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少宽专利>正文

病死动物尸体及有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167932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2 1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病死动物尸体及有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将包括病死动物尸体及有机废弃物的待处理物料收集后,与包括木屑、谷壳在内的有机质辅料混合,而后并补充水分至含水量达50-60%;向处理罐中投放复合微生物制剂;采用微生物降解,病死动物尸体及各类有机废弃物等主要成分可于24小时内完全降解,加工成为可利用的有机肥。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合理,操作简便,节能环保,无公害,可实现病死动物尸体及有机废弃物的肥料化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其包括如下步骤:将包括病死动物尸体及有机废弃物的待处理物料收集后,与包括木屑、谷壳在内的有机质辅料混合,而后并补充水分至含水量达50-60%;向处理罐中投放复合微生物制剂;采用微生物降解,病死动物尸体及各类有机废弃物等主要成分可于24小时内完全降解,加工成为可利用的有机肥。本专利技术工艺合理,操作简便,节能环保,无公害,可实现病死动物尸体及有机废弃物的肥料化利用。【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机废弃物处理方法,特别是一种。
技术介绍
随着畜牧业快速发展,规模化、集约化不断提高,病死、非正常死亡的畜禽动物尸体日益增多。动物尸体及其屠宰废弃物是一类特殊的生产、生活垃圾,传播疾病、危害食品安全、危害生态环境、冲击经济秩序,是其最为显著的四大危害,并能够由此引发影响恶劣的突发事件,已成为影响当前食品安全、动物疫病防控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而且还会造成环境的污染,严重的还会导致重大动物疾病的传播与蔓延,直接威胁着社会公共卫生安全。病死的家畜、家禽多数是因患了某种传染病而死亡的。其中有一些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如炭疽、结核、狂犬病等,并且动物死亡之后,体内的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就会大量繁殖并迅速散播到畜禽的肌肉里,有的细菌还能产生肠毒素,死亡畜禽的肉或被其污染过的食物、饮用水等如被人使用,就会发生食物中毒。有些禽畜可能因食用被污染剧毒农药的食料而中毒死亡,人如果食用这种死畜禽,同样也有可能中毒,甚至造成死亡。病死动物尸体处理不当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目前主要的处理方法是焚烧法、掩埋法、化制法和堆肥发酵法。采用焚烧方式处理,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灰尘、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硫化物等污染物,对环境产生重大的影响;采用深埋方式处理,需要耗用大量土地资源,必须深埋在距地表1.5米以下,达不到无害化处理的效果,尸体腐烂后渗入地下会对地下水资源造成严重的污染,有些病毒与细菌在土壤里可以长期存在,像链球菌病、猪瘟、猪蓝耳病、猪丹毒等,是严重的二次污染隐患;采用化制法,虽然可以全部杀灭病毒和细菌,但处理过程中采用高温高压,存在一定危险性,且能耗极高,处理物转移运输均存在一定的泄漏污染可能;采用堆肥发酵法处理,需占用一定场地,处理周期较长,且不适于因重大动物疫病及人畜共患病死亡的动物尸体和相关动物产品的处理。由于这些处理方法处理费用高,工艺繁琐,造成养殖业主对于及时处理病死畜禽缺乏积极性,从而出现了偷偷丢弃现象,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特别是个别不法商人将死猪加工成食用火腿肠及烧烤原料,对食品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CN202122071U公开了一种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系统,其使用了高温高压技术,能耗较高,并且该处理方式是将病死动物加工为饲料,其生物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CN101152599公布了一种高含水有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方法及其设备,其采用120_140°C的高温对有机废弃物进行 热降解,能耗较高,且热解后产物为可燃性气体,需配套燃气锅炉进行处理,否则存在很大的危险性;CN102951939A公布了一种植物有机残体快速无害化处理及肥料化利用工艺及设备,其只是针对植物有机残体的处理,未涉及动物性材料的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工艺合理,操作简便,节能环保,无公害,可实现肥料化利用的。