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60233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1 15: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图像读取部(12)、图像处理部(13)、图像形成控制部(111)、图像形成部(15)。图像读取部(12)读取原稿,输出与1带相应的带数据(band data)。图像处理部(13)以第一压缩率压缩带数据,生成第一压缩带数据,拉伸该第一压缩带数据,对拉伸后的带数据进行图像处理。然后,图像处理部(13)以第二压缩率压缩图像处理后的带数据,生成第二压缩带数据。在第二压缩带数据的数量达到印刷开始值时,图像形成控制部(111)使图像形成部(15)基于第二压缩带数据开始图像形成。由此,即使在原稿的读取的过程中也可开始图像形成,快速完成印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快速读取原稿和快速印刷的技术。
技术介绍
在缩短图像形成装置进行的原稿读取、印刷等所耗费的时间方面有所进步。例如已知技术(1),其从存储印刷数据的RAM仅读出非空白数据(有效数据),在空白数据的情况下不从RAM读取,以附加空白数据的方式生成带数据(banddata),由此减少无益的存储器存取,提高装置的处理速度。另外,已知技术(2),其中通过专用硬件实现以下处理:在通过传真装置等读取的有效范围的行数据的前后附加空白数据,生成规定的像素数的数据,缩短数据处理时间以提高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上述的技术(1)用于实现快速印刷,不用于原稿的读取。而上述的技术(2)针对原稿的读取,通过减轻装置的处理负担来提高速度,但不涉及印刷。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问题构思而成。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其对沿垂直于原稿的读取方向即主扫描方向的副扫描方向具有预先确定的宽度的区域的带逐个进行原稿的读取,并进行通过该原稿的读取得到的图像数据的图像形成,其具备:接受部,其接受所述原稿的张数是否为2张以上的设定;图像读取部,其将所述带的图像数据作为带数据,逐个依序输出该带;带计算部,其计算所述原稿的1页上的带数据的数量;图像读取控制部,其指示所述图像读取部开始读取原稿;图像处理部,其以预先设定的第一压缩率压缩所述带数据,生成第一压缩带数据,在拉伸该第一压缩带数据而获取带数据,并对该带数据进行图像处理以后,以预先设定的第二压缩率压缩该图像处理后的带数据,生成第二压缩带数据;图像形成部,其在纸张上形成图像;图像形成控制部,其在所述图像处理部生成的第二压缩带数据的数量达到预先确定的数量时,使所述图像形成部基于该第二压缩带数据进行图像形成,在所述带计算部计算的带数据的数量少于预先确定的设定数量的情况下,所述图像处理部在生成所述原稿的1页的所述第二压缩带数据后,生成所述带数据的数量与所述设定数量之差的空白数据,并将以所述第二压缩率压缩该空白数据得到的压缩空白数据附加于所述第二压缩带数据输出,在所述接受部接受原稿的张数在2张以上的设定时,所述图像读取部无需来自所述图像读取控制部的原稿读取开始指示便进行第2张以后的原稿的读取。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涉及的图像形成方法,其具备:接受步骤,用以接受原稿的张数是否为2张以上的设定;图像读取控制步骤,用以指示开始读取原稿;图像读取步骤,用以使图像读取部读取所述原稿,并将沿垂直于所述原稿的读取方向即主扫描方向的副扫描方向具有预先确定的宽度区域的带的图像数据作为带数据,逐个依序输出该带;带计算步骤,用以计算所述原稿的1页上的带数据的数量;图像处理步骤,用以以预先设定的第一压缩率压缩所述带数据,生成第一压缩带数据,在拉伸该第一压缩带数据而获取带数据,并对该带数据进行