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59083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1 1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100),基于拍摄室内(90)的摄像装置(50)拍摄到的使用者(U1)的信息而控制风向调整装置的控制装置,在使用者(U1)的脸(F1)位于摄像装置(50)的脸识别范围(52)时,识别脸(F1),并且在使用者(U1)移动时,追踪使用者(U1)并确定作为移动目的地的位置的使用者位置(P1),控制风向调整装置,以朝向追踪并确定了的使用者位置(P1)输送被调节了的空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100),基于拍摄室内(90)的摄像装置(50)拍摄到的使用者(U1)的信息而控制风向调整装置的控制装置,在使用者(U1)的脸(F1)位于摄像装置(50)的脸识别范围(52)时,识别脸(F1),并且在使用者(U1)移动时,追踪使用者(U1)并确定作为移动目的地的位置的使用者位置(P1),控制风向调整装置,以朝向追踪并确定了的使用者位置(P1)输送被调节了的空气。【专利说明】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特别是涉及能够改变调节空气的吹出方向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
技术介绍
以往,周知有为了增加在室内的人(以下称为“在室者”)的舒适性,检测在室者的位置而避开在室者地送风或相反地朝向在室者送风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以下称为“室内机”)。并且,公开有以下的室内机:不只是单纯地检测在室者的位置,还检测在室者的活动状态,基于该活动状态,控制调节空气的温度、吹出量和吹出方向。即,在检测到进行小的运动或轻的体力劳动之后活动量变大时,朝向该居住者(以下称为“使用者”)集中地送风,去除由于活动而产生的热量,从而抑制体温的上升,使其不感觉到热(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先行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 — 323599号公报(第3 — 5页、图2)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可是,在专利文献I公开的室内机中,调节空气并不是朝向活动量未变大的使用者集中地送风,而是进行通常的送风。因此,即使是活动量未变大的使用者,由于个人体感温度不同,对于通常的送风,也有感觉热的使用者(以下称为“怕热者”)和感觉冷的使用者(以下称为“怕冷者”),所以有也想维持怕热者和怕冷者的舒适性这样的要求。此外,有在刚刚从热的(或冷的)室外进入到室内之后,寻找遥控器(远程操作装置)而解决进行起动操作的麻烦,想迅速地变凉快(变暖和)这样的要求。特别是在刚走出浴室或刚刚从热的(或冷的)室外进入到室内之后,有暂时想迅速地变凉快(变暖和)这样的要求。本专利技术是对应如上所述那样的要求而提出的,第I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体感温度不同的使用者的舒适性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此外,第2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便利性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另外,第3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暂时迅速地制冷(制热)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的特征在于,该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具有:本体,被设置在室内的壁面,分别形成有吸入口和吹出口 ;送风机,从上述吸入口吸入室内空气,且形成到达上述吹出口的风路;热交换器,被设置在上述风路上,执行制冷循环的一部分;风向调整装置,被设置在上述吹出口,调整在上述热交换器中被调节了的空气的吹出方向;摄像装置,拍摄上述室内;以及控制装置,基于该摄像装置拍摄到的人的信息,控制上述风向调整装置,上述控制装置在人的脸位于上述摄像装置的视场内的脸识别范围内时,对该人的脸进行识别,并且在上述脸被识别的人移动时,追踪上述脸被识别的人并确定上述脸被识别的人的位置,控制上述风向调整装置以朝向该被确定的位置输送上述被调节了的空气。专利技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在识别到接近本体的使用者(例如,怕热者或怕冷者)的脸时,追踪该使用者,确定该使用者的位置,并朝向被确定的位置输送被调节了的空气(以下称为“调节空气”),从而该使用者的舒适性提高,并且进入到室内的使用者一旦接近室内机后,无论移动到室内的任何地方,都朝向自己输送调节空气,从而能够节省操作风向调整装置的时间和精力,便利性也提闻。另外,在制冷循环停止时,使用者的脸被识别时使制冷循环起动,从而能够节省寻找遥控器等的时间和精力,便利性提闻。