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墙板浇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63176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1 1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外墙板浇筑模具,其结构包含数个组合使用的浇筑单元,每个浇筑单元包括浇筑底座、前端板、后端板、左侧板、右侧板和顶板,所述前端板和后端板活动设置在浇筑底座的前后两端,左侧板和右侧板活动设置在浇筑底座的左右两侧且分别与前端板和后端板接触形成一个用以容纳发泡水泥保温板的容腔,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内侧分别设置有固定支撑,固定支撑的长度与浇筑厚度相等,所述浇筑底座开设有浇筑凹槽,浇筑凹槽的形状与发泡水泥保温板的凸起端形状相匹配;所述顶板的底面的形状与发泡水泥保温板的凹槽端形状相匹配;所述前端板和后端板的顶部形状分别与发泡水泥保温板的凹槽端形状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一次浇筑成型,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外墙板浇筑模具,其结构包含数个组合使用的浇筑单元,每个浇筑单元包括浇筑底座、前端板、后端板、左侧板、右侧板和顶板,所述前端板和后端板活动设置在浇筑底座的前后两端,左侧板和右侧板活动设置在浇筑底座的左右两侧且分别与前端板和后端板接触形成一个用以容纳发泡水泥保温板的容腔,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内侧分别设置有固定支撑,固定支撑的长度与浇筑厚度相等,所述浇筑底座开设有浇筑凹槽,浇筑凹槽的形状与发泡水泥保温板的凸起端形状相匹配;所述顶板的底面的形状与发泡水泥保温板的凹槽端形状相匹配;所述前端板和后端板的顶部形状分别与发泡水泥保温板的凹槽端形状相同。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一次浇筑成型,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专利说明】一种外墙板浇筑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板材浇筑模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外墙板浇筑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上使用的外墙板多是用发泡水泥保温板浇筑而成,现有技术的浇筑工艺是采用分层浇筑工艺,即先在模具上浇筑其中一个侧面,再将发泡水泥保温板横铺在浇筑面上,再在发泡水泥保温板浇筑另一个侧面,施工工艺比较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任务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外墙板浇筑模具,采用该浇筑模具可以纵向一次浇筑完成,无须分层浇筑。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外墙板浇筑模具,包含数个组合使用的浇筑单元,每个浇筑单元包括浇筑底座、前端板、后端板、左侧板、右侧板和顶板。所述前端板和后端板活动设置在浇筑底座的前后两端,左侧板和右侧板活动设置在浇筑底座的左右两侧且分别与前端板和后端板接触形成一个用以容纳发泡水泥保温板的容腔。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内侧分别设置有固定支撑,固定支撑的长度与浇筑厚度相坐寸ο所述浇筑底座开设有浇筑凹槽,浇筑凹槽的形状与发泡水泥保温板的凸起端形状相匹配;所述顶板的底面的形状与发泡水泥保温板的凹槽端形状相匹配;所述前端板和后端板的顶部形状分别与发泡水泥保温板的凹槽端形状相同。所述浇筑底座的浇筑凹槽内纵向活动设置有下支撑,下支撑的设置时为了防止发泡水泥保温板因定位不牢固出现下移现象,从而浇筑出废品。所述浇筑单元的数量为4-8个,具体数量根据生产线的宽度和生产需求。使用时,将该浇筑模具固定上生产线上,利用左侧板和右侧板内侧的固定支撑将发泡水泥保温板纵向固定在模具容腔内,然后向容腔内浇筑水泥混凝土,由于发泡水泥保温板左右两侧留有空隙,且左右两侧的厚度和底部的形状能得以控制,因此能先浇筑成型其中的三面,当浇筑完成后,顶部的水泥混凝土要有余量,利用顶板刮掉余量,由于顶板底面和前端板、后端板的顶部形状,可以刮出最后一面的形状来。本技术的一种外墙板浇筑模具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一次浇筑成型,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专利附图】【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烧筑底座,2、前端板,3、后端板,4、左侧板,5、右侧板,6、顶板,7、固定支撑,8、浇筑凹槽,9、下支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种外墙板浇筑模具作以下详细地说明。如附图1、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外墙板浇筑模具,其结构包含4个组合使用的浇筑单元,每个浇筑单元包括浇筑底座1、前端板2、后端板3、左侧板4、右侧板5和顶板6。所述前端板2和后端板3活动设置在烧筑底座I的前后两端,左侧板4和右侧板5活动设置在浇筑底座I的左右两侧且分别与前端板2和后端板3接触形成一个用以容纳发泡水泥保温板的容腔。所述左侧板4和右侧板5的内侧分别设置有固定支撑7,固定支撑7的长度与浇筑厚度相等。所述浇筑底座I开设有浇筑凹槽8,浇筑凹槽8的形状与发泡水泥保温板的凸起端形状相匹配,为保证浇筑质量,浇筑凹槽8内纵向活动设置有下支撑9。所述顶板6的底面的形状与发泡水泥保温板的凹槽端形状相匹配。所述前端板2和后端板3的顶部形状分别与发泡水泥保温板的凹槽端形状相同。上述前端板2、后端板3、左侧板4、右侧板5的活动设置,是为了便于浇筑完毕后,方便地将外墙板从模具中取出,便于下一次浇筑任务的实施。本技术的一种外墙板浇筑模具其加工制作简单方便,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加工制作即可。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权利要求】1.一种外墙板浇筑模具,包含数个组合使用的浇筑单元,每个浇筑单元包括浇筑底座(I)、前端板(2)、后端板(3)、左侧板(4)、右侧板(5)和顶板(6),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端板(2)和后端板(3)活动设置在浇筑底座(I)的前后两端,左侧板(4)和右侧板(5)活动设置在浇筑底座(I)的左右两侧且分别与前端板(2)和后端板(3)接触形成一个用以容纳发泡水泥保温板的容腔; 所述左侧板(4)和右侧板(5)的内侧分别设置有固定支撑(7),固定支撑(7)的长度与浇筑厚度相等; 所述浇筑底座(I)开设有浇筑凹槽(8),浇筑凹槽(8)的形状与发泡水泥保温板的凸起端形状相匹配; 所述顶板(6)的底面的形状与发泡水泥保温板的凹槽端形状相匹配; 所述前端板(2)和后端板(3)的顶部形状分别与发泡水泥保温板的凹槽端形状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墙板浇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筑底座(I)的浇筑凹槽(8)内纵向活动设置有下支撑(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墙板浇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筑单元的数量为4-8 个。【文档编号】B28B7/24GK203665685SQ201320733461【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0日 【专利技术者】彭泓越 申请人:山东乾元泽孚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外墙板浇筑模具,包含数个组合使用的浇筑单元,每个浇筑单元包括浇筑底座(1)、前端板(2)、后端板(3)、左侧板(4)、右侧板(5)和顶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板(2)和后端板(3)活动设置在浇筑底座(1)的前后两端,左侧板(4)和右侧板(5)活动设置在浇筑底座(1)的左右两侧且分别与前端板(2)和后端板(3)接触形成一个用以容纳发泡水泥保温板的容腔;所述左侧板(4)和右侧板(5)的内侧分别设置有固定支撑(7),固定支撑(7)的长度与浇筑厚度相等;所述浇筑底座(1)开设有浇筑凹槽(8),浇筑凹槽(8)的形状与发泡水泥保温板的凸起端形状相匹配;所述顶板(6)的底面的形状与发泡水泥保温板的凹槽端形状相匹配;所述前端板(2)和后端板(3)的顶部形状分别与发泡水泥保温板的凹槽端形状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泓越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乾元泽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