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杆并架双回线短路故障跳合闸优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145524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30 15: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同杆并架双回线短路故障跳合闸优化方法。对于大多数不接地故障,通过切除部分故障相线而非切除所有故障相线即可切除故障,对于大多数接地故障,只需切除故障相线,对于绝大多数采用上述跳闸优化策略处理的故障,不需重合闸操作即可准三相运行,对于少数采用上述跳闸优化策略处理的故障,只需重合闸一相,对于极少数采用上述跳闸优化策略处理的严重故障,直接切除双回线的故障放弃重合闸,从而避免了系统重合于多相永久性故障。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满足准三相运行的前提下,大大减少了同杆并架双回线发生单点短路故障时的跳闸相与重合闸,大大降低了同杆双回线全部切除的风险,为系统进入准三相运行提供比较理想的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对于大多数不接地故障,通过切除部分故障相线而非切除所有故障相线即可切除故障,对于大多数接地故障,只需切除故障相线,对于绝大多数采用上述跳闸优化策略处理的故障,不需重合闸操作即可准三相运行,对于少数采用上述跳闸优化策略处理的故障,只需重合闸一相,对于极少数采用上述跳闸优化策略处理的严重故障,直接切除双回线的故障放弃重合闸,从而避免了系统重合于多相永久性故障。本专利技术在满足准三相运行的前提下,大大减少了同杆并架双回线发生单点短路故障时的跳闸相与重合闸,大大降低了同杆双回线全部切除的风险,为系统进入准三相运行提供比较理想的条件。【专利说明】同杆并架双回线短路故障跳合闹优化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系统输电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同杆并架双回线由于其良好的经济性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超高压甚至特高压输电线路。然而,由于同杆并架的两回线间距小,容易发生跨线故障且故障种类繁多,仅单点短路故障就有120种之多,其中,跨线故障98种。目前,同杆并架双回线仍采用传统适用于单回线的跳合闸策略,当发生跨线故障时,将双回线当作单独两回线配置的跳合闸装置容易同时切除双回线,完全切断系统两端的电气联系,给电力系统带来极大的冲击,严重影响系统稳定性。在同杆并架双回线发生跨线故障时,将剩下的健全相构成“准三相”运行方式,可显著提高系统的暂态稳定性及增强电网的强壮性,充分发挥同杆并架线路的输电优势。然而,传统的跳合闸策略无法为准三相运行创造条件。其中,按故障相跳闸方案为准三相运行提供了一定条件,但未充分发挥同杆并架线路的优势,未能在满足准三相运行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跳开故障线路,对跳闸策略的优化不够彻底。按相重合闸方案是在按故障相跳闸的前提下,针对单回线故障和跨线故障采用不同的重合故障相方案,本质上未脱离传统重合闸策略,未能在满足准三相运行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重合故障线路,未能避免系统重合于多相永久性故障的冲击。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在满足准三相运行的前提下,大大减少了同杆并架双回线发生单点短路故障时的跳闸相与重合闸,保留尽可能大的传输功率以维持电力系统稳定,且完全避免了系统重合于多相永久性故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I)利用同杆并架双回线保护装置判断故障类型是否为接地故障,是则执行步骤(2),否则执行步骤(6);(2)判断接地故障是否含有同名相以及含有同名相的对数,如果不含同名相,则执行步骤(3),如果含有一对同名相,则执行步骤(4),如果含有两对同名相或三对同名相,则执行步骤(5);(3)跳开所有故障相线,以最大限度地保留传输功率,同时切除故障,过程结束;(4)跳开所有故障相线,以最大限度地保留传输功率,同时切除故障,重合跳开的同名故障相中的任意一相,重合闸成功则准三相运行,重合闸失败则切除同杆并架双回线,过程结束;(5)切除同杆并架双回线,过程结束;(6)判断不接地故障是否含有同名相以及含有同名相的对数,如果不含同名相,则执行步骤(7),如果含有一对同名相,则执行步骤(8),如果含有两对同名相,则执行步骤(9),如果含有三对同名相,则执行步骤(5);(7)任意保留一条故障相线,跳开其余故障相线,以最大限度地保留传输功率,同时切除故障,过程结束;(8)保留同名故障相,跳开其余故障相线,以最大限度地保留传输功率,同时切除故障,过程结束;(9)任意保留一对同名故障相,跳开其余故障相线,以最大限度地保留传输功率,同时切除故障,重合跳开的一对同名故障相中的任意一相,重合闸成功则准三相运行,重合闸失败则切除同杆并架双回线,过程结束。