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34477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16 1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可在LED的温度加速寿命试验中,将多个LED保持于稳定在均匀温度的气氛中的恒温装置。恒温装置(100)包括:具有作为加热装置的电加热器(11)和作为冷却装置的通液路径的恒温板(10);排列于层叠在恒温板(10)上的均热板(20)上的多个试验体装载台(30);以及可启闭地覆盖多个试验体装载台(30)的盖构件(50)。盖构件(50)具有:包围多个试验体装载台(30)的周围的具有开口部(51a)的隔壁构件(51);以及封闭隔壁构件(51)的上方的透光性顶板构件(52)。覆盖恒温板(10)、试验体装载台(30)和盖构件(50)等的试验体加热部(70)的盖子(90)经合页(91)被安装在外罩(80)上,供气风扇(92)被安装在盖子(90)的顶板部(90a)的下表面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恒温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用于LED(发光二极管)的温度加速寿命试验的恒温装置。
技术介绍
虽然LED是一种以长寿命为特长的光源,但现状是其亮度随着点亮时间的加长而缓慢地衰减。因此,作为LED寿命的评价方法之一,已知有“北美照明工程协会”所制定的“IESLM-80”的规格。该规格试验了亮度对LED的点亮时间的维持率(光通量维持率),依该试验结果是否在恒定值以上来评价LED寿命。具体而言,这是对于以同一电流值驱动的试验体LED,在55℃、85℃和制造商所决定的任意温度(最高125℃)的3种温度条件下连续点亮6000小时(250天时间),每1000小时测定LED的亮度的试验方法。在进行如此试验的情况下,虽然必须将作为试验体的LED长时间内保持在恒定温度下,但以往多采用热风循环式的恒温槽。然而,在将作为试验体的LED置于热风循环式的恒温槽内的情况下,由于为了维持温度往往使在恒温槽内循环的热风直接打到LED上,故有将恶劣影响加到试验结果上的可能性。另外,现有的热风循环式恒温槽由于具有槽内温度分布的均匀性差的方面,所以在容纳了多个LED的情况下,试验精度往往降低。另一方面,作为进行LED的温度加速寿命试验的装置,以往,虽然提出了各个种类的试验装置,但作为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装置,例如,有专利文献1、2所述的试验装置。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特开2011-179937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2010-24534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文献1所述的LED寿命试验装置由于将一个被试验LED配置于HAST装置内进行试验,所以虽然温度分布的均匀性优越,但在对多个LED进行寿命试验的情况下,效率较差。专利文献2所述的试验装置由于可在恒温恒湿槽内配置多个发光装置,故在进行多个LED的寿命试验的情况下的效率良好,但现实是,难以将多个LED的温度保持均匀。另外,由于在连续发光的多个LED的光线中包含的热线成分,恒温恒湿槽内的温度上升,超过了设定温度,往往对试验结果有不良影响。由于作为试验对象的LED越是高输出(高亮度),此种状况就越显著,故近年来,对于有高亮度化趋势的LED,进行正确的寿命试验变得困难。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在LED的温度加速寿命试验中,提供一种可将多个LED保持于稳定在均匀温度的气氛中的恒温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恒温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的恒温板;排列在上述恒温板上的多个试验体装载台;配置成覆盖上述试验体装载台并包围上述试验体装载台的周围的隔壁构件和封闭被上述隔壁构件所包围的上述试验体装载台的上方的具有透光性的顶板构件的盖构件;覆盖上述恒温板、上述试验体装载台和上述盖构件的盖子;以及将气体导入上述盖子内的供气风扇或排出上述盖子内的气体的排气风扇的至少一方。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恒温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的恒温板;排列在上述恒温板上的多个试验体装载台;配置成覆盖上述试验体装载台并包围上述试验体装载台的周围的隔壁构件和封闭被上述隔壁构件所包围的上述试验体装载台的上方的具有透光性的顶板构件的盖构件;覆盖上述恒温板、上述试验体装载台和上述盖构件的盖子;以及调整上述盖子内的温度的调温装置。另外,在上述恒温装置中,优选在上述顶板构件上设置有通气孔。进而,在上述恒温装置中,作为上述恒温板的冷却装置,可将能使冷却液流动的通液路径设置于上述恒温板。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将上述冷却液导入位于上述恒温板的中央部的上述通液路径,并从位于上述恒温板的周边部的上述通液路径排出。另外,优选设置有使供给给上述通液路径的冷却液升温或降温的液温调整装置。另一方面,作为上述恒温板的冷却装置,可将热沉或热管的至少一方附设于上述恒温板上,亦可设置冷却上述热沉或上述热管的送风风扇。另外,作为上述恒温板的冷却装置,亦可将具有帕尔帖元件的冷却构件附设于上述恒温板上。