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外相乳状液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0159662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1 1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油外相乳状液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油外相乳状液驱油剂的组成包括:乳化剂、原油和水;其中,所述乳化剂的体积含量占该油外相乳状液驱油剂总体积的0.2-0.4%,所述原油的体积含量占该油外相乳状液驱油剂总体积的30%,余量为水;乳化剂包括聚异丁烯丁二酸单山梨酸酯、聚异丁烯丁二酸单三乙二醇酯和聚异丁烯丁二酸甘油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油外相乳状液驱油剂的制备方法以及采用上述驱油剂的驱油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驱油剂是一种耐温耐盐性强,抗吸附能力强的驱油剂,能够实现流度控制和阻力调节,可以有效扩大波及体积,达到提高水驱采收率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油外相乳状液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油外相乳状液驱油剂的组成包括:乳化剂、原油和水;其中,所述乳化剂的体积含量占该油外相乳状液驱油剂总体积的0.2-0.4%,所述原油的体积含量占该油外相乳状液驱油剂总体积的30%,余量为水;乳化剂包括聚异丁烯丁二酸单山梨酸酯、聚异丁烯丁二酸单三乙二醇酯和聚异丁烯丁二酸甘油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油外相乳状液驱油剂的制备方法以及采用上述驱油剂的驱油方法。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驱油剂是一种耐温耐盐性强,抗吸附能力强的驱油剂,能够实现流度控制和阻力调节,可以有效扩大波及体积,达到提高水驱采收率的目的。【专利说明】一种油外相乳状液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特别涉及一种油外相乳状液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原油开采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的发展,石油的社会需求量与石油资源严重不足的矛盾日益加剧。如何从已开发的油田中开采出更多的油成为石油专家们的技术难题。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些特殊的油藏也越来越多的被开发,如低渗透油藏、特低渗透油藏、高温高盐油藏等。对于特殊油藏的开发,尤其是高温高盐油藏,目前一些常规的开发手段难以奏效,因此需要研究满足特殊油藏需要的提高采收率的方法与技术。聚合物驱、聚合物二元驱和聚合物三元复合驱技术是目前我国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技术,而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表明,高温高盐高渗的油藏并不适合聚合物驱或者复合驱,因为聚合物受温度和矿化度影响较大,存在不抗剪切、热降解和盐敏效应,从而导致其存在稳定性差,粘度保留率低等问题。201210159415.4和201010552190.X报道了用于高温高盐的无碱二元复合驱的驱油方法,但是都含有聚合物,因此仅适用于在油藏温度在70°C左右,总矿化度多20000mg/L,钙镁离子总量大于500mg/L的注入水条件中进行驱油。201310180126.7报道了一种用于提高高温高盐高硬度油藏的驱油剂,该驱油剂用的是氧化胺型两性表面活性剂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羧酸盐,该驱油剂可以在IOO0C -120°c,地层水矿化度为(10-15) X 104mg/L,钙镁二价金属离子总量7000_10000mg/L的注入水条件下注入天然岩心,驱替残余油。 但是在目前研究的耐温耐盐体系中,无论是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驱,还是表面活性剂驱都存在表面活性剂的吸附损失这一关键问题,而且这些驱替方法只适合中高渗油藏,对于特高渗油藏,这些驱油剂的流度控制能力有限。因此,针对特高渗地层,流度控制能力更强的耐温耐盐驱油剂的研究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外相乳状液驱油剂,该驱油剂适用于高温高盐高渗的油藏,是一种耐温耐盐性强,抗吸附能力强、流度控制能力强的驱油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上述油外相乳状液驱油剂的制备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了一种油外相乳状液驱油剂,其组成包括:乳化剂、原油和水;其中,所述乳化剂的体积含量占该油外相乳状液驱油剂总体积的0.2-0.4%,所述原油的体积含量占该油外相乳状液驱油剂总体积的30%,余量为水;所述乳化剂包括聚异丁烯丁二酸单山梨酸酯、聚异丁烯丁二酸单三乙二醇酯和聚异丁烯丁二酸甘油酯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不同原油需要调整乳化剂的种类和用量。