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土壤的稳定固化修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168510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2 1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染土壤的稳定固化修复系统,该系统由配药罐、药剂储箱、离心泵、喷洒装置、反应池、回收槽、循环泵、反铲挖掘机、移动式龙门搅拌器组成,该系统可根据不同的污染土壤特点,在不同温度下采用不同形态、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修复药剂对污染土壤进行快速修复,主要适用于Cr、Cd、Pb、Zn、Cu等重金属污染土壤。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布局合理,适用范围广,反应速度快,修复周期短,灵活性好,运行安全稳定,经济可行,可用于污染土壤的异位或原位修复,修复后的土壤满足相关标准,实现污染土壤的资源化综合利用,具有良好的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染土壤的稳定固化修复系统,该系统由配药罐、药剂储箱、离心泵、喷洒装置、反应池、回收槽、循环泵、反铲挖掘机、移动式龙门搅拌器组成,该系统可根据不同的污染土壤特点,在不同温度下采用不同形态、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修复药剂对污染土壤进行快速修复,主要适用于Cr、Cd、Pb、Zn、Cu等重金属污染土壤。本专利技术结构布局合理,适用范围广,反应速度快,修复周期短,灵活性好,运行安全稳定,经济可行,可用于污染土壤的异位或原位修复,修复后的土壤满足相关标准,实现污染土壤的资源化综合利用,具有良好的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专利说明】污染土壤的稳定固化修复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染土壤的稳定固化修复系统,属环境保护设备类。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部分工矿企业的搬迁、停产或倒闭遗留了大量的污染场地,农药、杀虫剂和化肥的大量使用,工业“三废”的不断增加,使土壤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已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土壤污染涉及化工、采矿、冶金、电镀、炼油等多个行业,主要污染物包括重金属、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多环芳烃、多氯联苯、石油烃、农药等。然而,我国土壤污染治理基础非常薄弱,十分缺乏成熟适用、经济可行、安全可靠的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和设备。目前,国内已有的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主要包括植物修复、动物修复、微生物修复、电动修复、气曝修复等,但存在如下问题: 一、现有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一般反应速度慢,修复周期长。植物修复、动物修复、微生物修复、气曝修复等技术修复周期很长,有的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二、现有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一般对药剂形态有特定要求,有的只能采用固态药剂,有的只能采用液态药剂,有的只能采用气态药剂。三、部分现有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只能对土壤进行异位修复,修复成本高,经济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染土壤的稳定固化修复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其技术解决方案为: 污染土壤的稳定固化修复系统由配药罐、药剂储箱、离心泵、喷洒装置、反应池、回收槽、循环泵、反铲挖掘机、移动式龙门搅拌器组成,所述的配药罐上部设有固体加药口、液体加药口和溶剂加入口,配药罐内部设有搅拌装置,配药罐下部设有药剂溶液出口,固体药斗经闸阀与固体加药口管道连接,配药罐上的药剂溶液出口与药剂储箱上的药剂储箱入口管道连接,药剂储箱上的药剂储箱出口经离心泵与喷洒装置上的喷洒装置入口管道连接,喷洒装置设置在反应池上方,反应池的底部设有回收槽出口,回收槽出口经循环泵与喷洒装置上的喷洒装置循环水入口管道连接,反应池设置有过滤层,过滤层位于回收槽出口的上方。所述的反应池旁边设置反伊挖掘机。所述的反应池上方设置移动式龙门搅拌器。所述的反应池的内壁设置有盘管,盘管位于过滤层的上方,盘管外接供热系统。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污染土壤的稳定固化修复系统的配药罐根据实际需要可加入固体药剂或液体药剂,通过搅拌装置的搅拌作用配制成均匀的药剂溶液。药剂储箱可对药剂溶液进行缓冲储存,能够保证药剂溶液的稳定供应。