【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I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的主视图。图2是说明图1所示的室内机的侧剖视图。图3是表示说明图1所示的室内机的一部分(吹出口的周边)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室内机向室内设置的设置状况的侧视图。图5是说明图1所示的室内机的风向控制的各工序的流程图。图6是说明图1所示的室内机的风向控制的各工序的流程图。图7是表不图5所不的室内机的风向控制的气流的俯视图。图8是表示图6所示的室内机的风向控制的气流的俯视图。图9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的流程图。图10是示意表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3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的摆动吹出的温度变化的温度变化图。图1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3的空气调节机的控制步骤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图8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I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的图,图1是主视图,图2是侧剖视图,图3是将一部分(吹出口的周边)抽出而表示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向室内设置的设置状况的侧视图,图5和图6是说明风向控制的各工序的流程图,图7和图8是表示风向控制的气流的俯视图。另外,各图是示意描绘的图,本专利技术不被图示的形态所限定。在图1?图3中,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以下称为“室内机”)100具有:上部形成有吸入口 3以及下部形成有吹出口 7的本体I ;开闭自如地覆盖本体I的前面的前面面板2 ;从吸入口 3吸入室内空气,形成到达吹出口 7的风路6的送风机5 ;被设置在送风机5的上游侧(吸入口 3附近)的热交换器4。并且,在本体I的前面且吹出口 7的两侧,设置有接收来自遥控器(未图示)的信号的接收装置40、和拍摄室内的状况的摄像装置50。另外,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接收装置40、摄像装置50的型式或设置位置,例如也可以设置在前面面板2的中央部等。另外,基于用于报知室内机的运转状况的声音或影像的报知装置(未图示)设于本体I或遥控器(未图示)。热交换器4具备作为与前面面板2大致平行的部分的热交换前部分4a、作为送风机5的前面附近斜上方的部分的热交换上前部分4b、和作为送风机5的后面附近斜上方的部分的热交换上后部分4c。并且,在热交换前部分4a的下方配置排水盘8,排水盘8的上面8a形成实际上接受排水的排水盘面,排水盘8的下面Sb形成风路6的前面侧。(风向调整装置)在风路的接近吹出口 7的位置,设有作为风向调整装置的、调整在热交换器4中被调节了的室内空气(以下称为“调节空气”)的水平方向(左右方向)的吹出方向的左侧左右风向板群IOL和右侧左右风向板群IOR (将它们统一或分别称为“左右风向板10”)、以及在作为风路6的末端的吹出口 7,设有调整调节空气的铅垂方向(上下方向)的吹出方向的上下风向板9 (将前上下风向板9a和后上下风向板9b统一称为“上下风向板9”)。另外,所谓上述“左侧”和“右侧”,是在从室内机100观察室内时,S卩,从本体I的背面侧观察前面面板2的方向时,在左手侧看到的一侧称为“左侧”,在右手侧看到的一侧称为“右侧”。(左右风向板)右侧左右风向板群IOR由左右风向板10a、10b...IOg构成,转动自如地被设置在排水盘8的下面8b,右侧连结棒20R连结于各左右风向板10a、10b...IOgo此外,左侦佐右风向板群IOL由左右风向板10h、10i...IOn构成,左侧连结棒20L连结于各左右风向板 10h、10i...10η。并且,右侧左右风向板群IOR和右侧连结棒20R形成连杆机构,此外,左侧左右风向板群IOL和左侧连结棒20L形成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该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具有:本体,被设置在室内的壁面,分别形成有吸入口和吹出口;送风机,从上述吸入口吸入室内空气,且形成到达上述吹出口的风路;热交换器,被设置在上述风路上,执行制冷循环的一部分;风向调整装置,被设置在上述吹出口,调整在上述热交换器中被调节了的空气的吹出方向;摄像装置,拍摄上述室内;以及控制装置,基于该摄像装置拍摄到的人的信息,控制上述风向调整装置,上述控制装置在人的脸位于上述摄像装置的视场内的脸识别范围内时,对该人的脸进行识别,并且在上述脸被识别的人移动时,追踪上述脸被识别的人并确定上述脸被识别的人的位置,控制上述风向调整装置以朝向该被确定的位置输送上述被调节了的空气。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本崇矢野裕信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