图像处理以后,以预先设定的第二压缩率压缩该图像处理后的带数据,生成第二压缩带数据;图像形成控制步骤,用以在所述图像处理步骤生成的第二压缩带数据的数量达到预先确定的数量时,使图像形成部基于该第二压缩带数据进行图像形成;空白数据生成步骤,用以在所述带计算步骤中计算的带数据的数量少于预先确定的设定数量的情况下,生成所述带数据的数量与所述设定数量之差的空白数据,并将以所述第二压缩率压缩该空白数据得到的压缩空白数据附加于在所述图像处理步骤中生成的所述原稿的1页的所述第二压缩带数据输出,在所述接受步骤中接受到原稿的张数在2张以上的设定时,在所述图像读取步骤中,无需所述图像读取控制步骤的原稿读取开始指示便进行第2张以后的原稿的读取。根据本专利技术,即使在原稿的读取过程中,在生成了预先确定的数量的第二压缩带数据的时间点,图像形成控制部也可以指示图像形成部开始图像形成。即,可以在原稿的读取的过程中开始图像形成,能够快速完成印刷。另外,通过将原稿张数预先设定为2张以上,图像读取部无需图像读取控制部的读取指示便开始第2张以后的读取。由此,缩短从前页的原稿读取结束到下一页的原稿读取开始的时间,缩短多张原稿的读取时间。附图说明图1是显示本公开的一实施形态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电气构成的框图。图2(A)是说明传统例1涉及的印刷优先模式的图,显示了在1页的带数为10的情况下印刷优先模式的处理;图2(B)是说明传统例1涉及的印刷优先模式的图,显示了在1页的带数为9的情况下印刷优先模式的处理。图3(A)是说明传统例2涉及的读取优先模式的图,显示了在1页的带数为10的情况下读取优先模式的处理,图3(B)是说明传统例2涉及的读取优先模式的图,显示了在1页的带数为9的情况下读取优先模式的处理。图4(A)是说明本公开的一实施形态涉及的读取/印刷优先模式的图,显示了在1页的带数为10的情况下读取/印刷优先模式的处理,图4(B)是说明本公开的一实施形态涉及的读取/印刷优先模式的图,显示了在1页的带数为9的情况下读取/印刷优先模式的处理。图5是显示本公开的一实施形态涉及的读取/印刷优先模式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形态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进行说明。图1是显示本实施的形态图像形成装置1的电气构成的框图。图像形成装置1构成为具备控制部11、图像读取部12、图像处理部13、图像存储器14、图像形成部15、存储部16、操作部17以及通信部18。图像读取部12读取原稿,并输出图像数据。图像读取部12沿主扫描方向逐行读取原稿。而且,将规定行数设为1带(band),并逐带输出图像数据(带数据)。即,在原稿的副扫描方向上具有预先确定的宽度的区域作为与1带相应的区域。而且,图像读取部12具有带计算部121。该带计算部121计算每1页上的带数据的数量(带数)。另外,图像读取部12还作为接受用户利用操作部17操作指示的原稿的张数是否在2张以上的设定的接受部发挥作用。在接受到原稿的张数在2张以上的设定时,图像读取部12进行第2张以后的原稿的读取无需来自图像读取控制部112的原稿读取开始指示,后面将详细描述。图像处理部13以第一压缩率压缩图像读取部12输出的带数据,生成第一压缩带数据,并拉伸该第一压缩带数据,获得带数据。而且,在图像处理部13在对拉伸后的带数据进行图像处理(画质、颜色调整,放大/缩小,浓淡调整等)以后,以第二压缩率压缩图像处理后的带数据,生成第二压缩带数据。而且,在带计算部121计算的1页上的带数少于预先确定的设定数的情况下,在生成第二压缩带数据后,图像处理部13生成带数与设定数之差的空白数据,并以第二压缩率压缩该空白数据,生成压缩空白数据。而且,将该压缩空白数据附加于第二压缩带数据输出。关于图像处理部13的处理的流程,后面进行详细说明。图像存储器14蓄积和存储图像处理部13输出的第二压缩带数据。图像形成部15将基于存储于图像存储器14的第二压缩带数据的图像形成在作为记录介质的纸张上。存储部16存储图像形成装置1工作所需要的各种程序、数据等。