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油外相乳状液驱油剂中,所述乳化剂可溶解在适量煤油中使用,煤油起到预溶解乳化剂的作用,普通煤油即可。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油外相乳状液驱油剂中,优选地,所采用的原油包括稠油或渣油等。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油外相乳状液驱油剂中,优选地,所述油外相乳状液驱油剂的粘度为 2000-100000mPa.S。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油外相乳状液驱油剂,优选地,所采用的水的矿化度为(10-15) X104mg/L,钙镁离子浓度为 5000mg/L-10000mg/L。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油外相乳状液驱油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乳化剂加热至90_95°C,加入90_95°C的原油中搅拌,然后在90_95°C下恒温保持10-20min,加入90_95°C的水,搅拌5-10min,静止2_5min,再搅拌10_20min,制得所述油外相型乳状液驱油剂。本专利技术所提供制备方法中,优选地,将原油加热至呈流动状态后使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采用上述油外相乳状液驱油剂的驱油方法,包括先以水驱油至含水率大于98%,随后注入所述油外相乳状液驱油剂进行驱替作业,再进行后续水驱作业的步骤。上述驱油方法可以按照以下具体步骤进行:抽真空,水驱替,测定孔隙体积(PV),油驱水进行饱和油后,老化72小时;注入水进行水驱油,当采出液的含水率大于98%时,停止水驱;注入油外相乳状液驱油剂,记录压力和采出油量;油外相乳状液驱油剂的实验室用量根据注入压力的变化调整,一般为0.1-0.3PV,具体用于现场时,根据施工井的实际情况设计方案;再次注入水进行后续水驱作业,驱替至含水98%以上,记录驱油效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驱油方法中使用的水为矿化度为(10-15) X 104mg/L的高矿化度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优选地,上述油外相乳状液驱油剂适用于在油藏温度为90°C -100°C,矿化度≥10X104mg/L,钙镁离子浓度为5000mg/L-10000mg/L的注入水条件中进行驱替作业。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油外相乳化剂驱油剂是一种应用于三次采油的高粘度的驱油剂,可以有效降低流度比的驱油剂。该油外相乳化剂驱油剂耐温、耐盐,是一种假塑性流体;其中的乳化剂溶液具有较高的粘度和低的渗流能力,可以有效降低高渗层水的流度;能够实现流度控制和阻力调节,可以有效扩大波及体积,达到提高水驱采收率的目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有益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以下详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可实施范围的限定。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油外相乳状液驱油剂,其组成包括:0.Sg聚异丁烯丁二酸甘油酯、60mL稠油(95°C时粘度为140.3cp,密度是0.9211g/cm3)和140mL自来水。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上述油外相乳状液驱油剂的制备方法,具体过程如下:将乳化剂溶解于0.2g煤油中,加热至95°C,加入预热至95°C的呈流动状态的稠油中,搅拌均匀,放入95°C的恒温箱中保持15min,再将其倒入瓦楞搅拌机中,低速搅拌均匀。用量筒量取95°C 140mL的自来水,倒入搅拌机中,以10000r/min的转速搅拌5min,静置2min,再搅拌lOmin,即制得所述油外相乳状液驱油剂。实施例2本实施例对实施例1的油外相乳状液驱油剂,进行粘度测量和耐温稳定性测试。粘度测量将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油外相型乳状液驱油剂使用RS600流变仪(德国哈克公司)在80°C _95°C下测定该体系的粘度。粘度测量结果显示,该条件下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油外相型乳状液驱油剂在剪切速率为6s-1时的粘度为8372mPa.S。耐温稳定性测试分别取6组实施例1制备的油外相乳状液驱油剂作为样品,放置在95°C的恒温箱中,观察21天,用析水率(FV)和稳定性评分(SV)表征其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外相乳状液驱油剂,其组成包括:乳化剂、原油和水;其中,所述乳化剂的体积含量占该油外相乳状液驱油剂总体积的0.2‑0.4%,所述原油的体积含量占该油外相乳状液驱油剂总体积的30%,余量为水;所述乳化剂包括聚异丁烯丁二酸单山梨酸酯、聚异丁烯丁二酸单三乙二醇酯和聚异丁烯丁二酸甘油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吉瑞端祥刚李实赵凤兰程婷婷马云飞俞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