采用离心泵对药剂溶液进行增压,将药剂溶液通过喷洒装置均匀地喷洒在反应池内的污染土壤上,和污染土壤中的污染物进行反应,将污染土壤中的污染物稳定固化,改变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赋存状态,使其无害化,从而实现污染土壤的快速修复。反应池周围设有通道,污染土壤可通过翻斗车倒入反应池内,也可通过皮带送入反应池内。反应池旁边设置反伊挖掘机,可对反应池内的污染土壤进行翻搅。反应池上方设置移动式龙门搅拌器,移动式龙门搅拌器底部设有轮子,可移动,移动式龙门搅拌器的横梁下方设有搅拌器,搅拌器可沿着移动式龙门搅拌器的横梁左右移动。通过移动式龙门搅拌器可实现对反应池任何部位的污染土壤进行搅拌,促进固化反应进行,提高反应效率,缩短反应时间。反应池内的药剂溶液逐渐下渗至反应池的过滤层,经过滤层流至回收槽,再通过循环泵打至喷洒装置,这样,药剂循环使用,可提高药剂使用效率,减少药剂使用量。反应池的内壁可设置盘管,需要加热时,可向盘管内通入高温流体介质,提升反应温度,提高反应效率,缩短反应时间。本专利技术的污染土壤的稳定固化修复系统可根据不同的污染土壤特点,在不同温度下采用不同形态、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修复药剂对污染土壤进行快速修复。主要适用于Cr、Cd、Pb、Zn、Cu等重金属污染土壤,也适用于部分有机物污染土壤。本专利技术的污染土壤的稳定固化修复系统的结构布局合理,适用范围广,反应速度快,修复周期短,灵活性好,运行安全稳定,经济可行,可以设置在污染场地内,用于污染场地现场异位修复,减少土石方转运量;也可以设置在污染场地之外的一个专门的场地上,形成污染土壤修复基地,用于处理多个污染场地的污染土壤。修复后的土壤满足相关标准,实现污染土壤的资源化综合利用,具有良好的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反应池及移动式龙门搅拌器的布置示意图。图中:固体药斗I,搅拌装置2,配药罐3,固体加药口 31,液体加药口 32,溶剂加入口 33,药剂溶液出口 34,药剂储箱4,药剂储箱入口 41,药剂储箱出口 42,离心泵5,喷洒装置6,喷洒装置循环水入口 61,喷洒装置入口 62,反应池7,过滤层71,回收槽8,回收槽出口81,循环泵9,反铲挖掘机10,移动式龙门搅拌器11,搅拌器1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污染土壤的稳定固化修复系统,所述系统由配药罐3、药剂储箱4、离心泵5、喷洒装置6、反应池7、回收槽8、循环泵9、反铲挖掘机10、移动式龙门搅拌器11组成所。述的配药罐3上部设有固体加药口 31、液体加药口 32和溶剂加入口 33。配药罐3内部设有搅拌装置2,配药罐3下部设有药剂溶液出口 34,固体药斗I经闸阀与固体加药口 31管道连接。配药罐3根据实际需要可加入固体药剂或液体药剂,通过搅拌装置2的搅拌作用配制成均匀的药剂溶液。这样,可采用不同形态、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修复药剂对污染土壤进行快速修复。配药罐3上的药剂溶液出口 34与药剂储箱4上的药剂储箱入口41管道连接。药剂储箱4可对药剂溶液进行缓冲储存,能够保证药剂溶液的稳定供应。药剂储箱4上的药剂储箱出口 42经离心泵5与喷洒装置6上的喷洒装置入口 62管道连接,喷洒装置6设置在反应池7上方,反应池7周围设有通道,污染土壤可通过翻斗车倒入反应池内,也可通过皮带送入反应池内。喷洒装置6为可移动和伸缩结构,可方便地在反应池7的上方移动,对反应池7内各处的污染土壤进行均匀的药剂喷洒。采用离心泵5对药剂溶液进行增压,将药剂溶液通过喷洒装置6均匀地喷洒在反应池7内的污染土壤上,药剂溶液和污染土壤中的污染物进行反应,将污染土壤中的污染物稳定固化,改变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赋存状态,使其无害化,从而实现污染土壤的快速修复。反应池7的底部设有回收槽出口81,回收槽出口 81经循环泵9与喷洒装置6上的喷洒装置循环水入口 61管道连接,反应池7设置有过滤层71,过滤层71位于回收槽出口 81的上方。反应池7内的药剂溶液逐渐下渗至反应池7的过滤层71,经过滤层71流至回收槽8,再通过循环泵9打至喷洒装置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污染土壤的稳定固化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污染土壤的稳定固化修复系统由配药罐(3)、药剂储箱(4)、离心泵(5)、喷洒装置(6)、反应池(7)、回收槽(8)、循环泵(9)、反铲挖掘机(10)、移动式龙门搅拌器(11)组成,所述的配药罐(3)上部设有固体加药口(31)、液体加药口(32)和溶剂加入口(33),配药罐(3)内部设有搅拌装置(2),配药罐(3)下部设有药剂溶液出口(34),固体药斗(1)经闸阀与固体加药口(31)管道连接,配药罐(3)上的药剂溶液出口(34)与药剂储箱(4)上的药剂储箱入口(41)管道连接,药剂储箱(4)上的药剂储箱出口(42)经离心泵(5)与喷洒装置(6)上的喷洒装置入口(62)管道连接,喷洒装置(6)设置在反应池(7)上方,反应池(7)的底部设有回收槽出口(81),回收槽出口(81)经循环泵(9)与喷洒装置(6)上的喷洒装置循环水入口(61)管道连接,反应池(7)设置有过滤层(71),过滤层(71)位于回收槽出口(81)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社锋朱文渊覃慧陶玲宋自新刘更生肖国俊吴俊锋康健石徳升归强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