操作部17具备:操作键,其在图像形成装置1可实行的各种动作以及处理范围内,接受操作者的指示;或显示面板,其是具备触摸面板功能的LCD(LiquidCrystalDisplay)等。通信部18是经由与图像形成装置1连接的LAN(LocalAreaN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对沿垂直于原稿的读取方向即主扫描方向的副扫描方向具有预先确定的宽度的区域的带逐个进行原稿的读取,并进行通过该原稿的读取得到的图像数据的图像形成,其具备:接受部,其接受所述原稿的张数是否为2张以上的设定;图像读取部,其将所述带的图像数据作为带数据,逐个依序输出该带;带计算部,其计算所述原稿的1页上的带数据的数量;图像读取控制部,其指示所述图像读取部开始读取原稿;图像处理部,其以预先设定的第一压缩率压缩所述带数据,生成第一压缩带数据,在拉伸该第一压缩带数据而获取带数据,并对该带数据进行图像处理以后,以预先设定的第二压缩率压缩该图像处理后的带数据,生成第二压缩带数据;图像形成部,其在纸张上形成图像;图像形成控制部,其在所述图像处理部生成的第二压缩带数据的数量达到预先确定的数量时,使所述图像形成部基于该第二压缩带数据进行图像形成,在所述带计算部计算的带数据的数量少于预先确定的设定数量的情况下,所述图像处理部在生成所述原稿的1页的所述第二压缩带数据后,生成所述带数据的数量与所述设定数量之差的空白数据,并将以所述第二压缩率压缩该空白数据得到的压缩空白数据附加于所述第二压缩带数据输出,在所述接受部接受原稿的张数在2张以上的设定时,所述图像读取部无需来自所述图像读取控制部的原稿读取开始指示便进行第2张以后的原稿的读取。...

【技术特征摘要】
2012.12.21 JP 2012-280288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对沿垂直于原稿的读取方向即主扫描方向的副扫描方向具有预先确定的宽度区域的带逐个进行原稿的读取,并进行通过该原稿的读取得到的图像数据的图像形成,其具备:接受部,其接受所述原稿的张数是否为2张以上的设定;图像读取部,其将所述带的图像数据作为带数据,逐带依次输出所述带数据;带计算部,其在所述图像读取部逐带输出所述带数据的过程中,每次输出所述带数据时,实时计算所述原稿的1页上的带数据的数量;图像读取控制部,其指示所述图像读取部开始读取原稿;图像处理部,其进行如下处理:以预先设定的第一压缩率压缩所述带数据,生成第一压缩带数据,在拉伸该第一压缩带数据而获取带数据,并对该带数据进行图像处理以后,以预先设定的第二压缩率压缩该图像处理后的带数据,生成第二压缩带数据,还进行生成空白数据并对其进行压缩的处理;图像形成部,其在纸张上形成图像;图像形成控制部,其在所述带计算部计算得到的、不含所述空白数据的数量的、所述图像处理部生成的第二压缩带数据的数量达到预先确定的印刷开始值时,使所述图像形成部开始基于该第二压缩带数据进行图像形成,在生成了所述原稿的1页的所述第二压缩带数据时,且所述带计算部计算得到的带数据的数量多于所述印刷开始值,而少于预先确定的设定数量的情况下,所述图像处理部在生成所述原稿的1页的所述第二压缩带数据后,生成所述带数据的数量与所述设定数量之差的所述空白数据,并将以所述第二压缩率压缩该空白数据得到的压缩空白数据附加于所述第二压缩带数据输出,在生成了所述原稿的1页的所述第二压缩带数据时,且所述带计算部计算得到的带数据的数量在预先确定的所述设定数量以上的情况下,所述图像处理部不进行所述空白数据的生成及压缩,而仅输出所述原稿的1页的所述第二压缩带数据,在所述接受部接受原稿的张数在2张以上的设定时,所述图像读取部无需来自所述图像读取控制部的原稿读取开始指示便进行第2张以后的原稿的读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处理部利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木村 公一
申请(专利权)人: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