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兆钧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喷雾花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32778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16 10:50
一种自动喷雾花盆,主要由花盆、装饰套、托盘和底座组成。水雾通过导雾管进入连接管,然后进入位于花盆上部的环形气道,从喷雾口喷向花盆中的植物,避免人工对植物的护理,使植物在合适的湿度环境下生长。鼓风机将臭氧通过送风通道送入雾化室与水雾混合,产生臭氧水雾,含有臭氧的水雾喷洒到植物及土壤上,对植物及土壤进行杀菌消毒,有助植物克服病虫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自动喷雾花盆,主要由花盆、装饰套、托盘和底座组成。水雾通过导雾管进入连接管,然后进入位于花盆上部的环形气道,从喷雾口喷向花盆中的植物,避免人工对植物的护理,使植物在合适的湿度环境下生长。鼓风机将臭氧通过送风通道送入雾化室与水雾混合,产生臭氧水雾,含有臭氧的水雾喷洒到植物及土壤上,对植物及土壤进行杀菌消毒,有助植物克服病虫害。【专利说明】一种自动喷雾花盆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喷雾花盆,属于花盆的优化技术。
技术介绍
植物在养植过程中,需要随时根据土壤湿度、环境湿度及环境温度等因素及时浇淋,使植物保持合适的湿度,才能茁壮成长。但人工浇淋存在以下不足:一是难以精确把握浇淋时机和浇淋量,二是由于疏忽难以做到及时浇淋。对于某些特殊的植物,比如兰花,它不单对采光、湿度及温度有较高的要求外,还对种植的土壤、容器的疏水性和透气性有较高要求。目前常用的办法是温室养植,可以控温、控湿、控制日照,成效很好,但成本较高并且只适合大面积种植,不适宜家庭小规模种植,并且,使用的花盆大都不具有良好的疏水透气性。在申请号为91204753.4的台湾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中国兰花花盆,将花盆设计为内外两盆套合成盆口无隙带腔体的花盆,在花盆的内盆下方设有水盘,在花盆的下方设有间隙供外界的空气流入,花盆的腔体内设有环绕内盆的带下垂棉线的装置,棉线重到水中吸水,水随棉线上升挥发成水汽并在腔体内停留,通过内盆壁上的小孔进入内盆,给植物的根部提供水份。该设计的优点是利用棉线吸水,并蒸发到花盆腔体内从而给植物提供水份,优点是能够长期保持植物根部的湿润,不足是依靠棉线上水份的自然蒸发来给植物提供水份,水份补充量较为有限并且受植物根部的吸水能力、花盆内土壤的渗水性能等诸多因素影响,难以满足对水份要求较高的植物。在申请号为2012202698372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喷雾花盆,优点是能够实现自动对植物进行喷雾,不足是花盆中部设有喷雾管,影响了植物的种植空间以及影响了植物的观赏性。`因此,需要寻找一种即不影响植物的生长空间及观赏性,还能对植物自动进行喷雾的花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现状,提供一种即不影响植物的生长空间及观赏性,还能对植物自动进行喷雾的花盆。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喷雾花盆,主要由花盆1、装饰套2、托盘3和底座4组成,所述的花盆I安置在装饰套2内,装饰套2安置在托盘3上,托盘3安置在底座4上,托盘3底壁上设有通孔31,花盆I壁上设有多个透气孔;底座4内设有分隔板,将底座的内部空间分隔成水仓5和电器仓;在所述的电器仓内安置控制器、雾化器6、臭氧发生器7、鼓风机8,在电器仓的壁上设有进气口 ;在所述花盆I的上部设有一圈围绕花盆的环形气道11,在气道上设有朝向花盆中心的喷雾口 12,喷雾口 12的开口位于花盆内壁或顶壁;在水仓内设有雾化室9,雾化室底部设有过水通道与水仓相通,在过水通道上设有浮子阀91,当雾化室的水位达到设定的水位上限时,浮子阀关闭过水通道,水仓内的水停止进入雾化室,当雾化室的水位下降低于水位下限,浮子阀打开过水通道,直至雾化室中的水位再次达到水位上限,浮子阀再次关闭过水通道,如此循环往复;电器仓位于雾化室9下方;雾化室9底壁上设有开口,使位于电器仓的雾化器6的顶部裸露在雾化室内;雾化室顶壁设有向上延伸的导雾管92 ;所述的气道11上设有一条以上与其连通的连接管13,所述的连接管13向下延伸并与导雾管92连通。所述的气道11位于花盆的外壁。所述的连接管13沿花盆外壁或装饰套内壁向下延伸并与导雾管92连通。所述的连接管13在花盆下方汇聚为一条总管,再通过总管与导雾管92连通。所述的喷雾口 12与水平面形成30-60度的夹角。在雾化室与电器仓之间设有送风通道,在雾化室内的送风通道开口高于雾化室的水位上限,在电器仓内的送风通道开口与鼓风机的出风口联通。