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I)收集各类病死畜禽尸体及包括各类畜禽加工下脚料在内的有机废弃物做为待处理物料;(2)将收集的待处理物料与包括木屑、谷壳在内的有机质辅料混合,其中待处理物料和有机质辅料的重量比为广5:1,混合后的物料加入到处理罐中,而后并补充水分至含水量达50-60% ; (3)投放复合微生物制剂:根据物料性质,按照待处理物料:复合微生物制剂=1000:0.5飞的重量比,向处理罐中投放复合微生物制剂;(4)生物分解处理:分解处理过程分为三个阶段:①启动培菌:处理罐加热,提升混合物料温度至40-45°C,保持恒温2-4小时,定时搅拌,补充空气,通过好氧微生物扩繁,启动培菌和基础分解;②物料降解:提升混合物料温度至65-70°C,保持恒温6-8小时,定时搅拌,补充空气,微生物产生的生物酶对待处理物料中的包括动物毛皮、肌肉、内脏等主要成分进行降解;③高温杀菌:继续提升混合物料温度至75-80°C,保持恒温8-10小时,定时搅拌,杀灭物料中的常见病毒、细菌和寄生虫卵;(5)处理结束,放出处理罐内产物,摊凉后装袋,加工成为可利用的有机肥。本专利技术所述收集的待处理物料整体或经破碎后与包括木屑、谷壳在内的有机质辅料混合,其中35Kg以下的病死畜禽尸体无需破碎,整体与包括木屑、谷壳在内的有机质辅料混合,35Kg以上的病死畜禽尸体破碎后与包括木屑、谷壳在内的有机质辅料混合。本专利技术所述复合微生物制剂主要包括有地衣芽孢杆菌、多粘性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乳酸菌、酵母菌、复合辅助菌、复合酶及增效活性载体。其有效菌落总数> 80亿cfu/g,能够对动物尸体主要成分进行分解彻底。本专利技术所述地衣芽孢杆菌、多粘性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三种芽孢杆菌占整个复合微生物制剂重量的70-95%,其中地衣芽孢杆菌:多粘性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1:1:2。本专利技术利用采用全封闭、自动化控温搅拌设备和微生物降解技术相结合的工艺来快速处理动物尸体和有机废弃物。采用适应中、高温度段的微生物菌株,对动物尸体及有机废弃物进行生物降解。采用40°c以上的处理启动温度,促使有益菌群快速增殖,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吞噬物料中残存的有害菌和病毒。采用定时控温技术,使多种微生物都能在最适宜的温度下发酵到最佳状态,确保杀灭常见致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的同时,保留部分投放菌株的活性。病死动物尸体及各类有机废弃物的有机质部分于24小时内完全分解,处理后产物为完全有机质。对照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工艺合理,操作简便,节能环保,无公害,可实现肥料化利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但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实施例不应视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本专利技术一种,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收集各类病死畜禽尸体及包括各类畜禽加工下脚料在内的有机废弃物做为待处理物料;(2)物料混合:将收集的待处理物料与包括木屑、谷壳在内的有机质辅料混合,其中待处理物料和有机质辅料的重量比为广5:1,混合后的物料加入到处理罐中,而后并补充水分至含水量达50-60% ; (3)投放复合微生物制剂:根据物料性质,按照待处理物料:复合微生物制剂=1000:0.5飞的重量比,向处理罐中投放复合微生物制剂;(4)生物分解处理:分解处理过程分为三个阶段:①启动培菌:处理罐加热,提升混合物料温度至40-45°C,保持恒温2-4小时,定时搅拌,补充空气,加快好氧微生物扩繁,启动基础分解,促进待处理物料和有机质辅料表层的分解,提供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源;所述的启动培菌阶段采用40-45°C,能加快投放菌株生长速度,以绝对菌群优势抑制常见细菌、病毒的繁殖,并吞噬物料中残存的有害菌和病毒。②物料降解:提升混合物料温度至65-70°C,保持恒温6-8小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病死动物尸体及有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 收集各类病死畜禽尸体及包括各类畜禽加工下脚料在内的有机废弃物做为待处理物料;(2) 将收集的待处理物料与包括木屑、谷壳在内的有机质辅料混合,其中待处理物料和有机质辅料的重量比为1~5:1,混合后的物料加入到处理罐中,而后并补充水分至含水量达50‑60%;(3) 投放复合微生物制剂:根据物料性质,按照待处理物料:复合微生物制剂=1000:0.5~5的重量比,向处理罐中投放复合微生物制剂; (4)生物分解处理:分解处理过程分为三个阶段:①启动培菌:处理罐加热,提升混合物料温度至40‑45℃,保持恒温2‑4小时,定时搅拌,补充空气,通过好氧微生物扩繁,启动培菌和基础分解;②物料降解:提升混合物料温度至65‑70℃,保持恒温6‑8小时,定时搅拌,补充空气,微生物产生的生物酶对待处理物料中的包括动物毛皮、肌肉、内脏等主要成分进行降解;③高温杀菌:继续提升混合物料温度至75‑80℃,保持恒温8‑10小时,定时搅拌,杀灭物料中的常见病毒、细菌和寄生虫卵;(5)处理结束,放出处理罐内产物,摊凉后装袋,加工成为可利用的有机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少宽
申请(专利权)人:王少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