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泥陶粒烧结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35824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16 15: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盐泥烧结炉,包括一敞口、筒状的炉体,炉体内部形成容纳盐泥生料球的炉腔;炉体外壁包裹一层保温材料;炉体顶部设一可移动的点火器;炉体底端焊接一圆筒状风箱,风箱外壁上设有引风口;引风口与一引风设备相连接;风箱内部以风箱轴线为中心设置多个竖向炉条,炉条的上下端分别与风箱的上下端相连接;风箱底部设置一底盖。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竖向炉条,可移动的底盖、在炉腔内设置挡风圈及在切线方向引风,使得炉内温度平衡、烧结均匀,进而实现了提高成品率、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合理、便于操作、卸料方便、成本低等优点,可应用于盐泥陶粒或粉煤灰陶粒的烧结过程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盐泥烧结炉,包括一敞口、筒状的炉体,炉体内部形成容纳盐泥生料球的炉腔;炉体外壁包裹一层保温材料;炉体顶部设一可移动的点火器;炉体底端焊接一圆筒状风箱,风箱外壁上设有引风口;引风口与一引风设备相连接;风箱内部以风箱轴线为中心设置多个竖向炉条,炉条的上下端分别与风箱的上下端相连接;风箱底部设置一底盖。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竖向炉条,可移动的底盖、在炉腔内设置挡风圈及在切线方向引风,使得炉内温度平衡、烧结均匀,进而实现了提高成品率、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同时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合理、便于操作、卸料方便、成本低等优点,可应用于盐泥陶粒或粉煤灰陶粒的烧结过程中。【专利说明】盐泥陶粒烧结炉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盐泥陶粒烧结炉。
技术介绍
我国氯碱行业每年产生废弃物盐泥达50~100万吨,盐泥主要成分为Mg(OH)2、CaCO3> NaCl和泥砂,盐泥是继电石渣之后最主要的工业废渣,盐泥的综合利用是国内外氯碱生产厂家长期以来一直关注的问题。目前国内氯碱企业产生的盐泥大多采用倾倒掩埋的处理方式,近年来一些厂家已改变倾倒掩埋的做法,通过采用压滤法回收盐水,盐泥滤饼用于填土或作其它处理,此外还有利用盐泥烧制水泥和压制无机纤维板以及将盐泥进行化学处理回收其中有效成分生产化工产品的研究,但是这些方法只能提取盐泥中部分物质,仍有大量废弃物无法进行有效处理,并且回收率低、成本高、效益差。我公司32万吨/年烧碱项目采用一次盐水膜法除硝和离子膜法电解食盐水生产技术,该项目每年产生约0.9万吨盐泥,盐泥中各组分及质量分数为=SiO2约50.43%,H2O约36%、CaC0d4 8.14%、Mg(0H)^4.34%,NaCl 约 1.09%、Fe203 约 0.50% ;公司自备电厂产生的粉煤灰各组分及质量分数为=SiO2约45.32%、A1203约18.93%,CaO约9.82%,Fe2O3约9.08%、MgO约3.50%、K2O约1.54%、Na2O约0.64%,粉煤灰烧失量约为8.76%,通过对盐泥和粉煤灰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可将二者作为主要原料生产陶粒产品,实现盐泥的综合利用目标。中国实用型新专利CN201926286U公开了一种粉煤灰陶粒烧结炉,其包括:炉体,其内部形成容纳粉煤灰陶粒的炉腔,风箱,焊接在炉体的底端,风箱设有出料口和引风口;引风设备,与引风口相连;以及塔箅式卸料器,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炉腔的底端,支撑所述炉腔内的粉煤灰生料球;所述塔箅式卸料器顶部设有箅板,该箅板上设有多个通风孔,位于所述箅板中部的所述通风孔的分布密度比位于所述箅板周边的所述通风孔的分布密度大。通过使箅板上的多个通风孔中·位于所述箅板中部的所述通风孔的分布密度比位于所述箅板周边的所述通风孔的分布密度大,能够平衡炉内温度,使烧结均匀,提高成品率。然而采用这种粉煤灰陶粒烧结炉,结构复杂,卸料不方便,成本高,不利于推广使用。我国现有的烧结炉、回转窑大多用于烧结粉煤灰陶粒,目前还没有用于烧结盐泥陶粒的烧结炉,且现有烧结炉、回转窑等因为设备本店的性能多限制,能耗高、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从而形不成规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卸料方便、成本低、效率高并节能减排、减少环境污染的一种盐泥陶粒烧结炉。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盐泥陶粒烧结炉,包括一敞口、筒状的炉体,炉体内部形成容纳盐泥生料球的炉腔;炉体外壁包裹一层保温材料;炉体顶部设一可移动的点火器;炉体底端焊接一圆筒状风箱,风箱外壁上设有引风口 ;引风口与一引风设备相连接;风箱内部以风箱轴线为中心设置多个竖向炉条,炉条的上下端分别与风箱的上下端相连接;风箱底部设置一底盖。