优选地,不含同名相是指单回线故障或异名相跨线故障;含有一对同名相是指含有一对同名相的两线、三线或四线故障;含有两对同名相是指含有两对同名相的四线或五线故障;含有三对同名相是指含有三对同名相的六线故障。总体而言,通过本专利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充分利用同杆并架线路两端共母线的特点,在切除故障并满足准三相运行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跳闸相,对于大多数不接地故障,通过切除部分故障相线而非切除所有故障相线即可切除故障,对于大多数接地故障,只需切除故障相线。此外,放弃传统的重合所有故障相线以恢复双回线全相运行的观念,在满足准三相运行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重合闸,对于绝大多数采用上述跳闸优化策略处理的故障,不需重合闸操作即可准三相运行,对于少数采用上述跳闸优化策略处理的故障,只需重合闸一相,对于极少数采用上述跳闸优化策略处理的严重故障,直接切除双回线的故障放弃重合闸,从而避免了系统重合于多相永久性故障。本专利技术在满足准三相运行的前提下,大大减少了同杆并架双回线发生单点短路故障时的跳闸相与重合闸,将系统可能切除双回线的故障由原来的98种跨线故障减少为47种严重故障(即至少含一对同名相的跨线故障),大大降低了同杆双回线全部切除的风险,为系统进入准三相运行提供比较理想的条件。【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包括如下步骤:( I)利用同杆并架双回线保护装置判断故障类型是否为接地故障,是则执行步骤(2),否则执行步骤(6)。(2)判断接地故障是否含有同名相以及含有同名相的对数,如果不含同名相,则执行步骤(3),如果含有一对同名相,则执行步骤(4),如果含有两对或三对同名相,则执行步骤(5)。其中,不含同名相是指接地故障为单回线故障或异名相跨线故障;含有一对同名相是指接地故障为含有一对同名相的两线、三线或四线故障;含有两对或三对同名相是指接地故障为含有两对同名相的四线或五线故障或含有三对同名相的六线故障。(3)跳开所有故障相线,以最大限度地保留传输功率,同时切除故障,过程结束。由于已满足准三相运行条件,不需重合闸。(4)跳开所有故障相线,以最大限度地保留传输功率,同时切除故障,由于不满足准三相运行条件,需重合跳开的同名故障相中的任意一相,重合闸成功则准三相运行,重合闸失败则切除同杆并架双回线,过程结束。(5)切除同杆并架双回线,过程结束。(6)判断不接地故障是否含有同名相以及含有同名相的对数,如果不含同名相,则执行步骤(7),如果含有一对同名相,则执行步骤(8),如果含有两对同名相,则执行步骤(9),如果含有三对同名相,由于切除故障后实现准三相运行需重合闸的相线较多,直接执行步骤(5)。其中,不含同名相是指不接地故障为单回线故障或异名相跨线故障;含有一对同名相是指不接地故障为含有一对同名相的两线、三线或四线故障;含有两对同名相是指不接地故障为含有两对同名相的四线或五线故障;含有三对同名相是指不接地故障为含有三对同名相的六线故障。(7)任意保留一条故障相线,跳开其余故障相线,以最大限度地保留传输功率,同时切除故障,过程结束。由于已满足准三相运行条件,不需重合闸。(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同杆并架双回线短路故障跳合闸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利用同杆并架双回线保护装置判断故障类型是否为接地故障,是则执行步骤(2),否则执行步骤(6);(2)判断接地故障是否含有同名相以及含有同名相的对数,如果不含同名相,则执行步骤(3),如果含有一对同名相,则执行步骤(4),如果含有两对同名相或三对同名相,则执行步骤(5);(3)跳开所有故障相线,以最大限度地保留传输功率,同时切除故障,过程结束;(4)跳开所有故障相线,以最大限度地保留传输功率,同时切除故障,重合跳开的同名故障相中的任意一相,重合闸成功则准三相运行,重合闸失败则切除同杆并架双回线,过程结束;(5)切除同杆并架双回线,过程结束;(6)判断不接地故障是否含有同名相以及含有同名相的对数,如果不含同名相,则执行步骤(7),如果含有一对同名相,则执行步骤(8),如果含有两对同名相,则执行步骤(9),如果含有三对同名相,则执行步骤(5);(7)任意保留一条故障相线,跳开其余故障相线,以最大限度地保留传输功率,同时切除故障,过程结束;(8)保留同名故障相,跳开其余故障相线,以最大限度地保留传输功率,同时切除故障,过程结束;(9)任意保留一对同名故障相,跳开其余故障相线,以最大限度地保留传输功率,同时切除故障,重合跳开的一对同名故障相中的任意一相,重合闸成功则准三相运行,重合闸失败则切除同杆并架双回线,过程结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卫邹耀陈德树李龙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