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鱼池智能增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146777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30 16: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增氧设备,特别是一种养鱼池增氧系统,包括电源、温度传感器、含氧量传感器和单片机,所述温度传感器和含氧量传感器通过信号采集电路与单片机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通过驱动机构与增氧机相连接。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养鱼池智能增氧系统通过传感器检测养鱼池中的含氧量,然后通过单片机控制增氧机对养鱼池是否增氧,从而保持养鱼池中含氧量的目的,提高了鱼类产品的质量和数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以实现全自动控制。(*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增氧设备,特别是一种养鱼池增氧系统,包括电源、温度传感器、含氧量传感器和单片机,所述温度传感器和含氧量传感器通过信号采集电路与单片机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通过驱动机构与增氧机相连接。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的养鱼池智能增氧系统通过传感器检测养鱼池中的含氧量,然后通过单片机控制增氧机对养鱼池是否增氧,从而保持养鱼池中含氧量的目的,提高了鱼类产品的质量和数量。本技术结构简单,可以实现全自动控制。【专利说明】养鱼池智能增氧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增氧设备,特别是一种养鱼池增氧系统。
技术介绍
氧是鱼类赖以生存和生长发育的必备条件之一。水中含氧量主要与自然温度、湿度和鱼的密度等因素有关。鱼对水中含氧量非常敏感,传统的养殖方式一般是根据经验观察鱼的浮头情况,来判断水中是否缺氧。为了防止泛塘的发生,渔民需花费大量时间、精力观察鱼塘情况。此种方式存在事后控制、增氧不及时或过度增氧、费时、劳动强度大等缺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鱼类的生长,增加了养殖成本。为了提高鱼类产品饲养的质量和数量,提升水产养殖技术的自动化水平,减轻渔民的劳动强度,降低水产养殖的成本。所以需要设计一种智能的养鱼池增氧系统,实施检测水中的含氧量和温度,自动启动水产增氧机运行,保持鱼塘中的含氧量和温度,提高鱼类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监控养鱼池的含氧量并自动给养鱼池增氧的系统。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养鱼池智能增氧系统包括电源、温度传感器、含氧量传感器和单片机,所述温度传感器和含氧量传感器通过信号采集电路与单片机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通过驱动机构与增氧机相连接;所述信号采集电路包括放大器和A/D转换器,所述放大器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和含氧量传感器相连接,所述放大器输出端与A/D转换器相连接,所述A/D转换器的输出端与单片机输入端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放大器与A/D转换器转换器之间连接有限幅保护电路,所述限幅保护电路包括二极管Dl和二极管D2,所述二极管Dl和二极管D2串联在电源与地之间,所述二极管Dl和二极管D2的中间连接点与放大器输出端连接。更进一步的,所述限幅保护电路与A/D转换器之间连接有滤波电路,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电阻Rl和电容Cl,所述电阻Rl的一端与二极管Dl和二极管D2的中间连接点连接,所述电阻Rl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l和A/D转换器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容Cl的另一端接地。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继电器,所述继电器的控制端分别与单片机输出端和电源连接,所述继电器的输出端连接分别与交流电源和增氧机相连接,所述交流电源与增氧机相连。更进一步的,所述单片机输出端与二极管D3的阳极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与电源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含氧量传感器为极谱型复膜氧电极。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的养鱼池智能增氧系统通过传感器检测养鱼池中的含氧量,然后通过单片机控制增氧机对养鱼池是否增氧,从而保持养鱼池中含氧量的目的,提高了鱼类产品的质量和数量。本技术结构简单,可以实现全自动控制。【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框图。图2为本技术信号采集电路的原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驱动机构的原理示意图。图中:1为单片机,2为信号采集电路,3为温度传感器,4为含氧量传感器,5为驱动机构,6为增氧机,7为放大器,8为A/D转换器,9为交流电源,10为继电器【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养鱼池智能增氧系统包括电源、温度传感器3、含氧量传感器4和单片机I,所述温度传感器和含氧量传感器通过信号采集电路2与单片机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通过驱动机构5与增氧机6相连接。为了保证养鱼池中含氧量检测的准确性,本技术采用的含氧量传感器为极谱型复膜氧电极。如图2所示,所述信号采集电路2包括放大器7和A/D转换器8,所述放大器7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和含氧量传感器相连接,所述放大器输出端与A/D转换器相连接,所述A/D转换器8的输出端与单片机I输入端相连接。为了防止放大器输出电压过大损坏A/D转换器。所述放大器7与A/D转换器转换器之间连接有限幅保护电路,所述限幅保护电路包括二极管Dl和二极管D2,所述二极管Dl和二极管D2串联在电源Vl与地之间,所述二极管Dl和二极管D2的中间连接点与放大器输出端连接,这样就可以将放大器7的输出电压控制在O-Vl之间。为了消除干扰信号,提高A/D转换的可靠性。所述限幅保护电路与A/D转换器之间连接有滤波电路,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电阻Rl和电容Cl,所述电阻Rl的一端与二极管Dl和二极管D2的中间连接点连接,所述电阻Rl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l和A/D转换器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容Cl的另一端接地。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5包括继电器10,所述继电器10的控制端分别与单片机输出端和电源Vl连接,所述继电器的输出端连接分别与交流电源9和增氧机6相连接,所述交流电源与增氧机相连。更进一步的,为了消除继电器的瞬时电感,所述单片机输出端与二极管D3的阳极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与电源相连接。当然,本技术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滤波电路,这样的变换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养鱼池智能增氧系统,包括电源、温度传感器、含氧量传感器和单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和含氧量传感器通过信号采集电路与单片机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通过驱动机构与增氧机相连接;所述信号采集电路包括放大器和A/D转换器,所述放大器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和含氧量传感器相连接,所述放大器输出端与A/D转换器相连接,所述A/D转换器的输出端与单片机输入端相连接。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鱼池智能增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器与A/D转换器转换器之间连接有限幅保护电路,所述限幅保护电路包括二极管Dl和二极管D2,所述二极管Dl和二极管D2串联在电源与地之间,所述二极管Dl和二极管D2的中间连接点与放大器输出端连接。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养鱼池智能增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幅保护电路与A/D转换器之间连接有滤波电路,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电阻Rl和电容Cl,所述电阻Rl的一端与二极管Dl和二极管D2的中间连接点连接,所述电阻Rl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l和A/D转换器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容Cl的另一端接地。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鱼池智能增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继电器,所述继电器的控制端分别与单片机输出端和电源连接,所述继电器的输出端连接分别与交流电源和增氧机相连接,所述交流电源与增氧机相连。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养鱼池智能增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输出端与二极管D3的阳极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与电源相连接。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鱼池智能增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氧量传感器为极谱型复膜氧电极。【文档编号】A01K63/04GK203661826SQ201320505010【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9日 【专利技术者】宦国宏 申请人:丹阳市现代生态水产养殖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养鱼池智能增氧系统,包括电源、温度传感器、含氧量传感器和单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和含氧量传感器通过信号采集电路与单片机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通过驱动机构与增氧机相连接;所述信号采集电路包括放大器和A/D转换器,所述放大器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和含氧量传感器相连接,所述放大器输出端与A/D转换器相连接,所述A/D转换器的输出端与单片机输入端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宦国宏
申请(专利权)人:丹阳市现代生态水产养殖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