再有,上述试验体装载台与上述顶板构件的间隙为3mm~15mm是适当的(优选为8mm~10mm)。专利技术的效果按照本专利技术,在LED的温度加速寿命试验中,提供一种可将多个LED保持于稳定在均匀温度的气氛中的恒温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恒温装置的局部省略立体图。图2是示于图1的恒温装置的局部省略正视图。图3是示出构成示于图1的恒温装置的试验体加热部的平面图。图4是示于图3的试验体加热部的正视图。图5是示于图3的试验体加热部的立体图。图6是示出构成示于图1的恒温装置的试验体加热部和预热板的正视图。图7是从斜下方看图6中所示的试验体加热部的立体图。图8是图6中的B-B线处的预热板的平面图。图9是图3中的A-A线处的剖面图。图10是示出作为其它实施方式的恒温装置的概要的局部省略正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恒温装置100包括:具有作为加热装置的电加热器11和作为冷却装置的通液路径12(参照图7)的恒温板10;排列于层叠在恒温板10上的均热板20上的多个试验体装载台30;以及可启闭地覆盖多个试验体装载台30的盖构件50。盖构件50具有:包围多个试验体装载台30的周围的具有开口部51a的隔壁构件51;以及封闭被上述隔壁构件51所包围的试验体装载台30的上方的透光性顶板构件52。盖构件50经配置于恒温板10和均热板20的背面的多个合页53而卡定成能起伏,在盖构件50的正面,设置有在盖构件50启闭操作时所使用的握持器54和用盖构件50覆盖均热板20的上表面时用于维持该状态的锁定构件55。在顶板构件52上,开设有与多个试验体装载台30的排列间隔形成同相位的多个通气孔52a。另外,由恒温板10、试验体装载台30和盖构件50等构成的试验体加热部70被配置于长方体形状的外罩80的上表面,覆盖试验体加热部70的启闭式盖子90在外罩80的上表面的背面侧经多个合页91安装成能起伏。盖子90是下表面开了口的长方体箱形构件,用于将气体导入盖子90内的供气风扇92被安装在盖子90的顶板部90a的下表面。在供气风扇92的下方,配置有与顶板部90a形成平行的平板状隔壁93,在隔壁93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93a。另外,在顶板部90a的供气风扇92正上方部分也开设有多个通气孔(未图示)。在隔壁93上所开设的多个通气孔93a与多个试验体装载台30的排列间隔形成同相位。如图5、图6所示,在由恒温板10、均热板20、试验体装载台30和盖构件50等所构成的试验体加热部70正下方的外罩80内,配置有作为液温调整装置的预热板40。如图1、图2所示,在外罩80的正面,配置有表示供给给恒温板10的通液孔12(参照图7)的冷却液的流量的流量计81和使上述流量增减的流量调节度盘82。在外罩80的左侧面的靠近背面的位置处,竖立具有多个发光部83a、83b、83c的信号塔83。多个发光部83a、83b、83c根据恒温装置100的工作状况以不同的色光发光的方式被分别设定。接着,参照图3~图5,说明试验体加热部70。如图3~图5所示,在试验体加热部70中,在层叠于平面观察的形状大致呈正方形的恒温板10上的均热板20的上表面上,多个试验体装载台30沿左右方向W和前后方向V,每5个以均等间隔总计25个可装卸地配置。在均热板20的上表面,在前后方向V相邻的试验体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恒温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恒温装置,包括:具有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的恒温板;排列在上述恒温板上的多个试验体装载台;配置成覆盖上述试验体装载台并包围上述试验体装载台的周围的隔壁构件和封闭被上述隔壁构件所包围的上述试验体装载台的上方的具有透光性的顶板构件的盖构件;覆盖上述恒温板、上述试验体装载台和上述盖构件的盖子;以及将气体导入上述盖子内的供气风扇或排出上述盖子内的气体的排气风扇的至少一方。

【技术特征摘要】
2012.12.04 JP 2012-2653971.一种恒温装置,包括:具有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的恒温板;排列在上述恒温板上的多个试验体装载台;配置成覆盖上述试验体装载台并包围上述试验体装载台的周围的隔壁构件和封闭被上述隔壁构件所包围的上述试验体装载台的上方的具有透光性的顶板构件的盖构件;覆盖上述恒温板、上述试验体装载台和上述盖构件的内盖;配置在上述内盖的外侧、与上述内盖之间形成空气流通的通气路径的外盖;以及配置在上述通气路径的内部、将气体导入上述内盖的内部的供气风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装置,包括将上述内盖的内部的气体排出至上述通气路径的排气风扇。3.一种恒温装置,包括:具有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的恒温板;排列在上述恒温板上的多个试验体装载台;配置成覆盖上述试验体装载台并包围上述试验体装载台的周围的隔壁构件和封闭被上述隔壁构件所包围的上述试验体装载台的上方的具有透光性的顶板构件的盖构件;覆盖上述恒温板、上述试验体装载台和上述盖构件的内盖;配置在上述内盖的外侧、与上述内盖之间形成空气流通的通气路径的外盖;以及配置在上述通气路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原努李乙松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九州日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