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为交叉卷绕筒子的染色筒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134855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16 1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形成为交叉卷绕筒子的染色筒的制造方法,借助其纱管将所述交叉卷绕筒子支承在自动络筒机的卷绕装置的筒子架内,其中卷绕装置具有用于使交叉卷绕筒子转动的装置以及用于使卷绕至交叉卷绕筒子表面上的纱线横动的装置。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染色筒(11)的卷绕过程开始是以随机卷绕方式进行卷绕的,其中为了产生能良好渗透料液的内部纱线层,以较大的第一个交叉角(α)开始且当达到染色筒(11)的预定直径(d)时切换到较小的第二交叉角(α1)并以随机卷绕方式继续进行卷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借助其纱管将所述交叉卷绕筒子支承在自动络筒机的卷绕装置的筒子架内,其中卷绕装置具有用于使交叉卷绕筒子转动的装置以及用于使卷绕至交叉卷绕筒子表面上的纱线横动的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染色筒(11)的卷绕过程开始是以随机卷绕方式进行卷绕的,其中为了产生能良好渗透料液的内部纱线层,以较大的第一个交叉角(α)开始且当达到染色筒(11)的预定直径(d)时切换到较小的第二交叉角(α1)并以随机卷绕方式继续进行卷绕。【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已知交叉卷绕筒子常常是利用所谓的自动络筒机来生产的。这意味着,在这种类型的纺织机的工位上体积非常小的管纱,例如,在环锭精纺机上生产的管纱被重新卷绕成大体积的交叉卷绕筒子,其中,在重新卷绕纱线的过程中此外还对纱线的不均匀性进行检查并且将纱疵剔除。为了能够在后续的工作过程中有序地对这样的交叉卷绕筒子做进一步的加工,此夕卜,交叉卷绕筒子还必须具有良好的退绕特性,例如,在生产交叉卷绕筒子时可以通过将纱线挪移的方式来影响该退绕特性。在将纱线挪移的方式中,其中尤其要在两种卷绕方式之间进行区分,所谓的随机卷绕和所谓的精确卷绕。所述这两种卷绕方式长时间以来是作为
技术介绍
并且在专利文献中用大量的文字相当详细地加以描述过的。已知,在随机卷绕的情况下在交叉卷绕筒子的圆周速度与横动速度之间存在固定的比例,由此,交叉卷绕筒子表面上的纱线交叉角始终保持不变。但是在这种卷绕方式中的卷绕比例,即导纱器双动程的数量与筒子的回转次数的比例,伴随交叉卷绕筒子直径的增大而变小。随机卷绕的优点尤其在于,可以生产比较大而稳定的纱线体,所述的纱线体此外还具有相当均匀的密度。然而这种卷绕方式的缺点在于,如果没有采取额外的措施,基于持续变化的卷绕比例会出现所谓的图像卷绕区(Bildwickelzonen),这种图像卷绕区最大程度地对交叉卷绕筒子的退绕特性产生消极影响。在精确卷绕这种卷绕方式的情况下在筒子的回转次数与纱线横动装置的速度之间存在恒定的比例并且借此在整个卷绕过程中存在固定的卷绕比例。在这种卷绕方式的情况下不会出现图像卷绕区,以至于以这种方式卷绕的交叉卷绕筒子拥有良好的退绕特性。但是由于在卷绕过程中纱线层的交叉角不断减小,这导致以这种方式卷绕的交叉卷绕筒子的筒体的稳定性受到限制。在这种交叉卷绕筒子中,尤其当筒体非常大时经常存在危险,即在通常的“头上抽取”的情况下,多个并排排列的纱线层会同时从筒子体抽走。在实践中这意味着,在精确卷绕方式的情况下不能卷绕具有大直径的交叉卷绕筒子。此外,对于以精确卷绕方式卷绕的交叉卷绕筒子来说经常存在内部纱线层被外部纱线层从筒子体挤出的危险,这会导致所谓的“菜花型筒子”,而这种筒子最终很难出售。为了将上述两种卷绕方式的优点组合起来并且同时消除它们的缺点,因此在过去的时间里开发了所谓的步进-精确卷绕。在进行步进精确卷绕时,交叉卷绕筒子在制造机上被分成沿径向上下叠加布置的单体筒子,其中各个单体筒子是以精确卷绕这种卷绕方式生产,这意味着,在这种筒子的情况下各单体筒子内部的交叉角分别降低。尽管步进精确卷绕是要整合随机卷绕和精确卷绕的优点,尤其是存在于单体筒子之间的卷绕比例的明显跃变部分在这种类型的交叉卷绕筒子的筒子结构中体现出断续性,这在对此类交叉卷绕筒子做进一步加工时常常被认为是有缺陷的。此外,在生产构成为交叉卷绕筒子的染色筒的方面长时间以来已知这种染色筒经常不能被均匀地透染,就是说,这种染色筒尤其在其位于纱管上面的内部纱线层的区域内常常具有非常明显的色差。因为这种色差在后续对染色筒进行加工时会造成最大程度的消极影响,因此已经提出了不同的方法,通过这些方法会缓和上述问题。例如,已经提议,总体上尽可能软地卷绕染色筒,就是说,在生产交叉卷绕筒子的时候利用相当大的交叉角工作,已知这会导致生产出低密度的交叉卷绕筒子,这种交叉卷绕筒子能够被很好地均匀地透染。