,垃圾阻挡构件61与雨水收集槽2的底面相垂直,用于阻挡雨水收集槽2内的大体积垃圾,如泥块、落叶、小动物等,同时使收集的雨水能通过并流向连接孔5处。在连接孔5处还设有一过滤网62,过滤网62的形状尺寸与连接孔5的形状尺寸相匹配,用于过滤收集的雨水中的垃圾。在连接孔5的上方还平行地设有一多孔挡板63,并且多孔挡板63距离雨水收集槽2的底面的高度大于所述敞开口的深度,多孔挡板63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敞开口的宽度,用于阻挡树叶、树枝等落入连接孔5引起连接孔5的堵塞,同时不影响雨水收集槽2更多地收集雨水。在各导流管3上靠近雨水收集槽2的一头还设有至少一存水弯64,用于进一步沉淀收集的雨水中的沙砾等小颗粒的垃圾。为了养护所述用于建筑外墙立面的雨水收集装置,物业人员可以根据需要每隔一段时间清理一次所述用于建筑外墙立面的雨水收集装置内的垃圾,尤其是在雨水收集槽2内的垃圾阻挡构件61附近的垃圾、过滤网62上的垃圾、多孔挡板63上的垃圾、和存水弯64里的垃圾。如此养护可以使所述用于建筑外墙立面的雨水收集装置收集雨水的效率更高。实施例2如图6和图7所示,实施例2的一种用于建筑外墙立面的雨水收集装置具有上述技术特征,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建筑包括架空层,雨水收集槽2’设于所述架空层以上的外墙立面I’的底部。雨水收集槽2’的下部设有若干支架,各所述支架的一侧固定在各外墙立面I’上。同样地,导流管3’与雨水收集槽2’相连通,并沿着所述架空层的顶部墙壁延伸至地下。导流管3’上靠近雨水收集槽2’的一头设有一存水弯64’,最后汇流至雨水收集池4,。虽然以上描述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建筑外墙立面的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环绕地固定在一建筑的各外墙立面的下部的雨水收集槽、一设于地下的雨水收集池、若干导流管,所述雨水收集槽上靠近各所述外墙立面的一边与相应的所述外墙立面贴合,所述雨水收集槽包括一用于接收雨水的向上的敞开口、一设于所述雨水收集槽的底面上的连接孔,所述导流管通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雨水收集槽连通,并汇流至所述雨水收集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港普泰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