在所述的水仓5内设有过滤装置51,水经过滤装置51过滤后才能进入雾化室。所述的装饰套底部和顶部设有突起的支撑座,在花盆与装饰套之间形成空气流动通道。有益效果: 1、 水雾通过导雾管进入连接管,然后进入位于花盆上部的环形气道,从喷雾口喷向花盆中的植物,避免人工对植物的护理,使植物在合适的湿度环境下生长。2、 鼓风机将臭氧通过送风通道送入雾化室与水雾混合,产生臭氧水雾,含有臭氧的水雾喷洒到植物及土壤上,对植物及土壤进行杀菌消毒,有助植物克服病虫害。【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喷雾花盆,主要由花盆1、装饰套2、托盘3和底座4组成。采用喷雾的方式代替喷淋来保持最佳的植物生长环境,避免人工对植物的护理,克服了人工无法准确掌握最佳喷淋时机以及喷淋量的缺陷。所述的花盆I安置在装饰套2内,装饰套2安置在托盘3上,托盘3安置在底座4上,托盘3底壁上设有通孔31,花盆I壁上设有多个透气孔;底座4内设有分隔板,将底座的内部空间分隔成水仓5和电器仓;在所述的电器仓内安置控制器、雾化器6、臭氧发生器7、鼓风机8,在电器仓的壁上设有进气口 ;花盆I中的水从透气孔中流出,穿过托盘3底壁上的过水透气孔流入位于底座4内的水仓5中。 在所述花盆I的上部设有一圈围绕花盆的环形气道11,在气道11上设有朝向花盆中心的喷雾口 12,喷雾口 12的开口位于花盆内壁或顶壁。气道11中的水雾,通过喷雾口12喷向花盆中的植物。在水仓内设有雾化室9,雾化室底部设有过水通道与水仓相通,在过水通道上设有浮子阀91,当雾化室的水位达到设定的水位上限时,浮子阀关闭过水通道,水仓内的水停止进入雾化室,当雾化室的水位下降低于水位下限,浮子阀打开过水通道,直至雾化室中的水位再次达到水位上限,浮子阀再次关闭过水通道,如此循环往复。所述的浮子阀包括浮子、活动连杆和阀头,活动连杆将阀头和浮子连接起来,浮头位于过水通道上方,当浮子随水位上升时,带动活动连杆向上旋转,阀头向下运动,直至水位达到水位上限时,阀头堵住过水通道。在浮子下方的雾化室底部设有支架,支架高于水位下限,低于水位上限,当水位低于水位下限后,活动连杆落到支架上,浮子不再随水位向下移动。电器仓位于雾化室9下方;雾化室9底壁上设有开口,使位于电器仓的雾化器6的顶部裸露在雾化室内;雾化室顶壁设有向上延伸的导雾管92 ;所述的气道11上设有一条以上与其连通的连接管13,所述的连接管13向下延伸并与导雾管92连通。气道11可以设在花盆的外壁或内壁,一种优选方案是设置在花盆的外壁。这时,与气道11连通的连接管13沿花盆外壁或装饰套内壁向下延伸并与导雾管92连通。或者,所述的连接管13在花盆下方汇聚为一条总管后,再通过总管与导雾管92连通。所述的喷雾口 12可以设成多重,每重喷雾口与水平面分别形成30-60度的夹角,使水雾能够喷洒向植物的上部、中部以及下部。为了能够向植物的根部喷洒水雾,可以设置一些开口朝向植物根部的喷雾口。为了避免水仓5的水中滋生大量细菌及病毒。在雾化室与电器仓之间设有送风通道,在雾化室内的送风通道开口高于雾化室的水位上限,在电器仓内的送风通道开口与鼓风机的出风口联通。鼓 风机将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随空气一起吸入,再吹进送风通道进入雾化室内,对水雾和水进行消毒杀菌。含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喷雾花盆,主要由花盆(1)、装饰套(2)、托盘(3)和底座(4)组成,所述的花盆(1)安置在装饰套(2)内,装饰套(2)安置在托盘(3)上,托盘(3)安置在底座(4)上,托盘(3)底壁上设有通孔(31),花盆1壁上设有多个透气孔;底座(4)内设有分隔板,将底座的内部空间分隔成水仓(5)和电器仓;在所述的电器仓内安置控制器、雾化器(6)、臭氧发生器(7)、鼓风机(8),在电器仓的壁上设有进气口;花盆(1)中的水从排水透气孔中流出,穿过托盘(3)底壁上的过水透气孔流入位于底座(4)内的水仓(5)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花盆(1)的上部设有一圈围绕花盆的环形气道(11),在气道上设有朝向花盆中心的喷雾口(12),喷雾口(12)的开口位于花盆内壁或顶壁;在水仓内设有雾化室(9),雾化室底部设有过水通道与水仓相通,在过水通道上设有浮子阀(91),当雾化室的水位达到设定的水位上限时,浮子阀关闭过水通道,水仓内的水停止进入雾化室,当雾化室的水位下降低于水位下限,浮子阀打开过水通道,直至雾化室中的水位再次达到水位上限,浮子阀再次关闭过水通道,如此循环往复;电器仓位于雾化室(9)下方;雾化室(9)底壁上设有开口,使位于电器仓的雾化器(6)的顶部裸露在雾化室内;雾化室顶壁设有向上延伸的导雾管(92);所述的气道(11)上设有一条以上与其连通的连接管(13),所述的连接管(13)向下延伸并与导雾管(92)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兆钧李耀强
申请(专利权)人:林兆钧李耀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