然而所述的比较软的交叉卷绕筒子尤其就其直径而言相应地具有非常少的纱线量,这再次导致在所述比较软地卷绕的染色筒的情况下针对每公斤纱线需要使用的漂染液的量相当高。也就是说,比较软地卷绕的染色筒尤其具有染色费用比较高的缺点。另一已知的提议规定为染色筒分别配置一个所谓的垫层,然后再将所述垫层从染色筒清除掉。例如,通过DElO 2006 016 997A1已知一种染色筒的制造方法,在所述方法中为了保护交叉卷绕筒子的内部纱线层,首先在纱管的上面布置一个垫层,所述垫层覆盖纱线横动装置区域之外的纱管表面并且在染色过程之后被作为损耗清理掉。在这种已知的方法中,在以恒定的卷绕比例即以精确卷绕方式卷绕在垫层上之后,为了卷绕染色筒的真正纱线层将会切换到另外一种卷绕方式,优选切换到随机卷绕方式。总体上相当繁琐且绝不节省成本地额外布置一个垫层,其在染色过程之后必须被作为耗材扣除,这在制造染色筒的实践中至今还未能得以实施。
技术实现思路
以所述的
技术介绍
为出发点,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一种改进方法,其能够低成本地生产构造为交叉卷绕筒子的染色筒,其中,尤其应该保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式所生产的交叉卷绕筒子在后续加工过程中能够被均匀地透染。根据本专利技术该任务将通过本专利技术主要方面所述的方法解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是本专利技术的其它方面的主题。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当卷绕过程开始时首先是以随机卷绕方式卷绕利用比较大的第一交叉角进行卷绕且当达到染色筒的预定直径时切换到比较小的第二交叉角并且在这里继续以随机卷绕方式进行卷绕,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不仅具有以下优势,即,能够以简单的方式生产交叉卷绕筒子,所述交叉卷绕筒子在关键的内部纱线层,也就是说,在对打孔的染色纱管进行卷绕的纱线层区域具有非常小的密度并且漂染液借此能够很好地透过,而且以这种方式制造的交叉卷绕筒子基于其比较小的第二交叉角总体上具有比较高的密度,这对每公斤纱线的漂染液的消耗有特别积极的影响。这意味着,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能够以相对简单的方式低成本地制造染色筒,所述染色筒一方面因纱线重量大而优异,且另一方面被均匀地透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当制造交叉卷绕筒子时首先分别以值为>40°的比较大的第一交叉角开始。通过如在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中描述的最佳值为42°的比较大的第一交叉角可以确保交叉卷绕筒子的内部纱线层一方面被均匀地卷绕并且另一方面相对较软地卷绕,借此能够在染色过程中,尤其在漂染液通过纱管进入交叉卷绕筒子的染色过程中毫无问题地被环绕冲洗和贯通冲洗。也就是说,在这个较为关键的区域交叉卷绕筒子的相对较小的密度保证了漂染液也可靠地进入交叉卷绕筒子的相连接的外部纱线层并且纱线也在这些区域被均匀地环绕冲洗而被染色。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当交叉卷绕筒子直径达到75mm至85mm之间时,优选地,如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所述达到80mm时,从比较大的第一交叉角切换到比较小的第二交叉角。通过在达到交叉卷绕筒子的预定直径范围或精确地预定直径时,将纱线横动装置切换到比较小的第二交叉角保证了从这个时刻起,即,在结束对常常是较为关键的内部纱线层的卷绕之后,均匀地以比较高的密度卷绕交叉卷绕筒子。交叉卷绕筒子的比较高的密度导致染色筒成品的比较大的纱线重量,相应地降低染色筒的制造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形成为交叉卷绕筒子的染色筒的制造方法,所述交叉卷绕筒子以其纱管被支承在自动络筒机的卷绕装置的筒子架内,其中所述卷绕装置具有使所述交叉卷绕筒子转动的装置以及用于使卷绕在所述交叉卷绕筒子的表面上的纱线横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筒(11)的卷绕过程开始是以随机卷绕方式进行卷绕的,其中为了产生漂染液能良好渗透的内部纱线层,以较大的第一交叉角(α)开始且当达到所述染色筒(11)的预定直径(d)时切换到较小的第二交叉角(α1)并且以随机卷绕方式继续进行卷绕。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赫尔穆特·科伦
申请(专利权)人:索若德国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