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靠版胶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3831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印刷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印刷机靠版胶辊,它与印版滚筒接触对滚,其特点是靠版胶辊与印版滚筒两端肩铁及本体同时接触。其优点是接触平稳,不对印版滚筒产生冲击,避免了因产生墨杠和水杠造成的废品,提高了印品的质量。(*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印刷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印刷机靠版胶辊。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印版滚筒3是印刷机上的主要部件,其上装有印版,在每转动一周的工作循环中,印版先与靠版胶辊之一的着水辊2接触,使印版的空白部分获得水而不受墨,而后与另一靠版胶辊中的着墨辊1接触,使印版上图文部分着墨,印版上的图文在三滚筒的滚压过程中,经胶皮滚筒上的橡皮布转印到纸张上完成印刷过程。为了在印版滚筒上装版,印版滚筒必须设有空档,以便安装版夹装置。因此,当着水辊2和着墨辊1(这两种辊简称胶辊,下同)在印版滚筒3上对滚时,由于两种胶辊都预先加有适当的压力,所以当胶辊运行到印版滚筒的空档处时,负载产生突变,产生冲击,由此造成墨杠、水杠而影响印品质量,且长期在这种交变载荷作用下胶辊和印版也易损坏。为防止出现这种情况,通常是将印版滚筒前边口6修锉成有过渡圆弧的坡口,以解决胶辊的冲击、跳动(如图3所示),但这种方法虽比以前稍有改进,但还是存在着冲击跳动。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能够避免产生冲击和负载突变、提高印品质量的靠版胶辊。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将靠版胶辊中的着墨辊1和着水辊2与印版滚筒3的两端肩铁7和本体8同时接触,这样胶辊在运行到印版滚筒的空档处就不会产生负荷突变而对印版滚筒产生冲击,使印品不产生墨杠、水杠。由于本技术只需将原靠版胶辊作适当加长,使其两端架设在印版滚筒肩铁上,因此结构简单、易行,成本低,并避免了因冲击产生的交变载荷对印版滚筒造成的影响,提高了印品的质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印刷机上印版滚筒与靠版胶辊(着水辊2、着墨辊1)及窜墨辊4、窜水辊5工作状态图图2为现有技术的胶版滚筒与印版滚筒工作状态示意图图3为图2中印版滚筒的A-A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之一,图中将靠版胶辊中的着墨辊1和着水辊2适当加长,与印版滚筒3的两端肩铁7和本体8同时接触,这样胶辊运行到印版滚筒的空档处就不会形成负载突变而对印版滚筒产生冲击,从而使印品不产生墨杠和水杠,提高印品的质量。权利要求1.一种靠版胶辊,它与印版滚筒接触对滚,其特征是靠版胶辊中的着墨辊(1)和着水辊(2)与印版滚筒(3)的两端肩铁(7)和本体(8)同时接触。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印刷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印刷机靠版胶辊,它与印版滚筒接触对滚,其特点是靠版胶辊与印版滚筒两端肩铁及本体同时接触。其优点是接触平稳,不对印版滚筒产生冲击,避免了因产生墨杠和水杠造成的废品,提高了印品的质量。文档编号B41F7/26GK2349009SQ98250238公开日1999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1998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1998年12月18日专利技术者安根旺, 王伟, 吴靖, 薛亮 申请人:北人印刷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靠版胶辊,它与印版滚筒接触对滚,其特征是靠版胶辊中的着墨辊(1)和着水辊(2)与印版滚筒(3)的两端肩铁(7)和本体(8)同时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根旺王伟吴靖薛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人印刷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