该结构简单、卸料方便。所述的盐泥陶粒烧结炉,引风口设置在圆筒状风箱外壁的切线方向上。该结构可以再炉膛内形成漩涡状风,不仅有利于平衡炉内通风量,烧结过程中使炉内温度平衡,烧结均匀,而且可以将烧结产生的炉灰全部抽出,再通过除尘装置将炉灰除去,减少环境污染。所述的盐泥陶粒烧结炉,炉体内底端设置一挡风圈,该结构有利于集中炉腔内负压,平衡炉内温度,使烧结均匀,提高成品率。所述的盐泥陶粒烧结炉,底盖是可移动的。由于风箱内设置竖向炉条,当卸料时,只需要将底盖移开,就可以将成品料卸出,该结构简单且卸料方便。所述的盐泥陶粒烧结炉,风箱内部设置一筒状炉箅,其侧壁设有多个通风孔。所述的盐泥陶粒烧结炉,引风设备具有变频引风机和电控风阀。该结构可实现自动化控制,节省人力。所述的盐泥陶粒烧结炉,炉腔直径为500mm?3000mm,高度为IOOOmm?3000mm。所述的盐泥陶粒烧结炉,挡风圈的内径为炉腔直径的2/3,挡风圈的外径与炉腔直径相同。所述的盐泥陶粒烧结炉,炉条或筒状炉箅与风箱内壁的距离:大于100mm,小于风箱内半径的1/2。本专利技术在原有粉煤灰陶粒烧结炉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通过设置竖向炉条,可移动的底盖、在炉腔内设置挡风圈及在切线方向引风,使得炉内温度平衡、烧结均匀,进而实现了提高成品率、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同时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合理、便于操作、卸料方便、成本低等优点,可应用于盐泥陶粒或粉煤灰陶粒的烧结过程中。【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图1-2中:1为点火器、2为保温材料、3为炉体、4为挡风圈、5为炉条、6为引风口、7为风箱、8为底盖。【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1-3中,本实施例包括一敞口、筒状的炉体3,炉体内部形成容纳盐泥生料球的炉腔;炉体外壁包裹一层保温材料2 ;炉体顶部设一可移动的点火器I ;炉体底端焊接一圆筒状风箱7,风箱外壁上设有引风口 6 ;引风口与一引风设备相连接;风箱内部以风箱轴线为中心设置多个竖向炉条5,炉条的上下端分别与风箱的上下端相连接;风箱底部设置一底盖8。另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引风口设置在圆筒状风箱外壁的切线方向上。另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炉体内底端设置一挡风圈4。另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底盖是可移动的。另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风箱内部设置一筒状炉箅,其侧壁设有多个通风孔。另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引风设备具有变频引风机和电控风阀。另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炉腔直径为500mm,高度为1000mm。另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炉腔直径为1000mm,高度为1500mm。另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炉腔直径为2000mm,高度为3000mm。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 将经过烘干磨细处理的盐泥送入称量料斗,经计量后加入到搅拌机,再依次加入经过计量的粉煤灰、粘土、废焦炭粉、水,搅拌均匀后经过皮带输送机少量均匀送入成球机,通过控制成球机转盘倾角、转速以及加料量、加水量等达到生产不同粒径陶粒的目的。成球后的物料从成球机出来后经生料球皮带输送机送到盐泥烧结窑进行烧结,将盐泥生料球填满后,在炉底通过引风设备切线方向引风,炉顶通过点火器点火,盐泥生料球自上而下燃烧从而完成烘干、烧结、降温工序,烧结完毕,移开底盖,盐泥陶粒从盐泥烧结炉底部卸出,然后经成品皮带输送机进行筛选,再经除尘后包装入库。【权利要求】1.一种盐泥陶粒烧结炉,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敞口、筒状的炉体,炉体内部形成容纳盐泥生料球的炉腔;炉体外壁包裹一层保温材料;炉体顶部设一可移动的点火器;炉体底端焊接一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盐泥陶粒烧结炉,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敞口、筒状的炉体,炉体内部形成容纳盐泥生料球的炉腔;炉体外壁包裹一层保温材料;炉体顶部设一可移动的点火器;炉体底端焊接一圆筒状风箱,风箱外壁上设有引风口;引风口与一引风设备相连接;风箱内部以风箱轴线为中心设置多个竖向炉条,炉条的上下端分别与风箱的上下端相连接;风箱底部设置一底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彬唐红建常新军陆俊曹潭洲买买提·艾力秦明月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天能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